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8日下午,办公室电话铃声响了起来,话筒里传来的是陌生的女声:“您是侯军先生吗?太好了,终于找到您啦!我是谁?您肯定不认识我,但是,我从认识我爱人那时起,就老是听他说起您的名字,我是替他找您的,老费劲了!我爱人是谁?哦,他叫何玉鹏,也是您的同行,是大连新商报的记者——您还记得吗?二十多年前,您在《辽宁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那会儿还上高中呢,看了文章老激动了,就给您写了一封信,您很快就回信了,说了好多鼓励的话。就打哪儿,他立志要当个记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奋斗了十多年,总算当上了,最近还出了一本书,他说,这就算是一个作业本吧,一定要给侯大哥看看——”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来电话的女生叫曲晓虹,是何玉鹏的妻子。她找我问清了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说是明天就把书快递过来。放下电话,我心底不由得升起一丝兴奋,思绪不禁飞回了激情澎湃的80年代,那是我的青春岁月。当时,我在天津日报担任政教部主任,应《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习亚起之约,写了一篇短文,题目就叫《我当记者》。可是,不知为何这篇短文被转到了《辽宁青年》杂志社,在1986年的第一期刊登出来了。出乎我意料的是,随着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发表,雪片一样的来信从全国各地飞到我的案头,以致于报社收发室的同志见了我都诧异地问:“你这儿出嘛事儿啦?好家伙,不几天就来了这么多信,都快拿麻袋装啦!”
对读者的来信,我一向是认真回复的。更何况,这批读者大多是高中生和大学生,我的复信也就格外用心,尽量针对来信者的实际情况和切身需求,提供我的见解。我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封简单的复信,竟会在千里之外的何玉鹏那里,变成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促使他最终也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如今,二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我已是鬓如霜染,而他却风华正茂,时空的转换总是这样令人感慨。
不过在感慨之余,我也不免心生疑问:为什么这位年轻同行不肯直接与我通话,却让妻子打电话找我呢?
谜底很快就揭开了——几天以后,我收到了他们快递来的一册新书《磨·81》,该书的书名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中国首部抒写口吃患者奋斗爱情故事的心灵激励小说”——作者说,这是一本献给全世界8000万口吃患者的书,而作者也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他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奋斗故事,来激励那些被这一顽疾困扰的人们。
尤其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他们随书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
侯大哥:
您好!当我和妻子联系上你的那一刻,心儿欢跳得几乎要从心脏里蹦出来,多年的夙愿终于得偿。寻亲的心终于落叶归了根。
我得感谢百度搜索,它让我把您的照片和文字下载到电脑中,下载到我的心中。
记得80年代,您在《天津日报》当记者,在《辽宁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倾述当记者的酸甜苦辣。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按撩不住神往和钦佩之心,给您写了一封信,您不久便回信了。从此,我便永远揣着怂的鼓励,考上了大学中文系,当上了记者,开始了磕磕巴巴闽江湖。
我把这段经历写进了我最近出版的新书《磨·81》“嫣然一笑成追忆”中。
《磨·81》被网友誉为“中国当代最富有激情的小说”,能使人获得一种抗拒忧郁的激奋力量,事实上它也使一位口吃患者放弃了自杀。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觉得这种力量缘于一种“大丈夫知莫不可而为之”的力量,明知口齿笨拙,却偏要做记者。被新闻单位拒后,于是便到公共汽车上发疯般地做了500多次演讲,终园记者梦。这种激奋力量,缘于哪儿?缘于你的那封信。“我一定要成为一名记者,与侯叔叔比肩”的坚如磐石的信念,激励我做出这一切。
世事真奇妙。不想20年后。我们还能重续前缘。
恨不得插翅即飞深圳,握住您的手,把酒言欢,彻夜长谈。
祝前程似锦!
大连·新商报何玉鹏
妻 曲晓虹
这真是一份千金难买的人生礼物。从信中,我仿佛看到那位年轻人怀揣梦想,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崎岖道路上,孤独而执着地跋涉;我仿佛听到那个不善言谈的口吃患者在以记者的身份与人交谈。是啊,“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旁人眼中风光无限的记者职业,在他面前却无异于一座横亘的大山,沟通交流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素质,而何玉鹏却硬是以己之短,攻克了这座大山。300次公共汽车上的演讲,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个人信念之坚韧意志之坚强理想之坚定,意味着夸父依然在逐日精卫依然在填海愚公依然在移山;意味着从古至今的大丈夫精神在当代依然在延续和弘扬!
与何玉鹏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一切相比,我当年的那封信简直微不足道,更担当不起他们夫妻24年后在这封信中所表达的深情厚意——手捧着这本沉甸甸的小说,我只能说,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为记者行列的新人辈出,为一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年轻人的奋斗成功,也为我自己因24年前的一封信,而与这位年轻人结下的这份书缘!
收到书的两天之后,我恰好回了一趟天津探望生病的父亲。在老屋那个尘封已久的书柜里,我翻找出一大包当年的信件。这是我从天津日报调往深圳前夕,特意从历年来信中挑选出来收藏在箧中的。每一封信都记录着一段故事,蕴藏着一段记忆,浮现着一个面孔。光阴如水,冲刷着人生的沟壑,而留在纸上的字迹却如同镌刻在这些人生沟壑上的斑斑点点,启迪怀想,唤醒记忆。这当中会不会有当年那位何玉鹏同学的来信呢?我一封封地翻检着,心中充满期待。终于,我找到了一封发自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县第七中学的来信,署名恰恰是“高一一班何玉鹏”,信件的纸页已然泛黄,信封上的邮戳日期是“1986年9月1日”。我连忙把这封信小心翼翼地收进书包,心里想,这么多年,不知有多少信件都散失了,偏偏这封信竟然保存至今,这难道不是偶然中隐含着的一种必然么?
由一封信而结缘于千里之外,时隔24年重续前缘,虽未曾谋面却心曲相通,这段书缘也够传奇的了。我要把这封信复印寄给远方的同行,也算给他们捎去一个惊喜——就像他们所给予我的一样!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来电话的女生叫曲晓虹,是何玉鹏的妻子。她找我问清了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说是明天就把书快递过来。放下电话,我心底不由得升起一丝兴奋,思绪不禁飞回了激情澎湃的80年代,那是我的青春岁月。当时,我在天津日报担任政教部主任,应《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习亚起之约,写了一篇短文,题目就叫《我当记者》。可是,不知为何这篇短文被转到了《辽宁青年》杂志社,在1986年的第一期刊登出来了。出乎我意料的是,随着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发表,雪片一样的来信从全国各地飞到我的案头,以致于报社收发室的同志见了我都诧异地问:“你这儿出嘛事儿啦?好家伙,不几天就来了这么多信,都快拿麻袋装啦!”
对读者的来信,我一向是认真回复的。更何况,这批读者大多是高中生和大学生,我的复信也就格外用心,尽量针对来信者的实际情况和切身需求,提供我的见解。我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封简单的复信,竟会在千里之外的何玉鹏那里,变成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促使他最终也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如今,二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我已是鬓如霜染,而他却风华正茂,时空的转换总是这样令人感慨。
不过在感慨之余,我也不免心生疑问:为什么这位年轻同行不肯直接与我通话,却让妻子打电话找我呢?
谜底很快就揭开了——几天以后,我收到了他们快递来的一册新书《磨·81》,该书的书名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中国首部抒写口吃患者奋斗爱情故事的心灵激励小说”——作者说,这是一本献给全世界8000万口吃患者的书,而作者也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他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奋斗故事,来激励那些被这一顽疾困扰的人们。
尤其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他们随书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
侯大哥:
您好!当我和妻子联系上你的那一刻,心儿欢跳得几乎要从心脏里蹦出来,多年的夙愿终于得偿。寻亲的心终于落叶归了根。
我得感谢百度搜索,它让我把您的照片和文字下载到电脑中,下载到我的心中。
记得80年代,您在《天津日报》当记者,在《辽宁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倾述当记者的酸甜苦辣。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按撩不住神往和钦佩之心,给您写了一封信,您不久便回信了。从此,我便永远揣着怂的鼓励,考上了大学中文系,当上了记者,开始了磕磕巴巴闽江湖。
我把这段经历写进了我最近出版的新书《磨·81》“嫣然一笑成追忆”中。
《磨·81》被网友誉为“中国当代最富有激情的小说”,能使人获得一种抗拒忧郁的激奋力量,事实上它也使一位口吃患者放弃了自杀。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觉得这种力量缘于一种“大丈夫知莫不可而为之”的力量,明知口齿笨拙,却偏要做记者。被新闻单位拒后,于是便到公共汽车上发疯般地做了500多次演讲,终园记者梦。这种激奋力量,缘于哪儿?缘于你的那封信。“我一定要成为一名记者,与侯叔叔比肩”的坚如磐石的信念,激励我做出这一切。
世事真奇妙。不想20年后。我们还能重续前缘。
恨不得插翅即飞深圳,握住您的手,把酒言欢,彻夜长谈。
祝前程似锦!
大连·新商报何玉鹏
妻 曲晓虹
这真是一份千金难买的人生礼物。从信中,我仿佛看到那位年轻人怀揣梦想,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崎岖道路上,孤独而执着地跋涉;我仿佛听到那个不善言谈的口吃患者在以记者的身份与人交谈。是啊,“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旁人眼中风光无限的记者职业,在他面前却无异于一座横亘的大山,沟通交流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素质,而何玉鹏却硬是以己之短,攻克了这座大山。300次公共汽车上的演讲,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个人信念之坚韧意志之坚强理想之坚定,意味着夸父依然在逐日精卫依然在填海愚公依然在移山;意味着从古至今的大丈夫精神在当代依然在延续和弘扬!
与何玉鹏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一切相比,我当年的那封信简直微不足道,更担当不起他们夫妻24年后在这封信中所表达的深情厚意——手捧着这本沉甸甸的小说,我只能说,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为记者行列的新人辈出,为一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年轻人的奋斗成功,也为我自己因24年前的一封信,而与这位年轻人结下的这份书缘!
收到书的两天之后,我恰好回了一趟天津探望生病的父亲。在老屋那个尘封已久的书柜里,我翻找出一大包当年的信件。这是我从天津日报调往深圳前夕,特意从历年来信中挑选出来收藏在箧中的。每一封信都记录着一段故事,蕴藏着一段记忆,浮现着一个面孔。光阴如水,冲刷着人生的沟壑,而留在纸上的字迹却如同镌刻在这些人生沟壑上的斑斑点点,启迪怀想,唤醒记忆。这当中会不会有当年那位何玉鹏同学的来信呢?我一封封地翻检着,心中充满期待。终于,我找到了一封发自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县第七中学的来信,署名恰恰是“高一一班何玉鹏”,信件的纸页已然泛黄,信封上的邮戳日期是“1986年9月1日”。我连忙把这封信小心翼翼地收进书包,心里想,这么多年,不知有多少信件都散失了,偏偏这封信竟然保存至今,这难道不是偶然中隐含着的一种必然么?
由一封信而结缘于千里之外,时隔24年重续前缘,虽未曾谋面却心曲相通,这段书缘也够传奇的了。我要把这封信复印寄给远方的同行,也算给他们捎去一个惊喜——就像他们所给予我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