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0伞降旅
隶属于马来西亚陆军的第10伞降旅是一支空中快速部署部队,总部位于马六甲军营,可被快速部署到世界各地。该旅所崇尚的座右铭是“快速行动”,因此在马来西亚陆军中享有“暴风伞兵”的称号。
组建历史
第10伞降旅是马来西亚快速部署部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在战争或发生紧急状况时快速作为主要攻击部队部署。1970年代晚期,当时马来西亚武装部队计划进行现代化改进,经过多方考虑,国防计划委员会提议在马来西亚陆军中建立一支伞降旅。但这一提议在最初时并没有获得政府支持,因为政府考虑建立一支伞降旅可能会引起其邻国新加坡不必要的安全疑虑,因此这一计划就被搁置起来。1988年1月,太平洋岛国马尔代夫发生雇佣兵暴乱,马尔代夫向马来西亚提出进行武力干预和协助的要求,但是马来西亚武装部队到此才发现竟然没有能力对马尔代夫提供及时的武力协助,为此,马来西亚政府终于决定建立一支快速部署部队,以应对类似的紧急突发状况。
马来西亚陆军得到政府的批准后,立即开始着手组建一支伞降部队,1988年底即从陆军第8皇家突击队中抽调出一个步兵营,对其进行伞降训练,将该营从传统的步兵营转变为伞降营,该营也成为马来西亚快速部署部队中的第一支下属部队。1990年,第17皇家马来团和第9皇家马来团经过训练后,都成为具备伞降能力的部队,也被划入到快速部署部队中。1994年10月,时任马来西亚总理宣布将第10步兵旅和此前加入到快速部署部队中的3支部队合并,组成新的第10伞降旅。
构架组成
第10伞降旅是一支具有极高技能的伞降部队,队员的训练重点在于特种作战和快速部署,所执行的任务包括空中突击、海岸行动、搭乘直升机行动、突击队先遣队行动、突袭行动、垂直包围渗透行动等。队员头戴红褐色贝雷帽,贝雷帽被队员们昵称为“珀加索斯”(希腊神话中有双翼的飞马),帽徽上带有伞降翅膀,被昵称为“流血的翅膀”。
目前,第10伞降旅的下属单位包括3个伞降营、1个炮兵团、1个皇家装甲集团和若干支援部队。其中,3个伞降营分别为皇家马来团第9营、皇家马来团第17营和皇家突击队团第8营;炮兵团为第1皇家炮兵团;皇家装甲集团为皇家装甲中队,其装备阿尔维斯·蝎子90装甲车,车上装备90mm科克里尔MKIII机枪,也有猛攻者装甲车,车上装备20mm机枪;支援部队包括皇家信号团第10中队、空中防御皇家炮兵团第361炮兵连、皇家工兵团第10中队、侦察连、支援连、皇家医疗连。
选拨训练
加入第10伞降旅的候选人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之外,还必须要通过一个基础的空中及伞降课程,再成功完成褐红色贝雷帽适应课程。这些课程大部分都是以英国伞降部队的训练课程为基础制定而成的,不但因为英国伞降部队是世界上最好的伞降部队之一,而且因为马来西亚军队与英国军队之间由于殖民统治而有很深的渊源。课程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行军、突袭、逃亡和躲避追踪、绳降、生存技巧、导航、驾驶船只、跑步等等。成功完成上述课程之后,队员被授予佩戴红褐色贝雷帽的资格。
成功被授予褐红色贝雷帽的队员接下来还要参加专业的伞降训练,其内容包括战术机降、伞降、近距离战斗、高空投下低空开伞和高空投下高空开伞、狙击、破坏重要目标和设施、神射手技术等等。在成功完成以上所有训练之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第10伞降旅队员。
武器装备
由于第10伞降旅是一支快速部署的特种作战部队,其装备的轻武器种类非常多样并且性能优秀,其中,手枪包括伯莱塔M92F/S手枪、勃朗宁HP MK3手枪、柯尔特M1911A1手枪、格洛克26手枪、HK P9S手枪、HK USP9手枪、西格-绍尔P226手枪;霰弹枪为雷明顿M870霰弹枪;冲锋枪为HK MP5SD3冲锋枪;步枪包括AKM步枪、柯尔特M16A1步枪、柯尔特M16A4步枪、斯太尔AUG步枪;狙击步枪包括AI公司PM狙击步枪、哈里斯M96狙击步枪;机枪包括FN MAG58机枪、FN米尼米MK2机枪、HK 11A1机枪等。
参与行动
第10伞降旅近年来参与的行动很多,包括巴基斯坦行动、印度尼西亚行动、2006年马来西亚暴乱、2006年东帝汶暴乱、黎巴嫩行动、2007年马来西亚暴乱和2013年马来西亚暴乱等。
特种战斗集团
马来西亚陆军下属的特种战斗集团组建于1960年代,组建之后经历多次重组和更名。其承担的主要任务包括非传统战斗、国内防御、特种侦察、直接行动、反恐、破坏敌方重要设施和设备、不对称战争,除此之外还执行情报收集及反情报行动、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等。
组建历史
1960年代,马来西亚国防部建立了特种部队理事会,用以在与印度尼西亚冲突期间协调各特种部队之间的行动。1965年,马来西亚国防部从陆军和海军中招募志愿者进行突击队训练,以组建一支特种突击队,并将特种部队理事会作为突击队的总部。最初申请加入的有300多人,1965年2月由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0突击队的人员对这些申请者进行突击队初级训练,并根据训练结果选拔出合格的队员组建突击队。突击队初级训练的过程和选拔非常艰苦,最终在300多人中只选拔出15人参与为期6周的突击队基础课程,在这一课程结束之后又淘汰2人,最终仅剩下13人,组成了马来西亚最初的特种突击队,当时被命名为第一核心小队。同年5月,从第一核心小队中又抽出部分人员,以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0突击队为模板组成新的部队,命名为马来西亚特种战斗团。该团组建之后不断进行人员扩编,同时聘请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0突击队的精英队员为教官对其进行训练。1970年8月,该特种战斗团进行重组,重组后命名为第1特种战斗团,总部基地位于马六甲军营。1977年又组建了第2特种战斗团,基地同样位于马六甲军营。1981年1月,在第1特种战斗团的基础上再次进行重组,重新命名为第21伞降突击队,在第2特种战斗团的基础上进行重组,重新命名为第22伞降突击队,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多个战斗支援单位和服务支援单位,如信号连和工兵连等。同年4月,为了对第21伞降突击队和第22伞降突击队进行支援,建立了第11特种战斗团和第12特种战斗团,但第12特种战斗团于1980年代被解散,同时将第21伞降突击队和第22伞降突击队更名为第21突击队和第22突击队。
构架组成
特种战斗集团是一个旅级部队,马来文简称为“GGK”,在马来西亚陆军中的编号为第21旅。目前其除总部和多个支援单位之外,下辖有3个团级作战单位,分别为第11特种战斗团、第21突击队和第22突击队。其中,总部及支援单位的总部基地迁移到丰盛港军营,第11特种战斗团和第21突击队的总部基地位于马六甲军营,第22突击队的总部基地位于丰盛港军营。
第11特种战斗团主要作为反恐部队,因此也被称为反恐团。该团的规模在特种战斗集团的3个主要作战单位中是最小的,仅由4个中队组成,但其队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只有在第21突击队和第22突击队中服役时间超过6年的队员才有资格申请加入第11特种战斗团,并参与选拔。加入该团后,其训练由英军第22特别空勤团提供,队员们除了反恐任务外,还可执行一系列其他特种任务,包括人质营救、敌方重要设施和设备破坏等。第21突击队和第22突击队是反暴乱部队,其可执行的任务包括以任何形式的非传统战斗、不对称战争、游击及反游击战、特种侦察、直接行动、战斗情报收集以及丛林战等,其中丛林战是队员们最擅长的,也是最被其他国家部队所推崇的战斗技能。
除此之外,特种战斗集团还下辖一个特种战斗训练中心,可为所有马来西亚陆军士兵提供特种训练。该训练中心成立于1976年8月,除了一部分固定教官之外,还会定期从第11特种战斗团、第21突击队和第22突击队中抽调精英队员作为临时教官。特种战斗训练中心可开展的训练课程包括为马来西亚陆军及其他军种开展基础突击队训练、为特种行动队员提供各种专业训练和特种作战训练、为陆军提供进阶训练、对特种作战部队开展训练测试及评估等。除以上各项基本训练之外,该训练中心还可提供各种高级训练,但训练内容目前仍对外界保密。
选拔训练
特种战斗集团对队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想要加入该集团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以达到高超技能。所有申请加入的队员除了具有良好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之外,还要顺利完成5个不同阶段的训练,分别为营地训练、丛林训练、沼泽地和远距离行军训练、海上训练以及逃脱和躲避追踪训练。其中,营地训练为期5周,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训练阶段,其包括体能耐力、武器使用、爆炸物处置、战术实施、战场医疗、绳降以及地图阅读等。在训练过程中,候选人循序渐进开展多次武装全套战斗装备远距离行军,其行军距离不断增加,从最开始的4.8km,逐渐增加到8km、11.2km、14km和16km。每次行军都会规定时间限制,只要有一次没有达到要求就会被淘汰。丛林训练为期2周,由于马来西亚所处的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丛林训练也是所有特种战斗集团候选人中最喜爱的训练项目。在该训练中所有候选人将在茂密丛林中进行各种实用技巧、战斗技巧、建立基地、守卫基地、丛林巡逻、小规模战斗和恶劣环境生存等训练。
沼泽地和远距离行军训练极为艰苦,训练初期,候选人首先要背负17kg的负重开展一次远距离战斗行军,要求在3天时间内成功行军160km。成功完成该远距离行军的候选人将会被投放到沼泽地区,除了内衣之外不提供任何服装和食物,要求他们在沼泽地中成功生存7天。
海上训练为期2周,候选人被投放到海上进行各种作战训练,如驾驶小船、海上导航、远距离划船、无声划船、乘坐高速橡皮艇进行海岸攻击、穿戴水肺装置潜水等。
逃脱和躲避追踪训练是最后阶段的训练,训练开始前候选人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单独行动。训练拟定的场景为队员到达敌人战线后方执行任务,任务地点设有多个检查站,每个检查站设有教官,所有小组分别到达各个检查站内与教官联络,在此过程中候选人必须成功躲避敌人的追踪,如果一旦被抓,他们将会经历严厉拷问和虐待,然后被释放继续行程,直到到达最后一个检查站。在此期间,各个检查站内的教官对队员们的表现加以评估,决定队员是否被淘汰。
成功通过以上所有训练的队员才能加入特种战斗集团。加入该集团后,队员定期与英国、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及美国等国的特种部队一起进行联合训练。
服装标志
特种战斗集团的座右铭是“快速且敏捷”,其队员穿着的制服与马来西亚陆军其他部队的制服没有区别,区别之处在于队员佩戴绿色贝雷帽,象征其突击队的身份,右肩上佩戴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0突击队的蓝色飘带,表示该集团与第40突击队关系紧密,并纪念该集团的建立是受到第40突击队的激发。其徽章为一只战斗猛虎,由一只怒吼的猛虎和一把突击队短剑组成。其中老虎象征勇敢、凶猛和力量,而由突击队员使用的突击队短剑则代表了其突击队身份,并象征果断、坚定的精神。经过空中专业训练的队员还会在制服左侧口袋上佩戴伞降翅膀的标志。
参与行动
特种战斗集团组建成功后多次参与国内及国际行动,包括马来西亚国内延续多年的暴乱处置、印度尼西亚冲突、1993年索马里摩加迪沙战斗、1998年吉隆坡人质营救行动、巴尔干战争、沙巴僵局、东帝汶暴乱、黎巴嫩行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特种战斗集团的选拔和训练过程极为艰苦,为了吸引更多的士兵加入到该集团,并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能力而避免随时被淘汰,马来西亚军方于2005年1月提高了该集团士兵的待遇,如将服役10年以下的士兵月薪提高到600马币(1马币约≈1.5人民币),服役11~15年的士兵月薪提高到750马币,服役16年以上的士兵月薪提高到900马币。
空军特别空勤团
隶属于马来西亚皇家空军的空军特别空勤团,其主要任务是在陆地及海上开展搜寻和营救任务,对被击落飞机的机组人员实施救助和支援,渗透到敌人战线后方为空中攻击部队标示目标,保护重要空军基地,同时也是在全马来西亚境内针对军用和民用飞机反劫机和反恐行动的主要作战单位。
组建历史
空军特别空勤团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当时马来西亚发生暴乱,暴乱分子从一个马来西亚皇家空军基地外部对该空军基地进行袭击,导致一架空军DHC-4运输机被击毁。事件发生之后,马来西亚皇家空军下达指令,要求在空军内部成立一支专门的战斗部队来为空军基地提供安全保卫。根据此项指令,1980年4月成立了一支精英部队,命名为空中及地面防御部队。该部队组建之后,由马来西亚陆军特种部队的精英队员对其进行基础训练,同时由英国特别空勤团和美国特种作战部队人员提供加强训练。该部队建成之初只有第102小队一个分支,但很快就进行扩编,到1987年已经又另外扩编出10个小队,按时间顺序分别为第103小队、第104小队、第202小队、第105小队、第107小队、第109小队、第204小队、第201小队、第208小队和第106小队。
构架组成
1993年6月,马来西亚空军进行重组时,空中及地面防御部队被更名为空军特别空勤团。1996年,其作战任务由原来的对空军基地进行安全防卫,扩展到包括反恐、战斗侦察、战斗搜寻和营救以及非传统战斗等。该团总部位于万津空军基地,下辖有3个中队,分别为飞行人质救援中队、战斗空中救援中队和部队保护中队。3个中队的任务各有不同,其中飞行人质救援中队是空军特别空勤团的主要战斗分队,可执行反恐、人质营救、渗透和在敌人战线后方破坏其重要设施等任务。该中队下辖一个地面目标激光标示小队,可为执行攻击任务的空军搜寻前方目标并进行追踪及激光标示。另外,还有一支专业的飞机人质营救小队,其可以部署到敌人战线后方对己方飞机机组人员进行营救。执行任务时每6人为一个小队,这6人分别具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如步枪手、狙击手、通信人员、医疗人员、破坏人员、搜寻人员等。他们在执行战斗任务时一般装备柯尔特M4A1卡宾枪、西格-绍尔SIG553LB突击步枪和M249轻机枪等轻武器,而在执行人质营救或反恐等近距离作战行动时使用的武器包括HK MP5冲锋枪、贝内利M4超级90霰弹枪及加装战术灯的M4A1卡宾枪等。
战斗空中救援中队负责战斗搜寻和救援任务,其可在敌人战线后方开展救援行动。该中队包含6个分遣队,其中包括一个海上伞降救援分遣队,可实施海上伞降救援。
部队保护中队主要任务是进行空军基地保护,该中队装备战场干扰探测系统,可为空中防御雷达和前方行动基地等高价值目标提供近距离或特殊护卫,同时在渗透行动中,也可以作为先锋部队行动。
选拔训练
空军特别空勤团的座右铭是“快速、隐秘及可靠”,队员佩戴浅蓝色贝雷帽。想要加入该团,候选者首先要进行专业的体能训练,其训练强度远超其他马来西亚部队体能训练的强度。体能训练结束后,候选者需要通过战斗团基础课程、战斗团专业课程和突击队课程等多项课程,此后还要开展各项进阶训练,要求非常高。成功加入该团的队员每12周要进行一次测试以确保队员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测试不合格者会被马上淘汰。测试内容包括160km不间断行走、绳降技能、特种巡逻渗透及撤离、以60海里/h的速度操作船只、丛林突击队基本技能、特种渗透和侦察技能、狙击技能等。
经过严格的选拔和不断训练,空军特别空勤团的队员具备相当广泛的能力,包括战术能力、渗透技巧能力、情报收集能力和各种专业能力。其中战术能力包括近距离战斗、战斗潜水、反暴乱、反恐、反狙击战术、激光标示目标、神射手技能、破坏敌方重要设施、狙击战术以及合气道、柔道、空手道和跆拳道等近身格斗战术、非传统战斗技能等。渗透技巧能力包括高空投下低空开伞和高空投下高空开伞、盘旋降落、绳降、特种巡逻渗透及撤离等。情报收集能力包括特种侦察、情报及反情报、信号情报、远距离侦察巡逻、为空军设施提供保护等。专业能力包括在敌人战线后方进行战斗搜寻和救援、在集聚区战斗、人质营救、城市战、特殊破坏行动和爆炸物处置能力等。队员在执行任务时可通过陆地、海上和空中任何方式部署,既能单独作战,也可与其他特种部队联合部署,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及独立作战的持续性。
武器装备
该团装备的武器非常多样,其中手枪包括勃朗宁HP手枪、格洛克18C手枪、格洛克19手枪、格洛克34手枪和斯芬克斯S3000手枪;霰弹枪包括雷明顿M870霰弹枪、贝内利M4超级90霰弹枪、莫斯伯格M590霰弹枪;冲锋枪包括布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