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给新课改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359483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学校全面推行了语文自主学习教改实验,我有幸亲历了这场教学改革,看到了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一、变化自教学理念开始
  伴随着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开始,我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取代了师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现在课堂上被动的听和写的现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巧妙的引导、精彩的评价、欣赏的目光和温馨的自由微笑。这种变化得益于孜孜以求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性反思,更主要的是得益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得益于同行们对“自主学习”模式教学经验的相互交流和不断反思。现在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学习、实践、交流、反思已成为我的教学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种态度。
  二、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体现
  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调控和评价,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配角。进入“自主学习”的课堂,你会看到学生们有自信、有勇气,课堂发言表达清晰,阐述逻辑严密,常有出人意料的惊奇语言和问题让人感动。其中有这样一则感人的教学场景:在寓言故事《赫尔墨斯和他的雕像者》的展示课上,学生思考:“设想当赫尔墨斯听到自己雕像算绕头,白送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
  甲说:我认为他会恼羞成怒,杀了店主,砸了东西。
  乙说:我认为他会逼店主抬高自己雕像的价格。
  丙说:才不会呢,那样一来,别人就知道是他了,那还不尴尬死了,所以他一定哑巴吃黄连,偷偷地溜走了……
  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空前高涨。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类似这样争论的场景不胜枚举,在争论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学生的变化——由当初的茫然无措到有自己的看法,再到展示时的相互争论,从当初的被动接受,到如今的各抒己见,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变化。
  三、变化在学生身体上落实
  变化1: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发言、自主纠错、点评追问,需要进行这一系列环节,必须依赖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的不是靠老师一人来征服所有学生,而是靠大家、靠小组合作学习、互助共勉、共同进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思考。
  将自主学习模式引入作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换批阅作文,指出错别字、病句、不合理语段和精彩句段,并写出批语,然后将自己的评语、自己认为精彩的句段展示在黑板上,讲解自己的评语理由,这样就使每位同学都关注自己作文的全过程,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也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上学期我布置了一篇作文《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交上来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作文的内容再也不是压岁钱、放鞭炮了,他们的作文涉及了赌博陋习、拾荒者的悲凉、独生子女教育、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等诸多社会现象,并且充满了思考。学生已经在以一个社会成员的角色来审视这个社会,我发现他们长大了,会思考了。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害怕伤害学生的自尊,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将他们和好学生分到一起就觉得大概是对他们最大的“恩惠”,这也恰好忽略了他们生活在別人的光环和荣耀之下内心的感受。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活动之后,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分组,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小组合作,让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讨论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自主学习不但给了每个同学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而且让我们相信“只有差异,没有差生”。
  变化2:自我表达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增强
  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在实施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之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交际能力、协调组织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2012年11月,我所任教的班数学老师外出学习,走时忘了告诉我,只是将学习提纲交给了学生。然而在我查课的时候我被学生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学生在学习班长的组织下,6个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都在认真讨论、各抒己见。学习班长让各组派代表到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讲述学习收获,各个小组的同学表现非常踊跃,争先举手。上去讲述的同学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听的同学神情专注,课堂井然有序。
  变化3:学会面对,学会生活
  有一句话说: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而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我想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最多的大概就是这份欢乐和骄傲吧。
  从自主学习实施之初的怀疑、观望到今天的实践,是学生的变化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我所带的班有个女生,初次接触她沉默寡言,学习处于全班后位,通过几次观察,发现她有很多优点,诚实善良,同时她也渴望被关注。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她大概就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之一。自主学习教学课堂让她有了自主参与的机会,说的机会多了,表达的机会多了,自然带动了她的写作水平的提高。通过坚持,她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可以在全班当范文读了,她更是坚持每天以日记的形式去写、去记。她的变化带动了其他同学,同学们纷纷开始由几天一次的小作文练习,变成每天的写日记,学生作文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考结束后,这位同学虽没能考入重点高中,但她告诉我,她对未来有信心,她会每天在日记中沉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书写自己的寂寞和孤独中的坚韧,她相信未来一定会是美好的。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虽有遗憾,但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何尝不重要。
  我们的教学不应当仅仅着眼于学生当前的成绩,更应该放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而言,通往未来的路会更艰辛一点,所以让他们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尤为重要。而自主学习式课堂让他们真正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懂得了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性。
  在亲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过艰辛的付出,也有过痛苦的思索。但我深信,有了这份坚持,才有了今天众多的期待:“以生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必将深入人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四、自主学习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素养
  自主学习模式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利用圈点、勾划、批注法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圈点、勾划,让学生自己明白文本重点、难点、困惑点,为第二阶段教师“启发、点拨、讲解”奠定了基础。如果自己还有困惑,老师又没讲的,可以私下询问老师。同时,通过批注,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表达技巧、文本主旨、读后心得,老师在讲解时,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使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一层。
  2.按文体特点进行自主学习
  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特点,每一种文体学习的重难点是有所区别的。如“散文”主要学习各种“形散”是怎样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是怎样有机地体现“神不散”的,理解散文中“神”的正确含义、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等;“寓言”则主要学习和理解文本的寓意;议论文主要学习文章的论点是如何论证的等等。明确了文体特点,就应该按照文体的有关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与探究。
  3.按单元学习重点进行自主学习
  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的提示,其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就分散在本单元的每篇课文中,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提示下抓住本单元学习的某一两个学习重点和文体特点,利用单元提示中的学习方法认真开展自主学习。
其他文献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给激励下了如下的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激励。  一句鼓励的语言,一张亲切的笑脸,一个关注的眼神,对于低段学生来说,那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在孩子们心中,精神鼓励远比物质奖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变传统的单一、被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入手,探究了课堂中建立和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主体参与——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真正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政治 主体参与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的教育模式中,合作学习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协同能力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相互的良性竞争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主性。但是,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病和不足,需要进行完善。本文就以探究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應用为切入点,对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
期刊
前几天县教育局来我校视导,跟随听了一节语文课,觉得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同学们热情出奇的高涨,心想这节课一定会获得好评。可是专家一评,才发现问题:好好的一节课,能说是综合实践课,能说是心理咨询课,就是离语文课太远太远,语文课堂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语文味”。  那么,具体到一堂课,怎样来体现“语文味”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设计要备出“语文味”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做到“大處着眼,小
期刊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课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课的积极性,是提高化学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我采取以下七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上好第一堂化学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
期刊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以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为素材,推进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进程。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自主研究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物理知识和技能只是学习物理知识的载体,物理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要高中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经历与物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他们体会科学的探究方法,使他们具备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富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落实探究式教学。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摒弃以往知识性讲解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
期刊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深入迈进、创新教育的大力提倡,初中数学的“满堂灌”教学逐渐被否定,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过程,大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成为摆在初中数学老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应把改进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有效性”方面。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遵循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教学,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 方式  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通过采用活动式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以及合作式学习策略的实施,从而凸显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教
期刊
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堂动态生成,课堂上也确实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去艺术性地应对。我认为,预设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简单地指教案,写成文字的教案只是我们预设的一部分,因此,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预设必须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捕捉和处理,才能驾轻就熟。新课标指导下的备课对教师的要求加深了,只不过我们的预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