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长期以来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展理论传授“满堂灌”、课堂氛围沉闷、学员应试为主、综合考察难度大等现实问题,广州大学党校人文学院分党校开拓了“五个一”实践创新模式,从严格学员选拔、加强实践、多维考核等方面提高培训班课程的科学性和综合性,为向党提供更优秀的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广大高校二级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实践活动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创新模式;“五个一”工程;实践思考
广州大学党校人文学院分党校(以下简称“分党校”)自2005年创办以来,开班将近14年,截至目前共开班27期,培养过千名入党积极分子,具有丰富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开展经验。经过1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分党校开办的培训班在管理规范化、教学系统化、考核多样化的道路上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高校坚定理想信念、申请入党、参加党校培训班的人数越来越多。面对如今丰富的学习载体和多样的学习方式,历时两个月的集中授课、讲座为主,理论教学占比偏重、方法陈旧的传统培训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众多追求进步的青年大学生的需求。追求进步、走在前列的分党校,为了培养党的更优秀的接班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党课建设,结合前23期培训班的开办经验和当下办学实际,在党委的支持和院“书记项目”的推动下,从第24期党课开始,对党校培训体制和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创新,实施了培训班的创新模式实践——“五个一”实践工程。实践证明,“五个一”工程的培训班创新模式,能完善党课的设计和建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优化政治素养、强化理论素养、硬化作风素养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一、实践出真知,培训班问题渐显
2005年3月至2017年4月,人文学院分党校共举办了23期培训班。一路走来,分党校渐渐地形成了培训班的优良传统——严格的考勤制度、多样的课程设计和评價多元的考核方式,为后期培训班的举行提供了经验借鉴,对培训班的改革创新起到了启发作用。虽然前23期培训班在不断完善中培养情况尚好,但通过我们每期党课结束后对学员开展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培训班存在以下明显不足:
(一)专题讲得多,系统性理论知识教得少。分党校教学以“理论讲授型”专题讲座为主,由于培训班开展有一定的自主性,学员结构多元,课时较为紧凑,因此党校教师通常把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党建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讲解,知识传授比较分散,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因此,学员在党课上学到的知识都较为零碎片段,不具有系统性,不易消化,在理论课堂上的收效不足以完全塑造党性,以识记和理解为主。
(二)满堂灌多,互动教学少。近年来,各级培训机构都加大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但高校基层党校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大多数培训班目前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满堂灌”,而对于把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和学员一起互动的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创新的教学方法用得很少。
(三)理论讲授多,能力培养少。因办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基层党校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侧重于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等,而对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涉及较少,与“学懂弄通做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培训班学员的实际能力培养和考察力度不够。
(四)“宏观”内容多,“微观”对比少。教师习惯于理论知识讲授,联系实际往往从宏观上分析全国性数据材料或事件,或热衷于国际经验借鉴和比较,而对于本地区、本部门、学院工作中的实践问题缺乏充分调查研究,从而不愿或不敢涉及,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五)学员应试为主,综合考察难度大。培训班主要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衡量学员的学习情况,闭卷考试的成绩占考核总评的比重大,是学员能否顺利结业的关键性因素。但应试考核很多时候仅能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理论并以其指导实践等各方面的情况则难以考察到位。
二、创新见成效,“五个一”模式落实
在学院党委的支持下和“书记项目”的大力推动下,分党校结合前23期培训班的开办经验和当下办学实际,于24期开始探索推行“五个一”实践工程新模式。这个新模式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严格的考勤制度、多样的课程设计和评价多维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加以创新。
(一)规范学员遴选标准。为响应党中央在高等院校中大力培养党的接班人的号召,分党校严格设置培训班学员的入学资格。要求学员在政治上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认真,成绩良好,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分党校将团支部中的“优秀团员”作为选拔党课学员的硬性指标,严格规范发展党员。从而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的整体质量,使党团建设互促。
(二)构建“五个一”实践工程新模式。分党校采取短期培训班的培训形式,集中讲授为主,实践交流和影片观摩为辅。培训时间紧凑,以学期为单位分期进行。开班规模控制在100人以内,以本硕联动、跨系跨年级的原则打乱组合,以学习小组形式参与“五个一”实践工程新模式,如“图1”所示。
“五个一”工程新模式在实践方面能极大增强师生之间互动和学员参与。第一,要求集体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小组共读一本红色书目。这能让学员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培育爱国爱党情怀,同时凸显了人文素养的内涵。第二,要求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面对面采访优秀党员。这不但让学员了解优秀党员的初心与入党后的一言一行,发挥了优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而且增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起到引领作用。第三,参加一次学院党建活动和手写一份党课学习心得,则让学员将课程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采取多维评价的考核方式。培训班实行闭卷考试与综合实践考察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成绩由卷面考试成绩、考勤、“五个一”实践情况汇报和学习强国平台总积分构成。每期培训班结课前均要对学员进行统一考核,考核合格方能结业。除了考核方式多维外,评价主体也是多元的。在汇报课上,各组根据自己小组“五个一”实践内容进行汇报展示。汇报总结课成绩将由院党委书记和辅导员等组成的教师团以及各个小组互评组成。总体来说,分党校对学员的考核强调参与与互动、他评与自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四)大力推动学员课程参与的积极性。培训班还增加了“课堂主持人”和课前3分钟“党政时事宣讲员”“红色诗歌分享者”等环节,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这些话题结合学院特色,紧密联系社会,贴近学员实际生活,对其更具吸引力和可参与性。下面简要列举第26、27期培训班的课前话题,见“图2”所示:
培训班积极秉承“争先创优、表彰先进”的工作原则,将成绩前10%的学员评选为“优秀学员”,极大鼓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届时,优秀学员会在下一期培训班上接受表彰,从而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反思促成长,新探索成效佳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党的千秋伟业的重要课程,二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关键一步。当然,“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二级党校培养党的接班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党课建设,我们可以从严格学员选拔、加强实践、多维考核等方面提高培训班课程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课堂认真学习、课后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五个一”实践工程新模式完善党课设计,着力提高师生的互动性和学员的参与度。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中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而为党输送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蔡寒菁,叶智彬.高校二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的创新实践——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创新模式;“五个一”工程;实践思考
广州大学党校人文学院分党校(以下简称“分党校”)自2005年创办以来,开班将近14年,截至目前共开班27期,培养过千名入党积极分子,具有丰富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开展经验。经过1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分党校开办的培训班在管理规范化、教学系统化、考核多样化的道路上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高校坚定理想信念、申请入党、参加党校培训班的人数越来越多。面对如今丰富的学习载体和多样的学习方式,历时两个月的集中授课、讲座为主,理论教学占比偏重、方法陈旧的传统培训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众多追求进步的青年大学生的需求。追求进步、走在前列的分党校,为了培养党的更优秀的接班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党课建设,结合前23期培训班的开办经验和当下办学实际,在党委的支持和院“书记项目”的推动下,从第24期党课开始,对党校培训体制和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创新,实施了培训班的创新模式实践——“五个一”实践工程。实践证明,“五个一”工程的培训班创新模式,能完善党课的设计和建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优化政治素养、强化理论素养、硬化作风素养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一、实践出真知,培训班问题渐显
2005年3月至2017年4月,人文学院分党校共举办了23期培训班。一路走来,分党校渐渐地形成了培训班的优良传统——严格的考勤制度、多样的课程设计和评價多元的考核方式,为后期培训班的举行提供了经验借鉴,对培训班的改革创新起到了启发作用。虽然前23期培训班在不断完善中培养情况尚好,但通过我们每期党课结束后对学员开展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培训班存在以下明显不足:
(一)专题讲得多,系统性理论知识教得少。分党校教学以“理论讲授型”专题讲座为主,由于培训班开展有一定的自主性,学员结构多元,课时较为紧凑,因此党校教师通常把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党建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讲解,知识传授比较分散,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因此,学员在党课上学到的知识都较为零碎片段,不具有系统性,不易消化,在理论课堂上的收效不足以完全塑造党性,以识记和理解为主。
(二)满堂灌多,互动教学少。近年来,各级培训机构都加大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但高校基层党校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大多数培训班目前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满堂灌”,而对于把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和学员一起互动的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创新的教学方法用得很少。
(三)理论讲授多,能力培养少。因办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基层党校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侧重于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等,而对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涉及较少,与“学懂弄通做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培训班学员的实际能力培养和考察力度不够。
(四)“宏观”内容多,“微观”对比少。教师习惯于理论知识讲授,联系实际往往从宏观上分析全国性数据材料或事件,或热衷于国际经验借鉴和比较,而对于本地区、本部门、学院工作中的实践问题缺乏充分调查研究,从而不愿或不敢涉及,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五)学员应试为主,综合考察难度大。培训班主要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衡量学员的学习情况,闭卷考试的成绩占考核总评的比重大,是学员能否顺利结业的关键性因素。但应试考核很多时候仅能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理论并以其指导实践等各方面的情况则难以考察到位。
二、创新见成效,“五个一”模式落实
在学院党委的支持下和“书记项目”的大力推动下,分党校结合前23期培训班的开办经验和当下办学实际,于24期开始探索推行“五个一”实践工程新模式。这个新模式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严格的考勤制度、多样的课程设计和评价多维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加以创新。
(一)规范学员遴选标准。为响应党中央在高等院校中大力培养党的接班人的号召,分党校严格设置培训班学员的入学资格。要求学员在政治上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认真,成绩良好,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分党校将团支部中的“优秀团员”作为选拔党课学员的硬性指标,严格规范发展党员。从而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的整体质量,使党团建设互促。
(二)构建“五个一”实践工程新模式。分党校采取短期培训班的培训形式,集中讲授为主,实践交流和影片观摩为辅。培训时间紧凑,以学期为单位分期进行。开班规模控制在100人以内,以本硕联动、跨系跨年级的原则打乱组合,以学习小组形式参与“五个一”实践工程新模式,如“图1”所示。
“五个一”工程新模式在实践方面能极大增强师生之间互动和学员参与。第一,要求集体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小组共读一本红色书目。这能让学员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培育爱国爱党情怀,同时凸显了人文素养的内涵。第二,要求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面对面采访优秀党员。这不但让学员了解优秀党员的初心与入党后的一言一行,发挥了优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而且增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起到引领作用。第三,参加一次学院党建活动和手写一份党课学习心得,则让学员将课程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采取多维评价的考核方式。培训班实行闭卷考试与综合实践考察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成绩由卷面考试成绩、考勤、“五个一”实践情况汇报和学习强国平台总积分构成。每期培训班结课前均要对学员进行统一考核,考核合格方能结业。除了考核方式多维外,评价主体也是多元的。在汇报课上,各组根据自己小组“五个一”实践内容进行汇报展示。汇报总结课成绩将由院党委书记和辅导员等组成的教师团以及各个小组互评组成。总体来说,分党校对学员的考核强调参与与互动、他评与自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四)大力推动学员课程参与的积极性。培训班还增加了“课堂主持人”和课前3分钟“党政时事宣讲员”“红色诗歌分享者”等环节,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这些话题结合学院特色,紧密联系社会,贴近学员实际生活,对其更具吸引力和可参与性。下面简要列举第26、27期培训班的课前话题,见“图2”所示:
培训班积极秉承“争先创优、表彰先进”的工作原则,将成绩前10%的学员评选为“优秀学员”,极大鼓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届时,优秀学员会在下一期培训班上接受表彰,从而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反思促成长,新探索成效佳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党的千秋伟业的重要课程,二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关键一步。当然,“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二级党校培养党的接班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党课建设,我们可以从严格学员选拔、加强实践、多维考核等方面提高培训班课程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课堂认真学习、课后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五个一”实践工程新模式完善党课设计,着力提高师生的互动性和学员的参与度。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中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而为党输送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蔡寒菁,叶智彬.高校二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的创新实践——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