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待上级的态度对待下级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几十年前的那种民主、与师生平起平坐的领导现如今已经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则是现在的校领导多是高高在上,采用命令式、专制式的管理方式对待下属,而随着教育的发展,要求民主管理的呼声在日益高涨。为此,研究什么是最为有效的领导方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有效的领导方式应该是上级和下级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上下级心理相容,心灵相互接纳,形成平等的工作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上下级关系可以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转变观念,正确理解上下级关系
  学校是一个人才集中地,上下级之间的知识水平基本相当,学校领导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带头人,这种带头人相当于现代家庭中的“当家人”,理应遇到事情“一家人”坐下来共同商量,而不是仅凭自己的主观意志独断专行。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这种“家庭夫妻式的关系”,作为学校领导,应该有这样的高度意识和认识。如果工作中太主观,自以为是,管理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上下级关系的紧张,如同家庭夫妻关系紧张一样,最终导致“离婚”。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鱼和水的关系,只有做到这样,全体教师才能在教育的康庄大道上驰骋,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 转变态度,用对待上级的态度对待下级
  如今,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领导能细心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布置的工作任务科学合理,民众就乐意去做。如果领导在工作中对民众的意见充耳不闻,仅凭个人或几个人的意见就把工作方案定了,甚至有些方案很不科学,群众反响非常强烈,这种管理方式看似也能完成任务,其质量到底会如何,我想不用解释大家也会明白。教育去行政化,辅以提高教师收入及其他方法手段,是党和国家给予教育的一剂有效药方。相信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引领下,管理者的领导方式定会有所改变。
  三、 对待下级的有效做法
  1.主动关心下级
  关心是管理的灵魂,是管理的秘密武器。上级只有做到时时处处关心下级,才能正确对待、宽容下级所犯的过错,才能耐心地去培养下级。工作中,下级领导对待他的上级多是主动“关心”,如上级领导有什么困难,下级领导一定会主动询问并积极帮助解决,上级领导也会高兴接受帮助,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非常畅通。在学校工作中,如果学校领导也能做到对待自己上级那样来对待自己的教师,我想,教师一定会非常喜欢这样的领导,有了喜欢,工作就不用怕干不好。实践证明,领导给予教师一份关心,换来的将是十份甚至百份的工作热情。
  2.要尊重下级
  尊重比关爱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给下级以尊重,下级才能切身感受到上下级关系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一旦下级认为自己失去了尊重,他们就会意志消沉,失去积极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尊重下级是实现上下级之间地位平等的首要条件,下级只有感觉到自己被领导尊重了,才会产生积极的工作心态。教师只有得到了领导的充分尊重,才会觉得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将自己的工作热情充分地激发出来,才能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及其他工作任务。
  3.充分信任下级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领导者只有充分信任下级,下级才会有激情参与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有失误,领导者要多给予安慰,让教师自己产生“内疚”的心理,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去寻找补救的措施或办法。如果领导因失误对教师持不信任的态度,这很有可能会导致该教师将来不敢大胆去工作,从此失去工作的激情。
  4.勤与下级“拉家常”
  “拉家常”能让下级感觉到领导与自己没有心理距离。内容可以涉及家庭琐事,也可以是社会现象,也可以是工作中的事情。“拉家常”要选择在下级的办公室或公共场所,这样更能让下级“放心”说话。领导在“拉家常”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语言,要放下身份和下级共同探讨问题,要多听取下级的意见,要能让下级感觉到领导的平易近人,这样有利于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5.要研究下级
  作为上级要尽可能地了解下级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等,只有了解了下级的情况,才能根据下级个人情况管理、指导工作,才能有效地激发下级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6.上级要改变自己
  上下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上级是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有效的管理方式关键在于上级。作为上级,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领导下级,“征服”下级。其次,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上级不是“社会舞台”上的独奏者,而是伴奏者,“社会舞台”上的主角应该是下级。上级只能是“导演”,任务是激发“演员”的演出热情,要演好这台“戏”,只有“导演”与“演员”齐心协力,才能演出“观众”喜爱看的戏。
  7.对下级要讲诚信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诚信作为一种规范,不仅能调节朋友关系,而且还能调节广泛的包括上下级在内的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等。上级对下级讲诚信,是推动管理工作的基础。缺乏诚信的上级就好比失去了前行的能力,在原地“静坐”,时间久了还有可能失去“原有的状态”,导致管理混乱,工作处于休眠或倒退状态。
  总的来讲,工作中上级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下级关心,还要在思想上与下级交心,行动上与下级做好朋友。在工作上尽量让每个员工顺心、开心,下级心情自然就会舒畅,自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其他文献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德育大环境对其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学界以及政府部门的日益重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在2011年交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研,就当前小学生政治思想状况、基本品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德育环境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小学生德育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1.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1)学习成绩是学生家
大家都知道一所学校的发展过程就像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届接一届的校长长期不懈地坚持努力,也就是说学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但是,这一浅显的道理却总是被校长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为了能尽快显示出自己的独到之處,很多校长上任伊始,不是考虑如何接好“接力棒”,让学校工作保持连续性,而是凡事都要“重打锣鼓另开张”,致使学校工作受到严重影响。那么,校长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呢?这就要求新
经常听到这样的公开课:新课开始,教师就针对课堂中最核心、最困难的问题发“问”,全班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见到这种情况,教师迟疑了一下,并没有请学生回答,而是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比喻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症(支扩伴感染)是支气管树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大后继发炎性感染的改变。普通X线平片往往只能提示肺段炎变征象,对支扩不具特征性。过去诊断支扩最准确的方法为
目的:为使分离自具有民族特色和特殊功效的内蒙古牧区马奶及其制品中的乳酸菌更好地应用于发酵工业,对乳酸菌进行耐药性实验并研究其中是否存在由主动外排蛋白介导的喹诺酮类
旨在探究生物被膜态类植物乳杆菌L-ZS9的黏附能力,并确定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体外黏附实验,比较L-ZS9浮游与生物被膜两种状态下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被膜态L-ZS9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