从叙事角度对《琵琶行》的审美解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诗是以叙述者的口吻来刻画人物、叙述事件的诗体。与抒情诗相比,它有较完整的事件情节,能采用各种手法来描写人物;而与小说、戏剧、影视相比,它的情节比较单纯并跳跃较大,人物性格比较单一,使用的细节较少,叙述语言比较概括并充满激情。叙事诗的审美解读,也是遵从着从文学形象的还原,到审美情感的共鸣、到审美价值的判断、到审美意蕴的发掘的过程。
  (一)审美价值的共鸣
  整体观照: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命运与情感契合
  《琵琶行》是一篇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全篇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它先着力描写琵琶女精湛卓绝的演奏技艺,又叙出她那令人心酸的悲凉身世,进而联想到作者自己凄苦冷落的贬谪生活,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这种沦落感,既表现了诗人对歌女的深切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抑郁不得志的感慨。
  这首诗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的形象,另一个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前者为宾,后者为主。
  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著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然而这样的欢乐是以色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含着悲苦。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写诗人的自我形象,着重表现的是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开头写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和饯别宴上“醉不成欢”的气氛,都暗示了诗人的这种心情。琵琶女的演奏不仅道尽了她本人心中的“无限事”,其实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听了琵琶女的自叙身世,他的“恨”终于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主题。然后尽情地倾诉他“谪居卧病”中凄凉、郁闷的心情,尽管直至诗的最后他没有说出遭贬的原因──这是无须说明的。在封建社会中,直言敢谏的人,其结果只能如此。
  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即“同是”二句的形象说明。江州司马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二)审美形象还原
  缘景生情:“江”“月”贯穿全诗,奠定抒情意境
  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这首诗是“以江月为文澜”,确实很有见地。如“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都是以静衬动:前者接住水面上飘忽而来的琵琶声,次者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后者映射出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限感慨。
  诗首段六句交代了时间,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浔阳江头,也就是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人物和事件,诗人给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伤感,何况又是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秋夜?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琵琶女的突然出现创设了恰当的氛围。
  除了第一段中对“江”与“月”的描写,第二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弹完名曲后的外景;第三段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目下的孤单、凄凉处境。这些描写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象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悲惨生活。
  (三)审美情感的共鸣
  因情绘乐:对音乐的描绘统一于全文的情感之中
  绝大多数解读和教学参考都把本诗的教学重点落在了对音乐的描绘上。大量的拟声词、贴切的比喻和通感的手法,是对音乐描写鉴赏的重点。但是,音乐的内容却很少成为关注的对象。
  诗歌是抒情的,诗歌里的形象、叙事都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本诗中对音乐的描绘,实际上是通过了作者的感情的过滤和选择的,诗人对音乐的描写紧紧扣住一个“情”字。在正式演奏之前,“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个情,既是琵琶女弹奏的技艺,也是作者听演奏时的情感的触发——谪居浔阳,举酒无乐,醉不成欢,而今听到音乐,自然触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是琵琶女的琴声,还是作者内心的情感,已经完全融合为一体。可以参看孙绍振在《音乐的连续之美和中断之美——白居易〈琵琶行〉解读》。
  白居易主要把故事的连续性和人物内在情感的曲折变动结合起来,以内心的动作性来调和叙事和抒情之间的矛盾。一旦进入乐曲本身的描述,故事的过程性就暂停了,白居易面临的任务,就是把曲调和演奏者本人的情感结合起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诗人写调弦,但又不能停留在曲调上。未成旋律已经有动情之处,什么情?是弹奏者的情感,这是全诗的主线,要注意,相对于这条主线,曲调本身居于次要地位。
  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演奏者的内心,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说法。诗人听到的,是不是完全是琵琶女的感情呢?好像又不完全是。诗人从曲调中领悟到的演奏者情感是一种悲抑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演奏者的,而且是诗人的,至少是被诗人自己的“不得志”所同化了的。这就使得情感双重化了。但如果仅限于此,还是有所不足,毕竟没有把曲调、旋律之美写透。诗歌当然要以情感人,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曲调意象,在写曲调旋律时没有超越前人的表现力,动人的情感就可能缺乏载体。
  对音乐的正式演奏,是“初为《霓裳》后《六幺》”,这两首句子都是比较欢乐的,是作者着力描绘音乐的地方,也是历来为读者和评论家所推崇的地方。但从全文的整体意脉来看,即使是琵琶女在演奏欢乐的音乐时,也有“别有幽愁暗恨生”,作者把外部的音乐化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这就把对音乐的描绘统一于全文的情感之中了。   对于第三次音乐描写,由于有琵琶女自述身世和作者对自己身世的独白,构成了更深一层的凄凉氛围,所以琵琶女所奏的音乐,也就是“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其效果也不只是作者一人感受到了其中的凄凉和悲愁,而是“满座重闻皆掩泣”。当然,作者的愁绪则更添一层,已经是“江州司马青衫湿”了。
  (四)审美意蕴的发掘
  叙事抒情:拓深诗歌意蕴空间,扩大诗歌抒情内涵
  除了缘景生情、因情绘乐之外,本文在抒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叙事抒情,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和诗人自己遭遇的对照,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更是得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拓深了诗的意蕴空间,扩大了抒情的内涵,更能广泛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成为了千古名句。
  诗人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认识琵琶女的,即听她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琵琶曲,可以说是一种音乐语言,诗人借助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觉到了她心中的“无限事”,还从她弹奏的乐曲的不凡,举止容仪的端庄,隐约地猜到她的来历,所以有“我闻琵琶已叹息”之语;听琵琶女诉说身世,则更是直接地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正像《唐宋诗醇》(清代乾隆钦定)评论的那样:“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后来这两句诗,已经脱离了本诗的原始意象,具有了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应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层义是说诗人与琵琶女偶然相遇,但同时还含有精神“相逢”,即两个心灵积极主动地相融的深层意味。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琵琶女矜节自持,羞涩腼腆,多愁善感,才艺惊人;“江州司马”感情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飞扬。两个人同是从长安沦落天涯,一曲一词,合演了一首千古绝唱。
  参考书目:
  [1]王先霈.文學文本细读讲演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蒋济永.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M].武汉:华中科学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怀念红狐》是西部散文作家刘志成的一篇散文,入选了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关于该文的主旨,教师在教学中出乎意料地一致认为是对母爱力量的弘扬,对人性冷漠的揭示,对平等地善待世间万物的呼吁,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地一致认同呢?或许,对文本缺少细读、对作家其它作品缺乏关注以及对《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中专家学者的文本解读过于依赖,才造成了这一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结果。《现代散文选
青年统计是社会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社会统计学和应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青年科学研究领域中运用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在我国,青年统计实际上代表两个涵义:其一,即为前所指的
人生观教育是有关一个人的生活方向和生活道路的教育,其核心是树立革命人生观。正如革命导师列宁针对青年问题所指出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锻炼严整的革命人生观。”一个人的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巴德利工作记忆中语音回路的研究,介绍了语音回路的特点和语音回路与语言习得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说明语音回路与一些高级认知活动
《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老的诗学常识,揭示了今天通识教育的常识:通识教育的本义,在移人之情,在动人之心,在塑人之性。如此,才能涵养自我,才能“动心忍性,增益不能”。但“动心忍性”的通识教育,又是如何到达古典诗词的?古典诗词又是如何完成通识教育的?诗歌是情感的外化,情感是诗歌的内核,作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关系到高校和发展与社会的安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过,出现了一系列思想政治问题,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要关注大学生在就业中产生的思想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现状进行分析,进行积极的介入,根据形势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更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新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全面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差异、阅读兴趣的差异和阅读方式的差异,转变初中语文阅读同质化的倾向,探索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   一、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及个性化阅读概述   初中语文阅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阅读中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对于提升学生的品德修
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肩负着培养领导干部的重任,特别是中央提出了: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校在主体班的教学中,在保持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都
本文从依法治国、市场经济、入世三个现实大背景入手.通过与东部开发的区别比较和总结国外成功经验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论证了优化法治软环境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提
学生学习习惯欠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学生在数学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