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盐城化工园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通过加强园区企业与本地高职院校的合作,成功地解决了人才来源的难题,从而实现了校企合作、校企双赢的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江苏省盐城市抓住发达地区化工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国内外化工客商来盐城投资兴业,从2002年起开始规划建设海滨化工园区,其中盐城市沿海化工园区(滨海县)荣膺十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最具投资价值园区”称号,陈家港化工园区(响水县)是盐城市5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盐城化工园区濒临黄海,远离居民区,以东北风为主的风向稳定,近海资源枯竭,海域为四类海水功能区,自净能力强,环境容量大;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地辽阔,适合并满足各类化工企业生产;周边地区人口分布密度低,化工产业的集聚发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截止到2006年,两个园区已引进上海、浙江、苏南等地单一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100多个,累计入园企业已达200家,总投资近68亿元,化工园区的建设已使盐城成为江苏省重要的化工基地。
专业特色突出的化工园区核心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但同时也遇到制约园区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瓶颈”问题,大部分企业缺少岗位操作专业人员,如2006年产值达到50亿元的裕廊化工有限公司随着新建项目的投产,急需150名操作员工,不得不招聘当地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短期培训后上岗,以解燃眉之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盐城唯一拥有化工专业的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园区化工产业调整设置专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化工人才是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园区企业和地方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化工人才,对企业来说,可获得企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和后备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说,可以扩大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盐城化工园区与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还处于磨合期,校企合作培养化工人才还有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加强校企双方沟通,增进校企互信了解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虽有近二十年的办学历史,但在2000年由于市场原因,中断过化工专业的招生。以前的化工专业毕业生大都在苏南地区的企业工作,在本地的影响力较小。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在进行化工专业设置论证时,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恢复了化工专业招生。由于报考生源丰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本地化工企业预订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市场影响力不断加强。盐城化工园区企业从2002年开始兴办,且多是引进的外地转移化工企业,对盐城本地院校的了解不多,主要技术人员大部分是随迁外地人员,简单操作岗位多招用经过短期培训的本地人员,存在人才流失与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的严重隐患。因此,急需园区化工企业与本地高职院校充分交流,进行多模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建立与完善引進人才的激励机制,造就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盐城化工园区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市,生活环境较为艰苦,不利于青年职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因此,园区化工企业应改善化工人才成长环境,坚持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积极推行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制和人才培养选拔等激励机制的作用,保持一支骨干青年人才队伍。同时企业人才本地化也是稳定员工队伍的重要措施,应加强与本地院校的联系、合作,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大力吸引本地培养的专业化工人才。现校企双方正通过人才招聘和就业指导,介绍园区企业的优势,吸引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利用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和培训条件,加强在职员工化工培训教育盐城化工园区企业发展历史较短,建设和生产任务繁重,还未能建立一支高效的职工培训队伍,尚不具备完善的培训条件,而企业对具有专业素质的员工既有量的需求,也有质的要求,因此,园区化工企业正与我院化学工程系合作,利用高职院校师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能力,将在职员工分批次轮流送到高职院校或请教师上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保证每个员工每年专业技能培训的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从而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订单式”教育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力,只有学生就业渠道畅通,学校才有可能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订单式”教育是学生就业最有力的保障措施。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盐城化工园区集结了200家化工企业的优势,开展企业化工人才资源专项调查,及时摸清了化工人才现状,了解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企业未来着想,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需求计划,并把计划转化成企业的人才需求“订单”。2007年已和园区企业落实了三个化工专业120人的就业“订单”,并将在学生进校后由用人单位和学生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将进入“订单”企业进行临时性顶岗实训和有计划的带薪实习,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零距离”对接。“订单式”教育的开展可以确保园区化工企业与学校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于企业人才技能需求,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技能型化工人才最终是为化工园区的企业服务的,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人才质量的好坏,最终将由企业来检验。为此,学院积极开展化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调整文化课教学目标,文化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在企业专家和学院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突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大力推进课程整合与内容更新,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引入现代化工技术的新内容,尝试把园区化工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实例,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实践性课程应占整个课时的45%以上。实验教学一是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强化安全意识,二是设计开放性实验,在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产见习、实习等下厂实践环节,由学院和企业一起设计实践内容,让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带岗见习、实习,与学生就业岗位相衔接,体现高职院校办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
依托园区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园区内聚集的大量化工企业为学院的化工专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应注意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典型性和关联性。校外实训基地不仅应创设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和职业情境,还应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校企双方应明确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学生将按照实训计划,由企业负责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培养自觉奉献的精神。产学研合作是学校提升科研能力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推进,应根据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着眼于解决园区企业生产、技术改造中的具体问题,由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成为培养学生、锻炼队伍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利益共同体。
园区经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国自1979年成立第一个蛇口工业园区以来,全国各省、市、县都已建立了若干具有专业特色的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的工业园区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是对高职教育的挑战,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企业和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校企合作、校企双赢是校企双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周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王润孝,王一鸣.高校与企业互动合作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1,(8):54-55.
作者简介:
张荣华(1960—),女,江苏盐城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江苏省盐城市抓住发达地区化工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国内外化工客商来盐城投资兴业,从2002年起开始规划建设海滨化工园区,其中盐城市沿海化工园区(滨海县)荣膺十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最具投资价值园区”称号,陈家港化工园区(响水县)是盐城市5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盐城化工园区濒临黄海,远离居民区,以东北风为主的风向稳定,近海资源枯竭,海域为四类海水功能区,自净能力强,环境容量大;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地辽阔,适合并满足各类化工企业生产;周边地区人口分布密度低,化工产业的集聚发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截止到2006年,两个园区已引进上海、浙江、苏南等地单一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100多个,累计入园企业已达200家,总投资近68亿元,化工园区的建设已使盐城成为江苏省重要的化工基地。
专业特色突出的化工园区核心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但同时也遇到制约园区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瓶颈”问题,大部分企业缺少岗位操作专业人员,如2006年产值达到50亿元的裕廊化工有限公司随着新建项目的投产,急需150名操作员工,不得不招聘当地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短期培训后上岗,以解燃眉之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盐城唯一拥有化工专业的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园区化工产业调整设置专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化工人才是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园区企业和地方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化工人才,对企业来说,可获得企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和后备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说,可以扩大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盐城化工园区与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还处于磨合期,校企合作培养化工人才还有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加强校企双方沟通,增进校企互信了解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虽有近二十年的办学历史,但在2000年由于市场原因,中断过化工专业的招生。以前的化工专业毕业生大都在苏南地区的企业工作,在本地的影响力较小。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在进行化工专业设置论证时,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恢复了化工专业招生。由于报考生源丰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本地化工企业预订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市场影响力不断加强。盐城化工园区企业从2002年开始兴办,且多是引进的外地转移化工企业,对盐城本地院校的了解不多,主要技术人员大部分是随迁外地人员,简单操作岗位多招用经过短期培训的本地人员,存在人才流失与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的严重隐患。因此,急需园区化工企业与本地高职院校充分交流,进行多模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建立与完善引進人才的激励机制,造就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盐城化工园区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市,生活环境较为艰苦,不利于青年职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因此,园区化工企业应改善化工人才成长环境,坚持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积极推行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制和人才培养选拔等激励机制的作用,保持一支骨干青年人才队伍。同时企业人才本地化也是稳定员工队伍的重要措施,应加强与本地院校的联系、合作,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大力吸引本地培养的专业化工人才。现校企双方正通过人才招聘和就业指导,介绍园区企业的优势,吸引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利用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和培训条件,加强在职员工化工培训教育盐城化工园区企业发展历史较短,建设和生产任务繁重,还未能建立一支高效的职工培训队伍,尚不具备完善的培训条件,而企业对具有专业素质的员工既有量的需求,也有质的要求,因此,园区化工企业正与我院化学工程系合作,利用高职院校师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能力,将在职员工分批次轮流送到高职院校或请教师上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保证每个员工每年专业技能培训的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从而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订单式”教育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力,只有学生就业渠道畅通,学校才有可能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订单式”教育是学生就业最有力的保障措施。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盐城化工园区集结了200家化工企业的优势,开展企业化工人才资源专项调查,及时摸清了化工人才现状,了解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企业未来着想,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需求计划,并把计划转化成企业的人才需求“订单”。2007年已和园区企业落实了三个化工专业120人的就业“订单”,并将在学生进校后由用人单位和学生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将进入“订单”企业进行临时性顶岗实训和有计划的带薪实习,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零距离”对接。“订单式”教育的开展可以确保园区化工企业与学校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于企业人才技能需求,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技能型化工人才最终是为化工园区的企业服务的,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人才质量的好坏,最终将由企业来检验。为此,学院积极开展化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调整文化课教学目标,文化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在企业专家和学院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突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大力推进课程整合与内容更新,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引入现代化工技术的新内容,尝试把园区化工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实例,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实践性课程应占整个课时的45%以上。实验教学一是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强化安全意识,二是设计开放性实验,在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产见习、实习等下厂实践环节,由学院和企业一起设计实践内容,让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带岗见习、实习,与学生就业岗位相衔接,体现高职院校办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
依托园区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园区内聚集的大量化工企业为学院的化工专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应注意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典型性和关联性。校外实训基地不仅应创设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和职业情境,还应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校企双方应明确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学生将按照实训计划,由企业负责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培养自觉奉献的精神。产学研合作是学校提升科研能力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推进,应根据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着眼于解决园区企业生产、技术改造中的具体问题,由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成为培养学生、锻炼队伍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利益共同体。
园区经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国自1979年成立第一个蛇口工业园区以来,全国各省、市、县都已建立了若干具有专业特色的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的工业园区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是对高职教育的挑战,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企业和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校企合作、校企双赢是校企双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周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王润孝,王一鸣.高校与企业互动合作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1,(8):54-55.
作者简介:
张荣华(1960—),女,江苏盐城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