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堂的有效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思品教学,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其实,课堂上的舞台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如何提高思品课堂的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成为思品教师思考的问题。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达到有效教学。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实施思品课的有效教学要关注教学设计,突出“实效性”
  1.教学期望要合理。教学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构想。首先,思品课的教学期望要紧紧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德育主题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其次,教学期望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再次,教学期望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把握住教学的基点和训练的梯度。
  2.教学内容要精选。教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从思品课学科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教材中精选出教学内容,并做出适当的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教学。
  3.教学结构要优化。优化教学结构,应综合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理念;二是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三是体现课时特点和课时目标。其中学生是最活跃和核心的因素。优化教学结构,着重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顺序和学习方法,体现教学设计和策略。
  4.预设生成要兼顾。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学生。学生装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设计,它兼顾到预设的计划性和生成的可变性。如果说教案是教师的课前设计,那么课堂就是教师的现场设计。具备这二度设计,课堂才是科学的、艺术的。
  二、实施思品课的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活动,突出“生活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抓好常规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关注教材中各单元的活动与探究,一定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好活动教学。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利用身边素材、生态资源适时开展探究与活动。在这里,我们要对新课标下思品课的活动探究有个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就我的教学体验来说,有这几方面的体会:
  1.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阐述某种体验、提出某些问题,并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如:在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我们应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如;在教学“正当防卫”时,新课伊始,我就对学生说:“我们知道,打伤人都要负法律责任的,可是有一次,小明打伤了小王却不用负责任。”每个同学都表现出惊讶的神情,都急着要知道老师究竟有为什么,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就能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2.思品课的探究活动是学生独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灌输的过程,学生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中。这要求我们不仅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而且平等地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政治课成为学生生活的课堂、实践的平台。如在教学实际中,我在七年级曾开展过“体验盲人生活,关爱残疾人生活,树立坚强意志”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在八年级开展过“道德和法律”的辩论会,要求全班学生全部参加,都动起来,在准备阶段走进学生,帮助出谋划策,提建议出主意,客观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思品课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新闻调查、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开展情境教学。在活动中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人的意识、情绪和思维是受他所处的环境影响的,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也不例外。我们教师可以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实物、画面、音乐等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出与教学要求相吻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参与、去感悟、去理解、去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趣味性,提高实效性。
  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也是学生生活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应贯彻生活化原则,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我们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活动,以体验生活的方式,最终达到指导学生生活的目的。
  (作者电话:13807048416;信箱:yandd294123@126.com)
  
  
其他文献
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纲要指出“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设计
【摘 要】中小学校长合理流动有利于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为此,必须加强校长职业理想的导向性与自主流动的精神激励,制定完善的校长流动制度引导,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以改善农村学校环境,理清流动校长管理权限并构建多向、定期、人文的校长轮岗制,建立多元评价的校长流动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中小学校长合理流动。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流动;流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个人简介:  秦真国,男,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任教于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朱村小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获市级优秀教师、十佳师德标兵、骨干教师,教学论文和教学科研成果多次在省市获一二等奖,任职小学校长12年。  如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不断加重的生活压力,让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我国民众的普遍关注。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必要性,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但是,以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程度来看,小学
自合校以来,我校以“思河之源感悟爱、聚合之力传递爱、成和之美分享爱”为教育宗旨,秉承“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的育人理念,面向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让特殊学生与课堂融合,与心灵融合,与活动融合,与同伴融合,与家庭融合,点亮他们的心灯,照亮每一个家庭。  一、提升素养,让特殊学生融入课堂。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开展好融合教育的关键。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青岛市和胶州市第一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智慧校园是学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它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交互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个性化创新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在我国许多领域均得到有效应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校园管理中,能促进智慧校园的有效建设。笔者将分别从:智慧校园内涵分析、主要内容、构建对策,三个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然而,通过传统文化和教育融合,为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办学宗旨带来一抹亮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考验的则是学校德育的“功力”及功效。近年来的“国学热”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其中的一些规律值得深入总结和探讨。  一、依传统文化之根立学生立身之本  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
教育质量是教育强国的核心、生命线,最能彰显教育强国内涵的就是质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迫切需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迫切需要我国教育由“学有所教”的规模增长转向“学有良教”的高质量发展。接受高质量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是要全面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当下,科学的
宁强县幼儿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公办园,早在 2005 年就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示范性幼儿园”。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在管理中推进园所朝着精品化方向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大课题。  胸怀幼儿健康发展,立足温馨游戏教学,勇于开发适宜的特色园本教材,积极探索主题课程整合教学,着眼问题即课题的基础研修,走好园本研修之路,是创教育内涵发展新气象的根本。近年来,我园始终把园本研修作为打造一流师资的
摘要:教育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三个方面。本文对现阶段我国教育不公平现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公平;对策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民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和公平地占有教育資源,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概括起来,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起点公
三月,一场绵绵的春雨伴随着杏花瓣随风飘落,美丽极了。  清晨,鼠妈妈和五个鼠宝宝一起欣赏春雨。  “阿嚏——”鼠小妹笑笑打了个喷嚏。  “天气凉,笑笑恐怕是感冒了,妈妈去给你熬一碗红糖姜水喝。”  这时,鼠老大吉吉抱着一头大蒜晃悠悠地走来:“妈妈,是这个吗?”  妈妈摇摇头:“这是大蒜,我们要是能有一块姜就好了。”  看着妈妈着急的样子,吉吉撑起小伞,悄悄朝外婆面包店走去,那儿一定有姜。  走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