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传统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纵览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观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人的国民性,更好地开展国民教育。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仁义礼智 求实入世 重义轻利 居间中庸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铸就了矛盾而复杂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思想。客观公正而辩证地认识中国传统思想的内涵,审视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观念,对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现代人主流认识的重新确立,明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天人合一”是古代儒家确立的一条审美标准,意为天地间最美的东西就是和谐,孔子认为“文质彬彬”是君子的和谐之美。《周传》提出了“与天地合德”的审美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奏天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应该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是自然的中心,人的行为对自然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达到人与天的相互和谐统一。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都把“人”看做是天地自然并存共荣的重要实体。人作为“天地之心”的说法多见于著作和名言名句当中。《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合一”成为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和谐”是中国先哲对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极其重要的思想,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一原则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仁义礼智”的情感观
“仁义礼智”是中华文明美丽的情感目标。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同情、羞耻、推让、是非的心理倾向,这四种心理倾向一开始是处在萌芽状态的“善端”,它有可能发展为“仁义礼智”的情感品质。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于引导人扩充其固有的善端,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使汩汩泉水,汇集成滔滔江河。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善端得到扩充,就为推行仁政奠定了思想感情基础,就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连侍奉父母都不能做到。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是与生俱来的善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保护它、发展它,使其成长为战胜邪恶的情感力量。
三、求实入世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思想中则注重现实的人生,宗教色彩淡薄,有着浓厚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中的“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反映的就是中国社会上最习見的几种人际关系。这些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作为关系准则,这些关系和准则都是典型的“入世”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人们懂得“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道理,因此儒家思想强调立德、立功、立言,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从自我做起,从实际做起,“重实际而黜玄想”。所以在中国社会,既有安贫乐道、勤俭节约、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又有“自扫门前雪”的实用主义生活态度。
四、“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义”与“利”的关系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各个学派的义利价值境界是不同的,但“重义轻利”、“贵义贱利”发展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价值境界取向。“利者,义之和也。”(《易·乾·文言》),墨子认为义和利是统一的,一定的道德行为会给人带来利益。墨子说:“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天志上》)认为只有合义的行为才能给人带来得益。但韩非子看重功利,“正直之道可以利义”(《韩非子·奸劫杀君》),他认为人与人首先是利害关系,有共同利益才能合作。“重义轻利”论则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孟子把义与利严格区分开来,认为道义的价值高于一切物质利益。后来,董仲舒提出“身之养莫重于义”的观点,认为有道德是人贵于物的根本,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宋朱熹认为“仁义根于人心,利心生于物。”(《四书章句集注》)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儒家重视道德境界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传统价值境界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生命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上的操守和义节更重要。如若二者发生矛盾,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根本价值认识上,明显的“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也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
五、居间中庸的品行观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人的行为和品质上的“中庸”的性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力提倡“中庸之道”。孔子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同时将中庸视为道德的最高层面,倡导以仁义为先,讲孝道,循忠义,同时注重修身养性与人际关系和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以后的儒家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专门编写了《中庸》一书。《中庸》中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中点,在这个适中限度内就能达到和谐的境地;一个社会也是一样的,若要想达到和谐、安定,就必须把人的欲望、行为都保持在适当限度内。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积极宣传中庸之道,对于中国传统影响很大。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庸,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思想境界。它主要是要通过折中调和的方法,达到一种平衡,以期实现最合理的状态。中庸的观点在认识论上,反映了一定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回避矛盾、否认斗争的形而上学倾向,遇事就讲“君子中庸”,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庸性质,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心理定势、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的综合性特点,表明中国传统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同时又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要使传统思想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多汲取传统思想中的精华,从传统思想中寻找资源,以期实现观念的创新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9.
[2]靳健.当代语文课程与国学教育实践活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5).
[3]田学良.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境界观[J].理论探讨,2010(9).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仁义礼智 求实入世 重义轻利 居间中庸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铸就了矛盾而复杂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思想。客观公正而辩证地认识中国传统思想的内涵,审视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观念,对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现代人主流认识的重新确立,明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天人合一”是古代儒家确立的一条审美标准,意为天地间最美的东西就是和谐,孔子认为“文质彬彬”是君子的和谐之美。《周传》提出了“与天地合德”的审美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奏天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应该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是自然的中心,人的行为对自然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达到人与天的相互和谐统一。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都把“人”看做是天地自然并存共荣的重要实体。人作为“天地之心”的说法多见于著作和名言名句当中。《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合一”成为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和谐”是中国先哲对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极其重要的思想,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一原则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仁义礼智”的情感观
“仁义礼智”是中华文明美丽的情感目标。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同情、羞耻、推让、是非的心理倾向,这四种心理倾向一开始是处在萌芽状态的“善端”,它有可能发展为“仁义礼智”的情感品质。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于引导人扩充其固有的善端,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使汩汩泉水,汇集成滔滔江河。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善端得到扩充,就为推行仁政奠定了思想感情基础,就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连侍奉父母都不能做到。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是与生俱来的善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保护它、发展它,使其成长为战胜邪恶的情感力量。
三、求实入世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思想中则注重现实的人生,宗教色彩淡薄,有着浓厚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中的“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反映的就是中国社会上最习見的几种人际关系。这些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作为关系准则,这些关系和准则都是典型的“入世”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人们懂得“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道理,因此儒家思想强调立德、立功、立言,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从自我做起,从实际做起,“重实际而黜玄想”。所以在中国社会,既有安贫乐道、勤俭节约、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又有“自扫门前雪”的实用主义生活态度。
四、“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义”与“利”的关系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各个学派的义利价值境界是不同的,但“重义轻利”、“贵义贱利”发展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价值境界取向。“利者,义之和也。”(《易·乾·文言》),墨子认为义和利是统一的,一定的道德行为会给人带来利益。墨子说:“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天志上》)认为只有合义的行为才能给人带来得益。但韩非子看重功利,“正直之道可以利义”(《韩非子·奸劫杀君》),他认为人与人首先是利害关系,有共同利益才能合作。“重义轻利”论则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孟子把义与利严格区分开来,认为道义的价值高于一切物质利益。后来,董仲舒提出“身之养莫重于义”的观点,认为有道德是人贵于物的根本,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宋朱熹认为“仁义根于人心,利心生于物。”(《四书章句集注》)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儒家重视道德境界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传统价值境界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生命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上的操守和义节更重要。如若二者发生矛盾,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根本价值认识上,明显的“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也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
五、居间中庸的品行观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人的行为和品质上的“中庸”的性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力提倡“中庸之道”。孔子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同时将中庸视为道德的最高层面,倡导以仁义为先,讲孝道,循忠义,同时注重修身养性与人际关系和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以后的儒家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专门编写了《中庸》一书。《中庸》中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中点,在这个适中限度内就能达到和谐的境地;一个社会也是一样的,若要想达到和谐、安定,就必须把人的欲望、行为都保持在适当限度内。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积极宣传中庸之道,对于中国传统影响很大。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庸,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思想境界。它主要是要通过折中调和的方法,达到一种平衡,以期实现最合理的状态。中庸的观点在认识论上,反映了一定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回避矛盾、否认斗争的形而上学倾向,遇事就讲“君子中庸”,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庸性质,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心理定势、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的综合性特点,表明中国传统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同时又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要使传统思想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多汲取传统思想中的精华,从传统思想中寻找资源,以期实现观念的创新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9.
[2]靳健.当代语文课程与国学教育实践活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5).
[3]田学良.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境界观[J].理论探讨,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