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时时处处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知识经验、情感兴趣等出发,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智慧与和谐。
关键词: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生起点;兴趣动机;学习方式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确定。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之前,要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起点水平和认知倾向。在学情分析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协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要坚持“以生为本”。只有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需要、起点水平和认知倾向等实际情况,才能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想学生之所想,讲学生之所缺,解学生之所惑,帮学生之所需,为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理论主张“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学生起点分析中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起点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能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这是学生掌握新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学习个性、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状态,了解他们对新的学习所具备的相关的知识掌握程度;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能力贮备状态,主要是在学习中所具备的认知倾向和认识能力;第三,能够预先判断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
如在人教版《菱形》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一是从认知基础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几何图形,也包括菱形,但学生对这一图形的认识是直观的、肤浅的,因此要在教学中利用原有直观感知及学生已有的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为基础,类比平行四边形来探索菱形的性质及判别方法,以及尝试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从活动经验基础而言,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时,学生已经经历了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并已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别,菱形的学习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特殊四边形性质与判定方法的探索。
二、从学生的兴趣动机分析中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认为:教师在学生主动的建构过程中,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数学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设计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经过体验、创造、争辩、反思、升华的过程,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如“有趣的七巧板”是一节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验课。通过这一节课进一步丰富初一学生对平面图形中平行、垂直和角的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创精神。就学情分析而言,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何的初步知识——线段、平行、垂直、角的概念,能够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等画线段、平行线、垂线、角。并且,七巧板是学生在幼儿、小学阶段就十分熟悉的玩(学)具,本节课主要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七巧板为载体,对简单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进行回顾与综合应用,从几何意义上重新认识七巧板,通过预习和自主探究学会制作七巧板,并能看出其中所蕴涵的一些线段之间的平行和垂直关系,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并非简单地制作七巧板,而是让学生从七巧板中认识线段的特殊位置关系,从而利用七巧板进行图案的设计与欣赏,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好动、好强、好奇的初一学生对七巧板的操作实验产生浓厚兴趣。而初一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迫不及待的学习热情,卡通式的学习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层层创设数学问题情景,符合学生认知倾向创设探究情景,找准学习切入点,关注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七巧板”,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开展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升华知识,体现了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做中学”。
三、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分析中把握课堂教学设计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初中生习惯于单一接受性学习,惰性心理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差,缺乏学习的毅力和恒心,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较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较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交流。针对初中生的被动学习的学情特点,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关注四个方面: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我反馈学习结果。如在“积的乘方”的学习中教师可设计问题:“你认为积的乘方这一节课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充分根据学情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性,自己找准学习目标定位。在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大家评价一下刚才这种解法是否合理,你有没有更好的解法”,这是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接受程度的学情分析而进行的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课末教师可设计“这一节课你认为应该掌握那些内容掌握了没有?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这是学习结果的自我反馈。针对初中生个别学习的学情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把握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交流整合的互补性。如在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探究中教师设计了剪纸、列表、画图、计算等活动,促使学生意识到必须通过小组合作才能较快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有效手段。针对初中生课堂上习惯于机械接受式学习的学情特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就应该创设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的知识探究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建构知识。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教师将“两个二项式相乘,积可能有几项?”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可能为四项、三项、两项中找出积为两项的特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加以实践检验,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的试算、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得出为什么有的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为两项,因为其中两项是两个数的平方差,而另两项恰是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时为零,即(a+b)(a-b)=a2+ab-ab-b2=a2-b2,这样得出平方差公式,并且把这类乘法的实质讲清楚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深入一步,提出“同学们,我们从代数角度论证了平方差公式的正确性,请大家再动手做一做,看一看用这个公式在几何上代表什么意义,从中你有哪些感悟?”
总之,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是学生思维的播种者。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须在拨动学生的心弦上下功夫。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吃透学生的学情,摸透学生的心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扎实有效地上好课。
关键词: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生起点;兴趣动机;学习方式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确定。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之前,要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起点水平和认知倾向。在学情分析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协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要坚持“以生为本”。只有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需要、起点水平和认知倾向等实际情况,才能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想学生之所想,讲学生之所缺,解学生之所惑,帮学生之所需,为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理论主张“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学生起点分析中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起点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能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这是学生掌握新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学习个性、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状态,了解他们对新的学习所具备的相关的知识掌握程度;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能力贮备状态,主要是在学习中所具备的认知倾向和认识能力;第三,能够预先判断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
如在人教版《菱形》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一是从认知基础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几何图形,也包括菱形,但学生对这一图形的认识是直观的、肤浅的,因此要在教学中利用原有直观感知及学生已有的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为基础,类比平行四边形来探索菱形的性质及判别方法,以及尝试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从活动经验基础而言,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时,学生已经经历了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并已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别,菱形的学习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特殊四边形性质与判定方法的探索。
二、从学生的兴趣动机分析中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认为:教师在学生主动的建构过程中,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数学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设计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经过体验、创造、争辩、反思、升华的过程,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如“有趣的七巧板”是一节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验课。通过这一节课进一步丰富初一学生对平面图形中平行、垂直和角的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创精神。就学情分析而言,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何的初步知识——线段、平行、垂直、角的概念,能够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等画线段、平行线、垂线、角。并且,七巧板是学生在幼儿、小学阶段就十分熟悉的玩(学)具,本节课主要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七巧板为载体,对简单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进行回顾与综合应用,从几何意义上重新认识七巧板,通过预习和自主探究学会制作七巧板,并能看出其中所蕴涵的一些线段之间的平行和垂直关系,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并非简单地制作七巧板,而是让学生从七巧板中认识线段的特殊位置关系,从而利用七巧板进行图案的设计与欣赏,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好动、好强、好奇的初一学生对七巧板的操作实验产生浓厚兴趣。而初一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迫不及待的学习热情,卡通式的学习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层层创设数学问题情景,符合学生认知倾向创设探究情景,找准学习切入点,关注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七巧板”,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开展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升华知识,体现了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做中学”。
三、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分析中把握课堂教学设计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初中生习惯于单一接受性学习,惰性心理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差,缺乏学习的毅力和恒心,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较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较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交流。针对初中生的被动学习的学情特点,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关注四个方面: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我反馈学习结果。如在“积的乘方”的学习中教师可设计问题:“你认为积的乘方这一节课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充分根据学情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性,自己找准学习目标定位。在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大家评价一下刚才这种解法是否合理,你有没有更好的解法”,这是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接受程度的学情分析而进行的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课末教师可设计“这一节课你认为应该掌握那些内容掌握了没有?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这是学习结果的自我反馈。针对初中生个别学习的学情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把握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交流整合的互补性。如在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探究中教师设计了剪纸、列表、画图、计算等活动,促使学生意识到必须通过小组合作才能较快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有效手段。针对初中生课堂上习惯于机械接受式学习的学情特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就应该创设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的知识探究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建构知识。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教师将“两个二项式相乘,积可能有几项?”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可能为四项、三项、两项中找出积为两项的特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加以实践检验,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的试算、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得出为什么有的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为两项,因为其中两项是两个数的平方差,而另两项恰是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时为零,即(a+b)(a-b)=a2+ab-ab-b2=a2-b2,这样得出平方差公式,并且把这类乘法的实质讲清楚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深入一步,提出“同学们,我们从代数角度论证了平方差公式的正确性,请大家再动手做一做,看一看用这个公式在几何上代表什么意义,从中你有哪些感悟?”
总之,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是学生思维的播种者。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须在拨动学生的心弦上下功夫。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吃透学生的学情,摸透学生的心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扎实有效地上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