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网络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于网络所带来的全新环境和影响,行政管理工作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本文主要从行政管理工作的特征、网络对行政管理的作用、意义以及带来的新挑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 行政管理 影响
  经济、科技的发展改变我们生活,网络让公众对于现有行政管理中有了更多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网络对目前部分行政管理部门权力高度集中,管理方式落后呆板,公众不满意,提出建议和批评,从而对行政管理提升有着正面积极作用。网络舆论在近七成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行政部门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尤为明显。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股重要的"主流"积极力量。
  一、行政管理工作特征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一)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广泛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涉及面极广。
  (二)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强制性、协调性。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那么就必须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性。但行政管理又是人类改造社会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协调不同社会关系的综合管理行为。
  (三)行政管理具有服务性和时效性。行政管理工作是一种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处理社会各种事务,具有社会服务性功能。另外,行政管理工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二、网络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网络社会到来,庞大数量人群的参与社会管理的力量自然势不可挡。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行政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拓展了公民获取各类信息的速度和渠道。网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新媒体的发展(如微博、微信)等迅速普及,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束缚,各类信息通过网络得到广泛的传播,使得公民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不同种类、不同观点的信息,大大拓展了公民获取各类信息的速度和渠道。
  (二)网络提高了公民对行政事务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网络作为一个全新平台,在它面前人人平等,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任何人都可以对当前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来发表看法。同时,网络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平台,与传统媒体平台来比较,它拥有:发言门槛低、传播迅速快、受众面广等传统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所以在网络时代,“人人面前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新闻记者”,充分提高了公民对行政事务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三)网络促进了公民对行政管理工作监督权的发挥。网络舆情中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针对性明确,网络舆情形成速度快,波及范围大,且轻前因、重结果,短时间里会产生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形成舆论监督效应,施加于决策和决策者,使得问题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从而得到快速的解决。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其中网络反腐也成为反腐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的兴起,标志着反腐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明显。网络监督作用的不断显现,更大的刺激了广大公民参与网络监督的积极性,促进了公民對行政管理工作监督权的不断发挥。
  三、网络对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机关的工作效率
  1.通过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可以将各类信息、政策、办事流程等第一时间公布出来,使得公民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了解,解决了以往信息传播不畅通等问题。通过网络开通网上办事厅,将各类查询、项目报批、申请执照、公共事务缴费、考试报考等政府有关项目开通网上办理渠道,不仅为公民提供了方便。避免了以往办一件事要跑多个部门的局面,也为行政管理机构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网络可以达到各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如虚拟办公,无纸办公的出现,以及部门之间跨部门、跨地区的电子文档交换,公务活动的网络办公,电子邮递、网络会议等,可以大大减少行政人员的办公费用和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2.网络监督对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公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会一定程度给行政机关造成压力,督促其加快处理问题的速度。
  (二)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机构及成员的自律性。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以前行政机构管理人员工作流是不公开、不对外的的状况。“人人都可以做记者”时代的到来,更容易使得行政管理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在公众的监督之下。由于公开性提高,问责也加强了,使得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提高了自律性。
  (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通过网络,公众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也为公众诉求提供了平台。当前,各级行政机关都很重视网络的发展,纷纷建立了各种舆情监控机制。这样公众通过网络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有利于将各类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利于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丁良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时代报告》2011年第11期
  [2]范薇、马春生, 《 行政管理视野下网络热点事件效应浅析》,《致富时代》
  [3]社科院.近七成事件网络舆论推动政府解决. 2011-7-13.
  作者简介:丁良喜,男,河南洛阳人,助教,南昌理工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助理。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发展,用户对高清视频以及大容量文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54M的无线速度已经有些捉襟见肘,用户开始追求更高的无线传输速度,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拥有300M无线速度
目的分析2013年中国人群腰背痛疾病负担并对比与1990年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GBD 2013)数据,分析2013年中国人群不同年龄、性别、省份(不包括中国台湾)腰背痛所致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YLD率和YLD构成比;使用2000—202
分段制3+2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中存在从中职教育升入高职教育的选拔环节。本文探讨设计了考试选拔网络系统,解决升段选拔过程中的考生报名、考场安排、成绩管理、选拔淘汰等问题,确保了数据安全准确,大大减少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摘 要】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其特点是用现代化软件来操控传统的纯硬件电路。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了传统硬件无线通信设备所不能实现的通信功能。软件无线电技术新兴于九十年代,目前已经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相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软件无线电技术相互作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进步。本文将研究分析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自适应可视化系统运行机制,研究用户行为监测、用户行为数据库以及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内容,并探讨了Apriori算法在ACVi S中用户行为监测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摘 要】HFC网络是在当今的经济技术环境下,能够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更好传输质量和更高可靠性的传输手段。光缆网起到高速连接的作用,电缆网起到方便和价格低廉的高速连接的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有线电视网的基础。本文将主要分析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  接入网(AN)过去被称为用户线,是用来连接用户终端设备(CPE)和本地交换局(LE或CD)的线路。
目的 研究E-cadherin在白血病细胞膜表面的表达并确定与其下游信号分子β-catenin细胞膜定位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46例白血病患者和17名正常人骨髓细胞膜表面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β-catenin在细胞内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白血病患者E-cadherin表达水平(中位平均荧光强度16.78)显著低于正常人(26.03);进一步随机选取14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电商业务、企业信息化等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和各种检测、感应设备的普及和建设,全球逐渐信息化、网络化,由此产生了爆炸式的数据增长,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环境下使人类可以在众多领域更加深入地获得和分析完整数据和系统数据的机会,深入探索各行各业的规律,获取以往难于获取的知识,开辟新的商机。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安全问题,并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光电效应原理的解析,阐述了光纤传输的特点与传输光介质的构成,对光信号的调整与放大的各种方式与设备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关键词】谐振条件;强度调制;光纤放大;分路  当光照射到金属或半导体上产生光电流的现象。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成正比;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红限频率时,不会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频率太高,半导体材料对光的吸收系数将变大。光纤传输技术正是将此项物理现象应用到通讯中。 
继“物联网”、“云计算”之后,近几年来,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下网络上最火热的技术趋势。在大数据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同时,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将面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