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微课显真章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斯媛老师的《规范操作显微镜》微课和论文,我很有感慨!
  因为以前的大多数研究,关注的都是“微课如何支持‘学’”,如微课支持学生自定步调的学习、微课支持教学流程的变革(即翻转课堂)等。
  然而,只单纯研究这个方向,无疑也有短板。比如说,是不是不管什么样的微课,学生学起来都会提升学习效率呢?会不会有的微课使学生更爱学、学得更通透,教学效果更好呢?
  所以,微课的作用,必须要从“教”与“学”两端来看。换句话来说,微课除了要能支持“高效地学”外,还必须要能够“高效地教”,也就是指微课本身如何更加高效地表达知识。
  知识的高效表达,首先当然需要做好教学设计。然而,对微课来说,只有好的教学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恰当的“媒体表达”手段的参与,才能更大幅度地提升知识表达的效果。
  斯媛老师的《规范操作显微镜》微课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难得的样本,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好的“媒体设计”对知识表达的巨大价值。该微课直指传统实验教学的痛点:教室物理空间有远有近、角度各异,而显微镜本身又较小,因此教师的教学展示极不清楚。无论是显微镜的结构,还是操作步骤(“对光”步骤),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边展示显微镜是很难让全体学生都看到的,更谈不上“看清”。
  對于实验教学来说,如果看都看不清楚,后续的学生动手实验必然是混乱不堪,错误百出,教师只能事后弥补,去充当救火队员。
  因此该微课在设计时,就立足于展示的“清晰性”,即无论是显微镜的结构,还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都尽量做到画面足够大、足够清晰,采用大量特写镜头,去展现事物的细节、操作的细节。仅此一点,再加上微课的情境感较强(如背景音乐)、代入感较强(画面足够大会使人产生“代入感”),就足以让全体学生“非常安静”“聚精会神”地观看微课了。这就是仅仅在课堂中播放微课,居然也能大幅提升教学效率的背后原因。
  在作者的文章中,播放微课(取代传统讲授)的效果是极为显著的:不仅在当堂实验中让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达成目标,而且在后续更复杂的实验操作中也大幅提高了目标达成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微课!
  本微课并不是为参赛所作,完全是作者一个人用业余时间完成,采用的也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技术手段,即PPT制作理论部分,手机录制操作部分,Camtasia进行简单视频合成(当然,想要把PPT制作得好,把视频拍摄得好,还是需要一定的水准和多次打磨的)。
  当然,微课只在课堂播放,虽然可行,但并不是最佳的使用方法。如果能有技术条件,让学生实现“自定步调”地观看微课,并边观看微课边进行实验操作,那就一定会有更令人惊喜的效果!
其他文献
创新整合点  该教学设计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它是以讲授知识点为主的“小”课程,时长约8分钟,由易到难的“进阶式”学习方式。这种新型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做到随时随地学习,整合碎片化学习时间,更贴合他们的自主学习节奏。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既可以重复多次学习,也可以随时暂停视频,从而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将微课程的教学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效结合。该微课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模式,其次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流;量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2.1 文献标识码:D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114-03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西电人力系统”)定位为人事处所有科室管理
《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落地”深度学习》一文的作者是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区地理教师汪洋。汪洋给我的感觉是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勤学好问,擅长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听说微课程教学法之后,汪洋便尝试实践。文章就是实践体验的结晶。  对于汪洋而言,实践体验最深刻的是“深度学习”。  从文章可见,汪洋对达成目标的提炼抓住了目标行为的内容指向。如“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能够理解区位的
摘要:区域信息化基础建设、升级改造、平台整合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可回避的典型问题。作者提出,重视典型问题的归因分析,借助推进区域大数据支持下的信息应用整合、实施大数据挖掘下的分析决策支撑、优化区域信息素养提升的梯队培训模式、实施基于智能化工具的教学行为减负等问题解决策略,能够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典型问题;归因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我的出行我做主”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三年级信息科技第一册第20课《网上寻宝》。本课教学要求是使用搜索引擎和输入关键字,找到所需的信息并将信息进行保存。我校三年级的学生已熟练掌握窗口化软件使用的一般规律,课堂上也已多次使用iPad等智能移动设备辅助学习,但学生并不善于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以“我的出行我做主”教学设计为例,以多个生
Focusky是一款新型的幻灯片制作软件,它改变了PPT的线性播放方式,并加入了生动的3D镜头特效,能够给学习者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是教师们制作微课的又一利器。下面,笔者以一个微课作品为例,来介绍Focusky(以下简称“FS”)的使用。  首先,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观看辛伟萍老师制作的《寻根溯源话电脑》微课。  通过上述微课的观赏,相信大家已经对Focusky的知识表现形式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学现场  近日,笔者所在的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进行了“个性化学习”的专项研究。笔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最终选定了逆向设计作为信息技术学科个性化学习的途径。通常,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为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学素材、实施教学行为、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成效。而在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之下,教师可以通过逆向设计对学习过程进行重置,以终点为起点,以结果促学习,围绕学生的求知习惯进行设计,让学习呈现出个性化的
摘要:本文是一个Microsoft Office2003组件的整合应用实例。作者以胸牌证的制作过程为例,介绍了Office组件的不同功能及其高度的兼容性,其中巧妙分解任务、“分段”处理复杂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值得学习借鉴,并提出教学中应注重这种思维的培育,以期达到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实用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Office;组件;整合;实例;VBA;套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
摘要:随着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逐渐发展和完善,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从技术支撑到学科对接,其本土化的研究成果不断出新。笔者对《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4—2015/8)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全文检索,并在其基础上,展开了对翻转课堂模式的热点追踪、趋势探究,以期为今后翻转课堂的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评价;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逐渐成为跨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为学生,对学习内容到底是如何理解的?江南大学王靖博士的专著《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诊断、机制与策略》直面学习过程中的这个问题,从概念转变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解释,其论述与研究视角横跨教育领域、心理领域、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等,内容涉及从“课堂学习之前的原有认知”到“课堂学习之中的干预设计”,再到“课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