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史秋衡教授始终躬身于教育领域。他先后研究过教育管理、教育经济、教育评估、民办教育等多个教育分支并成绩显著。作为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他有着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将北师大和厦大的优良传统传承给自己的学生。早在北师大求学时,史秋衡就以大师定为自己追逐的榜样,将“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并在厦门大学的博士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实践着“追求卓越”,他谦虚地说,时至今日,自己也未能成为大师。但我们看到,他追赶的步伐却从未停止……
与教育学结缘
1986年,史秋衡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史秋衡怀揣一颗积极向学的心赴京求学。一进北师大,映入眼帘的就是启功大师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短短8个字,庄重典雅,却寓意深刻。这是北师大给他上的第一堂课,史秋衡今日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史秋衡转投教育学就进入了北师大,应该说他具备了比常人更高的起点。但由理科转入教育学,史秋衡在早期也遭遇了痛苦的“转型”过程。对教育学知之甚少,对教育管理理论更是摸不着门路,一切都要从基础开始。但史秋衡没有放弃,困境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的斗志。在恩师陈孝彬教授的指导和向玉琴教授的关心下,经教育系、数学系和物理系很多任课老师们的教导和帮助,史秋衡吸收着关于教育学及相关的各种理论,如饥似渴地徜徉在教育学学海中。由于他的努力,很快他的专业知识储备、个人能力都得到了迅速提高。
在北师大求学期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学术氛围熏陶、老师们的言传身教都给史秋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这些出色的老师,让史秋衡萌生了毕业后当一个优秀教师的志愿。今日提起当年的求学经历,他对北师大的众多老师依然心怀感激,那些亲自教导过他的老师自不必言说,甚至那些没教过他的老师也让他铭记在心。
史秋衡特别提到当时北师大社科处老师、现任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当时史秋衡在北师大社科处实习,杨光老师关于科研的重要性说过一句话,他说:“无论你在高校做什么工作,做好学问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是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的。”今天,史秋衡肩负科研、教学、行政的三重工作任务,同时他还担任众多社会职务,但杨光老师的话让史秋衡时时保持清醒,工作任务再繁重,也始终心系科研,丝毫不放松对科研工作的要求。
凭借着对理想的追求,1998年史秋衡考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专业的博士生,继续着自己对教育学的不懈探索……
做学术:深度与广度兼具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32年过去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阵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教育学界依然颇具影响。
2001年,博士生毕业后的史秋衡继续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工作。工作中的史秋衡如同求学时的“高标准、严要求”一样,史秋衡没有半点放松自己。他所作出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入选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福建省第七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6年度和2010年度连续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国家重点课题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政府优秀成果奖4次,获其他全国性和省级、厅级优秀成果奖多次。独立或第一作者出版5部专著,第二作者出版2部专著,在国内外权威报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
恩师潘懋元教授和邬大光教授曾教导说,做学问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史秋衡努力实践着这一教导,并以恩师为楷模。他说,虽然自己在教育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前期也碰到过困难。史秋衡感慨道:“做学问可说是‘板凳甘坐十年冷’,同一个问题、同一个领域,可能你研究了很久,却毫无起色。这时一定坚持住,瞄准目标,不懈努力,最终肯定会获得成功。”现在当有学生在科研或课业上碰到困难时,史秋衡总会用自己当年的事例鼓励他们,鼓励他们要以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做学问。
今天,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史秋衡的身影。他发表的学术报告得到业内专家、同行的认可。于是,有更多的学术会议力邀史秋衡前去作专题报告。这对于一个已经身兼行政和学术任务的史秋衡来说,压力不小。
但史秋衡表示,参加学术会议对自己来说并不是负担,而是做研究和教学的一种需要。首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是以高等教育学科见长,涉及学科领域广泛。要想为组织服务好,维持一定的学术接触面非常有必要。其次,课题一般是3年为一期,每次做新课题都是对现有知识面的深度挖掘,而做学问就应该深度和广度兼有。
史秋衡说,每次与不同领域、不同圈子的人接触,自己都有不同的领悟。有些领悟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有“忽入一片开阔境地”之感,有些领悟带回课堂与学生分享、碰撞,开阔科研思路,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业内动态。
从实践中锻炼学生
很多学生第一次见到史秋衡,都会用“严肃”来形容他。但接触时间久了,同学们又渐渐看到另外一个“史教授”。2007年秋季入学时,文静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导师史秋衡。她说,初次见面,史教授给人感觉很严肃,颇有学者风范。但在后来学习过程中,慢慢感觉到治学严谨的同时,史教授也很宽容、幽默、风趣。
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史秋衡对于学术界的前沿问题有独到的眼光和深刻的认识,而且很关注国内外学术、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动向。因此,在日常教学和言谈中,常常能给学生以新的思路和启迪。把握全局的同时,又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愿意聆听学生的声音,帮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虽说研究生阶段更多是学习,但史秋衡对于学生实际科研工作能力也不放松要求。他的学生大多高强度参与过史秋衡承担的重要课题研究工作。哪怕开始是从检索、整理资料这些基础而琐碎的工作开始,史秋衡都让学生逐渐锻炼做学术的实际操作能力,碰到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给予指导,引导他们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慢慢地让学生逐渐成长起来,最终能够独当一面。
“因材施教”是史秋衡平时带学生的另一个特点。他同时带着硕士、博士、专业博士、博士后阶段的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学生个人能力、素质都各有不同。吴雪从硕士开始就师从史秋衡,一直到博士毕业,她说,“史教授对于硕士和博士的要求有所不同。在硕士阶段,史教授教导我们做学术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多接触一些行政性事务。他只掌握原则和大方向,给予了我们最大限度的信任和最大的空间去发挥。而在博士阶段,他通过科研项目的方式让我们主动参与到某个项目中来,通过让学生具体参与到项目申报、项目研究过程以及最后项目结题的整个过程,让我们在校期间就有机会经历高级别科研项目从申报到结题的整个流程,这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他近两年指导毕业的4名博士,全部都在毕业后很快获得了教育部级以上的课题立项,独立主持高级别科研项目研究工作。
北师大和厦大学习期间老师对史秋衡的教导,给如今身为人师的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今,已经身为别人导师的史秋衡也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北师大传统影响着更多的学子。“追求卓越;宽容待人、严于律己;自信但不自傲;谨慎做事、低调做人”——这是史秋衡对学生恳切的要求,他自己也正是如此做的……
与教育学结缘
1986年,史秋衡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史秋衡怀揣一颗积极向学的心赴京求学。一进北师大,映入眼帘的就是启功大师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短短8个字,庄重典雅,却寓意深刻。这是北师大给他上的第一堂课,史秋衡今日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史秋衡转投教育学就进入了北师大,应该说他具备了比常人更高的起点。但由理科转入教育学,史秋衡在早期也遭遇了痛苦的“转型”过程。对教育学知之甚少,对教育管理理论更是摸不着门路,一切都要从基础开始。但史秋衡没有放弃,困境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的斗志。在恩师陈孝彬教授的指导和向玉琴教授的关心下,经教育系、数学系和物理系很多任课老师们的教导和帮助,史秋衡吸收着关于教育学及相关的各种理论,如饥似渴地徜徉在教育学学海中。由于他的努力,很快他的专业知识储备、个人能力都得到了迅速提高。
在北师大求学期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学术氛围熏陶、老师们的言传身教都给史秋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这些出色的老师,让史秋衡萌生了毕业后当一个优秀教师的志愿。今日提起当年的求学经历,他对北师大的众多老师依然心怀感激,那些亲自教导过他的老师自不必言说,甚至那些没教过他的老师也让他铭记在心。
史秋衡特别提到当时北师大社科处老师、现任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当时史秋衡在北师大社科处实习,杨光老师关于科研的重要性说过一句话,他说:“无论你在高校做什么工作,做好学问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是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的。”今天,史秋衡肩负科研、教学、行政的三重工作任务,同时他还担任众多社会职务,但杨光老师的话让史秋衡时时保持清醒,工作任务再繁重,也始终心系科研,丝毫不放松对科研工作的要求。
凭借着对理想的追求,1998年史秋衡考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专业的博士生,继续着自己对教育学的不懈探索……
做学术:深度与广度兼具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32年过去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阵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教育学界依然颇具影响。
2001年,博士生毕业后的史秋衡继续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工作。工作中的史秋衡如同求学时的“高标准、严要求”一样,史秋衡没有半点放松自己。他所作出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入选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福建省第七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6年度和2010年度连续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国家重点课题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政府优秀成果奖4次,获其他全国性和省级、厅级优秀成果奖多次。独立或第一作者出版5部专著,第二作者出版2部专著,在国内外权威报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
恩师潘懋元教授和邬大光教授曾教导说,做学问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史秋衡努力实践着这一教导,并以恩师为楷模。他说,虽然自己在教育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前期也碰到过困难。史秋衡感慨道:“做学问可说是‘板凳甘坐十年冷’,同一个问题、同一个领域,可能你研究了很久,却毫无起色。这时一定坚持住,瞄准目标,不懈努力,最终肯定会获得成功。”现在当有学生在科研或课业上碰到困难时,史秋衡总会用自己当年的事例鼓励他们,鼓励他们要以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做学问。
今天,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史秋衡的身影。他发表的学术报告得到业内专家、同行的认可。于是,有更多的学术会议力邀史秋衡前去作专题报告。这对于一个已经身兼行政和学术任务的史秋衡来说,压力不小。
但史秋衡表示,参加学术会议对自己来说并不是负担,而是做研究和教学的一种需要。首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是以高等教育学科见长,涉及学科领域广泛。要想为组织服务好,维持一定的学术接触面非常有必要。其次,课题一般是3年为一期,每次做新课题都是对现有知识面的深度挖掘,而做学问就应该深度和广度兼有。
史秋衡说,每次与不同领域、不同圈子的人接触,自己都有不同的领悟。有些领悟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有“忽入一片开阔境地”之感,有些领悟带回课堂与学生分享、碰撞,开阔科研思路,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业内动态。
从实践中锻炼学生
很多学生第一次见到史秋衡,都会用“严肃”来形容他。但接触时间久了,同学们又渐渐看到另外一个“史教授”。2007年秋季入学时,文静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导师史秋衡。她说,初次见面,史教授给人感觉很严肃,颇有学者风范。但在后来学习过程中,慢慢感觉到治学严谨的同时,史教授也很宽容、幽默、风趣。
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史秋衡对于学术界的前沿问题有独到的眼光和深刻的认识,而且很关注国内外学术、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动向。因此,在日常教学和言谈中,常常能给学生以新的思路和启迪。把握全局的同时,又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愿意聆听学生的声音,帮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虽说研究生阶段更多是学习,但史秋衡对于学生实际科研工作能力也不放松要求。他的学生大多高强度参与过史秋衡承担的重要课题研究工作。哪怕开始是从检索、整理资料这些基础而琐碎的工作开始,史秋衡都让学生逐渐锻炼做学术的实际操作能力,碰到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给予指导,引导他们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慢慢地让学生逐渐成长起来,最终能够独当一面。
“因材施教”是史秋衡平时带学生的另一个特点。他同时带着硕士、博士、专业博士、博士后阶段的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学生个人能力、素质都各有不同。吴雪从硕士开始就师从史秋衡,一直到博士毕业,她说,“史教授对于硕士和博士的要求有所不同。在硕士阶段,史教授教导我们做学术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多接触一些行政性事务。他只掌握原则和大方向,给予了我们最大限度的信任和最大的空间去发挥。而在博士阶段,他通过科研项目的方式让我们主动参与到某个项目中来,通过让学生具体参与到项目申报、项目研究过程以及最后项目结题的整个过程,让我们在校期间就有机会经历高级别科研项目从申报到结题的整个流程,这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他近两年指导毕业的4名博士,全部都在毕业后很快获得了教育部级以上的课题立项,独立主持高级别科研项目研究工作。
北师大和厦大学习期间老师对史秋衡的教导,给如今身为人师的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今,已经身为别人导师的史秋衡也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北师大传统影响着更多的学子。“追求卓越;宽容待人、严于律己;自信但不自傲;谨慎做事、低调做人”——这是史秋衡对学生恳切的要求,他自己也正是如此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