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期需要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该兼顾对优良品德的培养,为孩子的人生做好铺垫。有序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形成优秀的习惯,因此应该加强对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保证幼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 常规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15-01
引言
按照我国幼儿园指导大纲的要求,必须要建立健全常规管理办法,规范幼儿的行为,使其学会自我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幼儿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安排。小班幼儿需要经历从家庭环境到幼儿园环境的转变,是关键的过渡期,幼儿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注重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利于幼儿能够迅速的融入到幼儿园这一新环境中,并且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幼儿顺利的度过分离焦虑期,从而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幼儿常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幼儿素质的培养,缺乏健全的常规培养模式,幼儿的优良品格必然难以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维持课堂秩序,所以,如何提升幼儿常规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常规培养的概念
所谓的常规就是幼儿在幼儿园里需要遵守的规则,是幼儿在学生和生活中需要遵守的秩序。常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幼儿的入园以及学习活动时间进行规定,需要结合不同年龄层幼儿的特点,对其作息时间和相关要求进行明确,并在幼儿园这些常规的指导下,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第二,对幼儿每日的活动内容进行规定,比如什么时间进行吃饭和游戏,什么时间进行午休等,都需要按照规定执行,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质量;第三,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二、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必要性
(1)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国家要想实现依法治国,就需要将法律作为“常规”,一个单位要想实现正常运行,就需要将制度作为“常规”,而一个幼儿班级要想实现活动的正常开展,就需要设置班级常规。幼儿班级的常规不仅包含科学的生活常规,而且还包含在交往和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2)进行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形成公德心,自觉的遵守社会上的各种规则和法律,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良好的班级常规是班级顺利有序开展活动的先决条件,良好的生活秩序和保教秩序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常规基础上,是教师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保证。
三、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
1.从细节着手,要求简单明确
在开展各项活动时,需要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要求要做到简单明了。比如在进餐时不得进行交谈、不得挑食;在喝水时注意不要洒在地上,从这些小事做起,对幼儿进行明确的要求。如有必要,还可以在活动开始前让幼儿对相关要求进行复述。
2.让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经努力能做的事也要自己做
比如穿脱衣服、鞋、整理衣服等,由老师给幼儿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幼儿能够初步了解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将幼儿的具体的操作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进行相应的展示,提示幼儿要如何进行操作。比如将幼儿穿脱衣服、鞋、整理衣服、翻袖子等活动的照片在衣帽间进行展示,幼儿就会在无形中感受到表扬和认可,从而树立起自信,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3.要求统一,贵在持之以恒
班级的各个老师之间要形成默契,并对相关要求进行统一,若是每个人的标准不一致,则会让幼儿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要求一旦提出后,就需要进行坚持。若是今天提一下,明天就不再过问了,则不会发挥出任何的效果。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对于事情的对错与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以当幼儿出现不良习惯时,不能一味的进行指责和阻止,而是应该进行耐心的讲解,让幼儿能够形成正向概念。对幼儿的日常行为应该狠抓不放松,对于出现违反常规的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提醒和纠正。
4.在表扬中不断的强化幼儿常规
表扬对于幼儿行为的规范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于表扬和批评尚不敏感,这恰恰说明幼儿的自尊心还没建立起来。而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尊心,同时激发幼儿对表扬的渴望,通过表扬来规范幼儿的行为。表扬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小班幼儿对精神奖励认知度还不够,因此需要配合物质奖励,比如一张奖状、一张贴纸等,但是物质奖励不能过于频繁,而且需要逐渐向精神奖励过渡。对幼儿的表扬要及时,当幼儿在某件事或者某一方面做得好时,应及时进行表扬,而且最好是在人较多的地方进行,这样往往会发挥更好的效果。在进行表扬时,不能过于笼统,需要指出具体的细节,比如“你会帮助小朋友了,真棒!”“你能自己吃饭了,真了不起!”等等。
5.在常规养成中重视儿歌、故事的作用
儿歌往往朗朗上口,幼儿也容易进行记忆,比如在洗手前,翻袖子可以让幼儿进行常规儿歌的朗诵,“小袖子呀爬高山,一爬爬到胳膊中间,袖子高高露手臂,洗起手來真方便。”这样幼儿就会更认真的进行洗手而且袖子不会湿。故事也是幼儿十分喜欢的形式,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常规故事,或者进行原创。有些故事可以进行反复听,相较于传统的说教,故事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律动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在活动开始前,让孩子进行边唱边做,既可以增加活动的气氛,又可以提升幼儿的热情。
6.家园合作,建立统一教育的观念
幼儿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家长的配合,现阶段,各个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长的眼里往往只能看到孩子的优点,却对孩子的缺点置若罔闻。这就需要老师给家长一个正确的引导,不用虚与委蛇,直接将孩子的问题呈现在家长面前,这样可以让家长能够很直接了当的了解到孩子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观摩等形式,可以让家长充分的了解到幼儿活动的常规,并提升对幼儿常规的认识程度,通过幼儿园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有利于小班幼儿常规的迅速养成,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四、结语
幼儿常规的培养是一项缓慢而长期的过程,是需要进行详尽而周密的安排的。幼儿安全、情绪、身心等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幼儿常规的建立,若是没有良好班级常规,则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难以进行开展。幼儿常规的培养不是通过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不断强化和提高的。所以幼儿常规的培养贵在坚持,这样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伍小霞.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99-99.
[2]陈文清.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2):37-38.
[3]特日格勒.小班幼儿学习生活常规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7(2):162-162.
【关键词】小班幼儿 常规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15-01
引言
按照我国幼儿园指导大纲的要求,必须要建立健全常规管理办法,规范幼儿的行为,使其学会自我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幼儿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安排。小班幼儿需要经历从家庭环境到幼儿园环境的转变,是关键的过渡期,幼儿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注重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利于幼儿能够迅速的融入到幼儿园这一新环境中,并且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幼儿顺利的度过分离焦虑期,从而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幼儿常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幼儿素质的培养,缺乏健全的常规培养模式,幼儿的优良品格必然难以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维持课堂秩序,所以,如何提升幼儿常规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常规培养的概念
所谓的常规就是幼儿在幼儿园里需要遵守的规则,是幼儿在学生和生活中需要遵守的秩序。常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幼儿的入园以及学习活动时间进行规定,需要结合不同年龄层幼儿的特点,对其作息时间和相关要求进行明确,并在幼儿园这些常规的指导下,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第二,对幼儿每日的活动内容进行规定,比如什么时间进行吃饭和游戏,什么时间进行午休等,都需要按照规定执行,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质量;第三,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二、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必要性
(1)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国家要想实现依法治国,就需要将法律作为“常规”,一个单位要想实现正常运行,就需要将制度作为“常规”,而一个幼儿班级要想实现活动的正常开展,就需要设置班级常规。幼儿班级的常规不仅包含科学的生活常规,而且还包含在交往和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2)进行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形成公德心,自觉的遵守社会上的各种规则和法律,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良好的班级常规是班级顺利有序开展活动的先决条件,良好的生活秩序和保教秩序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常规基础上,是教师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保证。
三、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
1.从细节着手,要求简单明确
在开展各项活动时,需要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要求要做到简单明了。比如在进餐时不得进行交谈、不得挑食;在喝水时注意不要洒在地上,从这些小事做起,对幼儿进行明确的要求。如有必要,还可以在活动开始前让幼儿对相关要求进行复述。
2.让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经努力能做的事也要自己做
比如穿脱衣服、鞋、整理衣服等,由老师给幼儿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幼儿能够初步了解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将幼儿的具体的操作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进行相应的展示,提示幼儿要如何进行操作。比如将幼儿穿脱衣服、鞋、整理衣服、翻袖子等活动的照片在衣帽间进行展示,幼儿就会在无形中感受到表扬和认可,从而树立起自信,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3.要求统一,贵在持之以恒
班级的各个老师之间要形成默契,并对相关要求进行统一,若是每个人的标准不一致,则会让幼儿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要求一旦提出后,就需要进行坚持。若是今天提一下,明天就不再过问了,则不会发挥出任何的效果。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对于事情的对错与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以当幼儿出现不良习惯时,不能一味的进行指责和阻止,而是应该进行耐心的讲解,让幼儿能够形成正向概念。对幼儿的日常行为应该狠抓不放松,对于出现违反常规的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提醒和纠正。
4.在表扬中不断的强化幼儿常规
表扬对于幼儿行为的规范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于表扬和批评尚不敏感,这恰恰说明幼儿的自尊心还没建立起来。而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尊心,同时激发幼儿对表扬的渴望,通过表扬来规范幼儿的行为。表扬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小班幼儿对精神奖励认知度还不够,因此需要配合物质奖励,比如一张奖状、一张贴纸等,但是物质奖励不能过于频繁,而且需要逐渐向精神奖励过渡。对幼儿的表扬要及时,当幼儿在某件事或者某一方面做得好时,应及时进行表扬,而且最好是在人较多的地方进行,这样往往会发挥更好的效果。在进行表扬时,不能过于笼统,需要指出具体的细节,比如“你会帮助小朋友了,真棒!”“你能自己吃饭了,真了不起!”等等。
5.在常规养成中重视儿歌、故事的作用
儿歌往往朗朗上口,幼儿也容易进行记忆,比如在洗手前,翻袖子可以让幼儿进行常规儿歌的朗诵,“小袖子呀爬高山,一爬爬到胳膊中间,袖子高高露手臂,洗起手來真方便。”这样幼儿就会更认真的进行洗手而且袖子不会湿。故事也是幼儿十分喜欢的形式,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常规故事,或者进行原创。有些故事可以进行反复听,相较于传统的说教,故事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律动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在活动开始前,让孩子进行边唱边做,既可以增加活动的气氛,又可以提升幼儿的热情。
6.家园合作,建立统一教育的观念
幼儿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家长的配合,现阶段,各个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长的眼里往往只能看到孩子的优点,却对孩子的缺点置若罔闻。这就需要老师给家长一个正确的引导,不用虚与委蛇,直接将孩子的问题呈现在家长面前,这样可以让家长能够很直接了当的了解到孩子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观摩等形式,可以让家长充分的了解到幼儿活动的常规,并提升对幼儿常规的认识程度,通过幼儿园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有利于小班幼儿常规的迅速养成,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四、结语
幼儿常规的培养是一项缓慢而长期的过程,是需要进行详尽而周密的安排的。幼儿安全、情绪、身心等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幼儿常规的建立,若是没有良好班级常规,则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难以进行开展。幼儿常规的培养不是通过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不断强化和提高的。所以幼儿常规的培养贵在坚持,这样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伍小霞.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99-99.
[2]陈文清.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2):37-38.
[3]特日格勒.小班幼儿学习生活常规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7(2):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