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观赏海棠果实成熟前后维生素C含量变化研究

来源 :天津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研究海棠果实的可食性应用价值,选择天津地区4种观赏性海棠(八棱海棠、\'绚丽\'海棠、西府海棠和珠美海棠)果实作为试验材料,自结实期起到完全成熟后,采用2,6-二氯酚靛酚法对其维生素C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4种观赏海棠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最终都会趋于稳定状态,但其在试验期内的变化动态却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其中西府海棠和珠美海棠的果实成熟期相对一致,\'绚丽\'海棠较二者早熟,而八棱海棠较二者晚熟;成熟后的4种海棠果实维生素C含量表现为八棱海棠>\'绚丽\'海棠>西府海棠>珠美海棠,其中前二者与后二者差异显著.综上,就果实维生素C含量而言,4种海棠中八棱海棠和\'绚丽\'海棠具有更高的营养功效和果实副产品开发利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四川省宜宾市耕地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分析、景观指数和PLUS模型,探究了宜宾市1980-2018年耕地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①1980年以来,耕地面积呈持续减少趋势,共减少了247.92 km2,主要转出至建设用地与林地之中.②耕地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呈“北密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且空间密度逐年下降.③耕地的空间聚集程度不断下降,而分散程度持续增加,
[目的]分析河北坝上地区植被绿度变化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旨在为区域生态建设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为土地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MODIS MOD13Q1 NDVI遥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Landsat土地利用数据,使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了2000-2019年坝上地区植被绿度的年际变化趋势,并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其的影响.[结果]①河北坝上地区主要生长季(4-10月)多年平均植被绿度整体上呈现坝东高,坝西低的空间格局,且林地>草地>耕地;②研究时段坝上地区生
[目的]探讨辽宁省抚顺市退耕还林以来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揭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为该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2010和2020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NDVI差值分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抚顺市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①2000-2020年研究区各种土地类型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其中林地和耕地变化较为明显.20 a间,耕地面积减少825.59 km2,
[目的]研究贵州省北盘江流域NDVI变化及其与地形梯度、人口分布的关系,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开展、国土空间优化整治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2000-2018年贵州省北盘江流域NDVI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海拔、坡度、人口密度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①2000-2018年北盘江流域NDVI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年均增长稳定,植被呈现不断恢复的趋势.②2000年北盘江流域NDVI空间分布在东南部最高,在西北部最低,NDVI高值在中部地区分布较为破碎,至2018年各地区NDVI值差距显著
[目的]尝试在青藏高原县级尺度上对荒漠化区域进行划分,并分析不同荒漠类型的分布特征,为荒漠区划及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为例,利用2018年的TM遥感影像,2000-2018年的MODIS影像数据,结合GIS制图技术,通过长期野外调查,探讨高寒区荒漠分类系统.[结果]在分析荒漠形成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荒漠分类的主要原则和划分指标.利用气候区划、地表物质组成、地貌形态及成因、植被盖度等指标,将拉萨市城关区荒漠划分为2个Ⅰ级类型,7个Ⅱ级类型,18个Ⅲ级类型,31个Ⅳ
为研究铁胁迫对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光合生理的影响,寻找适合蕨麻进行光合作用的铁浓度.以\'青海蕨麻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F0),12.5(F1),25.0(F2),75.0(F6),125.0μmol·L-1(F10)共5个铁浓度,进行盆栽试验.测定5种铁浓度处理下蕨麻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部分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究铁对蕨麻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1、F2、F6显著提高了蕨麻的相对叶绿素含量.铁浓度对蕨麻叶绿素荧光参数有较大
为提高钩藤产业化育苗水平,利用从野外采集的钩藤种子进行无菌萌发,以幼苗作为材料进行诱导丛生芽和生根培养试验,运用3因素(NAA、6-BA、IBA)4水平正交试验的方法寻求植株再生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用0.1%的HgCl2对外植体灭菌8 min效果较好;诱导丛生芽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1 mg·L-1+6-BA 1.0 mg·L-1+硫代硫酸钠0.3 mg·L-1+活性炭0.1%,存活率66.7%,丛生芽增殖可达40%;最佳壮苗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 mg·L-1+6-BA 1.5 mg·
紫荚豌豆因其富含花青素而具有更好的商品性,而截至目前在豌豆上花青素测定方法尚不明确.为确定pH示差法测定紫荚豌豆花青素的最佳测定条件,以紫荚豌豆品种\'ST16-18\'为试材,经有机溶剂萃取、超声波处理后,对pH示差法测定紫荚豌豆中花青素的最佳测定波长、缓冲液pH值、反应的平衡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已验证优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波长520 nm,缓冲液pH=1.0和pH=4.5的条件下,于30℃下恒温水浴60 min后测定紫荚豌豆中花青素的含量为最佳条件.紫荚豌豆品种
为明确不同宽窄行比例对旱地春玉米降雨再分配及土壤耗水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山西省太谷区通过大田试验,以四种宽窄行种植模式为处理,分别为KZ1(宽行80 cm,窄行20 cm)、KZ2(宽行70 cm,窄行30 cm)、KZ3(宽行60 cm,窄行40 cm)和对照CK(行距50 cm),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叶面积指数、穿透雨、茎秆流、冠层截流、土壤耗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雨年份和多雨年份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最高的处理分别是KZ3和KZ2;KZ1处理穿透比例高,
育苗在生产中意义重大,为了更好地在实际生产中提高茄子幼苗的品质及后期产量,现通过不同的育苗方式对茄子幼苗期生长和后期产量进行研究.本研究以两个茄子品种为试验材料(圆茄和长茄),采用温室育苗的方法,通过把茄子种子做不同的育苗处理(营养钵、21孔穴盘和32孔穴盘),测量茄子茎粗、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开花节位、始花期、门茄和对茄的高度以及最终茄子产量的测量,通过DPS软件,进行二因素有重复试验统计分析.探究茄子不同育苗方式下,比较茄子各性状之间和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筛选出更适合茄子生长和生产的育苗方式.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