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学生的心理保健、适应和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育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全面主动发展为主要目的,以普及必需的心理知识为手段,以课堂为场所,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形式,以学生的平等参与为特色,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为归宿的新型教学课程。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德育课的社会取向不同,它必需以学生为本,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心理需要(包括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和心理发展三个方面)。在满足其合理需要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的客观需求,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2.培育、预防并举
在心理课中要以培育应有的心理素质、预防带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为主,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培育和自我保健的意识与能力。而对于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则需要依靠个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不可企求在心理课上得到全部解决。
3.宜四重四轻。
即重内化、轻灌输,重能力、轻知识,重参与、轻旁观,重实效、轻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有关的观念、意识都要力求学生的主动内化,避免简单地灌输。重视学生自我心理素质的培育能力和心理保健能力的形成,而不能仅满足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心理课要追求实际效果,必需以学生是否感到有效、有趣为主要标准;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而应灵活多样。
4.师生是人格平等的朋友关系
在心理课上,教师与学生不是单纯教与学的关系,更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是朋友。在心理课上,教师应该注意营造轻松、安全的人际氛围,以便学生敞开心扉,促进课堂沟通与活动、讨论的开展。
由于心理课有其独特的目的、任务和特点,因而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的要求。
如果不顾心理课的特点,一味照搬原有的学科教学模式,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如果教师将心理课上成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课,而不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心理需要,就可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起不到心理课应有的作用;如果将其变成说教味明显的思想教育、观念灌输课,就可能使学生感到压抑、甚至反感;如果拘泥于字、词、句的解释,而忽视其独特任务,就可能偏离心理课的目的,变成语文课;如果仅仅突出心理的生理机制方面的理论,而忽视心理素质的训练,就可能成为生物课;如果仅为了活跃而片面追求活动、形式,而无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无计划、无适当的组织,就容易流于形式,最终成为无实际效果的自由活动课;如果拘泥于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而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也会削弱集中辅导的效果,演变成个别心理辅导;如果过分强调知识、概念,沿用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不仅会制约其育心、护心目的的实现,而且可能增加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影响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二、心理课的八步法模式
要想实现心理课的目的,提高其实效性,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经过以下八个基本阶段,简称八步法模式。
一要知其所需,明白学生想“怎样”
在某一教育活动开始前,首先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弄清教育对象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教育内容,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辅导。
二要明之以理。帮助学生明白应该“这样”
认识是情感、意向和行为取向的基础。对于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价值的认同、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学生的自我训练活动。
每堂心理课都有着一定的目的,例如,培养某种心理品质、训练某一心理能力、预防或者矫治某种心理问题、矫正某种不良行为等。要想达到目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不能依靠传统的说教、简单的灌输,更不能依靠强迫命令,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活动法、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法、竞赛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进行。
三要弄清现状,使学生明白自己实际“怎样”
心理素质的优化只有从每个学生的现有心理基础出发,明确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差距,才能确定自我优化以及矫治的重点。教师应让学生对照自我认同的客观要求,结合自身的心理与行为进行自我检查;或运用科学的心理量表进行自我检测,也可主动请同学、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有关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对自身的心理素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找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找到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四要激发其“内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这样”
内在动力是人的主动实践的力量源泉。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具体的分析,使其自发地产生“我想这样、我要这样”的内在需求与强烈意愿。
五要授之以法,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这样”
心理素质的优化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有科学知识的武装。正确、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盲目、蛮干,减少错误行动,少走弯路。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心理目标,有选择地传授一些必需的心理学以及心理卫生知识,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我预防和自我矫治的实际能力,并自主地做出切实可行的自我优化或自我矫治计划。
六要见之以行,帮助学生坚持“这样”
心理素质的优化不能单纯依靠心理知识的掌握,它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地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进行训练,并持之以恒。正所谓“润心”细无声。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自愿的长期的训练活动来实现。
在这一过程中,教要适时、适当地通过肯定、表扬等良性刺激激励学生,强化其内在动力和信心。同时在必要时,需要指导学生采取适度的自我惩罚,以便使学生能按照训练计划与目标坚持下去。
七要查其实效。看学生最终是否已经“这样”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实际效果。一方面,教师应对部分重点对象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运用检测工具、日常观察、社会评价等手段进行效果评估。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自我训练计划,参照有关目标进行自我检查。
八要总结升华,加以迁移
在检查、评估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加以总结、完善和升华。对其成功的方面要及时肯定,对于不完善的方面,要找出具体原因,以免重蹈覆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策略及时加以修正和完善。
由此可见,心理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而需要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其效果不在于单纯的知识掌握,而在于学生自我心理素质的优化与心理保健的实际效果,而这一切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去实现。因此,教师对于心理课的特点的了解和对心理课的教学规律的把握无疑是必要的。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德育课的社会取向不同,它必需以学生为本,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心理需要(包括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和心理发展三个方面)。在满足其合理需要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的客观需求,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2.培育、预防并举
在心理课中要以培育应有的心理素质、预防带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为主,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培育和自我保健的意识与能力。而对于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则需要依靠个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不可企求在心理课上得到全部解决。
3.宜四重四轻。
即重内化、轻灌输,重能力、轻知识,重参与、轻旁观,重实效、轻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有关的观念、意识都要力求学生的主动内化,避免简单地灌输。重视学生自我心理素质的培育能力和心理保健能力的形成,而不能仅满足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心理课要追求实际效果,必需以学生是否感到有效、有趣为主要标准;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而应灵活多样。
4.师生是人格平等的朋友关系
在心理课上,教师与学生不是单纯教与学的关系,更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是朋友。在心理课上,教师应该注意营造轻松、安全的人际氛围,以便学生敞开心扉,促进课堂沟通与活动、讨论的开展。
由于心理课有其独特的目的、任务和特点,因而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的要求。
如果不顾心理课的特点,一味照搬原有的学科教学模式,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如果教师将心理课上成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课,而不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心理需要,就可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起不到心理课应有的作用;如果将其变成说教味明显的思想教育、观念灌输课,就可能使学生感到压抑、甚至反感;如果拘泥于字、词、句的解释,而忽视其独特任务,就可能偏离心理课的目的,变成语文课;如果仅仅突出心理的生理机制方面的理论,而忽视心理素质的训练,就可能成为生物课;如果仅为了活跃而片面追求活动、形式,而无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无计划、无适当的组织,就容易流于形式,最终成为无实际效果的自由活动课;如果拘泥于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而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也会削弱集中辅导的效果,演变成个别心理辅导;如果过分强调知识、概念,沿用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不仅会制约其育心、护心目的的实现,而且可能增加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影响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二、心理课的八步法模式
要想实现心理课的目的,提高其实效性,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经过以下八个基本阶段,简称八步法模式。
一要知其所需,明白学生想“怎样”
在某一教育活动开始前,首先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弄清教育对象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教育内容,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辅导。
二要明之以理。帮助学生明白应该“这样”
认识是情感、意向和行为取向的基础。对于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价值的认同、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学生的自我训练活动。
每堂心理课都有着一定的目的,例如,培养某种心理品质、训练某一心理能力、预防或者矫治某种心理问题、矫正某种不良行为等。要想达到目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不能依靠传统的说教、简单的灌输,更不能依靠强迫命令,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活动法、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法、竞赛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进行。
三要弄清现状,使学生明白自己实际“怎样”
心理素质的优化只有从每个学生的现有心理基础出发,明确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差距,才能确定自我优化以及矫治的重点。教师应让学生对照自我认同的客观要求,结合自身的心理与行为进行自我检查;或运用科学的心理量表进行自我检测,也可主动请同学、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有关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对自身的心理素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找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找到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四要激发其“内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这样”
内在动力是人的主动实践的力量源泉。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具体的分析,使其自发地产生“我想这样、我要这样”的内在需求与强烈意愿。
五要授之以法,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这样”
心理素质的优化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有科学知识的武装。正确、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盲目、蛮干,减少错误行动,少走弯路。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心理目标,有选择地传授一些必需的心理学以及心理卫生知识,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我预防和自我矫治的实际能力,并自主地做出切实可行的自我优化或自我矫治计划。
六要见之以行,帮助学生坚持“这样”
心理素质的优化不能单纯依靠心理知识的掌握,它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地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进行训练,并持之以恒。正所谓“润心”细无声。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自愿的长期的训练活动来实现。
在这一过程中,教要适时、适当地通过肯定、表扬等良性刺激激励学生,强化其内在动力和信心。同时在必要时,需要指导学生采取适度的自我惩罚,以便使学生能按照训练计划与目标坚持下去。
七要查其实效。看学生最终是否已经“这样”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实际效果。一方面,教师应对部分重点对象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运用检测工具、日常观察、社会评价等手段进行效果评估。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自我训练计划,参照有关目标进行自我检查。
八要总结升华,加以迁移
在检查、评估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加以总结、完善和升华。对其成功的方面要及时肯定,对于不完善的方面,要找出具体原因,以免重蹈覆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策略及时加以修正和完善。
由此可见,心理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而需要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其效果不在于单纯的知识掌握,而在于学生自我心理素质的优化与心理保健的实际效果,而这一切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去实现。因此,教师对于心理课的特点的了解和对心理课的教学规律的把握无疑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