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讲求课堂教学实践性,它希望开启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培养进程,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简单论述了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学科综合素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声现象;教学应用
素质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讲求实践性应用,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希望培养新一代全能型人才。在本文看来,合理利用各种创新教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必要的,就比如说思维导图教法,它所呈现的教学模式相对直观,可有效激发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一、思維导图的基本内涵
思维导图法(mind map)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模式,它常常应用于记忆、学习中。按照英语的名词解释,直译过来就是在人的意识中形成“地图”。利用人脑的发散思维进行思维拓展,就像展开一张地图一样。思维导图的主要特色就是运用了图文并茂的技巧,把所思考内容的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组织层次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将主题中的关键词、图像等相关用颜色、形状区分开来,从而建立记忆链接。科学实践认为,思维导图充分开发和运用了人左右脑的机能,是能够协助人脑平衡发展,开发大脑深层潜能的良好思维模式。
二、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思维导图
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可应用思维导图教法,它就希望物理教学本身能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不断增加基于学生、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四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与相互换位思考,更加强调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换言之,就是要摒弃传统的文字、概念图与教师的口耳相传方法,摒弃传统的硬性记忆学习模式,利用相对直观的思维导图模式解读各种物理现象,充分体现思维导图的科学性与高效率性。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本文认为思维导图就更加贴近于学生现实生活,在物理这种强调实践与灵活逻辑思维的学科中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双重培养,进而实现对他们学习思维的有效发散,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在初中物理中加入思维导图,就能鼓励引导学生展开多方向思考,再配合逆向思考或侧向思考解决问题。比如在逆向思考中,思维导图就能基于物理发散思维展开设计,直观展示物理知识点图示内容,从结果逆推解题过程,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说思维导图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考问题的角度与空间,帮助学生更好突破思维瓶颈,更多考虑融合思维导图思想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这证明了思维导图教法的多元化功能优势。
三、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具体应用
思维导图强调实践性教学内涵,这与本文所探讨的新课改背景所倡导的物理实践性教学理论不谋而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引入思维导图,令其能够合理贯穿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课前预习与课中教学等各个阶段。
(一)课前预习阶段的思维导图应用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就需要引入思维导图,在明确基本预习目标后引导学生浏览所学习内容知识点,主要围绕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知识重难点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比如先绘制一套简单的预习用思维导图,大致为学生呈现知识点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前就明确课中主题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说,将该课的一些关键词汇用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形成简单的逻辑关系,它也是课中教学的大致学习流程。学生在观看该思维导图后大致上能够了解教师会在课堂上讲解哪些内容,并在预习后自己预习过程中做好准备,这对提高课中教学效率很有好处。
(二)课中教学阶段的思维导图应用
在正式的课中教学阶段,教师就要结合本课内容展开深入的思维导图设计与应用,结合习题、思维导图与课程核心知识点三位一体展开教学过程,比如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声现象》教学为例,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就会为学生出示习题,看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并希望他们能够结合思维导图解决问题,切身体会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巧妙的、便捷的思维工具的优势之处。例如教师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桌上有一根笔直的钢管,一位同学将耳朵贴在钢管上,另一个同学在另一侧敲击,钢管至少要多长才能听到两个声音?”
这道问题就呈现了非常奇妙的声现象,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同时教师也要教授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耳朵分辨两个声音。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首先回忆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最慢这一知识点。而对于人耳,原声与回声至少要相差0.1s分辨出两种声音。这些相对独立的知识学生们都懂,但是如何将他们串联起来解决钢管的长度问题则是难题,为此教师就为学生设计了思维导图,如下图。
原声与回声的传播思维导图设计图
如上图,教师就为学生呈现了这样的思维导图,希望学生能够直观观察思维导图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结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快慢存在差异,所以结合这一理论钢管敲击后传入耳朵的第一个声音必然是固体声音传播结果,第二个声音才是空气传播。结合上述教师所给出的思维导图,教师也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关联起来,得出如下解题思路:[LV空气-LV钢管=0.1]。
将声音在钢管、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带入上述算式就能计算得出钢管的长度。在该课教学中,就讨论到了有关声音在三态中传播的不同数据,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示相应的知识点内容,帮助学生最终快速锁定答案,教学应用效果明显。
四、总结
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像本文所提到的思维导图教法就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节奏、理清学生学习思路、从整体上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良好的思维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德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9):167-168.
[2]赵静.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小作家选刊,2017(28):77.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声现象;教学应用
素质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讲求实践性应用,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希望培养新一代全能型人才。在本文看来,合理利用各种创新教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必要的,就比如说思维导图教法,它所呈现的教学模式相对直观,可有效激发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一、思維导图的基本内涵
思维导图法(mind map)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模式,它常常应用于记忆、学习中。按照英语的名词解释,直译过来就是在人的意识中形成“地图”。利用人脑的发散思维进行思维拓展,就像展开一张地图一样。思维导图的主要特色就是运用了图文并茂的技巧,把所思考内容的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组织层次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将主题中的关键词、图像等相关用颜色、形状区分开来,从而建立记忆链接。科学实践认为,思维导图充分开发和运用了人左右脑的机能,是能够协助人脑平衡发展,开发大脑深层潜能的良好思维模式。
二、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思维导图
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可应用思维导图教法,它就希望物理教学本身能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不断增加基于学生、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四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与相互换位思考,更加强调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换言之,就是要摒弃传统的文字、概念图与教师的口耳相传方法,摒弃传统的硬性记忆学习模式,利用相对直观的思维导图模式解读各种物理现象,充分体现思维导图的科学性与高效率性。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本文认为思维导图就更加贴近于学生现实生活,在物理这种强调实践与灵活逻辑思维的学科中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双重培养,进而实现对他们学习思维的有效发散,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在初中物理中加入思维导图,就能鼓励引导学生展开多方向思考,再配合逆向思考或侧向思考解决问题。比如在逆向思考中,思维导图就能基于物理发散思维展开设计,直观展示物理知识点图示内容,从结果逆推解题过程,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说思维导图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考问题的角度与空间,帮助学生更好突破思维瓶颈,更多考虑融合思维导图思想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这证明了思维导图教法的多元化功能优势。
三、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具体应用
思维导图强调实践性教学内涵,这与本文所探讨的新课改背景所倡导的物理实践性教学理论不谋而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引入思维导图,令其能够合理贯穿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课前预习与课中教学等各个阶段。
(一)课前预习阶段的思维导图应用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就需要引入思维导图,在明确基本预习目标后引导学生浏览所学习内容知识点,主要围绕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知识重难点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比如先绘制一套简单的预习用思维导图,大致为学生呈现知识点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前就明确课中主题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说,将该课的一些关键词汇用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形成简单的逻辑关系,它也是课中教学的大致学习流程。学生在观看该思维导图后大致上能够了解教师会在课堂上讲解哪些内容,并在预习后自己预习过程中做好准备,这对提高课中教学效率很有好处。
(二)课中教学阶段的思维导图应用
在正式的课中教学阶段,教师就要结合本课内容展开深入的思维导图设计与应用,结合习题、思维导图与课程核心知识点三位一体展开教学过程,比如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声现象》教学为例,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就会为学生出示习题,看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并希望他们能够结合思维导图解决问题,切身体会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巧妙的、便捷的思维工具的优势之处。例如教师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桌上有一根笔直的钢管,一位同学将耳朵贴在钢管上,另一个同学在另一侧敲击,钢管至少要多长才能听到两个声音?”
这道问题就呈现了非常奇妙的声现象,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同时教师也要教授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耳朵分辨两个声音。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首先回忆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最慢这一知识点。而对于人耳,原声与回声至少要相差0.1s分辨出两种声音。这些相对独立的知识学生们都懂,但是如何将他们串联起来解决钢管的长度问题则是难题,为此教师就为学生设计了思维导图,如下图。
原声与回声的传播思维导图设计图
如上图,教师就为学生呈现了这样的思维导图,希望学生能够直观观察思维导图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结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快慢存在差异,所以结合这一理论钢管敲击后传入耳朵的第一个声音必然是固体声音传播结果,第二个声音才是空气传播。结合上述教师所给出的思维导图,教师也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关联起来,得出如下解题思路:[LV空气-LV钢管=0.1]。
将声音在钢管、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带入上述算式就能计算得出钢管的长度。在该课教学中,就讨论到了有关声音在三态中传播的不同数据,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示相应的知识点内容,帮助学生最终快速锁定答案,教学应用效果明显。
四、总结
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像本文所提到的思维导图教法就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节奏、理清学生学习思路、从整体上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良好的思维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德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9):167-168.
[2]赵静.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小作家选刊,2017(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