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冲突与融合共生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_s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2年,报业与社会的交融和冲突日益凸显。本文从中国报业在2012年发生的诸多纷繁复杂的事件中,选取了若干典型事件,涉及舆论监督、市场竞争、娱乐化风气和媒介融合等,并进行了深度分析,对报业未来发展作出前瞻。
  关键词:
  报业 舆论监督 市场竞争 娱乐化风气 媒介融合
  2012年,中国报业进入一个交融与冲突日益凸显的成长阶段。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报业的娱乐化风气和媒介融合态势更为显见;另一方面,在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融合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冲突与矛盾,给报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本文选取2012年度报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词,与读者一同观察新形势下报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报纸舆论监督依旧困难
  事件:2012年发生了多起由于网络舆论介入而引发热议的事件,这些事件中,网络不仅起到吸引公众关注、扩大传播范围的作用,还推动了事件的解决。当我们感慨网络舆论监督力量之强大的同时,一起“跨省收报事件”再度表明报纸舆论监督环境堪忧。
  10月9日,《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王克勤发布微博称,原本当日要在云南《都市时报》A30(网事)版刊发报道《福建“表叔厅长”来了》,几十万份报纸已经印刷,却在凌晨被跨省销毁。稿件涉及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李德金因佩戴市价50000元雷达手表、13000元爱马仕皮带的图片在微博走红,被戏称“表叔厅长”一事。此事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众多媒体关注。新华社中国网事官方微博对此呼吁道:“身处舆论漩涡的官员,请直面质疑;面对微博举报的部门,请给力调查。”
  分析:跨省销毁报纸,不免让人想到1988年的武威收报事件。同样是因报道内容批评了某些官员,同样是报纸还没有来得及发行便被收缴。“表叔厅长”跨省收报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一声,为何报纸舆论监督如此之难?
  报纸是否应该报道官员的负面消息,这是一个涉及伦理和政治学的问题,暂不讨论。在现有体制下,现实的问题是,报纸怎样才能报道此类消息?如何把握批评官员的尺度?这涉及媒体自身建设,也涉及媒体面临的外部环境。
  先说媒体自身的建设。自1663年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莱比锡新闻》出版,此后三四百年间,报业的工作流程罕有质的变动,都是当天采写、凌晨印制、清晨发行。而与此同时,其他通信手段却在飞速发展。在政府与报业的关系中,政府监管报纸的手段进步了,报纸工作的流程却未改变,这自然导致了监督政府时报业的弱势。
  具体来说,武威收报发生在报纸发行后的第二天,由记者挨家挨户收缴。而“表叔收报”出现在当晚,是报纸还未发行时。对比两个事件,可明显看出通讯手段的进步使得报纸舆论监督能力弱化。报纸一旦发行,就有部分读者能够看到,就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而“表叔收报”恰恰发生在报纸印刷完毕尚未分发之时。如果报业能够进一步优化印制到分发的过程,那么“表叔厅长”跨省收报的成功率就将大打折扣,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也将相应增强。
  媒体建设的另一问题在于专业化。《都市时报》是生活类报纸,而非时政类报纸。《都市时报》总编辑周智琛于10月9日早上发布微博称,“从未感到如此的愤怒和耻辱”,“我安慰自己,只有幸存者,才能成为建设者”。当晚又发布微博,“可以有不说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文字中透出的是一种愤怒,更是一种无奈。媒体的目标之一是宣传,而宣传不可避免地有一种倾向性。自孔子以来,便有“春秋笔法”之说,意味着同样的事情可有不同的表述。作为日报,受时效的限制,难以深入细致地调查到事实真相。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就会成为政府监管的理由。
  《都市时报》记者毕竟不如当事人和纪委了解情况,如果福建“表叔厅长”李德金的奢华配饰照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那么是否应收缴这一期报纸,以避免民众对政府官员产生无端的猜疑?“事实尚未调查清楚”将会成为政府监管报纸的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在这方面,时政类报纸对此类信息的掌握、分析和报道更加专业。在“武威收报”和“表叔厅长跨省收报”事件中,均是生活类报纸“遭殃”,而时政类报纸却鲜有类似事件发生。可见,报纸要想更好地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应走专业化道路,由专业人士负责,有专门的版面来针砭时弊,这样无论是信息搜集还是危机应对都将更加有力。
  与陕西“杨表哥”被曝光不到一个月遭撤职不同的是,“表叔厅长”收报事件发生后一直被相关部门冷处理。《晶报》10月16日发表社论《一样的“表叔”,不一样的对待?》,称“若这样的处理方式最终成为现实,那么不仅是对‘陕西表叔’的不公、对‘福建表叔’的不负责任,也会将飘忽的‘选择性反腐’模式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网络上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作为福建省的官员,要有多大威力才能干涉云南省的报道?《都市时报》会不会是迎合网络舆论监督之热,夸大甚至杜撰出“表叔厅长”跨省收报这一事件?谣言止于真相,只有有关部门或当事人作出相关解释之后,我们才能加以评判。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具有“批评建议权”。然而纵观世界历史,从宪法的抽象规定到权利的实际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自1791年通过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法律不得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后,直至1964年“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中报纸的批评权才真正得以建立。我国虽不实行判例法,可最高法院的判决仍对司法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倘若“表叔”收报属实,那即是利用公权力剥夺宪法赋予公民的批评建议权。依照我国相关法律,《都市时报》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样的一场诉讼,不论结果如何,都将对我国报业的舆论监督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如果“表叔”收报事件被证实只是《都市时报》的无端炒作,那报纸对政府的监督乏力,其根本原因或许不在于技术、不在于制度、不在于法律,而应从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上找问题。
  二、报业市场竞争呈现乱象
  事件:近年来,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争夺市场份额,实现利益最大化,各报之间不断展开“价格大战”“礼品大战”“广告折扣大战”,与此同时,恶性竞争现象也时有发生。   7月16日,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蓝色快报》在烟台创刊,面向整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行。7月23日,该报头版头条刊登“本报遭暴力冲击”的消息,称21日晚9时一群自称烟台市文化市场执法支队人员率领不明身份人员冲入报社,强抢电脑主机,并致多人受伤,两名员工被咬伤。该报还发表编辑部文章《三问市文广新局文化市场执法支队》,直指其越权执法、粗暴执法、胡乱执法。然而在22日,就有署名“文广新”的文章《烟台蓝媒广告公司非法出版报纸被查处》出现在烟台各大媒体的版面,称《蓝色快报》的出版发行属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是“根据群众举报”,执法过程中“该公司工作人员暴力抗法,推搡执法人员,打伤随行采访记者”。双方各执一词,真假难辨。
  分析:这起恶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引起网民热议,形成了两种舆论倾向。一方认为,《蓝色快报》是有国内统一刊号、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合法刊物,在烟台创刊以来广受欢迎,因此严重威胁到“地头蛇”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垄断地位。该报自创刊之日起,屡遭干扰破坏、恶性收购,甚至遭执法人员暴力查处,这一切实为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幕后操纵。另一方认为,《蓝色快报》属异地办报,这是大众报业集团发展战略扩张目标的一步棋,目的在于垄断报业市场,抢夺当地舆论和话语权。这种行为打破了经济学中理想的完全竞争状态,阻碍了竞争效应的实现。事件发生至今,孰是孰非,暂无定论。但观其始末,不难发现,其中反映了报业不健康竞争的严肃问题。
  烟台的国内生产总值列山东省内第二位,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地级市前五位。对于这样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报业竞争激烈很正常。但当正常竞争演化为流血斗殴,就突破了法律界限,也违反了竞争规则。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确规定了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其中在报业竞争中常出现的有虚假表示和虚假宣传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行业垄断、低于成本价销售等现象。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明确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由此可见,不管是报报相残,还是报业垄断企图,抑或执法人员对报社暴力查处,均存在违反法律规范的情况。
  媒体间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可使双方互相促进。实现共赢,报纸要想在竞争中捍卫自己的地位,必须在巩固自身优势的同时全面提升竞争实力;相反,不健康的竞争行为不仅于发展无益,更摧毁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和品牌价值,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且会使新的竞争者趁势侵入并占领市场。
  当前中国的报业竞争还处于初级、盲目、无序、失范阶段。要与国际报业接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从理论层面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报业基本理念和发展思路尚未形成,因此报业实践中如果不是照搬西方经典理论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实践层面来看,历史上中国的报业发展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充分的市场竞争的磨炼与考验。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报业大战,都“不只是经济利益的争夺,更重要的是新闻舆论影响力的争夺,是国家软实力、文化力、话语权的争夺”。[1]结合本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打造品牌优势、内容优势、发行优势、读者优势、人才优势、策划优势、版面设计优势,加上精细化的经营管理,从而提升报纸自身竞争力,这才是保持长期制胜的唯一法宝。
  三、报纸娱乐化风气日渐浓厚
  事件: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媒介娱乐化风气渐行渐浓。如今,报纸新闻的娱乐方式更是花样迭出,不断“丰富”着人们的阅读感受。
  10月4日一篇题为《景区:走的人多了,就没了路》的报道出现在《佛山日报》A04版(国内国际)头条,并配有三幅游人拥堵的景区图片。文章主要内容是长假过半,热点景区游客爆满、无路可走,各地启动应急预案以应对客流高峰。很明显,标题将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中象征人生的“路”用在了旅游景点,并以一种娱乐化的口吻对原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做了另一种诠释。
  翻看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后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文学角度的评析少,娱乐口吻的“消费”多。《绍兴晚报》8月26日第06版(文娱新闻·热点)头条是《莫言有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真的假的?猜的!》,《湛江日报》8月28日在A13版(文化潮)也有类似角度的报道——《全球著名博彩公司公布诺贝尔文学奖博彩赔率 莫言居榜首》。莫言获奖本应迎来一场更偏重文化、文学的盛宴,但从多家报纸的报道角度来看,招来的更多是博彩业的热议,甚至是全民的娱乐狂欢和虚妄的感官享受。
  分析:中国文学经典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古为今用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但要有度,还要考虑“娱乐”经典是否能起到丰富报道内容和增强报道效果的作用,否则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第一个事例中的娱乐手法如果出现在网络新闻、论坛新闻或图说新闻中,可能更合适,读者通过标题和图片就能迅速捕捉到新闻的主要内容,这符合网络时代快餐式、浏览式的阅读方式。
  伴随“莫言热”而来的,应是“文学热”而非“博彩热”。《中国青年报》10月19日一篇题为《“消费”莫言别走远了》的经济时评一语破的:“我们在‘莫言热’里看到了一些喧嚣与浮躁。利益的链条正引动着方方面面亢奋的神经。”莫言曾言,“文学是一个相对落寞的领域。”要让文学“热”起来,需要脚踏实地、深入生活、认真感受,而非通过博彩和娱乐造势。报纸应通过新闻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9月做客人民网文化讲坛时,将阅读风气不浓的原因归结为心态功利化和文化娱乐化。学者时统宇早在20年前就曾指出社会新闻的四大弊病——“媚俗、猎奇、浅薄、迎合”。标题煽情化,语言夸张化,内容软化、低俗化,这些曾经的娱乐形态似乎更倾向于形式和内容的选择,而如今的娱乐化已经影响到媒介的心态和文化的取向,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报纸读者需通过娱乐实现情绪的释放和满足感的获取,文化也不排斥娱乐,社会更是不能缺乏娱乐元素,但报纸新闻的娱乐应该适时适度,报业应引导国民选择良性的娱乐形态。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言:“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2]
  四、媒介融合再上新台阶
  事件:2012年迎来了新一轮的传媒竞合,传统媒介从内容到形式都向网络媒介进行借鉴。《华西都市报》的颠覆重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开通,无疑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4月16日,创刊18个年头的《华西都市报》再次改版。此次改版,一方面对内容、形式进行了创新优化,另一方面,致力于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打造“以华西都市报为核心,以华西都市网、华西城市读本、华西生活周报为载体,以移动阅读媒体、魔码、微博等为延伸,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华西传媒集群’”[3]战略发展新模式,报纸、魔码、网站和微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7月22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新浪微博、人民微博两大平台正式上线。开博43天,粉丝突破100百万;开博100天,在新浪微博风云榜的媒体影响力榜上排名升至第四位,仅次于@头条新闻、@财经网和@新周刊,此“影响力”是综合了活跃度、传播力和覆盖度三项指标得出。可见,《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成长之快、受关注力度之大、影响覆盖面之广。
  分析:不得不说,《人民日报》在传统媒体争夺舆论和话语权上做了很好的示范,充分利用了中国第一党报的权威性与微博新媒体形式的时效性、贴近性和互动性。而《华西都市报》作为都市类报纸,其持续改版体现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冲击下的主动调整和积极应对。传统媒体对微博平台上传播与互动的重视,意味着传统媒体、新媒体舆论场的融合,也显示出体制内、体制外舆论场的互通。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媒体构成冲击,因而引发了报纸“消亡论”的盛行一时。根据2003年至2011年世界报业与新闻出版者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Newspapers and News Publishers,原为世界报业协会,2009年7月改组后更名)发布的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世界日报发行量前百名的发行总量呈波段下降,2007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之后开始出现缓慢回升趋势。而2009年-2011年都上榜的报纸共有80家,其中,2010年、2011年分别比上年发行量减少的均占4成以上,且有26家报纸连续两年发行量下降,占32.5%。可见,新媒体对报纸发行量的冲击还是十分明显的。
  然而,这种冲击在发达国家表现更为显著,发展中国家主要日报的发行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相反的上升走向。就中国大陆而言,2003年进入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的日报数量是l5种,2006年增加到25种并连续保持5年不变,2011年稍有回落,总体呈上涨趋势。另外,进入百强排行榜日报的发行量平均值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从2003年的116.7万份,增至2011年的132.6万份,增长率达13.6%。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日报发行量呈不同的发展走向,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媒介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的报业发展已达“developed”阶段,难免经历盛极而衰的自然规律循环;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报业正同步经历着“developing”的阶段,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新媒体对报业的冲击,因此在报纸发行量上表现为增速放缓但仍呈上升趋势。另外一点,就是媒介融合的助力也对报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下,中国互联网从Web1.0、Web2.0两次热潮进入即时网络阶段。[4]网络媒介的即时化,以大规模网民在线实时互动为基础,实现了最短时间内信息的传播。其中,微博是最典型的即时应用。当网民一度对报纸长篇大论的报道失去兴趣时,当纸媒不断努力维持其万众瞩目的焦点地位时,微博满足了其愿望。自2009年起,微博的惊人发展迅速引发了一场“大爆炸”,越来越多权威的传统媒体逐渐将竞争优势延伸至微博平台,2012年党报也掀起微博潮。正如郭亮在《微博将带来什么》一书中所言,“这些由一个个看似破碎的细节编织起来的世界,很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5]
  微博是“草根”表达自我观点的平台,是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如今还发展成为报刊媒体的“有力武器”。越来越多的报刊利用其官方微博抢占先机,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微博已成为报纸的重要新闻源,网络热传的图片、网友热议的话题、微博爆料等均为记者们寻找新闻线索和选题思路提供了有力帮助;微博的出现还为报纸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通过发布和转发新闻对报纸内容进行推介,扩大了受众范围,提高了知名度。可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形成了有效的良性互动。
  《山东商报》自2011年3月28日推出“自媒体”版以来,广受关注。该版选取微博、论坛和各类网络社区中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新闻源,由记者经过核实、整理之后加以报道,同时刊登部分网友评论、专家点评和政府官员、机构的微博反馈信息,帮助读者对网络热议事件进行全方位的回顾和考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经过集成(下转第41页)(上接第37页)的较为完整的信息集合。另外,该版还设置“微图酷”“微话题”“直接引语”等板块,使报纸在参与议题设置、引导舆论方向的同时,实现了角色的转换,从信息发布者转为解释信息和参与交流者,公众也从被动接受者转为积极参与者,实现了良好的互动,值得借鉴和推广。
  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激烈碰撞之后,将迎来一个传媒集成化的时代。报刊机构若想延长生命力,就应做好内容和市场的差异化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和核心优势,同时拥抱新媒体,占领新领地,提供综合化、跨媒体的集成化服务。
  时下,媒介融合已为大势所趋。融合后的传统媒体不但不会消亡,反而将获得新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巩固其难以撼动的主流地位。正如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恒权所说,“通过报网融合,传统媒体能够进一步焕发新的生机,新兴媒体有真正的依托,两者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
  2012年,重要事件频频登场,引发热潮。本文只是从中挑选了几个关键事件作为典型,希望通过这些现象引领读者关注中国报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若通过这样的回顾与思考,能对中国报业市场格局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并能深入探讨如何在善用媒体的同时消解危机,做到发展与治理并重,那何尝不是一大进步?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33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XW006],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IFW12077)
  参考文献:
  [1] 梅宁华.中国现代报业集团的发展之路[J].新闻与写作,2007(7):4-8.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2.
  [3] 《华西都市报》编辑部. 华西18年,为您改变——《华西都市报》改版致读者[N].华西都市报,2012-04-16(02).
  [4] 方兴东. 微博时代的传播机制变革与网络治理模式[C]//熊澄宇,金兼斌. 新媒体研究前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8.
  [5] 郭亮. 微博将带来什么[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005.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儿童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在线阅读对都市儿童阅读习惯的影响。文章从阅读方式、阅读时间、内容选择、媒介偏好、阅读辅导等5个方面入手,通过各项数据观察儿童在线阅读的真实状态,认为它正在形成和培养儿童阅读的新习惯,对原有读书习惯并未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阅读习惯 都市儿童  姜洪伟,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传播学硕士生导师,博士;钱震敏,上海理工大学出版
期刊
编者按: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可以看出,文化体制改革仍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从2003年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开始至今已走过了10个年头。据有关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了改制任务,报刊作为文化单位之一,也基本完成了改制。有人甚至惊讶,没有想到这项改革推进的力度这么大,变化这么快,而社会波动这么小。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场改革中的主人公,到底经过了一个什么样
期刊
摘要:珂罗版印刷技术由上海土山湾印书馆于1875年引入,由于该技术影印作品惟妙惟肖,较诸石印、铜版印刷等有独到之处,因此在近代广泛被应用于书画碑帖影印领域。有正书局即是近代应用该印刷技术的代表机构之一。本文以上海有正书局之发展为中心,探讨中国近代珂罗版印刷业之兴衰,借以为近代书画出版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词:有正书局 珂罗版 狄葆贤  1924年四五月间,中国思想文化界最引人注目的事情莫过于
期刊
摘要 普通人、“小人物”报道近几年持续走红,相较于以往的典型报道对政策宣导与“意义呈现”的重视,这些“非典型”报道更注重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这种转变既有对固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反拨、传媒对现实关照的理性与自觉因素,也与受众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及对故事、传奇的需求有关。转型后的人物报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呵护、人类良知与灵魂的守护上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典型人物报道 非
期刊
摘要:  数字出版领域的电子图书产业发展多年仍未形成规模效益,并产生了种种乱象。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电子书产业发展的原因,提出了由出版企业共同建立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方案,并对该平台的建设机制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作出阐述,以此来解决影响电子图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逐步引导各方合理分工,构建良性的数字出版产业链。  关键词:  数字内容 投送平台 电子图书  新媒体的发展,造就了图书展现形式的创新。电子图书
期刊
摘要:  独立书店面对店铺租金上涨、网络书店冲击、传统读者流失等多重因素影响,其特色底牌到底能打多久,在连锁书店和网络书店夹缝中生存的它面临的竞争环境如何,值得出版人深思。本文从生态位理论角度解析在数字出版如火如荼的背景下,独立书店的生存境况,探索多形式下的生态位选择策略。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独立书店 数字出版 文化扶持  何为独立书店?在维基百科中被定义为主要以当地人拥有、经营的书店,这
期刊
摘要:  电子书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和快捷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不仅快速发展且前景看好。但电子书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版权问题,有关电子书版权的基本法律规范不健全或缺失,不同层级的立法之间存在矛盾,电子书出版的基本概念还需要尽快明晰。第三次著作法修改表明专有出版权最终向合同权利回归,在新的形势下,应当重新审视电子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明确权责。最重要的是建立起适用于电子书版权许可使用的报酬机制,促进电子书
期刊
摘要 技术的发展进步、新文化内涵的注入与吸收,使得能指制造的手段多样、再造的途径各异、借用的方式新奇,也进一步推动了能指的丰富性。能指的制造、能指的再造与能指的借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铸造着丰富的能指,这成为能指多姿多彩的内在条件与外在动因。  关键词 能指的制造 能指的再造 能指的借用 能指的丰富性  作者信息 隋岩,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楠,曲阜师范大学信
期刊
摘要:  近年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站的发展在将来会进入一个全面分众化的时代,并将由此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新媒体 分众化 社交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动态概念,“它指在新技术条件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1]而网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广告业的宏观发展”“广告业主体的发展”“广告业务经验的总结”三个方面,对2012年中国广告业的概况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其发展特点,力图呈现基本的行进脉络,进而为其他有关2012年中国广告业的具体研究提供整体背景的描述。  关键词:  广告业 媒体 广告主 品牌  2012年12月5日,“2013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