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羽在其《沧浪诗话》里批评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并直指这一弊病在宋诗里的普遍性反映,从而提出“别材”、“别趣”、“兴趣”的文学观点。此为陈年旧货,稍涉中国文学者均耳熟能详。严氏固然针砭到位,然而他大概忽视了宋诗好议论求理趣乃时代风气使然,并非空穴来风,也并非这些好发议论的作诗者全都不懂艺术规律,弃自然意象和天纵情趣如敝屣。其实,正如李春青教授所言:“宋学的这一特征又与宋代君主的治国方略有关系,与宋代台谏制度的空前发达有关系。而这一情形又是以晚唐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武人秉政以及宋太祖获得天下的手段有关系。”我同意这一看法,只要翻开史书检阅,即能体会到宋诗好议论之风乃国家政策上行下效的结果。沈括《梦溪笔谈·续笔谈》尝载:
太祖皇帝问赵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普熟思未答。间再问如前,普对曰:“道理最大。”上屡称善。
可见,宋诗中议论纷纷,是由君主的治国理念推动的,个中实践也不乏理与趣的相映成辉。当然,为议论而空发议论的现象肯定存在,面目可憎,自然为严羽所痛恨。不过,大多数宋诗中的议论还是从自家胸襟发出,流露出参政议政的入世激情,闪耀着人生智慧的光芒。这些士大夫们大体像范仲淹一样怀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和精神,也就难免议论行事,甚至发生意气之争。由意气之争,导致宋人话语中流行一个词,那就是“不惜唇吻”。
“不惜唇吻”是什么意思?明眼人肯定不会把它理解为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虽说动作发出者离不开唇绕不开吻。假如有人对这个宋代习语不很理解,那么看看下面所引掌故,即便对问答内容不甚明了,也当知不惜唇吻之意。《五灯会元》卷十二,载有百丈惟政禅师语录:
“岩头和尚用三文钱索得个妻,只解捞虾捷蚬,要且不解生男育女,直至如今,门风断绝。大众要识公妻么?百丈今日不惜唇吻,与你诸人注破: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么百鸟衔花献?”师曰:“有钱千里通。”曰:“见后为甚么不衔花?”师曰:“无钱隔壁聋。”问:“达磨未来时如何?”师曰:“六六三十六。”曰:“来后如何?”师曰:“九九八十一。”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木耳树头生。”问:“一切法是佛法,意旨如何?”师曰:“一重山下一重人。”问:“上行下学,未是作家。背楚投吴,方为达士。岂不是和尚语?”师曰:“是。”曰:“父财子用也。”师曰:“汝试用看。”僧拟议,师便打。上堂:“天台普请,人人知有,南岳游山,又作么生?会则灯笼笑你,不会有眼如盲。”
为了注释两句诗,师徒一问一答费了这么大段,百丈禅师真正地做到了“不惜唇吻”,苦口婆心昭昭然。可见,不惜唇吻就是不惜花费口舌,言下之意是要说尽一切话语,正面推导和旁敲侧击,总之,要通过话语的表述达到说服对象的目的,从而实现表述者的意图。
连向来主张以“拈花微笑”方式对弟子传经解道的佛门也不惜唇吻,紧跟宋人议论的风潮,不可不谓议论之时尚浸润社会各阶层。
北宋党争愈演愈烈,即与士大夫及政治家们不惜唇吻的朝政议论风气有关。各执己见本不见得是坏事,但所有人反对所有人,从无统一意见,况且由党争演化成党锢和党祸,那就于国不利了。宋太祖曾誓约,藏之太庙:“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使谏官有恃无恐,也使朝廷上下各为其利,党同伐异,置私利于前,国运于后。一旦临时有事,则互相攻讦,民心与军心涣散,未及接战而心已背矣!“宋人议论未定,而兵已渡河”的笑话很自然就产生了。
既然不惜唇吻与误国大事有嫌,那么为何宋人依然热衷如故?
李弥逊有诗云:
幺麽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
但知射影求阴中,可笑当车不自量。
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
须臾怀命随翻手,蛮触应难望故乡。
诗题原为《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敢将唇吻犯堂堂”,本是嘲笑蚊蚋之类的小动物,可是用来形容宋人那副好辩善议的唇吻未尝不当。它刚好体现这些文人们的时尚追求,一可表示不落伍;二标示伟岸人格;三在论辩过程中征服对手,获得语言上的快感。刘勰《文心雕龙卷三十三·声律》曰:“故言语者,文章关键,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不战而屈人之兵,历来是文人骚客的梦想,所以在话语对抗中征服对手,必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酷的是,宋人通过议论能达到引起君王注意的效果,取得重用,从而实现自己某些远图。“申商刀锯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勋”(《文心雕龙卷十七·诸子》),应当是宋代文人士大夫们梦寐以求的事业。
然而,不惜唇吻并非没有麻烦,它招致的结果往往是唇吻可畏,有时带给人的受挫印痕几乎终生难忘。
前文已说,宋代强化中央集权、重视文人的统治政策是鉴于前朝皇权式微、天下离析的情况而确定的,一方面的确有助于平息兵火及繁盛国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三冗”(冗兵、冗官和冗费)的负面效应,使宋朝一直处于患贫患弱的窘境。为此,从庆历以来的通变救弊思潮应运而生。同时,围绕着熙宁变法产生的新旧党争也越来越复杂难辨。“法之初行,议论纷纷”,各方都自视有责任兴致太平,因而各持己见,导致像南宋陈亮在《铨选资格》中所说的结果:“方庆历、嘉,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也。及熙宁、元丰之际,则又以变法为患。虽如两苏兄弟之习于论事,亦不过勇于嘉佑之策,而持重于熙宁之议,转手之间,而两论立矣。”(《龙川先生文集》卷十一)从文化语境上看,各方政见前后态度不一,并交相攻讦,导致党祸连连,文祸蜂起,与宋代鼓励议论事务的风尚关联甚大;而相互攻讦的后果是人人自危,忧畏讥谗,身与心均备受重创。
一句话,唇吻可畏是不惜唇吻者内心深处的阴影。从起初的君子小人之辩与朋党论,到台谏制度与台谏势力的推波助澜,再到党同伐异而制造的“进奏院案”、“乌台诗案”、“车盖亭诗案”、“神宗实录案”、“同文馆狱”、“嘉禾篇案”以及东坡策题、题诗之谤,光是北宋一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就经历了不少天风海雨,庆历党争、熙丰党争、元党争、蜀洛朔党争及绍述党争,种种明争暗斗的经历,使宋人深深地感到唇吻可畏。新旧党派文人群体的聚合与分野,意气之争与唇吻主体的畏祸心理,党锢文祸与士人们的价值取向,等等,无不揭示宋人佯作气定神闲、其实内忧外患的真实面目。唇吻可畏正是宋人内倾封闭和指斥异己的心理和行为的直接结果,两者又是互为因果的。这个影响波及南宋士人群体,方岳有诗为证:
生无燕颔可封侯,贫有牛衣可省愁。
老矣江湖双短鬓,悠哉天地一归舟。
野夫畴昔友麋鹿,人世是非风马牛。
口角雌黄吾岂敢,并忘皮裹有春秋。
诗的题目叫《始见台章弹予面目可憎唇吻可畏》。按:方岳(1199~1262年),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历任淮东安抚司干官、南康军(今江西星子)、饶州(今江西鄱阳)、袁州(今江西宜春)、抚州(今江西临川)等地长官。性格倔强,自言“生无媚骨,与世少谐”(《通杨左师》),或触犯同僚,或忤逆达官,事有未合,即拍案而起,不顾念后果,因而仕途屡受挫折,数遭罢黜,坎坷终身。正是他因言辞争辩招来了如此多的身世变故,才会作诗痛定思痛,回归到杨万里诚斋体的童趣里。毕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语无二三”(《别子才司令》),虽然谁掌握话语霸权和经典阐释权,谁就掌握争唇吻的主导权,但是强争唇吻最终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只会给人留下面目可憎的恶劣印象。
争唇吻,即言辞争辩,而言辞争辩大多是空谈,往往得不偿失,过来人或聪明人一般不屑为之。但是,真正做到不争唇吻的人是很少的,除非万缘皆空或修行得道。一般情况下,宋人在这么一个特定的内敛型时代氛围里,都爱好参与讨论大小事情,特别是国家时事。欧阳修于庆历五年作诗《镇阳读书》:
平生事笔砚,自可娱文章;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
治学、创作、从政三件事是士大夫们的人生目标。而议论煌煌是实现他们人生目标及价值的具体行为。所以,明知唇吻可畏亦在所不顾,明知随时会遭贬处穷亦口舌不疲。
以苏东坡为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载:
熙宁初,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退而与宾客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知言。
吃尽了苦头,东坡也本性难改,加上他虽属旧党,实际上特立独行,只好多受一些贬谪之累。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东坡“怒邻骂坐”,正如他自己在徐州《与滕达道》中自述:“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而司马光执政全盘否定新法的时候,东坡又着力与之廷辩,甚至性急火爆时呼司马光为“司马牛”。这样的脾气进行朝政议事怎么能心平气和、开诚布公?黄庭坚在《豫章黄先生文集》中告诫弟子辈:“东坡文章妙天下,而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当然,并非东坡一人如此,举朝皆然,连理学开创者程颐都“以天下自任,议论褒贬,无所顾避”(朱熹《伊川先生年谱》),遑论他人!所以,时风使然,结果发展成打击报复、恨壑难填的局面,弄得人人居安不敢不思危。
最糟糕的是,自宋代进奏院案及乌台诗案肇始,以兴治文字狱来排斥异论、打击异己的作法演化成后代历史的定制和惯常手段。虽说此前历史上也有过文字狱,但不成气候。自宋代以后的文字狱案件,不管是所涉文字治有确证还是深文周纳、捕风捉影,一律坐连甚众,规模极大,无疑,这与宋人不惜唇吻脱不了干系。而越来越酷烈血腥的文字狱使后人产生唇吻可畏的阴暗心理,也是在所难免的。不惜唇吻的激情褪尽之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的状况,恐怕不仅仅是东坡一人的忧畏心理写照,更是全体宋人对唇吻可畏局面的恐惧感的表露。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太祖皇帝问赵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普熟思未答。间再问如前,普对曰:“道理最大。”上屡称善。
可见,宋诗中议论纷纷,是由君主的治国理念推动的,个中实践也不乏理与趣的相映成辉。当然,为议论而空发议论的现象肯定存在,面目可憎,自然为严羽所痛恨。不过,大多数宋诗中的议论还是从自家胸襟发出,流露出参政议政的入世激情,闪耀着人生智慧的光芒。这些士大夫们大体像范仲淹一样怀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和精神,也就难免议论行事,甚至发生意气之争。由意气之争,导致宋人话语中流行一个词,那就是“不惜唇吻”。
“不惜唇吻”是什么意思?明眼人肯定不会把它理解为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虽说动作发出者离不开唇绕不开吻。假如有人对这个宋代习语不很理解,那么看看下面所引掌故,即便对问答内容不甚明了,也当知不惜唇吻之意。《五灯会元》卷十二,载有百丈惟政禅师语录:
“岩头和尚用三文钱索得个妻,只解捞虾捷蚬,要且不解生男育女,直至如今,门风断绝。大众要识公妻么?百丈今日不惜唇吻,与你诸人注破: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么百鸟衔花献?”师曰:“有钱千里通。”曰:“见后为甚么不衔花?”师曰:“无钱隔壁聋。”问:“达磨未来时如何?”师曰:“六六三十六。”曰:“来后如何?”师曰:“九九八十一。”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木耳树头生。”问:“一切法是佛法,意旨如何?”师曰:“一重山下一重人。”问:“上行下学,未是作家。背楚投吴,方为达士。岂不是和尚语?”师曰:“是。”曰:“父财子用也。”师曰:“汝试用看。”僧拟议,师便打。上堂:“天台普请,人人知有,南岳游山,又作么生?会则灯笼笑你,不会有眼如盲。”
为了注释两句诗,师徒一问一答费了这么大段,百丈禅师真正地做到了“不惜唇吻”,苦口婆心昭昭然。可见,不惜唇吻就是不惜花费口舌,言下之意是要说尽一切话语,正面推导和旁敲侧击,总之,要通过话语的表述达到说服对象的目的,从而实现表述者的意图。
连向来主张以“拈花微笑”方式对弟子传经解道的佛门也不惜唇吻,紧跟宋人议论的风潮,不可不谓议论之时尚浸润社会各阶层。
北宋党争愈演愈烈,即与士大夫及政治家们不惜唇吻的朝政议论风气有关。各执己见本不见得是坏事,但所有人反对所有人,从无统一意见,况且由党争演化成党锢和党祸,那就于国不利了。宋太祖曾誓约,藏之太庙:“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使谏官有恃无恐,也使朝廷上下各为其利,党同伐异,置私利于前,国运于后。一旦临时有事,则互相攻讦,民心与军心涣散,未及接战而心已背矣!“宋人议论未定,而兵已渡河”的笑话很自然就产生了。
既然不惜唇吻与误国大事有嫌,那么为何宋人依然热衷如故?
李弥逊有诗云:
幺麽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
但知射影求阴中,可笑当车不自量。
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
须臾怀命随翻手,蛮触应难望故乡。
诗题原为《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敢将唇吻犯堂堂”,本是嘲笑蚊蚋之类的小动物,可是用来形容宋人那副好辩善议的唇吻未尝不当。它刚好体现这些文人们的时尚追求,一可表示不落伍;二标示伟岸人格;三在论辩过程中征服对手,获得语言上的快感。刘勰《文心雕龙卷三十三·声律》曰:“故言语者,文章关键,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不战而屈人之兵,历来是文人骚客的梦想,所以在话语对抗中征服对手,必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酷的是,宋人通过议论能达到引起君王注意的效果,取得重用,从而实现自己某些远图。“申商刀锯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勋”(《文心雕龙卷十七·诸子》),应当是宋代文人士大夫们梦寐以求的事业。
然而,不惜唇吻并非没有麻烦,它招致的结果往往是唇吻可畏,有时带给人的受挫印痕几乎终生难忘。
前文已说,宋代强化中央集权、重视文人的统治政策是鉴于前朝皇权式微、天下离析的情况而确定的,一方面的确有助于平息兵火及繁盛国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三冗”(冗兵、冗官和冗费)的负面效应,使宋朝一直处于患贫患弱的窘境。为此,从庆历以来的通变救弊思潮应运而生。同时,围绕着熙宁变法产生的新旧党争也越来越复杂难辨。“法之初行,议论纷纷”,各方都自视有责任兴致太平,因而各持己见,导致像南宋陈亮在《铨选资格》中所说的结果:“方庆历、嘉,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也。及熙宁、元丰之际,则又以变法为患。虽如两苏兄弟之习于论事,亦不过勇于嘉佑之策,而持重于熙宁之议,转手之间,而两论立矣。”(《龙川先生文集》卷十一)从文化语境上看,各方政见前后态度不一,并交相攻讦,导致党祸连连,文祸蜂起,与宋代鼓励议论事务的风尚关联甚大;而相互攻讦的后果是人人自危,忧畏讥谗,身与心均备受重创。
一句话,唇吻可畏是不惜唇吻者内心深处的阴影。从起初的君子小人之辩与朋党论,到台谏制度与台谏势力的推波助澜,再到党同伐异而制造的“进奏院案”、“乌台诗案”、“车盖亭诗案”、“神宗实录案”、“同文馆狱”、“嘉禾篇案”以及东坡策题、题诗之谤,光是北宋一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就经历了不少天风海雨,庆历党争、熙丰党争、元党争、蜀洛朔党争及绍述党争,种种明争暗斗的经历,使宋人深深地感到唇吻可畏。新旧党派文人群体的聚合与分野,意气之争与唇吻主体的畏祸心理,党锢文祸与士人们的价值取向,等等,无不揭示宋人佯作气定神闲、其实内忧外患的真实面目。唇吻可畏正是宋人内倾封闭和指斥异己的心理和行为的直接结果,两者又是互为因果的。这个影响波及南宋士人群体,方岳有诗为证:
生无燕颔可封侯,贫有牛衣可省愁。
老矣江湖双短鬓,悠哉天地一归舟。
野夫畴昔友麋鹿,人世是非风马牛。
口角雌黄吾岂敢,并忘皮裹有春秋。
诗的题目叫《始见台章弹予面目可憎唇吻可畏》。按:方岳(1199~1262年),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历任淮东安抚司干官、南康军(今江西星子)、饶州(今江西鄱阳)、袁州(今江西宜春)、抚州(今江西临川)等地长官。性格倔强,自言“生无媚骨,与世少谐”(《通杨左师》),或触犯同僚,或忤逆达官,事有未合,即拍案而起,不顾念后果,因而仕途屡受挫折,数遭罢黜,坎坷终身。正是他因言辞争辩招来了如此多的身世变故,才会作诗痛定思痛,回归到杨万里诚斋体的童趣里。毕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语无二三”(《别子才司令》),虽然谁掌握话语霸权和经典阐释权,谁就掌握争唇吻的主导权,但是强争唇吻最终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只会给人留下面目可憎的恶劣印象。
争唇吻,即言辞争辩,而言辞争辩大多是空谈,往往得不偿失,过来人或聪明人一般不屑为之。但是,真正做到不争唇吻的人是很少的,除非万缘皆空或修行得道。一般情况下,宋人在这么一个特定的内敛型时代氛围里,都爱好参与讨论大小事情,特别是国家时事。欧阳修于庆历五年作诗《镇阳读书》:
平生事笔砚,自可娱文章;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
治学、创作、从政三件事是士大夫们的人生目标。而议论煌煌是实现他们人生目标及价值的具体行为。所以,明知唇吻可畏亦在所不顾,明知随时会遭贬处穷亦口舌不疲。
以苏东坡为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载:
熙宁初,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退而与宾客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知言。
吃尽了苦头,东坡也本性难改,加上他虽属旧党,实际上特立独行,只好多受一些贬谪之累。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东坡“怒邻骂坐”,正如他自己在徐州《与滕达道》中自述:“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而司马光执政全盘否定新法的时候,东坡又着力与之廷辩,甚至性急火爆时呼司马光为“司马牛”。这样的脾气进行朝政议事怎么能心平气和、开诚布公?黄庭坚在《豫章黄先生文集》中告诫弟子辈:“东坡文章妙天下,而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当然,并非东坡一人如此,举朝皆然,连理学开创者程颐都“以天下自任,议论褒贬,无所顾避”(朱熹《伊川先生年谱》),遑论他人!所以,时风使然,结果发展成打击报复、恨壑难填的局面,弄得人人居安不敢不思危。
最糟糕的是,自宋代进奏院案及乌台诗案肇始,以兴治文字狱来排斥异论、打击异己的作法演化成后代历史的定制和惯常手段。虽说此前历史上也有过文字狱,但不成气候。自宋代以后的文字狱案件,不管是所涉文字治有确证还是深文周纳、捕风捉影,一律坐连甚众,规模极大,无疑,这与宋人不惜唇吻脱不了干系。而越来越酷烈血腥的文字狱使后人产生唇吻可畏的阴暗心理,也是在所难免的。不惜唇吻的激情褪尽之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的状况,恐怕不仅仅是东坡一人的忧畏心理写照,更是全体宋人对唇吻可畏局面的恐惧感的表露。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