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山炮校的6个月,是我在部队生活中最难忘记的。
所谓“松山炮校”,并不是真正的炮兵学校,是我们部队的训练队办的一期炮长培训班。这期培训班有3个月在队里学习射击理论,3个月在靶场实际操作。这个靶场在辽宁某县一个叫松山堡的村子附近的一个山里,我们就驻在松山堡村,因此我们便自己把这期培训班命名为“松山炮校”。
提起“松山炮校”,首先就想到我们的校长孙长明。他的实际职务是训练队长,营级干部,当时我们这些参加培训的小炮长对他是非常尊敬、佩服,甚至说崇拜也不为过。
他中等个头,非常健壮,浓浓的眉毛,双目炯炯,面色微黑,重重的胡子刮得铁青,是一副典型的军官的相貌。他是当年“大比武”的尖子,特等射手,军事素质可想而知。他的专业是射击,因此亲自抓我们这期培训班,主要课程如射击理论,武器的构造及原理等都是他亲自讲。他不是专业教员,但理论功底很好,像弹道学的一些计算,火炮稳定系统的陀螺原理等比较深的知识他都能讲得很清楚。他的课生动幽默,深入浅出,让人很容易接受。他不但课讲得好,管理上也别具一格。他虽然有一张严肃、不怒而威的面孔,但却平易和蔼,对我们这些小战士就像老大哥一样,谁有什么问题,他总是循循善诱,从不板着面孔训人。他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篮球、乒乓球,还经常给我们拉二胡。他会拉《二泉映月》,当时这支曲子还没有解放,人们很少了解,我就是从他那里第一次听到的。正是这样的校长,才使我们的炮校生活令人留恋。最让人服气的还是他的射击技能。坦克每次打靶,都要对枪炮进行校正,使之与瞄准镜一致。一般的打靶,要在前一天就做各种准备工作,先要校枪,这是个很麻烦的活儿,需十几发或几十发子弹,才能校正好。他校枪很快,一般只用两发子弹,最多三发子弹就校好了。先瞄准靶子打出一发,看弹着点位置,回到坦克中用扳手拧固定机枪的相应的螺丝钉,再打第二发,就打中靶心了,如果万一不理想,回去再调整一下,打出第三发子弹再检查就一定准了。这个水平直到复员我也没达到。
松山炮校所在地的山山水水,也让人难以忘怀。我的家乡是丘陵地带,没有山也没有水,第一次到了山清水秀的地方真如到了人间仙境。村子不远的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河水绕过一面石壁的甩湾处,形成了一片宽阔而平静的水面,是游泳的好地方。山里的水很凉,在闷热的中午下去泡上一会儿,便暑热全消。游累了就在树阴下的石板上休息,伴着“啾啾”的鸟鸣小睡,好不惬意。刚开始时我还是个“秤砣”,一点儿也不会游,其他战友会一点儿“狗刨”之类的能漂起来。我们队长会蛙泳,游得非常好,在清澈的水中,动作看得非常清楚,真的就像是青蛙一样,游得快而轻松。我们就跟着学,最后学会了,还数我这个“秤砣”的动作最标准,他们那些原先会一些的,虽也改成了蛙泳,但总还是带有一点“狗刨”的影子。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在部队学习的那些技术,现在一直在使用而且使我身体健康、生活增添乐趣的还就是在松山炮校开始学的游泳。村子四周都是山,虽然没有什么奇峰怪岭,却也是高低错落,堆青叠翠,赏心悦目,当地人管它叫“象牙山”,每个周末我们都可以去爬山。这里没有遮天蔽日的森林,多是杂树灌木,但也很富有。这里特产一种大白杏,个头和桃子差不多,酸甜爽脆。杏树皮是黑色的,一次有人发现树上有蛇,我仔细看了半天才发现是一条和杏树皮一样的黑色的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蛇。这里产一种梨,当地人叫“马蹄黄”,因为大如马蹄,熟透是金黄色,因此得名,酸甜可口,绵软细腻,没有渣滓。其它的山里红、山丁子,山葡萄自不必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圆枣子,一棵圆枣子藤萝可以爬很大一片,熟透的枣子个子大,格外的甜,它的惟一毛病是熟了不好保存。当时就拣熟的现吃,吃饱了再采些没熟透的带回去。这里还有很多草药,我们还帮当地的医生上山采过草药,现在还记得有什么苍术、柴胡、地龙之类,一天下来一个人能采十几斤,虽是攀山越岭,一点不觉得累。山里还有蘑菇,我们有一次采了很多蘑菇回来改善伙食。村民看我们采了那么多的蘑菇,就过来,把筐里的蘑菇倒在地上,说要挑一种有毒的,还真挑出了几棵。他们说,以后再采蘑菇时这样的千万不要采,这叫“蹬腿蘑”,吃了人就蹬腿了,说得我们有些害怕。
难忘松山炮校,还因为驻地百姓的淳朴善良,对军队的一片真情。拥军爱民,军民鱼水情在那里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因为这附近有军队的靶场,这里常有驻军,他们经常和军队打交道,关系处得非常好。特别是这里发生一场事故后,他们对军队的感情就更深了。那还是我入伍之前的几年,这里的几个村民到山里的一个很长的山洞里面去拣柴,由于缺氧闷在里边,是我们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们背出来的,这几个人一直把军人当作救命恩人。我们的坦克一到,村民就都围了上来,像迎亲人一样,争着要求住到自己家,这当然要由当地政府安排。我们十几个人安排在一户人家,队部安排一户人家,伙房安排一户人家。被分到的人家,高高兴兴的,像接亲戚一样把我们领回家去。我们住的那家房屋很宽敞,我们住的是一铺北炕。房东大叔老实厚道,大婶爱说爱笑,待我们都非常好。第一天中午,我们吃完饭回来,十几个人,坐在北炕上,当时我们都剃了光头,帽子一摘,齐刷刷一群“和尚”,房东大婶正坐在南炕上吃饭,一抬头看见一帮秃子,那是她第一次看到我们的秃头,笑得饭碗都掉在了炕上。当时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怕我们受潮,每天晚上还给我们烧炕,晚上经常拿出他们家捂在筐里的“马蹄黄”梨给我们吃,还帮我们洗衣服。那段时间我犯痔疮,这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很遭罪。大婶知道后,就给我找偏方,她用的偏方是獾子油,这东西山里有的人家有,淘弄来之后,她让我每天晚上睡觉时,涂在患处,同时她还给我用獾子油摊鸡蛋吃。因为这是治病的,不用大锅摊,是用一个专用的铁勺子,放上獾子油,打里一个鸡蛋,架到火上,一天吃上一个。晚上让我睡在炕头,多烧点火,热炕加上獾子油的内服外抹,我的痔疮还真的缓解了很多。我们离开时,他们一家一直送出村外,我们都流下了眼泪。
炮校的生活只有6个月,而30年后的今天,还时常魂牵梦绕。
所谓“松山炮校”,并不是真正的炮兵学校,是我们部队的训练队办的一期炮长培训班。这期培训班有3个月在队里学习射击理论,3个月在靶场实际操作。这个靶场在辽宁某县一个叫松山堡的村子附近的一个山里,我们就驻在松山堡村,因此我们便自己把这期培训班命名为“松山炮校”。
提起“松山炮校”,首先就想到我们的校长孙长明。他的实际职务是训练队长,营级干部,当时我们这些参加培训的小炮长对他是非常尊敬、佩服,甚至说崇拜也不为过。
他中等个头,非常健壮,浓浓的眉毛,双目炯炯,面色微黑,重重的胡子刮得铁青,是一副典型的军官的相貌。他是当年“大比武”的尖子,特等射手,军事素质可想而知。他的专业是射击,因此亲自抓我们这期培训班,主要课程如射击理论,武器的构造及原理等都是他亲自讲。他不是专业教员,但理论功底很好,像弹道学的一些计算,火炮稳定系统的陀螺原理等比较深的知识他都能讲得很清楚。他的课生动幽默,深入浅出,让人很容易接受。他不但课讲得好,管理上也别具一格。他虽然有一张严肃、不怒而威的面孔,但却平易和蔼,对我们这些小战士就像老大哥一样,谁有什么问题,他总是循循善诱,从不板着面孔训人。他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篮球、乒乓球,还经常给我们拉二胡。他会拉《二泉映月》,当时这支曲子还没有解放,人们很少了解,我就是从他那里第一次听到的。正是这样的校长,才使我们的炮校生活令人留恋。最让人服气的还是他的射击技能。坦克每次打靶,都要对枪炮进行校正,使之与瞄准镜一致。一般的打靶,要在前一天就做各种准备工作,先要校枪,这是个很麻烦的活儿,需十几发或几十发子弹,才能校正好。他校枪很快,一般只用两发子弹,最多三发子弹就校好了。先瞄准靶子打出一发,看弹着点位置,回到坦克中用扳手拧固定机枪的相应的螺丝钉,再打第二发,就打中靶心了,如果万一不理想,回去再调整一下,打出第三发子弹再检查就一定准了。这个水平直到复员我也没达到。
松山炮校所在地的山山水水,也让人难以忘怀。我的家乡是丘陵地带,没有山也没有水,第一次到了山清水秀的地方真如到了人间仙境。村子不远的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河水绕过一面石壁的甩湾处,形成了一片宽阔而平静的水面,是游泳的好地方。山里的水很凉,在闷热的中午下去泡上一会儿,便暑热全消。游累了就在树阴下的石板上休息,伴着“啾啾”的鸟鸣小睡,好不惬意。刚开始时我还是个“秤砣”,一点儿也不会游,其他战友会一点儿“狗刨”之类的能漂起来。我们队长会蛙泳,游得非常好,在清澈的水中,动作看得非常清楚,真的就像是青蛙一样,游得快而轻松。我们就跟着学,最后学会了,还数我这个“秤砣”的动作最标准,他们那些原先会一些的,虽也改成了蛙泳,但总还是带有一点“狗刨”的影子。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在部队学习的那些技术,现在一直在使用而且使我身体健康、生活增添乐趣的还就是在松山炮校开始学的游泳。村子四周都是山,虽然没有什么奇峰怪岭,却也是高低错落,堆青叠翠,赏心悦目,当地人管它叫“象牙山”,每个周末我们都可以去爬山。这里没有遮天蔽日的森林,多是杂树灌木,但也很富有。这里特产一种大白杏,个头和桃子差不多,酸甜爽脆。杏树皮是黑色的,一次有人发现树上有蛇,我仔细看了半天才发现是一条和杏树皮一样的黑色的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蛇。这里产一种梨,当地人叫“马蹄黄”,因为大如马蹄,熟透是金黄色,因此得名,酸甜可口,绵软细腻,没有渣滓。其它的山里红、山丁子,山葡萄自不必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圆枣子,一棵圆枣子藤萝可以爬很大一片,熟透的枣子个子大,格外的甜,它的惟一毛病是熟了不好保存。当时就拣熟的现吃,吃饱了再采些没熟透的带回去。这里还有很多草药,我们还帮当地的医生上山采过草药,现在还记得有什么苍术、柴胡、地龙之类,一天下来一个人能采十几斤,虽是攀山越岭,一点不觉得累。山里还有蘑菇,我们有一次采了很多蘑菇回来改善伙食。村民看我们采了那么多的蘑菇,就过来,把筐里的蘑菇倒在地上,说要挑一种有毒的,还真挑出了几棵。他们说,以后再采蘑菇时这样的千万不要采,这叫“蹬腿蘑”,吃了人就蹬腿了,说得我们有些害怕。
难忘松山炮校,还因为驻地百姓的淳朴善良,对军队的一片真情。拥军爱民,军民鱼水情在那里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因为这附近有军队的靶场,这里常有驻军,他们经常和军队打交道,关系处得非常好。特别是这里发生一场事故后,他们对军队的感情就更深了。那还是我入伍之前的几年,这里的几个村民到山里的一个很长的山洞里面去拣柴,由于缺氧闷在里边,是我们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们背出来的,这几个人一直把军人当作救命恩人。我们的坦克一到,村民就都围了上来,像迎亲人一样,争着要求住到自己家,这当然要由当地政府安排。我们十几个人安排在一户人家,队部安排一户人家,伙房安排一户人家。被分到的人家,高高兴兴的,像接亲戚一样把我们领回家去。我们住的那家房屋很宽敞,我们住的是一铺北炕。房东大叔老实厚道,大婶爱说爱笑,待我们都非常好。第一天中午,我们吃完饭回来,十几个人,坐在北炕上,当时我们都剃了光头,帽子一摘,齐刷刷一群“和尚”,房东大婶正坐在南炕上吃饭,一抬头看见一帮秃子,那是她第一次看到我们的秃头,笑得饭碗都掉在了炕上。当时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怕我们受潮,每天晚上还给我们烧炕,晚上经常拿出他们家捂在筐里的“马蹄黄”梨给我们吃,还帮我们洗衣服。那段时间我犯痔疮,这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很遭罪。大婶知道后,就给我找偏方,她用的偏方是獾子油,这东西山里有的人家有,淘弄来之后,她让我每天晚上睡觉时,涂在患处,同时她还给我用獾子油摊鸡蛋吃。因为这是治病的,不用大锅摊,是用一个专用的铁勺子,放上獾子油,打里一个鸡蛋,架到火上,一天吃上一个。晚上让我睡在炕头,多烧点火,热炕加上獾子油的内服外抹,我的痔疮还真的缓解了很多。我们离开时,他们一家一直送出村外,我们都流下了眼泪。
炮校的生活只有6个月,而30年后的今天,还时常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