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扇旋转门,从任何一扇进入,客人立刻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鼎盛时期的风范。叹为观止的八角形彩色玻璃天顶让自然天光恢宏撒落,几十年来被石膏板尘封的夹层,重现昔日辉煌,极富装饰艺术感。整个酒店的装饰性花纹雕刻再次提醒人们这座酒店的传奇过往。
大堂的旁边,酒店底层马赛克大理石地板重现了集众多知名品牌旗舰店于一身的名店廊风貌。在修缮之前,这一区域曾被分割给数个不同的公司办公。如今,公众终于可以体验到1929年酒店开业时名品云集的宏伟大堂了。
在底层一架古董电梯镶着核桃木板、琥珀斑驳的玻璃天花板,铺着马赛克地板,带有和平饭店的特殊的铁艺花纹,如今这架电梯已停止工作,但她却是酒店的一道历史风景。她向宾客们展示了和平饭店与众不同的一面。
客房彰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风格,并结合舒适而现代的尖端设施。复古的家具内部装有功能齐全的先进设施,如37英寸等离子电视,蓝光DVD播放器和无线及宽带互联网接入。全大理石浴室设有双人洗漱盆,浴缸旁镶有液晶显示屏和雨林式淋浴头……
和平饭店10层楼皆为典型的芝加哥学派的哥特式风格。顶部为绿色铜质三角形屋顶,成为十九世纪至今最令人瞩目的外滩天际线的一部分。
1929年,5~7楼,九国套房九国风情
从庄严肃穆的橡木墙面装饰和木质窗台中可窥见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风华。倚靠在窗台上,凝望黄浦江,聆听过往船只的鸣笛和外滩海关大楼的时鸣钟,遐想无限。
位于五楼、六楼和七楼的九国套房,曾是沙逊的畅想和理念,他要把不同国家的风情尽数纳入华懋饭店。英国套房内的年代久远的木质地板、玫瑰花纹的顶部雕刻彰显了时光雕刻的印迹;美国套房内的宽阔的壁炉和Art Deco装饰派艺术令人印象深刻;日本套房的和式移门和榻榻米给人静谧温馨之感;印度套房内清真寺似的穹顶及明丽的色调配以印度特色的花纹装饰;中国套房内的半月形门廊充满了民族特色。而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欧洲套房内的色调和装饰都秉承了上世纪的风格,其中有精美砖式壁炉,木质地板配深色豪华地毯,彩色装饰线条……
如今,每一间九国套房跨越时空,依然为宾客呈现了另外一个时代与时空的风情。
1929年,8楼,千金难等的龙凤厅
由沙逊爵士亲自在华懋饭店内设立的龙凤厅,早就因为其美食和文化底蕴扬名国内外。彼时,预订龙凤厅的位子需要提前一年。传说在那个时代,在龙凤厅用过膳的名流比世界上任何餐厅的名人要多。
今天,拥有170个座位的龙凤厅依旧雍容华贵。位于和平饭店八层,俯瞰外滩。从布着Lalique玻璃装饰的走廊步入龙凤厅,其令人陶醉的东方韵味,在原汁原味的装饰细节的烘托下,得到提升。如雕龙画凤的圆柱、有紫禁城装饰图案的石膏天花板。服务的周到之处一如先前,精良骨瓷和亚麻台布,处处显示气派。
1931年,10楼,居高临下的私人寓所
自从1931年正式搬到上海并设立了企业的根基后,沙逊爵士在华懋饭店顶楼设置俯瞰城市全景的私人寓所,在这里他管理着庞大的家族事业,房间由暗色的橡木板镶嵌,其上便是绿色铜制的金字塔屋顶,成为上海天际线上最特色的标志建筑。
宽敞奢华的空间拥有无可匹敌的江景,俯瞰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领略上海的旧貌与新颜。遥想当年沙逊爵士在这套房内眺望外滩,将这里的风景,焕发的活力和魅力,称作他的“缪斯”。
今日,这个位于10层的顶楼官邸变幻成沙逊总统套房,客人可以在这里遐想一位伟大的金融家,如何在这块方寸之地改变了这个城市,建立各种商业项目并且支持城市建设,特别是加速了外滩的发展。
1930年,大堂,欧式下午茶发源地
1930年,维克多爵士引进了欧洲下午茶的传统到上海,一周中除了星期日之外,整日都有美妙的音乐穿插伴随着。华懋音乐乐队在杰·费德洛夫的领导下,在酒吧演奏着古典音乐与经典歌剧。亨利·内森的全美华懋舞蹈团于每日晚上八时准时上演。
静谧于和平饭店大堂的一角,茉·莉在大堂八角亭柔和光晕的渲染下,容光焕发。年代久远的墙壁、精工细作的天花板和复古的吊灯,结合装饰主义风格的布艺软饰和穿着别致的侍应生,赋予了茉?莉上流社交生活的活力生气。和平饭店缔造者维克多·沙逊爵士曾亲自挑选并进口酒店的茶叶。银质糕点架上陈列的有新鲜烘焙的白脱司康饼,蘸上自制的果酱或奶油,美味无穷。还有三明治和法式糕点,令人垂涎。配合精致饮茶瓷器,更显非凡品味。
茶香渐渐在傍晚时分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开胃小食和冰镇香槟。茉·莉提供各类香槟、经典鸡尾酒、马提尼酒。
为了让欢庆的气氛更加热烈,茉·莉荣耀地恢复了1930年代盛行的现场乐队表演。以前酒店的驻场乐队经常在茉·莉上面的阳台进行表演。如今,这些音乐表演再次令外滩夜生活经典重现,让和平饭店再一次成为上海滩社交生活中心。
1933年,9楼,名流云集的扒房
1933年,为了方便沙逊爵士和其他游走世界的富绅们享受美味,拥有可以赏外滩露台的9楼“扒房”应运而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是上海顶级的餐饮场所,不仅以美食闻名,而且更以其卓越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而显耀,国际政要、名人、名流都聚集于此。 这就是如今的“华懋阁”,充满装饰主义风格的华懋阁为客人营造了轻松而高雅的环境。主厨精心选用上等有机环保食材,烹制欧式高级美食,满足客人的味蕾。
在一天之内,这间拥有70个座位的餐厅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华懋阁午餐时间为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两点半。客人还可以在华懋阁露台上享用咖啡小食的同时欣赏浦江美景。而在华懋阁享用晚餐势必是一场成功的社会聚会,特色在于欧式家庭风格的分餐方法,原汁原味的欧式经典菜式和创意菜肴,其中最诱人的是来自加拿大的上等牛肉和海鲜,配以蔬菜和沙拉。
1980年,底层,重组老年爵士乐队
穿过爵士酒吧厚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旧式的英式酒吧装饰:深色的木格天花板、华丽的石柱、古董吊灯。曾经风靡一时的“上海”和“和平”两款自创经典鸡尾酒,悠扬的爵士乐中开启难忘的怀旧之旅。
爵士吧最初命名为“马与猎犬”,皆因创始人沙逊爵士因钟爱狩猎。此后,由于驻场老年爵士乐队经典爵士的现场演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酒吧因此改名为“爵士酒吧”。
如今的这支老年爵士乐队重组于1980年,由六位从事演奏生涯半个多世纪的老乐手组成。三十多年来,乐队在和平饭店内接待过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及游客,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里根、克林顿,克林顿还饶有兴致与老人们同台表演,老人们的足迹遍及了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他们的精彩表演把宾客们带回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摩登上海。
2011年,老年爵士乐队受邀参加了荷兰鹿特丹的爵士音乐节。老人们在爵士音乐节上的精彩演绎以及他们传奇的音乐生涯被搬上了银幕,一部名为《上海老爵士》的纪录片讲述了他们对爵士音乐的毕生奉献。2013年该纪录片参加了加拿大多伦多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以及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2007年,夹层,封印岁月的痕迹
阅读维克多爵士的日记就像看上海的上流社交行程表。作为一位戏剧爱好者,他记录了许多他观赏过的电影和戏剧,特别是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他还记录了所有举行过的聚会,并且留有他和许多宾客的照片。作为一个狂热的摄影师,他使用第一台禄来福来相机拍下这座城市的照片以及他所感兴趣的东西,如帆船、情人和赛马。
至2007年关闭翻新时,设计者在全世界寻找和和平饭店相关的历史文件和纪念品以帮助拼凑酒店过去复杂的历史演变。饭店收集到了许多宝贵的财富物品,从宝丽来照片到胡椒瓶,其中许多文物现今在位于酒店夹层的和平收藏馆展出。
大堂的旁边,酒店底层马赛克大理石地板重现了集众多知名品牌旗舰店于一身的名店廊风貌。在修缮之前,这一区域曾被分割给数个不同的公司办公。如今,公众终于可以体验到1929年酒店开业时名品云集的宏伟大堂了。
在底层一架古董电梯镶着核桃木板、琥珀斑驳的玻璃天花板,铺着马赛克地板,带有和平饭店的特殊的铁艺花纹,如今这架电梯已停止工作,但她却是酒店的一道历史风景。她向宾客们展示了和平饭店与众不同的一面。
客房彰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风格,并结合舒适而现代的尖端设施。复古的家具内部装有功能齐全的先进设施,如37英寸等离子电视,蓝光DVD播放器和无线及宽带互联网接入。全大理石浴室设有双人洗漱盆,浴缸旁镶有液晶显示屏和雨林式淋浴头……
和平饭店10层楼皆为典型的芝加哥学派的哥特式风格。顶部为绿色铜质三角形屋顶,成为十九世纪至今最令人瞩目的外滩天际线的一部分。
1929年,5~7楼,九国套房九国风情
从庄严肃穆的橡木墙面装饰和木质窗台中可窥见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风华。倚靠在窗台上,凝望黄浦江,聆听过往船只的鸣笛和外滩海关大楼的时鸣钟,遐想无限。
位于五楼、六楼和七楼的九国套房,曾是沙逊的畅想和理念,他要把不同国家的风情尽数纳入华懋饭店。英国套房内的年代久远的木质地板、玫瑰花纹的顶部雕刻彰显了时光雕刻的印迹;美国套房内的宽阔的壁炉和Art Deco装饰派艺术令人印象深刻;日本套房的和式移门和榻榻米给人静谧温馨之感;印度套房内清真寺似的穹顶及明丽的色调配以印度特色的花纹装饰;中国套房内的半月形门廊充满了民族特色。而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欧洲套房内的色调和装饰都秉承了上世纪的风格,其中有精美砖式壁炉,木质地板配深色豪华地毯,彩色装饰线条……
如今,每一间九国套房跨越时空,依然为宾客呈现了另外一个时代与时空的风情。
1929年,8楼,千金难等的龙凤厅
由沙逊爵士亲自在华懋饭店内设立的龙凤厅,早就因为其美食和文化底蕴扬名国内外。彼时,预订龙凤厅的位子需要提前一年。传说在那个时代,在龙凤厅用过膳的名流比世界上任何餐厅的名人要多。
今天,拥有170个座位的龙凤厅依旧雍容华贵。位于和平饭店八层,俯瞰外滩。从布着Lalique玻璃装饰的走廊步入龙凤厅,其令人陶醉的东方韵味,在原汁原味的装饰细节的烘托下,得到提升。如雕龙画凤的圆柱、有紫禁城装饰图案的石膏天花板。服务的周到之处一如先前,精良骨瓷和亚麻台布,处处显示气派。
1931年,10楼,居高临下的私人寓所
自从1931年正式搬到上海并设立了企业的根基后,沙逊爵士在华懋饭店顶楼设置俯瞰城市全景的私人寓所,在这里他管理着庞大的家族事业,房间由暗色的橡木板镶嵌,其上便是绿色铜制的金字塔屋顶,成为上海天际线上最特色的标志建筑。
宽敞奢华的空间拥有无可匹敌的江景,俯瞰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领略上海的旧貌与新颜。遥想当年沙逊爵士在这套房内眺望外滩,将这里的风景,焕发的活力和魅力,称作他的“缪斯”。
今日,这个位于10层的顶楼官邸变幻成沙逊总统套房,客人可以在这里遐想一位伟大的金融家,如何在这块方寸之地改变了这个城市,建立各种商业项目并且支持城市建设,特别是加速了外滩的发展。
1930年,大堂,欧式下午茶发源地
1930年,维克多爵士引进了欧洲下午茶的传统到上海,一周中除了星期日之外,整日都有美妙的音乐穿插伴随着。华懋音乐乐队在杰·费德洛夫的领导下,在酒吧演奏着古典音乐与经典歌剧。亨利·内森的全美华懋舞蹈团于每日晚上八时准时上演。
静谧于和平饭店大堂的一角,茉·莉在大堂八角亭柔和光晕的渲染下,容光焕发。年代久远的墙壁、精工细作的天花板和复古的吊灯,结合装饰主义风格的布艺软饰和穿着别致的侍应生,赋予了茉?莉上流社交生活的活力生气。和平饭店缔造者维克多·沙逊爵士曾亲自挑选并进口酒店的茶叶。银质糕点架上陈列的有新鲜烘焙的白脱司康饼,蘸上自制的果酱或奶油,美味无穷。还有三明治和法式糕点,令人垂涎。配合精致饮茶瓷器,更显非凡品味。
茶香渐渐在傍晚时分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开胃小食和冰镇香槟。茉·莉提供各类香槟、经典鸡尾酒、马提尼酒。
为了让欢庆的气氛更加热烈,茉·莉荣耀地恢复了1930年代盛行的现场乐队表演。以前酒店的驻场乐队经常在茉·莉上面的阳台进行表演。如今,这些音乐表演再次令外滩夜生活经典重现,让和平饭店再一次成为上海滩社交生活中心。
1933年,9楼,名流云集的扒房
1933年,为了方便沙逊爵士和其他游走世界的富绅们享受美味,拥有可以赏外滩露台的9楼“扒房”应运而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是上海顶级的餐饮场所,不仅以美食闻名,而且更以其卓越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而显耀,国际政要、名人、名流都聚集于此。 这就是如今的“华懋阁”,充满装饰主义风格的华懋阁为客人营造了轻松而高雅的环境。主厨精心选用上等有机环保食材,烹制欧式高级美食,满足客人的味蕾。
在一天之内,这间拥有70个座位的餐厅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华懋阁午餐时间为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两点半。客人还可以在华懋阁露台上享用咖啡小食的同时欣赏浦江美景。而在华懋阁享用晚餐势必是一场成功的社会聚会,特色在于欧式家庭风格的分餐方法,原汁原味的欧式经典菜式和创意菜肴,其中最诱人的是来自加拿大的上等牛肉和海鲜,配以蔬菜和沙拉。
1980年,底层,重组老年爵士乐队
穿过爵士酒吧厚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旧式的英式酒吧装饰:深色的木格天花板、华丽的石柱、古董吊灯。曾经风靡一时的“上海”和“和平”两款自创经典鸡尾酒,悠扬的爵士乐中开启难忘的怀旧之旅。
爵士吧最初命名为“马与猎犬”,皆因创始人沙逊爵士因钟爱狩猎。此后,由于驻场老年爵士乐队经典爵士的现场演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酒吧因此改名为“爵士酒吧”。
如今的这支老年爵士乐队重组于1980年,由六位从事演奏生涯半个多世纪的老乐手组成。三十多年来,乐队在和平饭店内接待过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及游客,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里根、克林顿,克林顿还饶有兴致与老人们同台表演,老人们的足迹遍及了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他们的精彩表演把宾客们带回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摩登上海。
2011年,老年爵士乐队受邀参加了荷兰鹿特丹的爵士音乐节。老人们在爵士音乐节上的精彩演绎以及他们传奇的音乐生涯被搬上了银幕,一部名为《上海老爵士》的纪录片讲述了他们对爵士音乐的毕生奉献。2013年该纪录片参加了加拿大多伦多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以及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2007年,夹层,封印岁月的痕迹
阅读维克多爵士的日记就像看上海的上流社交行程表。作为一位戏剧爱好者,他记录了许多他观赏过的电影和戏剧,特别是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他还记录了所有举行过的聚会,并且留有他和许多宾客的照片。作为一个狂热的摄影师,他使用第一台禄来福来相机拍下这座城市的照片以及他所感兴趣的东西,如帆船、情人和赛马。
至2007年关闭翻新时,设计者在全世界寻找和和平饭店相关的历史文件和纪念品以帮助拼凑酒店过去复杂的历史演变。饭店收集到了许多宝贵的财富物品,从宝丽来照片到胡椒瓶,其中许多文物现今在位于酒店夹层的和平收藏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