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变革,职工的思想受到一定冲击,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是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不断创新思维、方法的要求。探索新的途径,确保老传统发挥应有效果,笔者以为:
  一、正视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是观念落后。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观念上存在的差距,少数政工干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掌握不透,加上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观上出现了偏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产生疑惑。也有职工认为,只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政治学习学不学无所谓,在日常工作中体现为重业务学习轻政治学习的情况。
  二是难度加大。政工工作的考核力度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制度的落实上热下冷,局部热普遍冷。部分干部和一些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从而导致党建和政工工作渠道不是十分畅通。
  三是不够扎实。体现在学习上就是一人念、大家听,完全按照计划安排指定的学习内容,照本宣科。体现在工作上就是简单说教,不以情以理说服,或者以罚代做思想政治工作和重物质激励的现象。
  四是脱离实际。政工工作在结合部门实际方面差距较大,思想教育工作浮在面上,流于形式,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检查。尤其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研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思想动态分析存在主观臆断现象。
  二、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我认为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必须首先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各级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认识,带动政工人员和职工群众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误区;二是要解决好虚实结合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同企业改革、稳定大局相结合,与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增强企业凝聚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相结合,从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三是要解决好一盘棋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建立起和谐奋进的良好发展氛围。四是要解决好目标问题。要进一步明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为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三、六措并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企业的传统强项,这块阵地不但不能放松,还要进一步加固创新,以发挥应有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决定行动。要结合企业大发展和强化管理这个契机,从领导干部做起,加强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积极提倡大政工机制,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为政工干部要挺起腰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积极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成为一个复合型的政工干部,树立起“有为才有位”的理念,提高工作水平。要积极培养服务意识。工作着力点放在人上,突破口放在强化服务上,应建立一种定期调研制度,走下去交流,通过交流发现问题,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二)做好统筹整合。要开展整合职能部门的相近和同类管理,政工部、纪检、工会的有些考核、指导职能和活动安排可以整合,实行统筹部署,分散抽查,集中检查,减少了基层的应酬,增进了沟通交流,有利于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和安全生產、经营管理和发展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结合近期企业和部门的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寻找突破口和结合点,同时要结合中心工作不断创新载体、创新内容,把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
  (四)积极为群众多办实事。思想政治工作改进的关键环节是改善干群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的再分配、机构岗位的重组,必然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要化解矛盾必须把注意力放到努力解决职工职工面临的各种困难上去,让职工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和干部在为企业着想、在为职工着想。
  (五)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媒体资源,集中进行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大型宣传活动。同时要积极开辟新的宣传阵地,尤其是要普及电脑网络,利用网络信息量大、形式直观活泼的特点,集中部门信息资源,多做些宣传鼓动工作,让职工及时了解国家政策、企业动态。
  (六)提高政工队伍素质。我厂政工队伍总体素质是比较高的,目前存在最大的障碍就是自信不足,活力不够。因此一方面须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要加强交流和培训,尤其是基层部门的政工干部,应多提供机会外出学习和培训,增强知识素养和拓宽视野,这样才能提高积极性,增强政工队伍的活力;三是配强、打造年轻化政工队伍。要选配有较高学历层次和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同志充实到政工队伍里来,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素质。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把解决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怎样培养一年级的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1、巧妙利用身边资源,为解决问题铺路。2、巧妙利用教材资源,为解决问题加油。3、巧妙借助玩具资源,为解决问题激趣。4、巧妙挖掘生活资源,让解决问题升华。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展开论述,从而明确阐明如何巧用教学资源,培养一年级的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来说,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引导学生将物理与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创新能力要靠教育培养和实践来挖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值得我们思考。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
期刊
摘 要:通过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舞蹈艺术的审美教育,促进大学生心、力、才、智的发展.通过欣赏舞蹈艺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通过舞蹈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优美的形体. 舞蹈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当今针对高校文理科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项新突破。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能力;素质发展;创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却整齐划一、缺乏个性,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所以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化。而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就要进行语感教学,本文就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语感的个性特征注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教师语感的独特性决定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语感教学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关键词:语感;个性化;语感教学;语文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青少年阶段,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青少年
期刊
摘 要: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掌握教学语言的技巧,如果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就可以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气氛变得生机而灵动,因此教学语言的运用是否恰到好处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语言;技巧;教学效果    多年来本人一直从事音乐教学,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种优质课评比中得到了锻炼,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对音乐课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尤其感觉到作为音乐教师
期刊
在全社会都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各个学科都承担着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任务。语文学科是其他各个学科的基础,进而,语文教学也就成了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它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也就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应着重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审美鉴赏、和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期刊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挖潜盘活存量土地资产,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供应及其流转管理的新路子。通过全面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达到如下目标:全市耕地总量不减少,实现占补平衡: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实施高度垄断,对城乡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配置;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国有土地除按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划拨使用外,全部实行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通过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主要途径是寓教于言,寓教于形,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理。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思想教育    审美教育,能够利用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学中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美的传播者,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美的特点。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去体验英雄人物的心灵美,瑰丽景象的自然美
期刊
摘 要: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动态中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人类文明的发展正表现为失控的、盲目的发展。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和滥用,给自身生存带来了种种危机,引发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更危险的是,人类自己丧失了生活的意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当代人生存危机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马克思;生存危机;现代性     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者对危机的“现代性”解读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其根本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