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大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以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的教学体系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因此,本文对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发现其课程改革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学内容陈旧以及金工车间实行承包从而影响到实习教学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为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改革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之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更好地指导机械制造课程改革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的工作进展。
关键词:机械制造;课程改革;实习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157-01
1.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概述
机械制造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在非机械类工科专业中,也属于技术基础课程,它在当今世界的工科人才培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机械制造在我国属于基础产业,它在就业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生产需要大批量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工作,与此相关的实践课程大多与学员的日后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其研究工作深化和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比较紧急,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研究的必要性,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材料及机加工基础、几何量公差及其检测。
从实践与理论的演化过程来看,其内在的机械制造内容与内在逻辑改革机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机械制造课程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应该予以充分重视。[1]在课程特点上主要是涉及内容较多,包括了集合量公差与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另外还包括了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以及金属切削刀床等技术,各部分在自成体系的同时也在内部存在一定的关联。
2.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改革
2.1机械制造系列课程体系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偏重于一门或者几门学科的现象,这往往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而机械制造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的选定等方面都存在可塑造性。所以首先应该对教学计划有个宏观上的把握,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扩展和更新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是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外在关联性,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最后通过生产实习,对零件的组装和典型表面的工艺方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典型主战武器装备的制造内容在机械制造系列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这个环节应该加以重视。
2.2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内容改革
在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中,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体系改革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体系建设关系到实践工作中每个环节的完整衔接,同时也影响到各个因素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的有效性。因此,做好机械制造系列课程体系改革应该被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高度。
首先应该对机械制造工艺中的重要的加工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机械的装配和机械精度的概念上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其次是通过机械制造系列的学习之后,能够从理论上加深对机械制造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机械制造的工艺系统、工艺方法、工艺过程以及工艺质量都有充分的认识。[2]
3.实习基地建设
3.1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习基地建设有利于学员更好地把握对制造实践认知的客观规律的把握,实习基地建设同时也是模块结构在分层次教学中的一项有力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实习内容由传统的单一型向综合性转变,真正实现实习方法由示范型和验证型向设计性和开发型的有效转变。实践教学是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得以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世界各大企业越来越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环节能够加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影响实习基地建设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力度以及合作企业的积极性,这两项因素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
3.2实习基地建设方法
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在体系建设上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探索实习基地建设的道路上应该加大力度。在分析了我国实习基地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之后,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解决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应从以下几点指导措施入手,以便更好地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3]。
首先是在政策导向与政府部门的推动机制方面,应该鼓励企业为学院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政策和舆论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其次是在合作形式方面,学校应该与相关企业建立机构健全、管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组织成员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合作组织机构。最后是在诚信机制的建设上,应该发挥情感联络的巨大潜在作用,督促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兼顾教学与生产的平衡性。
4.结语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当下经济的发展,机械制造相关专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学员实习与课程建设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着工业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关领域对于机械制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是实习基地的建设道路也会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调整实习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也是这一要求下的一项基础性前提。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改革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关系到工业领域的良性发展,理应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这条道路上涉及到的理论与实践因素都应该予以关注和实践。
(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
参考文献:
[1]易飚,张义平,胡清.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0(02)
[2]常江.切实加强高职机械制造工程实践的传统科目训练[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
[3]何秋梅,何良胜.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08)
关键词:机械制造;课程改革;实习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157-01
1.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概述
机械制造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在非机械类工科专业中,也属于技术基础课程,它在当今世界的工科人才培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机械制造在我国属于基础产业,它在就业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生产需要大批量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工作,与此相关的实践课程大多与学员的日后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其研究工作深化和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比较紧急,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研究的必要性,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材料及机加工基础、几何量公差及其检测。
从实践与理论的演化过程来看,其内在的机械制造内容与内在逻辑改革机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机械制造课程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应该予以充分重视。[1]在课程特点上主要是涉及内容较多,包括了集合量公差与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另外还包括了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以及金属切削刀床等技术,各部分在自成体系的同时也在内部存在一定的关联。
2.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改革
2.1机械制造系列课程体系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偏重于一门或者几门学科的现象,这往往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而机械制造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的选定等方面都存在可塑造性。所以首先应该对教学计划有个宏观上的把握,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扩展和更新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是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外在关联性,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最后通过生产实习,对零件的组装和典型表面的工艺方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典型主战武器装备的制造内容在机械制造系列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这个环节应该加以重视。
2.2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内容改革
在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中,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体系改革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体系建设关系到实践工作中每个环节的完整衔接,同时也影响到各个因素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的有效性。因此,做好机械制造系列课程体系改革应该被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高度。
首先应该对机械制造工艺中的重要的加工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机械的装配和机械精度的概念上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其次是通过机械制造系列的学习之后,能够从理论上加深对机械制造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机械制造的工艺系统、工艺方法、工艺过程以及工艺质量都有充分的认识。[2]
3.实习基地建设
3.1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习基地建设有利于学员更好地把握对制造实践认知的客观规律的把握,实习基地建设同时也是模块结构在分层次教学中的一项有力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实习内容由传统的单一型向综合性转变,真正实现实习方法由示范型和验证型向设计性和开发型的有效转变。实践教学是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得以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世界各大企业越来越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环节能够加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影响实习基地建设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力度以及合作企业的积极性,这两项因素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
3.2实习基地建设方法
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在体系建设上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探索实习基地建设的道路上应该加大力度。在分析了我国实习基地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之后,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解决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应从以下几点指导措施入手,以便更好地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3]。
首先是在政策导向与政府部门的推动机制方面,应该鼓励企业为学院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政策和舆论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其次是在合作形式方面,学校应该与相关企业建立机构健全、管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组织成员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合作组织机构。最后是在诚信机制的建设上,应该发挥情感联络的巨大潜在作用,督促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兼顾教学与生产的平衡性。
4.结语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当下经济的发展,机械制造相关专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学员实习与课程建设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着工业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关领域对于机械制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是实习基地的建设道路也会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调整实习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也是这一要求下的一项基础性前提。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改革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关系到工业领域的良性发展,理应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这条道路上涉及到的理论与实践因素都应该予以关注和实践。
(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
参考文献:
[1]易飚,张义平,胡清.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0(02)
[2]常江.切实加强高职机械制造工程实践的传统科目训练[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
[3]何秋梅,何良胜.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