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学生觉得数学难得高分,有的学生分数虽高但能力很低,原因有很多。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关键还是课堂教学过程。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我认为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激情、对话、开放”的课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主阵地。下面,是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和实践体会。
一、营造一个“激情的课堂”
有的时候,教师上课没有知识理解上的错误,表达上也没有什么明显失误,例题也分析得十分透彻,但教学效果就是不太理想。其实,缺少的就是教师的激情。学生是情绪感受处于最敏感时期的孩子,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用激情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去影响、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在轻松兴奋的情绪下,不经意地就随着老师的引导,走进知识的殿堂。
首先,激情的课堂的前提保证是教师备好课。教师课前充分地准备,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张弛有度、挥洒自如,才能让课堂激情飞扬。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如何处理,教学方法如何设计,教学重点如何落实,教学难点如何突破以及课堂上何时学生易疲倦,需要激情的渲染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考虑怎样设计课堂训练的坡度、梯度、难度,才能使课堂训练高潮迭起、学生乐此不疲。
其次,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保证课堂富有激情的重要方面。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声音,挥洒自如的举止都会有效地感染学生,学生的情绪相应也高涨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会随之增强,这样的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教师一脸不耐烦,精神不振,或坐着讲课无精打采,这样的课堂就只能是“死水一潭”,这潭死水是无论如何也荡漾不了学生学习激情的涟漪,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一定要懂得调度自己的精神状态,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
最后,教师得体的衣着和诙谐的语言也很重要。简单朴素、大方自然的衣着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意,自然也容易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试想如果一个老师穿着时髦前卫、浓妆艳抹,那给学生的感觉还会是一个老师吗?学生学习的激情还能高涨吗?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加上诙谐幽默的语言,课堂又会增色不少。如果教师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轻松幽默的表达方式,就会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双方发出会心的微笑,就能增加课堂激情,缓解课堂冲突,驱除学生疲劳,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二、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教授为主,即所谓的“满堂灌”,后来又强调教师的启发,就变成了“满堂问”,即教学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教师有板有眼地将学生“骗”进事先预设的“轨道”,其间学生的回答有不如意之处就遭到“棒杀”,学生就望而生畏,有话不敢说,有怒不敢言。而中学数学教学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学生若变成一味的倾听者,根本谈不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何来能力的培养呢?
上课不是打仗,不是师生憋气较劲。上课是学习共同体“对话”着、“协商”着。课堂是师生共同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平台,并且是以问题的生成、探究和解决为主旋律的。在原生态的课堂中,教师所预设的课堂结构及流程随时都会因为课堂的生成而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课堂丰富多彩的表现,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是“一切为了学生”课堂意识的凸现,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最需要的,是最具实效的。
所以,在课堂上,就是需要学生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即使可能是片面的、幼稚的、钻牛角尖的),敢于“我口说我心”,扎扎实实地去探究和建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接受,不仅仅是那种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地探究、索取,大胆地发表自己的主见。要以平等的心态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心与心交流,知识与知识的对接。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要让学生动脑动心,让他们回味并期待。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提问、讨论,提供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三、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封闭式教学,见分不见人,就像工程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纸施工,不敢随意变动。在这种教育中,学生的个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培养出来的人就是千人一面的所谓“合格产品”。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的时间保证。这导致学生考试分数不低但提不出问题,考试会做题但解决不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放性课堂就是要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权利,要在更大的空间、更弹性化的教学气氛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当今社会呈现开放的社会形态,开放的社会必定呼唤开放的教育。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和研究开放性课堂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数学开放题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题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切入口,往往能迅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开放题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而且它的求解,既没有现成的解法,也没有确定的答案。这要求解题者充分联想,勇于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使思维过渡到与问题相关的各知识点上。比如,用一块长2米,宽1.6米的玻璃加工出椭圆形镜子(镜面为完整的一体)。要使镜面面积最大,该如何设计加工镜子(S椭=πab)?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如何画出椭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用硬纸板代替玻璃,让学生亲手画一画,动手截一下。学生至少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①建立坐标系,写出方程描点;②确定焦点,长轴长,由第一定义得到;③用椭圆参数方程的定义。解这种开放题,学生不但发散了思维、开放了思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都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可接受性为尺度。教师应认真进行设计,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开放,才能促使学生学习状态的开放。对一堂好课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让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善于思索,勇于探究,勤于实践……共同期待着心目中的好课。
(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
一、营造一个“激情的课堂”
有的时候,教师上课没有知识理解上的错误,表达上也没有什么明显失误,例题也分析得十分透彻,但教学效果就是不太理想。其实,缺少的就是教师的激情。学生是情绪感受处于最敏感时期的孩子,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用激情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去影响、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在轻松兴奋的情绪下,不经意地就随着老师的引导,走进知识的殿堂。
首先,激情的课堂的前提保证是教师备好课。教师课前充分地准备,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张弛有度、挥洒自如,才能让课堂激情飞扬。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如何处理,教学方法如何设计,教学重点如何落实,教学难点如何突破以及课堂上何时学生易疲倦,需要激情的渲染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考虑怎样设计课堂训练的坡度、梯度、难度,才能使课堂训练高潮迭起、学生乐此不疲。
其次,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保证课堂富有激情的重要方面。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声音,挥洒自如的举止都会有效地感染学生,学生的情绪相应也高涨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会随之增强,这样的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教师一脸不耐烦,精神不振,或坐着讲课无精打采,这样的课堂就只能是“死水一潭”,这潭死水是无论如何也荡漾不了学生学习激情的涟漪,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一定要懂得调度自己的精神状态,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
最后,教师得体的衣着和诙谐的语言也很重要。简单朴素、大方自然的衣着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意,自然也容易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试想如果一个老师穿着时髦前卫、浓妆艳抹,那给学生的感觉还会是一个老师吗?学生学习的激情还能高涨吗?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加上诙谐幽默的语言,课堂又会增色不少。如果教师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轻松幽默的表达方式,就会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双方发出会心的微笑,就能增加课堂激情,缓解课堂冲突,驱除学生疲劳,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二、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教授为主,即所谓的“满堂灌”,后来又强调教师的启发,就变成了“满堂问”,即教学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教师有板有眼地将学生“骗”进事先预设的“轨道”,其间学生的回答有不如意之处就遭到“棒杀”,学生就望而生畏,有话不敢说,有怒不敢言。而中学数学教学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学生若变成一味的倾听者,根本谈不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何来能力的培养呢?
上课不是打仗,不是师生憋气较劲。上课是学习共同体“对话”着、“协商”着。课堂是师生共同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平台,并且是以问题的生成、探究和解决为主旋律的。在原生态的课堂中,教师所预设的课堂结构及流程随时都会因为课堂的生成而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课堂丰富多彩的表现,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是“一切为了学生”课堂意识的凸现,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最需要的,是最具实效的。
所以,在课堂上,就是需要学生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即使可能是片面的、幼稚的、钻牛角尖的),敢于“我口说我心”,扎扎实实地去探究和建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接受,不仅仅是那种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地探究、索取,大胆地发表自己的主见。要以平等的心态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心与心交流,知识与知识的对接。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要让学生动脑动心,让他们回味并期待。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提问、讨论,提供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三、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封闭式教学,见分不见人,就像工程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纸施工,不敢随意变动。在这种教育中,学生的个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培养出来的人就是千人一面的所谓“合格产品”。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的时间保证。这导致学生考试分数不低但提不出问题,考试会做题但解决不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放性课堂就是要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权利,要在更大的空间、更弹性化的教学气氛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当今社会呈现开放的社会形态,开放的社会必定呼唤开放的教育。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和研究开放性课堂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数学开放题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题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切入口,往往能迅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开放题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而且它的求解,既没有现成的解法,也没有确定的答案。这要求解题者充分联想,勇于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使思维过渡到与问题相关的各知识点上。比如,用一块长2米,宽1.6米的玻璃加工出椭圆形镜子(镜面为完整的一体)。要使镜面面积最大,该如何设计加工镜子(S椭=πab)?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如何画出椭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用硬纸板代替玻璃,让学生亲手画一画,动手截一下。学生至少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①建立坐标系,写出方程描点;②确定焦点,长轴长,由第一定义得到;③用椭圆参数方程的定义。解这种开放题,学生不但发散了思维、开放了思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都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可接受性为尺度。教师应认真进行设计,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开放,才能促使学生学习状态的开放。对一堂好课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让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善于思索,勇于探究,勤于实践……共同期待着心目中的好课。
(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