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后病找人”。中年是人生的顶峰时期,但也是承受事业压力、家庭压力、角色压力最多的阶段。人到中年,难免有些毛病,特别是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
中年男人的胃真的是多事之地,社会竞争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影响,中年人成为胃病的主流发病群体,多数中年人都不同程度患有胃病,尤其是胃溃疡,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尤其是像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恶性贫血都有演变成胃癌的可能。
然而很多人发现生病时却已经是中晚期了,有的甚至失去了治愈的机会。大部分的疾病都有一些警告信号,依据这些信号对照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对早期发现疾病有一定的益处。
早期胃癌多数无明显症状,仅有上腹不适及食后腹胀、食欲减退。这些症状常与普通的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溃疡相似,但有一些早期隐痛者亦可出现出血与黑便。若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食后饱胀、食欲减退,治疗无效并且有进行性加重、消瘦、贫血等症状。另外,原有溃疡病及胃炎病史,但症状反复发作,治疗无效,并且日益加重,有时呕吐宿食或有呕血及黑便倾向(包括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均有患胃癌的可能。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明显消瘦。50岁以上,过去无胃痛、胃病史,短期出现胃部症状者。多年前因胃患良性疾病,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近期又发生消化不良、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黑便、健康状况明显减退者。
以上这些症状虽然并不意味着患有胃病,但当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就应就医并做详细的检查。
胃癌发生在胃,人们自然很容易想到与食物有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食物直接接触胃,又在胃内停留消化,胃经常受到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的刺激,而食物中的各种致癌物、促癌物,也是先接触胃。由于改变大环境、改变遗传因素尚非易事,所以,预防胃癌应该先管好嘴。
饮食不宜过咸,少吃烟熏食物:高盐饮食会使胃黏膜上皮细胞产生致癌物,如对亚硝基化合物敏感性增加。
戒烟,少喝烈性酒:烟草本身含有致癌物,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胃癌高发50%,且开始吸烟年龄越低,死亡率越高。饮烈性酒者比不饮酒者胃癌高发2~9倍,这主要与酒精破坏胃黏膜屏障有关。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过快、三餐进食不规律、喜烫食硬食、暴饮暴食等,都和胃癌有一定关系,应当引起注意,如果有可能,要尽量做到有规律的饮食。
多食新鲜水果、绿色蔬菜: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A(β-胡萝卜素),能阻断强致癌物的合成,抑制其活化,促进其代谢,并刺激体内抗肿瘤免疫系统,胡萝卜素的这种作用尤强。维生素E也有抑制致癌物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适当增加蛋、奶、鲜鱼、鲜肉和豆制品的摄入量,这些食物对胃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豆制品还有抑癌作用。
胃大部分或全胃切除后的胃癌患者,应注意营养的补充,同时还必须结合自身对饮食耐受情况,视胃容量酌情调整进食量及种类。一般情况下,患者应遵循如下进食原则:
细嚼慢咽,促进消化。胃癌术后,胃的研磨功能缺乏,所以牙齿的咀嚼功能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于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更应细嚼慢咽;如要进食汤类或饮料,应注意干稀分开,并尽量在餐前或餐后30分钟进汤类,以预防食物过快排出影响消化吸收;进食时可采取平卧位,或进餐后侧卧位休息以延长食物的排空时间,使其完全消化吸收。
有选择地补充营养素。糖摄入过多,易引起高渗性倾倒综合征(胃切除术后引起的进餐后的不适症状)。因此,糖类应适当控制,糖类供能应占总热量的50%~60%,避免摄入甜食,应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应补充高蛋白饮食,选择易消化、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的食物,如鸡蛋、鱼、虾、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5%~20%,或按每千克体重1.0~2.0克的标准给予(如体重70千克的人,每天可摄入蛋白质70~140克)。
提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获取量。适当选用动物肝脏、新鲜蔬菜等,以此提高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获取量。需要注意的是,胃手术后,患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蛋白质与铁质的食品,防止贫血。
补硒有助于防止胃癌。在临床上补充硒,能提高人体含硒酶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有效清除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防止胃黏膜坏死,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溃疡的愈合,预防癌变。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和动物的心、肾、肝。蔬菜中含量最高的为荠菜、大蒜、蘑菇,其次为豌豆、大白菜、南瓜、萝卜、韭菜、洋葱、番茄、莴苣等。
胃癌患者须禁止饮酒、吸烟、食用高钠盐及腌制食物,母猪肉、辛辣刺激食物,过硬、过冷、过酸、过热的食物,以及油煎炸的食物等。胃癌护理应供给充足的营养,保证正常生活和康复需要,提高机体抗癌能力,摄取具有杀伤或抑制癌细胞而保护正常细胞的防癌抑癌药膳。 【编辑:修远】
中年男人的胃真的是多事之地,社会竞争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影响,中年人成为胃病的主流发病群体,多数中年人都不同程度患有胃病,尤其是胃溃疡,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尤其是像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恶性贫血都有演变成胃癌的可能。
然而很多人发现生病时却已经是中晚期了,有的甚至失去了治愈的机会。大部分的疾病都有一些警告信号,依据这些信号对照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对早期发现疾病有一定的益处。
早期胃癌多数无明显症状,仅有上腹不适及食后腹胀、食欲减退。这些症状常与普通的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溃疡相似,但有一些早期隐痛者亦可出现出血与黑便。若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食后饱胀、食欲减退,治疗无效并且有进行性加重、消瘦、贫血等症状。另外,原有溃疡病及胃炎病史,但症状反复发作,治疗无效,并且日益加重,有时呕吐宿食或有呕血及黑便倾向(包括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均有患胃癌的可能。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明显消瘦。50岁以上,过去无胃痛、胃病史,短期出现胃部症状者。多年前因胃患良性疾病,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近期又发生消化不良、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黑便、健康状况明显减退者。
以上这些症状虽然并不意味着患有胃病,但当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就应就医并做详细的检查。
胃癌发生在胃,人们自然很容易想到与食物有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食物直接接触胃,又在胃内停留消化,胃经常受到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的刺激,而食物中的各种致癌物、促癌物,也是先接触胃。由于改变大环境、改变遗传因素尚非易事,所以,预防胃癌应该先管好嘴。
饮食不宜过咸,少吃烟熏食物:高盐饮食会使胃黏膜上皮细胞产生致癌物,如对亚硝基化合物敏感性增加。
戒烟,少喝烈性酒:烟草本身含有致癌物,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胃癌高发50%,且开始吸烟年龄越低,死亡率越高。饮烈性酒者比不饮酒者胃癌高发2~9倍,这主要与酒精破坏胃黏膜屏障有关。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过快、三餐进食不规律、喜烫食硬食、暴饮暴食等,都和胃癌有一定关系,应当引起注意,如果有可能,要尽量做到有规律的饮食。
多食新鲜水果、绿色蔬菜: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A(β-胡萝卜素),能阻断强致癌物的合成,抑制其活化,促进其代谢,并刺激体内抗肿瘤免疫系统,胡萝卜素的这种作用尤强。维生素E也有抑制致癌物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适当增加蛋、奶、鲜鱼、鲜肉和豆制品的摄入量,这些食物对胃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豆制品还有抑癌作用。
胃大部分或全胃切除后的胃癌患者,应注意营养的补充,同时还必须结合自身对饮食耐受情况,视胃容量酌情调整进食量及种类。一般情况下,患者应遵循如下进食原则:
细嚼慢咽,促进消化。胃癌术后,胃的研磨功能缺乏,所以牙齿的咀嚼功能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于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更应细嚼慢咽;如要进食汤类或饮料,应注意干稀分开,并尽量在餐前或餐后30分钟进汤类,以预防食物过快排出影响消化吸收;进食时可采取平卧位,或进餐后侧卧位休息以延长食物的排空时间,使其完全消化吸收。
有选择地补充营养素。糖摄入过多,易引起高渗性倾倒综合征(胃切除术后引起的进餐后的不适症状)。因此,糖类应适当控制,糖类供能应占总热量的50%~60%,避免摄入甜食,应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应补充高蛋白饮食,选择易消化、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的食物,如鸡蛋、鱼、虾、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5%~20%,或按每千克体重1.0~2.0克的标准给予(如体重70千克的人,每天可摄入蛋白质70~140克)。
提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获取量。适当选用动物肝脏、新鲜蔬菜等,以此提高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获取量。需要注意的是,胃手术后,患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蛋白质与铁质的食品,防止贫血。
补硒有助于防止胃癌。在临床上补充硒,能提高人体含硒酶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有效清除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防止胃黏膜坏死,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溃疡的愈合,预防癌变。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和动物的心、肾、肝。蔬菜中含量最高的为荠菜、大蒜、蘑菇,其次为豌豆、大白菜、南瓜、萝卜、韭菜、洋葱、番茄、莴苣等。
胃癌患者须禁止饮酒、吸烟、食用高钠盐及腌制食物,母猪肉、辛辣刺激食物,过硬、过冷、过酸、过热的食物,以及油煎炸的食物等。胃癌护理应供给充足的营养,保证正常生活和康复需要,提高机体抗癌能力,摄取具有杀伤或抑制癌细胞而保护正常细胞的防癌抑癌药膳。 【编辑: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