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理论轻实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提出,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知识本位”势必要被“能力本位”所替代。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及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本人通过情境导入—下发任务—做中学、做中教—综合评价—总结提升等环节,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基础会计》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职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后期专业核心课及实训课程的基础,学生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其后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基础会计》学习所归纳的学习方法势必也影响其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以《基础会计》实际教学为例,较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1.学生主体的缺失。长期以来,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一直遵循教师讲授、练习提升、期末测评等循环,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教学过程是双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需要重点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但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主体的缺失。
2.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都要求学生在遵循教师要求的额前提下被动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3.学生缺乏实操能力。传统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理论课就是讲授会计准则等基本要求,而实训课往往安排在学制的后期。进而导致理论课完全注重理论的学习,缺乏对应实际操作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缺乏对应实际案例操作的运用能力,理、实脱节。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要求
1.内涵。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2.要求。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运用
高职《基础会计》中“错账更正”内容是相对独立的重点知识,较具典型性,以此为例,具体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会计》的运用。任务驱动法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参与改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进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运用如下:
1.创设情境。教师以实际案例导入学习任务,具体为: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出三个难度层次明显的分录题,并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并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1.1企业收到B公司签发的3个月到期的2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抵付前欠货款。
1.2购买一批材料材料,入庫,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显示价款2000元,税金340元,款付未入库。
1.3将货物销售给A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3万,税金5100元,款收。让学生根据业务填制通用记账凭证,并根据填制好的记账凭证等级对应账簿。等大部分学生都操作完毕后,组内互查,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两类错账情况,即:记账凭证无误,账簿登记有误;记账凭证和账簿都有误。教师引导学生再对后者进行归纳,记账凭证及账簿具体存在错误,经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出:记账凭证科目无误,金额少记或多记;记账凭证科目有误两类。过程中创设了实际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错误的原因,进而改进以后的实操态度,从而提升学生认真仔细的职业素养。
2.导出任务。将上述学生自行总结的若干错误问题,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三类错误,根据错账更正方法分解成三项具体任务,见表1。让各组员在组长带领下,领取任务。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具体流程为:教师全面解说各类情形处理要求,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教师及组长要求,先自行解决问题,最后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小组结论。具体要求见表2。
每位同学根据任务要求,结合错账更正要求,自行更正,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共同的出小组结论。过程中形成自评和小组评价。
4.综合评价。分小组汇报结果,让小组之间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让同学们自行核对,核对过程中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各组存在问题,归纳为:选错方法,改错内容等。针对每种错误指出操作误区。
将第一环节学生出错类型中未被列为典型的具体错误类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点评的基础上,选择正确错账更正方法,并正确更正错误。进入下一轮任务解答。具体案例有:科目有误前提下,金额也有误;科目无误,金额多记。等学生解答完毕,教师点评。
4.1若科目有误前提下,金额也有误,和上述典型案例3同样处理,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来分录一样的记账凭证,然后在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环节,根据红字冲销错账,摘要写冲销某某号业务,在用蓝字登记正确业务。
4.2若科目无误,金额多记。直接运用红字冲销法,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凭证上分录不变,但将多余金额用红字填写表示冲销,根据红字凭证登记红字账簿。
5.归纳总结。最后环节是归纳总结环节,分解为小组归纳和教师总结。先分小组归纳知识点,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最终归纳出出每种错账类型下,应使用何种错账更正方法及具体操作如何等等。
6.任务延伸。利用课后任务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与掌握程度。具体操作:教师将事先搜集的企业实际案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甄别错误类型,运用正确错账更正方法进行更正,最后将小组结论上传至作业平台。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通过学生作业反馈及课堂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学习热情可以看出,若能讲好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必能取得较好的课堂及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及课下参与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实现了“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换。
参考文献:
[1]会计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J].钱文娟.经济研究导刊. 2010(33).
[2]基于认知规律的《基础会计》有效教学[J].李跃进.时代金融. 2011(33).
[3]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钟志贤,徐洪建.中国电化教育. 2000(02).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职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后期专业核心课及实训课程的基础,学生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其后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基础会计》学习所归纳的学习方法势必也影响其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以《基础会计》实际教学为例,较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1.学生主体的缺失。长期以来,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一直遵循教师讲授、练习提升、期末测评等循环,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教学过程是双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需要重点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但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主体的缺失。
2.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都要求学生在遵循教师要求的额前提下被动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3.学生缺乏实操能力。传统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理论课就是讲授会计准则等基本要求,而实训课往往安排在学制的后期。进而导致理论课完全注重理论的学习,缺乏对应实际操作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缺乏对应实际案例操作的运用能力,理、实脱节。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要求
1.内涵。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2.要求。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运用
高职《基础会计》中“错账更正”内容是相对独立的重点知识,较具典型性,以此为例,具体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会计》的运用。任务驱动法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参与改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进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运用如下:
1.创设情境。教师以实际案例导入学习任务,具体为: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出三个难度层次明显的分录题,并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并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1.1企业收到B公司签发的3个月到期的2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抵付前欠货款。
1.2购买一批材料材料,入庫,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显示价款2000元,税金340元,款付未入库。
1.3将货物销售给A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3万,税金5100元,款收。让学生根据业务填制通用记账凭证,并根据填制好的记账凭证等级对应账簿。等大部分学生都操作完毕后,组内互查,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两类错账情况,即:记账凭证无误,账簿登记有误;记账凭证和账簿都有误。教师引导学生再对后者进行归纳,记账凭证及账簿具体存在错误,经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出:记账凭证科目无误,金额少记或多记;记账凭证科目有误两类。过程中创设了实际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错误的原因,进而改进以后的实操态度,从而提升学生认真仔细的职业素养。
2.导出任务。将上述学生自行总结的若干错误问题,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三类错误,根据错账更正方法分解成三项具体任务,见表1。让各组员在组长带领下,领取任务。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具体流程为:教师全面解说各类情形处理要求,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教师及组长要求,先自行解决问题,最后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小组结论。具体要求见表2。
每位同学根据任务要求,结合错账更正要求,自行更正,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共同的出小组结论。过程中形成自评和小组评价。
4.综合评价。分小组汇报结果,让小组之间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让同学们自行核对,核对过程中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各组存在问题,归纳为:选错方法,改错内容等。针对每种错误指出操作误区。
将第一环节学生出错类型中未被列为典型的具体错误类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点评的基础上,选择正确错账更正方法,并正确更正错误。进入下一轮任务解答。具体案例有:科目有误前提下,金额也有误;科目无误,金额多记。等学生解答完毕,教师点评。
4.1若科目有误前提下,金额也有误,和上述典型案例3同样处理,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来分录一样的记账凭证,然后在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环节,根据红字冲销错账,摘要写冲销某某号业务,在用蓝字登记正确业务。
4.2若科目无误,金额多记。直接运用红字冲销法,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凭证上分录不变,但将多余金额用红字填写表示冲销,根据红字凭证登记红字账簿。
5.归纳总结。最后环节是归纳总结环节,分解为小组归纳和教师总结。先分小组归纳知识点,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最终归纳出出每种错账类型下,应使用何种错账更正方法及具体操作如何等等。
6.任务延伸。利用课后任务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与掌握程度。具体操作:教师将事先搜集的企业实际案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甄别错误类型,运用正确错账更正方法进行更正,最后将小组结论上传至作业平台。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通过学生作业反馈及课堂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学习热情可以看出,若能讲好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必能取得较好的课堂及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及课下参与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实现了“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换。
参考文献:
[1]会计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J].钱文娟.经济研究导刊. 2010(33).
[2]基于认知规律的《基础会计》有效教学[J].李跃进.时代金融. 2011(33).
[3]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钟志贤,徐洪建.中国电化教育.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