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中国菊花文化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用立意】寓情于物/文人之气/艺术魅力
  【素材现背】在历史进程中,不少文化名人赋予植物以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植物因文化名人而愈加高洁坚贞,文化名人也因这些植物而在历史长河中愈发高逸清朗。
  中国文化中有大量惹人喜爱的植物意象,如梅、兰、竹、菊等。它们常与某一文化名人绑定在一起,并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字,让菊成了陶渊明专属的文化符号,唐人已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因陶渊明,菊也就有了高洁、清雅、坚贞、淡泊等象征意义。不过,需要看到的是,陶渊明之“采菊”,不是单单喜欢菊花的美丽,在这背后,存在一种深远而丰富的文化傳统。
  菊是中国的特产,《礼记·月令篇》中就有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而是菊有什么用。对此,屈原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菊是可吃的。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晋人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南阳郦县山谷有一条小溪,谷中长满菊花,花落水中,久而久之,溪水变得异常甘甜,人称“甘谷水”。附近居民都饮甘谷之水,并且“食者无不老寿”。做过南阳太守的王畅、刘宽、袁隗等人,让郦县每月送40斛甘谷水特供自己饮用,他们所患的眩冒等病,因喝此水而愈。日常经验往往最具说服力,菊能治疗疾病,能令人长寿,这在汉代已成为人之共识。于是,菊很自然地进入了医家、养生家的视野之中。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有药120种,其中草类71种,菊花即属此列,位居菖蒲之后、人参之前,排名第二。自此,菊花作为一味中药,长久地存在于医家典籍之中。
  热衷于长生求仙的人,尝试服用各种药品。两汉时期,菊花是求仙好道之人食用的药物之一。唐代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中记道:“《神仙传》曰,康风子,服甘菊花、柏实散得仙。” 到了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段文字变成:“《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李时珍略去了柏实散,极力强调菊花的功效。
  六朝文人普遍认为菊花能够养生延寿,并多有诗文吟咏。魏文帝曹丕曾将菊花作为礼物送给太傅钟繇,并著一书,书中提到:“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请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他希望钟繇食用菊花延长寿命。
  除了养生成仙,六朝文人还赋予菊其他的文化意义。钟繇之子钟会的观点最具代表,他认为菊有五美:“黄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君子德”和“象劲直”,让菊花具有了高蹈的道德价值。此外, “黄华高悬”“纯黄不杂”“冒霜吐颖”,同样大有审美意味。
  陶渊明未能免俗,或者说,他不能超越这一文化传统。除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尚有《问来使》:“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即向使者打听家里所种菊花的长势。《饮酒二十首》之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九日闲居》:“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这两处皆写菊花酒,着重其养生功用。还有《和郭主簿二首》:“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褒扬松菊之高洁坚贞。菊的这些特点和意义,在陶渊明之前已具备,但其高逸贞洁的喻义,因为陶渊明才得到了极大彰显。
其他文献
近期,随着《梦想改造家》的热播,日籍设计师青山周平又一次受到网友关注。人们除了被他的颜值所打动,更重要的是被他的北京胡同老房改造案例所惊艳:他将一间6.8平方米的小屋改造成“史上最牛学区房”。  由于日本满足不了他对空间的探索,于是大三那年,青山周平做了件疯狂的事儿:周游世界。他从大阪出发,先坐50个小时的轮渡到上海;然后去了西藏、新疆;接着经过中东,去了欧洲;最后由莫斯科坐火车来到北京,再由上海
期刊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光鲜能干,但同时也是个重利轻义之徒。他的妻子为此与他决裂,女儿秀安则对如此自私的父亲越来越失望,决定前往釜山和母亲生活。在秀安生日这天,石宇抽出时间陪伴女儿登上开往釜山的特快列车。开车的刹那,一名感染丧尸病毒的女孩冲入车厢,她很快尸变并对身边的健康人展开血腥屠杀。没过多久,丧尸便成倍地增长。石宇被迫和幸存者们在狭小的空间中奋力求生。通往釜山的旅途布满杀机,危难时刻每个幸存者的
期刊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个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好作文开头的方法有很多,但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因此临场写作的开篇,语言要富于文采,内容上可明示中心。我将在下文分文体加以解说。  一、记叙文开头技巧:从“矛盾”已生成的某一瞬入题  记叙文常用的开头方式,有“景物渲染式”(先描写景物,以此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
期刊
【释义】该词指代经常把坏情绪放大的一类人。  【溯源】这类人的特点是熬了几次夜,就觉得自己鞠躬尽瘁;坐几站地铁,就觉得自己是在漂洋过海;没人打招呼,就觉得自己要孤独终身;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就认为前途已经黯淡无光……  【E客说】盲目放大坏情绪如同带了一副墨色眼镜,我们往往只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一面。俗话说:“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
期刊
2016年9月28日,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在特拉维夫的一家医疗中心去世,享年93岁。佩雷斯近百年的漫长人生堪称传奇。他创纪录的长达70年的公职生涯和丰富多彩的政治活动,在以色列、在中东地区乃至在当今整个世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所倡导的和平,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和平的进程。  角色·政治传奇  1.标签:和平家  写作方向:和平/奉献/争议中前行  如果我们无法和平相处,那么我们将永远摆脱不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杭州文三街小学二年级某班共有49个学生,班里却设置了60多个班干部职位。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班长、副班长、宣传委员、体育委员等,还有图书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领读员等岗位,有些小学生可能身兼多职。有教育界人士说,这种模式目前在小学比较流行,可以让一个班里的所有学生都有事做,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好处。但是也有家长表
期刊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纪伯伦  麦田稻鹰:  进入高中,特别是到了高二,每每提笔写作文,我总感到一种空虚与茫然扑面而来,觉得自己的精神进入低谷。为此,我老觉得写作是一件让人难以忍受的苦差事。人们都说“写作是一种心境”,为什么我的心境会这样呢?  广西 小宇  小宇:  写作需要一种好
期刊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地球外的生命一直深深吸引着地球上的人们。据报道,俄罗斯一架无线电望远镜日前侦测到的一个“强烈讯号”,已引起科学界关注。这架望远镜专门侦测天际,以寻找外星球的生命迹象。有专家指出,现在要知道这个讯号有何意义以及来自何处,为时过早,但这个讯号引人入胜,值得科学家长久监测。  请以“触摸地球外的生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导师在线】  黄忠:温州市高中
期刊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是“看图说话”,实际上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经典试题】  1.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参考答案:  某校“中华文化体验”
期刊
【热用立意】真诚/个性/亲和/赛场之美  【素材现背】“小岳岳附体”也好,“行走的表情包”也罢,傅园慧的话语体系显然逆转不了奥运会这种场合的刻板语态,但它让人感受到竞技体育之苦时,亦让我們发现了竞技体育之美:不再有那么多板着面孔的“家规”,而多了与世界文明接轨的亲和。  在里约奥运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国选手傅园慧以58秒95排名半决赛第三。对此,傅园慧说:“58秒95啊?我以为是59秒啊,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