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这个建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去建构模型,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思想. 这样的自主探索,根植于学生主体,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随物赋形,自然衍生.
一、动眼观察,获得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视觉情景,提供直观可辨别的数学现象(即数据、图表、模型以及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获取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在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教师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抢答):20 ÷ 2,560 ÷ 80,200 ÷ 5,200 ÷ 50,120 ÷ 2,28 ÷ 4,140 ÷ 20,280 ÷ 40,40 ÷ 2,80 ÷ 2,200 ÷ 10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答案,并随机把卡片张贴在黑板上. 教师问:同学们又快又对地完成了口算,你能对这些算式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呢?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1. 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变了;2. 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变了;3. 被除数和除数变了,商不变. 这个发现就是对口算卡片分类的标准,这就使学生获得了商的变化规律的第一个初步认识,即什么变了,从而为怎样变和为什么变这两个较高层次做铺垫.
二、动嘴交流,获得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学生动嘴交流,就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表达,甚至是借助语言建立和培养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常常采用小组交流和组间汇报的形式达到学生动嘴的目的,促进学生建立模型,进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统计”(人教版二年级上)时,教师完成最喜欢的动物的统计表后,让学生把统计表的数据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出最喜欢的动物的数量,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出最喜欢的动物谁多谁少,你还能怎么办呢?(生:统计图)师:对,请打开2号信封,取出一张这样的方格纸,大家先商量商量怎么涂?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用以前的方式“一格表示一人”涂色,格子不够. 师适时追问:怎么办?再度引导学生动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方法:1. 在表格上面添格子表示;2. 在表格旁边占格子表示;3. 用一格表示两人. 学生获得方法后,完成格子图,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交流明晰知识的节点,并在节点上增长新的知识.
三、动手操作,获得技能
“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做”出来的. 动手操作,不仅对演绎活动下的“双基”产生作用,同时对具有情景性的、过程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相比较而言,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最为明显.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人教版五年级上)时,教师作了两个层次的操作:1. 用数方格的方法探索计算面积. 学生通过操作能够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现在请大家验证一下. 2. 分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的转化. 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和拼. 围绕“转化成一个什么图形”进行思考.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开展探究活动. 通过拼剪的图形过程获得“剪—平移—拼”的方法.
上两个环节的递进安排,根据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同时因为这个结果是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的,不是教师强灌给他们的,所以不易遗忘,记忆深刻,同时促使学生向更深层次地去学习数学,总结出更多的规律,乐于探究数学.
四、动脑思考,获得思想
新课改后,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倍加关注. 如集合思想、统计思想、符号化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渗透数学思想,尤其对一些高于生活的数学思想进行初步感知,这对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希望借助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尝试把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但是任意把圆剪成几块后,发觉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演示把圆平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开,再交叉地拼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的近似图形?为什么说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呢?让学生继续观察,将其中左边的一个等份再平均分成2份,将一小份移到右边拼起来,现在拼成的图形近似什么图形?
学生认识到圆面积可能与长方形有关,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剪一剪,拼一拼,并思考拼组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关系. 并尝试完成下列问题:你拼组的是什么图形?拼组的图形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组后图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教师课件演示圆平均分成了8份、16份、32份,拼组成的图形. 然后问,如果无限分下去,虽然这些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的面积大小有改变吗?体会到平均剪下的块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照此探究推理,发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而这里的无限等分,就是极限思想.
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嘴交流、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这些富有生机的自主探索,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高雪茹.让智慧在学生手尖展现[J].新课程学习(下),2014(3).
一、动眼观察,获得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视觉情景,提供直观可辨别的数学现象(即数据、图表、模型以及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获取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在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教师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抢答):20 ÷ 2,560 ÷ 80,200 ÷ 5,200 ÷ 50,120 ÷ 2,28 ÷ 4,140 ÷ 20,280 ÷ 40,40 ÷ 2,80 ÷ 2,200 ÷ 10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答案,并随机把卡片张贴在黑板上. 教师问:同学们又快又对地完成了口算,你能对这些算式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呢?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1. 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变了;2. 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变了;3. 被除数和除数变了,商不变. 这个发现就是对口算卡片分类的标准,这就使学生获得了商的变化规律的第一个初步认识,即什么变了,从而为怎样变和为什么变这两个较高层次做铺垫.
二、动嘴交流,获得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学生动嘴交流,就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表达,甚至是借助语言建立和培养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常常采用小组交流和组间汇报的形式达到学生动嘴的目的,促进学生建立模型,进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统计”(人教版二年级上)时,教师完成最喜欢的动物的统计表后,让学生把统计表的数据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出最喜欢的动物的数量,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出最喜欢的动物谁多谁少,你还能怎么办呢?(生:统计图)师:对,请打开2号信封,取出一张这样的方格纸,大家先商量商量怎么涂?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用以前的方式“一格表示一人”涂色,格子不够. 师适时追问:怎么办?再度引导学生动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方法:1. 在表格上面添格子表示;2. 在表格旁边占格子表示;3. 用一格表示两人. 学生获得方法后,完成格子图,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交流明晰知识的节点,并在节点上增长新的知识.
三、动手操作,获得技能
“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做”出来的. 动手操作,不仅对演绎活动下的“双基”产生作用,同时对具有情景性的、过程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相比较而言,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最为明显.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人教版五年级上)时,教师作了两个层次的操作:1. 用数方格的方法探索计算面积. 学生通过操作能够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现在请大家验证一下. 2. 分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的转化. 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和拼. 围绕“转化成一个什么图形”进行思考.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开展探究活动. 通过拼剪的图形过程获得“剪—平移—拼”的方法.
上两个环节的递进安排,根据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同时因为这个结果是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的,不是教师强灌给他们的,所以不易遗忘,记忆深刻,同时促使学生向更深层次地去学习数学,总结出更多的规律,乐于探究数学.
四、动脑思考,获得思想
新课改后,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倍加关注. 如集合思想、统计思想、符号化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渗透数学思想,尤其对一些高于生活的数学思想进行初步感知,这对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希望借助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尝试把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但是任意把圆剪成几块后,发觉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演示把圆平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开,再交叉地拼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的近似图形?为什么说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呢?让学生继续观察,将其中左边的一个等份再平均分成2份,将一小份移到右边拼起来,现在拼成的图形近似什么图形?
学生认识到圆面积可能与长方形有关,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剪一剪,拼一拼,并思考拼组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关系. 并尝试完成下列问题:你拼组的是什么图形?拼组的图形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组后图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教师课件演示圆平均分成了8份、16份、32份,拼组成的图形. 然后问,如果无限分下去,虽然这些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的面积大小有改变吗?体会到平均剪下的块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照此探究推理,发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而这里的无限等分,就是极限思想.
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嘴交流、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这些富有生机的自主探索,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高雪茹.让智慧在学生手尖展现[J].新课程学习(下),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