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胺7101萃取分离钒及有机相乳化分析

来源 :矿冶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钒萃取率和减少萃取过程有机相乳化,研究了伯胺7101萃取分离钛白废液中钒及有机相乳化成因,考察了pH值、振荡强度、萃取时间和O/A比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伯胺7101和磺化煤油体积比为20%∶80%时,在溶液pH=2.4、相比O/A=1、萃取时间1.5 min和振荡强度105 r/min条件下,钛白废液中钒萃取率达到65%。当溶液pH值大于2.4时,萃取过程中有机相的乳化会极大地阻碍钒萃取,Fe3+水解明显并发生络合反应,产生易引起乳化的胶体物质。此外,萃取剂降解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在界面处
其他文献
针对大型筒节传统热处理过程中水槽冷却能力差和效率低问题,提出一种大型筒节喷射冷却方法,对大型筒节喷射冷却装置和工艺进行了仿真模拟和实验研究。首先设计了一种位置可调的组合式喷射冷却装置,基于正交实验研究了水流密度、喷射压力、喷射角度和冷却段喷射与间隙时间比对温度均匀性、热应力和冷却时间3个指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参数组合。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分析了大型筒节喷射冷却与传统水槽深冷工艺效果,结果表明,经喷射冷却后的大型筒节晶粒度和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要求,筒节温度均匀性更好、热处理效率更高、热应力在允许范围之内。研
基于通用有效介质方程,建立掺钙铬酸镧-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模型,研究服役温度、掺钙量、环境气氛和氧化物类型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钙LaCrO3-ZrO2中ZrO2的临界体积分数为10%,临界指数为1.71;掺钙LaCrO3-Al2O3中Al2O3的临界体积分数为15%,临界指数为1.74。当氧化物体积分数小于临界体积分数时,
针对钙热还原氟化稀土还原渣,开展了直接酸浸实验、氢氧化钠焙烧-酸浸实验。结果表明,直接酸浸时稀土提取率约72%,而氢氧化钠焙烧-酸浸稀土提取率达92.3%。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结果共同表明:在298~1300 K温度范围内,氢氧化钠与渣中DyF3、CaCO3和CaF2反应,生成Dy2O3、NaF、CaO、Na2CO3和CO2;氢氧化钠能将氟化稀土转化为氧化稀
为解决铝合金发动机缸体耐磨性差的问题,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不同Ni含量的铁基涂层(XPT-512-Ni),系统研究金属Ni对铁基涂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PT-512-Ni系铁基涂层组织主要由铁素体(F)、渗碳体(Fe3C)以及少量FeO和Ni相组成;涂层与铝基体形成良好的机械咬合,且涂层孔隙率随着金属Ni的加入而降低;铁基涂层的硬度随着Ni含量增加而降低;与XPT-512涂层相比,载荷30 N时XPT-512-30Ni涂层的油润滑磨损率降低了88.41%,
通过室温拉伸、高温拉伸,研究了固溶时效态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随Si含量的变化关系;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高分辨投射电镜观察不同Si含量合金峰时效态下的微观组织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Si含量增多,会导致Al-Cu-Mg-Ag合金拉伸强度尤其是高温拉伸强度下降;Si含量从0.03%增加到0.20%,合金固溶时效后残余大尺寸第二相粒子(AlFeMnSi)数量增多,合金延伸率明显下降;当Si含量大于0.10%时,合金基体中开始有β″(MgSi)相析出,影响时效初期析出过程中Mg-Ag团簇的
研究了顶吹转炉双渣法冶炼中高磷铁水的工艺方案,并进行了工业试验.通过合理搭配铁矿石、废钢和氧气比例,抑制熔池温度,分析了冶炼过程需要控制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铁水磷
以MnC4H6O4·4H2O和NH4HCO3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中空球形结构MnCO3。基于MnCO3在空气、氩气及氢气气氛中的TG-DSC分析结果,研究了MnCO3在400~800℃、不同气氛中焙烧2 h后的产物变化。结果表明,空气中焙烧产物主要为MnO2及Mn2
采用热压缩变形的方法对锻态LZ61镁锂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应变速率对其热变形行为的影响及其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曲线呈现动态再结晶特征,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降低而减少;研究范围内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为0.283,接近准超塑性。锻态合金组织由α-Mg相基体及其晶界上的弥散分布的β-Li相组成,经热压缩后,显微组织的变化证明了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的发生;热压缩过程中该合金的主要塑性变形机制为晶界滑移。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硼掺杂LiNi0.825Co0.115Mn0.06O2高镍正极材料,并研究了硼掺杂量对LiNi0.825Co0.115Mn0.06O2正极材料微观形貌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硼掺杂后,材料的一次颗粒形貌由原来的类椭球状变为成径向排列的放射状,并且随硼掺杂量增加改变更加明显;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适量硼
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MGO)吸附剂,并用于去除水中的Cu(Ⅱ)和Co(Ⅱ),分析了吸附等温线、动力学、热力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MGO用量为500 mg/L时,其对水中Cu(Ⅱ)和Co(Ⅱ)(初始浓度均为600.53 mg/L)的吸附分别于7 min和5 min达到平衡,对Cu(Ⅱ)的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2.77%和1114.22 mg/g,对Co(Ⅱ)的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88.74%和1065.81 mg/g。MGO对Cu(Ⅱ)和Co(Ⅱ)的吸附为热力学自发的吸热过程,符合Freun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