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何之的诗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宴
  ——给奶奶
  砍柴
  杀鸡
  给灶神上香
  晚风如酒
  我点燃柴火
  把死亡留下的空隙
  烧得噼啪作响
  搭台唱戏,锣鼓喧天
  相识与不相识的人都已到来
  如果离别是场无尽的宴席
  那么
  就请门前的野草
  拐弯的河道
  草里的蟋蟀
  也进门饮一杯吧
  春雷
  走进三月,走入它期期艾艾的眼眶
  新草啃噬墓碑
  又一次,死事古老而新鲜
  世界经历阵痛,等待分娩
  我们正穿过傍晚的无边和它
  飓风的绿色裙角
  在那些即将失去形状的波浪上
  万家灯火伸出昏黄的手臂
  不,不要拥抱
  我们既没有雨伞也不需要斗笠
  别竖起围墙
  我们终将彼此击打,入侵
  直至勇敢和不安降临
  瞬间,闪电展开它白色的书页:
  平原上一棵树巨大
  人类啊
  请熄灭一切灯火
  我把门留在身后
  我把门留在身后
  把餐桌 椅子 残留的晚饭留在身后
  我把完成的白日与未完成的落日
  留在身后
  我把风留在身后
  把风中打开的眼睛
  把最深刻的厌倦留在身后
  深而黑的睡眠拥抱我
  我要脱去我的衣服
  摘掉我的眼睛
  暂停我的心
  一团混沌
  我要睡了
  睡成黑暗的核心
  给妈妈
  更多的时候,你我只是先后
  走过景色相似的黄昏
  尚湖没有落雨,晚霞很激动
  光的手解开事物的轮廓,
  香樟树上,每一片叶子
  都有整个宇宙的呼吸
  这是时间虚无之赠礼,就像
  当我阴郁,沉默时
  你不近不远的,耐心的,
  却从未消失的
  脚步声
  现在,我更大了,离你更远
  我想送给你真实的空间
  摆一张琴桌,一块地毯
  灯盏在夜里会展开幽微凝聚的光,你和我
  就像我们每一次散步时遇到的樟树,
  会勇敢地,以一副清薄的身体
  在时间中展开
  不可计数的
  芬香枝桠
  雨
  离开颜色,我们走入
  季节透明的中心
  这里是深海
  眼睛与眼睛制造闪电:
  一场殊死的亲密。
  在声音的岸边,躺入
  触摸过雪的手掌
  我们投掷时间的金子
  喂养失声的
  鱼群
  如果你足够安静,
  每一刻都是新的。
  窗户睡了,我们醒着,
  而醒着就是下雨
  一场明亮的
  时间之雨。
  船
  你多情的身体走进十一月
  总有生命在日子上绊倒
  你说,掌中停满了船只
  难言的痛苦中你时隐时现
  这是秋天,房间里总是无端布满尘埃
  像一桩耐心计划的死事
  你不相信,我们终于能从
  信号的血海中杀出一条生路
  你只信字,信皮肤
  在反复的触摸与书写中
  你说古老的夜会来
  而我们的船
  依旧忠诚于微光
  光的回路
  *
   新月 父亲的一根白胡子
  我离开的时间都在下雪
  他的面孔像新年第一日的田野
  *
  我们走入寂静
  这雪之上,绝妙的隐居
  *
  你把秋日也折进衣角
  钟爱的光线 抽屉里的樟脑味
  也折进去了
  除了這些你什么都不需要
  哪怕在人世的一点痕迹
  你又那么简单 干净地回去了
  *
  落日
  边缘那么薄 那么痛苦
  它的尖叫近乎无言
  *
  灯光围捕
  逃窜时 我长出一根白发
  深夜 怀揣着爱的人
  怎能不心惊胆颤?
  *
   烧我的白发
  *
  光
  一条回去的路
  *
  黑暗的石头 洞穴
  明朗的石头 不可进入
  *
  绝对的冷:没有光,没有影子,欲望缩减为不必要之物。
  绝对的燃烧:物质通过燃烧超越了物质性。
  绝对的缺席:你不在,你的脸打破所有镜面。
  *
  时刻:
  水管敲敲打打,生活流入下腹部
  他静坐,用词语
  *
  雨前,一阵紧凑的锈
  我们的阁楼像史前的腹部
  温暖而荒芜
  *
  不说话时
  你在裙摆上堆着玻璃积木,小小的亮片。
  四月的傍晚在方寸间就完成了它明亮的斜坡
  越来越高,越来越
  柔软,亲密
  是亲密
  带我们走入细节
  *
  暮色,词语正变成金子
  家乡 我们走过湖畔的脚步
  仍在树林间
  保存 最初时刻的低语
  *
  阳光记下一阵荒芜的痛觉
  *
  孤灯
  细细研磨光的通道
  *
  一只耳朵出生在夜晚
  天空满是划痕
  *
  回家,点亮一片
  荒草地
  时间无人的书写,
  已无处落足
  *
  何时,长出如此多的
  凄芜?
  何时?
  (责任编辑:游离)
其他文献
第一封信  秋,我忍住了立刻飞过去、出现在你面前的冲动。真的,哪怕三两天也好。但是我忍住了。我又来到杭州。不想那么匆忙。我早就幻想过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这样安静地在杭州走一走、待一待。  田汉和“南国社”、南国艺术学院是我筹划中的“表演史写作”的重要一章,它就像是中国的“黑山学院”,而他在杭州的这一程,又恰好这么地浓墨重彩。我是幸运的,可以在深秋来到杭州,把我搜集的史料先变成虚构的故事、排演出来。
期刊
我的家乡在粤桂交界的北流。我和梁晓阳是同县的乡党。著名作家林白也是我的乡党。我县的地理像一片柳叶,我在柳叶尾(也称南部)出生长大,而梁晓阳的家乡在柳叶中部。县城在柳叶的头部,也叫北部,林白是在县城长大的。梁晓阳家乡有座山叫天堂山。他經常自称天堂山人。我在北流高中上高一时,看到梁晓阳在县文联刊物《勾漏》发表作品,引为同道,便主动约见他。那时候,他衣着比我得体,梳着二分头,也许是寡言的缘故,我以为是傲
期刊
1989年秋天,在县重点高中,朱山坡读高一,我读高二。我在北流文联的内刊《勾漏》发了一首诗,样刊和稿费被人送到了语文科,语文科组长把一个写有“好消息”的小黑板挂在了门口,引来了一群围观者,朱山坡后来说他是其中之一。其实他已经在上一期的《勾漏》发表了诗歌,不过笔名不是朱山坡,而是叫“白路”。他就是用这个笔名,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们近在咫尺,我在楼上,他在楼下,他竟然给我写了一封信,而且笔迹秀丽,在信里
期刊
“批评家做批评吧,我觉得首先要跟批评对象之间有联结。”  傅小平:谈完创作,我们再来谈谈批评,就从《文学创作要“上天入地”》这篇文章开始谈起吧。虽然从形式上看,这是长篇演讲,但我是一开始就把它当批评文章来读的。当然联系到你作家的身份,我们可以称它为作家批评,融汇其间的那种文学性的表达,在批评家的文章里是不怎么见到的,要从批评视角上看,它又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广角批评,虽然主旨有关文学创作,但里面融入
期刊
星期天我正在为杂志赶写一篇稿子,突然接到小萌的电话。两天前,我参加杂志社组织的采风活动,去一个叫阜平的地方待了两天,吃也吃了,玩也玩了,归来为人家写篇稿子是题中应有之义。我写的文章,题目叫《我看到……》,就写我在阜平之所见。比如:  我看到一个细雨中的村庄,像水墨画一样意境幽远,人们一点也不慌张,从容干着各自的活计,街上有游人,游人也不打伞,从容地逛着,享受着山村的闲适和恬静,还有细雨的润泽…… 
期刊
蒋在,英美文学硕士。诗歌见于《人民文学》、《诗刊》等。小说见于《十月》、《钟山》、《上海文学》等。出版小说集《街区那头》、诗集《又一个春天》。曾获《山花》“小说双年奖”新人奖与牛津大学“罗德学者”提名。  一  那年秋天,你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们是否能再试一次。飞往上海的机票是下周四,希望我能去浦东机场T2航站楼接你。你表示去哪儿都行,去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城市,只要和我在一起。  再试一次。确切地说,
期刊
能在《西湖》杂志的“新锐”栏目发表作品我始料未及。这两个短篇算是我的小说处女作。虽然是小说界的新手,但我却是诗歌领域的旧人,诗歌写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诗人,涉入小说写作,我会思考这两种文体的区别。如果存在一种称之为“诗性”的东西,那么一定也有“小说性”这种中心概念。正是这两者的各自存在,才让一个诗人的小说创作具有意义。  但在区分诗性和小说性之前,它们作为文学的共性也许同样值得
期刊
只有一颗忧伤的心才能看见与向我们转述这个为忧伤所充盈的人世。这是我读完,也是第一次读到诗人楼河的小说《告别》与《“笑对人生”》时想到的。  楼河是我认识了近二十年的诗友与兄弟,虽然我们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他在大学毕业后曾在杭州边上的一个小县城工作过两年,那正是一个诗歌论坛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在那时,我们有了最初的相见。第一次见面大约是一个年轻诗人的聚会上,好像是一个小饭馆里热气腾腾
期刊
房地产中介给我介绍的那个男人站在江边。浮标从鱼竿垂下,浮在水面上。男人旁边有一个破旧的渔具包和已经喝空的烧酒瓶。没有下酒菜就喝光了所有烧酒,这令我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可能是因为还没有钓到鱼,网兜里一条鱼也没有,不过男人似乎并不在意。  房地产中介向男人简单说明了一下我的情况。“没有押金”、“来自首尔”、“没有说好住多久”,无非也就是这个程度。说不定还说了看我的打扮像是犯事之后逃窜过来
期刊
1  我需要一个临时藏身之所。  和成公寓每栋楼有五层,每层由一条过道贯穿首尾,没有电梯,也不供水电,因为被划为拆迁区域已有一年之久,居民们早就搬走了。这期间,施工公司换了两次,不但拆迁计划中途搁浅,未能如约获得补偿的原住民当中还有人曾经焚身自杀。现在的和成公寓就像是衰落的游乐场里的幽灵之家,无人问津。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全部信息,K说着递给我一张和成公寓的拍立得照片。  “这里有足够生活一个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