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在教学中,常发现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能力有超前发展现象,对品德课本中所列举的道德知识都能悉数说出,不道德行为也能一一指出并能头头是道说出原因。但道德行为却相对滞后,这些会说会判断的不良行为,往往又会在他们身上发生。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普遍存在这种只会说不会做的“眼高手低”现象。
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思想品德课目的在于教给学生道德知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而知的目的在于行,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二、原因分析
道德实践中“眼高手低”现象有其存在的原因,找出这些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品德行为。综合考虑,有以下三方面:
1、受儿童知识内化程度影响
发展心理学指出:“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小學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但具体性较大,概括性较差。”换句话说,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认识大多是表面的、肤浅的、具体的。尽管他们对部分道德知识已有所了解并能对一些道德行为作出判断,但还未达到将所获得的道德知识内化的程度。内化是人们基于对道德准则、规范的伦理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以及由此行动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如果道德认识不能内化,那么他们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出现就事论事和只会说不会做的现象。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眼高手低”现象,很大程度上与知识内化程度有关。
2、受传统重知轻行思想的影响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都很注重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却相对忽略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训练。诚然,准确的道德认知是必要的,而且相当重要,它在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但是,仅有认知是不够的,并非道德认识高的人就是道德高尚的人,这在生活中不乏例子。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却很少告诉学生到底该怎么做。即使有,也没能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得品德教学只停留于道德认知层面。这样,学生获得了较高的道德认识,而道德实践能力却相对低下。
3、受教育者重言传轻身教的影响
这里的教育者,不只是老师,还包括其他对儿童的道德认识产生影响的人,如家长等。学校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在平常生活中,作为儿童的道德教育者,我们往往说得多,躬身示范得少。对他们的教育更多地是采用言传的教育方法。品德教学中,由于受课堂环境的限制,教师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也是言传多,身教少。课上课下,我们总是习惯于指手画脚,指挥学生做这样,指挥学生做那样,却很难蹲下身来为学生做一个示范,更别说跟学生一起进行道德行为的练习。教育学告诉我们,言传效果不及身教。教育者重言传轻身教本身就给学生一种只会说不会做的错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会这种只会说不会做的行为也不足为奇。
三、对策分析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生学会做人。因此,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思想品德课的归宿。基于以上分析,具体说来,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帮助儿童将道德认识内化,提高儿童道德认识水平。
作为授课老师,我们应认识到,学生的道德观点由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灌输、授予过程,而应该是学生将知识内化的过程,道德认识也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心理内化的过程才起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在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过程中予以引导,促使学生把社会道德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如《清洁小卫士》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仅仅让学生通过一些熟悉的画面情境来明白道理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他们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对课文中“评一评”所列举的不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等五个画面,学生都能准确地判断,但平时在班上出现的却是另一种情境。于是,这一天我故意不去理会他们的破坏教室卫生的行为,也没有在中途提醒大家清理。最后一节课,便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首先,我是让学生观察教室,在我的引导下,看到满地的纸屑、杂乱的卫生角、黑乎乎的抹布、躺在地上的扫把……同学们都惊呼教室怎么这么脏乱?然后再展开讨论,这样的情境是怎么造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危害,应该怎么解决。讨论出方案后,立即实施,将教室打扫干净。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怎样才能让教室随时都保持干净。通过亲身经历,学生体验了破坏环境卫生和保持环境卫生两个对比的过程。这样,在他们心理上就会内化不及时清理垃圾、乱扔垃圾所造成的不舒服感觉, (下转第34页)(上接第32页)领会保持环境卫生,做清洁小卫士的道德观点内涵,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
2、转变教育观念,课堂上要注重导行
平常品德教学忽略行为训练,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将品德教育局限于课堂内。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时时处处进行品德教育的思想,认真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联系生活和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行为习惯培养上,给予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对照道德规范,既知道“为什么”,又知道“怎么做”。然而,在思想品德课中提出行为要求,单靠行为方式指导是不够的,还应要求学生课后反复练习,持之以恒,才能转化为习惯。
如上了《清洁小卫士》一课后,可开展“争做环境小卫士”活动,把自己在校内校外爱卫生、保清洁的事情记录下来,在班上进行交流。另外还可设立家庭联系卡,让学生在卡上写下自己爱卫生、保清洁的事,父母阅读后写上批语,定期交流、总结、评比,督促学生逐渐形成 “做个爱卫生、保清洁的好孩子”的风气。这样就把教材中的思想内涵自觉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3、改进教育方法,注意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俗话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做好家长的工作,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更要以身为范,为儿童做个好榜样。由于儿童极强的向师性,教师是儿童天然的榜样,时时事事都被儿童所关注所学习,儿童的一言一行都跟教师摹仿。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只动口不动手,不做亲身示范,学生也将学会指手画脚、动口不动手,而且还将学会推卸责任。
例如,地上有一张纸片,有的教师是指着纸片,叫学生过来捡掉。这时,尽管学生捡掉了纸片,维护了校园卫生,但他心里却会有“为什么叫我捡啊?真倒霉!”之类的想法,然后下一次就会远远的绕过老师和地上的纸片。显然,这种方法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微小的甚至是反面的。相反,如果教师能够自己弯下腰去把纸片捡起来,然后教育学生看到垃圾要及时清理掉,这样才能保持校园卫生。毋庸多言,教师的行为看在学生眼里,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简单的一两句话讲明道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同时这样的行动还告诉学生,维护校园卫生人人有责,学生是,老师也是。简单的一个动作,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在品德教育来说,只有言传的教育是空洞的,单有身教的教育又是呆板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言传,也要身教,言传身教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品德教育老师,我们应认识到,在道德实践中,学生言行分化、知行不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而要积极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这种分化,让学生做个能言能行,言必行、行必果的人。
【作者单位:绍兴县钱清镇遗风小学 浙江】
在教学中,常发现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能力有超前发展现象,对品德课本中所列举的道德知识都能悉数说出,不道德行为也能一一指出并能头头是道说出原因。但道德行为却相对滞后,这些会说会判断的不良行为,往往又会在他们身上发生。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普遍存在这种只会说不会做的“眼高手低”现象。
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思想品德课目的在于教给学生道德知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而知的目的在于行,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二、原因分析
道德实践中“眼高手低”现象有其存在的原因,找出这些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品德行为。综合考虑,有以下三方面:
1、受儿童知识内化程度影响
发展心理学指出:“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小學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但具体性较大,概括性较差。”换句话说,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认识大多是表面的、肤浅的、具体的。尽管他们对部分道德知识已有所了解并能对一些道德行为作出判断,但还未达到将所获得的道德知识内化的程度。内化是人们基于对道德准则、规范的伦理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以及由此行动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如果道德认识不能内化,那么他们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出现就事论事和只会说不会做的现象。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眼高手低”现象,很大程度上与知识内化程度有关。
2、受传统重知轻行思想的影响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都很注重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却相对忽略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训练。诚然,准确的道德认知是必要的,而且相当重要,它在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但是,仅有认知是不够的,并非道德认识高的人就是道德高尚的人,这在生活中不乏例子。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却很少告诉学生到底该怎么做。即使有,也没能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得品德教学只停留于道德认知层面。这样,学生获得了较高的道德认识,而道德实践能力却相对低下。
3、受教育者重言传轻身教的影响
这里的教育者,不只是老师,还包括其他对儿童的道德认识产生影响的人,如家长等。学校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在平常生活中,作为儿童的道德教育者,我们往往说得多,躬身示范得少。对他们的教育更多地是采用言传的教育方法。品德教学中,由于受课堂环境的限制,教师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也是言传多,身教少。课上课下,我们总是习惯于指手画脚,指挥学生做这样,指挥学生做那样,却很难蹲下身来为学生做一个示范,更别说跟学生一起进行道德行为的练习。教育学告诉我们,言传效果不及身教。教育者重言传轻身教本身就给学生一种只会说不会做的错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会这种只会说不会做的行为也不足为奇。
三、对策分析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生学会做人。因此,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思想品德课的归宿。基于以上分析,具体说来,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帮助儿童将道德认识内化,提高儿童道德认识水平。
作为授课老师,我们应认识到,学生的道德观点由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灌输、授予过程,而应该是学生将知识内化的过程,道德认识也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心理内化的过程才起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在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过程中予以引导,促使学生把社会道德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如《清洁小卫士》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仅仅让学生通过一些熟悉的画面情境来明白道理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他们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对课文中“评一评”所列举的不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等五个画面,学生都能准确地判断,但平时在班上出现的却是另一种情境。于是,这一天我故意不去理会他们的破坏教室卫生的行为,也没有在中途提醒大家清理。最后一节课,便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首先,我是让学生观察教室,在我的引导下,看到满地的纸屑、杂乱的卫生角、黑乎乎的抹布、躺在地上的扫把……同学们都惊呼教室怎么这么脏乱?然后再展开讨论,这样的情境是怎么造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危害,应该怎么解决。讨论出方案后,立即实施,将教室打扫干净。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怎样才能让教室随时都保持干净。通过亲身经历,学生体验了破坏环境卫生和保持环境卫生两个对比的过程。这样,在他们心理上就会内化不及时清理垃圾、乱扔垃圾所造成的不舒服感觉, (下转第34页)(上接第32页)领会保持环境卫生,做清洁小卫士的道德观点内涵,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
2、转变教育观念,课堂上要注重导行
平常品德教学忽略行为训练,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将品德教育局限于课堂内。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时时处处进行品德教育的思想,认真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联系生活和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行为习惯培养上,给予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对照道德规范,既知道“为什么”,又知道“怎么做”。然而,在思想品德课中提出行为要求,单靠行为方式指导是不够的,还应要求学生课后反复练习,持之以恒,才能转化为习惯。
如上了《清洁小卫士》一课后,可开展“争做环境小卫士”活动,把自己在校内校外爱卫生、保清洁的事情记录下来,在班上进行交流。另外还可设立家庭联系卡,让学生在卡上写下自己爱卫生、保清洁的事,父母阅读后写上批语,定期交流、总结、评比,督促学生逐渐形成 “做个爱卫生、保清洁的好孩子”的风气。这样就把教材中的思想内涵自觉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3、改进教育方法,注意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俗话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做好家长的工作,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更要以身为范,为儿童做个好榜样。由于儿童极强的向师性,教师是儿童天然的榜样,时时事事都被儿童所关注所学习,儿童的一言一行都跟教师摹仿。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只动口不动手,不做亲身示范,学生也将学会指手画脚、动口不动手,而且还将学会推卸责任。
例如,地上有一张纸片,有的教师是指着纸片,叫学生过来捡掉。这时,尽管学生捡掉了纸片,维护了校园卫生,但他心里却会有“为什么叫我捡啊?真倒霉!”之类的想法,然后下一次就会远远的绕过老师和地上的纸片。显然,这种方法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微小的甚至是反面的。相反,如果教师能够自己弯下腰去把纸片捡起来,然后教育学生看到垃圾要及时清理掉,这样才能保持校园卫生。毋庸多言,教师的行为看在学生眼里,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简单的一两句话讲明道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同时这样的行动还告诉学生,维护校园卫生人人有责,学生是,老师也是。简单的一个动作,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在品德教育来说,只有言传的教育是空洞的,单有身教的教育又是呆板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言传,也要身教,言传身教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品德教育老师,我们应认识到,在道德实践中,学生言行分化、知行不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而要积极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这种分化,让学生做个能言能行,言必行、行必果的人。
【作者单位:绍兴县钱清镇遗风小学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