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客观事实是零星存在的,需要记者动脑筋将它们“串”起来。笔者认为在新闻写作中,思考的作用至关重要。新闻写作的过程离不开思考,从发现新闻、选择角度到写作新闻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不断思考,离开思考,新闻就如无水之鱼。
思考,能让硬新闻更有情,能让软新闻更深刻,还能让小细节更吸引人。如果思考得宜,不仅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还会放大其新闻价值。
新闻要写得好看、有用而富于趣味,甚至引发读者的思索,就需要新闻记者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
思考,让硬新闻更有情
在新闻界,新闻性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被称之为“硬新闻”。硬新闻对于一个社会保持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形成主流文化是必需的,但是,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硬新闻表现形式僵化生硬,常常使读者感到无趣,致使硬新闻的传播效果非常差。
笔者觉得硬新闻要想打动读者,首先得有情。让硬新闻有情,就要开掘事件中具有人情味的素材,在写作手法上做文章,通过情感的传递,实现其教育、普及功能的最大化。
去年8月,平煤集团十二矿领导倡导节约,不搞宣传不开会,而是身体力行,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职工节约。这件事与当时创建“节能型社会”的提法不谋而合,事件的新闻性非常强,但是也非常“硬”,如果写作手法选不好,就会变成歌功颂德的“宣传品”。
我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广泛地采访,收集到了很多富于人情味的素材:该矿党委书记赵保安50多岁了,背着回收袋走一路捡一路,连细小的螺丝都不放过;回收队细心地将碎裂的螺丝都收集起来;掘进队为了回收煤柱,趴在地上拉底……这些素材不用刻意加工,就能让文章血肉丰满,引人入胜。
为了让硬新闻再软一些,我巧妙地设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用一个对比,说明十二矿人与普通人对一角钱的态度不同,结尾用一个职工正在数螺丝钉的镜头做结尾。没有议论,没有抒情,但是却将节约意识已经在十二矿职工心中扎根的事实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更让人深思。
思考,让软新闻更深刻
近几年,软新闻十分盛行。软新闻是指那些新闻性不强的服务性信息或服务性报道。这类信息突出的是服务性、实用性,强调的是可读性。一些八卦新闻、花边新闻、社会新闻,也统统被归于“软新闻”之列。
软新闻因可读性强,深受读者欢迎。但是,现在有些软新闻仅靠耍“花招”、添“作料”吸引读者,一味求新求奇,已渐渐走入误区。
笔者认为,软新闻也要写得有品位,“八卦”和“花边”的生命力是不长久的。要想软新闻写得有品位,必须进行深入思考。软新闻的写作弹性非常大,有的能写得深入骨髓,有些却不痛不痒,有些又花里胡哨,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思考的深度。换句话说,记者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品位。
2006年9月,我在一矿采访时,听说该矿工会生活部部长李明洁专门建立了一个QQ群组,从心理、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全方位帮扶困难大学生。我一听就觉得这事挺新奇,当时就确定题目《李明洁和她的QQ群组》,并写出了初稿。这个写作的思路与《平顶山日报》后来刊登的稿件题目及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但是,我再作思考,觉得这样写仅仅是停留在了“求新求奇”的表面,没有将李明洁这个QQ群组的意义写出来。其实对于很多帮扶机构来说,发完助学金就算办完善事了,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大学生们到底有没有利用这笔钱成才,很少有帮扶机构专门做追访,而李明洁主动做到了。这才是李明洁助学的与众不同之处。
当时,“管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宣传的主流,李明洁的行为对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是,笔者重新进行了采访,并大量查阅资料,写出了第二稿,名字定为《李明洁和她的完全助学模式》,里面除了新闻事实,还进行了一些思辨性的探讨,并建立起多维的、立体的叙事视角,使这篇稿子更加厚重。
发表后,读者反应强烈,后来很多媒体也相继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思考,让细节更引人
信息时代,千篇一律、冗长乏味的新闻报道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新闻写作特别是通讯写作也要求生动别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要想写得感人,吸引读者眼球,必须掌握大量细节,在细节上下大工夫。细节能使受众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使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耐读耐品。作者要通过思考“抓取”一件能够集中反映新闻主题的情节或细节,深化主题,巧取角度,小中见大。
有一次,我到十二矿放炮队采访。他们给我讲了常杰雨抓安全的事,都是些某年某月某日在哪里排除隐患的事儿。刚巧,常杰雨升井,我们就聊了起来。在采访过程中,他随口说起他为了查隐患“上班走左边、下班走右边”的细节。我第一稿采用了惯常的写法,题目就叫《安全标兵常杰雨》。写完后,我很不满意,后来通过主动思考,我把“上班靠左走、下班靠右走”这个细节当成主线,将他的故事串了起来,最后确定了题目,很快就写出了《上班靠左走 下班靠右走》的稿子。
勤于思考,让我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尝到了一些甜头。其实看似神奇的“新闻鼻”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记者在新闻发生时或发生前后的思考。
我的体会是:要想做一个嗅觉灵敏的记者,唯一的捷径就是不断地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让新闻生色,新闻的价值才能无限放大。
(作者单位:平顶山矿工报社)
编校:张红玲
思考,能让硬新闻更有情,能让软新闻更深刻,还能让小细节更吸引人。如果思考得宜,不仅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还会放大其新闻价值。
新闻要写得好看、有用而富于趣味,甚至引发读者的思索,就需要新闻记者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
思考,让硬新闻更有情
在新闻界,新闻性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被称之为“硬新闻”。硬新闻对于一个社会保持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形成主流文化是必需的,但是,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硬新闻表现形式僵化生硬,常常使读者感到无趣,致使硬新闻的传播效果非常差。
笔者觉得硬新闻要想打动读者,首先得有情。让硬新闻有情,就要开掘事件中具有人情味的素材,在写作手法上做文章,通过情感的传递,实现其教育、普及功能的最大化。
去年8月,平煤集团十二矿领导倡导节约,不搞宣传不开会,而是身体力行,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职工节约。这件事与当时创建“节能型社会”的提法不谋而合,事件的新闻性非常强,但是也非常“硬”,如果写作手法选不好,就会变成歌功颂德的“宣传品”。
我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广泛地采访,收集到了很多富于人情味的素材:该矿党委书记赵保安50多岁了,背着回收袋走一路捡一路,连细小的螺丝都不放过;回收队细心地将碎裂的螺丝都收集起来;掘进队为了回收煤柱,趴在地上拉底……这些素材不用刻意加工,就能让文章血肉丰满,引人入胜。
为了让硬新闻再软一些,我巧妙地设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用一个对比,说明十二矿人与普通人对一角钱的态度不同,结尾用一个职工正在数螺丝钉的镜头做结尾。没有议论,没有抒情,但是却将节约意识已经在十二矿职工心中扎根的事实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更让人深思。
思考,让软新闻更深刻
近几年,软新闻十分盛行。软新闻是指那些新闻性不强的服务性信息或服务性报道。这类信息突出的是服务性、实用性,强调的是可读性。一些八卦新闻、花边新闻、社会新闻,也统统被归于“软新闻”之列。
软新闻因可读性强,深受读者欢迎。但是,现在有些软新闻仅靠耍“花招”、添“作料”吸引读者,一味求新求奇,已渐渐走入误区。
笔者认为,软新闻也要写得有品位,“八卦”和“花边”的生命力是不长久的。要想软新闻写得有品位,必须进行深入思考。软新闻的写作弹性非常大,有的能写得深入骨髓,有些却不痛不痒,有些又花里胡哨,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思考的深度。换句话说,记者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品位。
2006年9月,我在一矿采访时,听说该矿工会生活部部长李明洁专门建立了一个QQ群组,从心理、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全方位帮扶困难大学生。我一听就觉得这事挺新奇,当时就确定题目《李明洁和她的QQ群组》,并写出了初稿。这个写作的思路与《平顶山日报》后来刊登的稿件题目及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但是,我再作思考,觉得这样写仅仅是停留在了“求新求奇”的表面,没有将李明洁这个QQ群组的意义写出来。其实对于很多帮扶机构来说,发完助学金就算办完善事了,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大学生们到底有没有利用这笔钱成才,很少有帮扶机构专门做追访,而李明洁主动做到了。这才是李明洁助学的与众不同之处。
当时,“管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宣传的主流,李明洁的行为对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是,笔者重新进行了采访,并大量查阅资料,写出了第二稿,名字定为《李明洁和她的完全助学模式》,里面除了新闻事实,还进行了一些思辨性的探讨,并建立起多维的、立体的叙事视角,使这篇稿子更加厚重。
发表后,读者反应强烈,后来很多媒体也相继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思考,让细节更引人
信息时代,千篇一律、冗长乏味的新闻报道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新闻写作特别是通讯写作也要求生动别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要想写得感人,吸引读者眼球,必须掌握大量细节,在细节上下大工夫。细节能使受众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使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耐读耐品。作者要通过思考“抓取”一件能够集中反映新闻主题的情节或细节,深化主题,巧取角度,小中见大。
有一次,我到十二矿放炮队采访。他们给我讲了常杰雨抓安全的事,都是些某年某月某日在哪里排除隐患的事儿。刚巧,常杰雨升井,我们就聊了起来。在采访过程中,他随口说起他为了查隐患“上班走左边、下班走右边”的细节。我第一稿采用了惯常的写法,题目就叫《安全标兵常杰雨》。写完后,我很不满意,后来通过主动思考,我把“上班靠左走、下班靠右走”这个细节当成主线,将他的故事串了起来,最后确定了题目,很快就写出了《上班靠左走 下班靠右走》的稿子。
勤于思考,让我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尝到了一些甜头。其实看似神奇的“新闻鼻”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记者在新闻发生时或发生前后的思考。
我的体会是:要想做一个嗅觉灵敏的记者,唯一的捷径就是不断地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让新闻生色,新闻的价值才能无限放大。
(作者单位:平顶山矿工报社)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