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甄子丹看来,拍照时的环境固然重要,但人才是主体,与其纠结背景如何,不如设计好情绪。拍电影也是如此,无论是做武术指导,做导演,还是做演员,他从来不会刻意去设计动作,而是设计人。人有七情六欲,他认为抓住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古代还是时装,情最重要,其他的只是形式,动作上也是有情的,如果那个动作是出自真情,观众也会看得投入。”
就像他在《一个人的武林》里为王宝强做武术指导,并没有从一招一式来做设计,“我需要先了解他的性格,他的情绪,他对每一件事的反应,从这个方向切入,想像这个人物在某个环境底下产生的情绪反应,招式自然就会衍生而出。当我设计了这个角色,动作就很自然变成一部分,这是我的理论,我从不会为了动作而动作。”
过去的这两周,他从伦敦到北京一路为《一个人的武林》做宣传,听到最多的反响是大家对王宝强从一个喜剧演员变身为功夫明星的高度认可,确实,戏里那个因着“既分高下、也决生死”的极端信念而化身成“功夫杀人王”的角色封于修,从设计部分就比他饰演的夏候武丰富和出彩得多,但这恰恰是甄子丹有意为之的成全。
接到这个剧本时,导演原先的想法是找他和成龙来演,他当时看中的就是封于修这个更有空间的角色,但因为成龙没有接演,他于是向导演极力推举了当时正与自己合作《冰封侠》的王宝强,并将更适合自己的封于修角色让给他来演,戏里所有的擒拿,好看的功夫也全都放在了他身上。
“我每拍一部电影都希望找到一个新的点来自我挑战,而拍这部戏从一开始对我最大的挑战性就是把王宝强塑造成一个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我觉得不管是对于观众、对于电影制作者,电影的最大魅力其实就是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意料中的事有什么好看?意想不到才好看嘛,所以现在看到他被观众认可,是我最开心也最有成就感的事。”
事实上,除了王宝强外,他在自己的戏里成就了很多人。当年拍《龙虎门》,大家都知道甄子丹的功夫里腿法最强劲,但恰恰这部戏里谢霆锋这个角色被设计成腿功很厉害的人。“我是做动作导演的,按道理我真的想不让谢霆锋出风头的话,我可以不需要他练腿,但这部戏里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出过一腿,我设计的时候把最好的腿功都放到了谢霆锋身上,然后出来大家都很惊讶 ‘哇,谢霆锋好厉害’,我也有很大的满足感。”
还有一年拍《杀破狼》,导演为吴京设计的角色是一个杀手,作为武术指导的甄子丹觉得要想让这个杀手在观众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必须要有一场有亮点的戏,但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本身已经超资,他就跑去跟制片、老板去求,甚至吵起来,“你必须让我拍,不然这个戏这一环就会很弱,最后要出来一点钱,制片说最多给你5天时间,你把它拍完,我跟他讲,你就给我一个小时就OK,我不需要大场面、豪华的搭景,我和吴京真功夫,两个人去打。我给他设计了一把小刀,从那场戏开始就把小刀的技术放在他身上,到今天为止,大家都记得这场戏。”
作为电影从业者,甄子丹一向坚持“戏比天大”,但这些年,有关他“戏霸”的传闻却不绝于耳,他基本都是置之不理的态度,很少去解释,被问及才说一句,“网络发展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说任何话,而且可以很不负责任,所以我老早就已经没有把那些新闻放到心上,最重要就是你踏踏实实做事,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个样子。”
无论多好吃也只是一顿饭而已
甄子丹11岁去美国接受教育,所以他的性格里其实已经有着很多西方人的特点:不谦虚、不伪饰、不转弯。“我有想法都会讲出来,我不怕得罪人。我做任何事的前提是,首先要让自己舒服。”
他的脾气硬是天生的,少年时期,以反叛闻名,在波士顿声名狼藉的暴力区“残酷之街”(meanstreet)横冲直撞,狂野难驯。他的身为知名武术家的母亲采取了一种迂回的方法令这匹小野马回头—将他送去北京,在著名的北京武术队接受为期两年的训练。“我自己也知道若我一直以当时的状态在美国生活下去的话,迟早会出事。”
这个怀抱着要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梦想的16岁少年便只身来到了北京,开始学习用粮票买米、用公共的卫生间……他当时在什刹海体校学习武术,两年难忘的老北京生活后,甄子丹离开了体校。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个勤奋的学生,又有着天赋和母亲从小的教导。也许自小有母亲给予的熏陶和武术功底,甄子丹对功夫的热爱一度痴迷。而他步上习武之路除了母亲的影响外,更大的激励来自于偶像李小龙,随着武术造诣的不断提高,李小龙的哲学对他也意味着更加深远的涵义。甄子丹一直在动作片里寻找一些世界流行的方向,不仅是作为武术家,还是拍电影,他都不断地在思考。
因为贪心,甄子丹所学甚杂,少林、武当;咏春拳、跆拳道、空手道、螳螂拳;甚至西方的自由搏击。他的腿功好是出了名了,融合了空手道、武术、包括黑人的钩踢的很多技术。状态最好的时候做过腾空5脚,但他坦承现在岁数大了已经不行了。
“迄今为止我练武多年,不过对武术本身我并没有很深入的进行真正的分析研究。基本上,我赞成李小龙的观点:作为人类,我们都只有两条胳臂两条腿,因此不大可能存在许多种风格迥异的搏击方法。但每种风格的功夫都有其独到之处。”
只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他却越来越体悟到,不仅在功夫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功夫之外,人的心灵中间,只有战胜、顺畅了自己,才能拥有出神入化的精湛功夫。这也就是西方人所说的Balance,身心平衡。
相比于早年的争强好胜和渴望跌宕起伏,甄子丹更满足于当下的心静如水,再回望过去,无论多辉煌的成就在他看也都不值一提,“就像是吃东西一样,你吃的时候,觉得好好吃,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但过后你再想起来,也就只是一顿饭而已。” 另一个经典的可能性
过去的这一年,甄子丹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新西兰拍摄《卧虎藏龙2》。制片方最初找到他时,他是拒绝的,因为他深知无论怎么拍也拍不过李安的经典,但之后制片方改变了创作方向。
“他把它变成了一部英语片,当你穿着古装抽出一把剑说,‘I will see you tomorrow’,很奇怪对吧?但偏偏我就是一个奇怪的人,陈可辛讲我经常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但搞艺术的不都是需要这种乱想吗?不能中规中矩。我觉得这个是我可以去尝试的,它可能永远都不会像李安那么经典,但你说有没有机会去创造另一个经典呢,我觉得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这部戏的制作班底包括摄影师和服装设计都是外国人,别人可能会担心会不会混搭出一个四不像的作品来,但甄子丹反而认为这是最有趣的地方,以外国人的审美去做中国的古装片,至少会做出新鲜的感觉来。“就像咱们看卡通片《花木兰》《功夫熊猫》,完全就是中国的背景,你不投入吗?有感觉莫名奇妙吗?没有,而且你还会感觉很投入。”
《卧虎藏龙2》拍摄耗费了三百天,他与家人聚少离多,太太曾经带儿女去新西兰探班十天,他回香港待了五日,就只得这半月的相聚时光,所以他会特别珍惜。“每次看到我的孩子,他们都和上一次见不一样,特别是女儿,每天都在变化。她今年十岁多,已经从小BABY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可能我几个月前跟她相处和讲话的那一套现在就已经用不上了,因为她懂得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成熟,变成我也要逼迫自己每天学习,才能够跟上她的进步。”
对甄子丹而言,如何讨太太欢心,逗儿女开心是他生活里最重要的事。虽然他演过太多硬邦邦的英雄角色,但与那些外表硬朗、内心冷酷、不解风情的银幕形象恰恰相反的是,私底下的他是一个温柔、细腻、十分懂得享受生活的男人。“我们一家都是享受型,我岳父家是开珠宝店的,所以我们对漂亮、华贵的东西都很喜爱。在香港工作的时候,我太太来看我,每天都要讨论今天晚上去哪里吃饭,明天晚上去哪里玩儿。每一年的节日我都不能忘记:情人节、生日、圣诞节、母亲节等等,都要给家人送礼物,哪怕人没到,花也要先到,然后礼物再到。”
甄子丹不会将金钱、名利、舒适的生活视之为理所应当的获得,但同时他亦希望工作是以自己开心为前提。作为武者,他并不指望自己可以以宗师之名被铭记,但作为电影人,他的愿望是可以留下传世的作品,为此,他将在这条路上继续跋涉着前行。
Q:你在学武之初有没有争天下第一的念头?
A:不要说练武,你做任何行业,都一定想要做到最好,但我现在的心态早就过了争第一的时期,因为以前的每个阶段,我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要达到一个我想要的高度,但是到了那个高度以后,你回头看,再往周边看,会发现那个所谓的高度只是相对的,有一句老话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相对宇宙而言,人类就是一粒小小的微尘,就算你达到一些成绩,那些成绩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可能就只是小小的一粒火光。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再有天下第一的概念。
Q:我们都知道你学了很多门派甚至种类的功夫,有没有想过把它们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属于甄子丹的武学体系?
A:能不能成为一个门派是别人评价你,不是你自己说的,我相信我是达到这一点了,譬如你看我当演员、导演、动作指导,都会有甄子丹风格,其实我已经形成了。我没有收徒,也没有开武馆,但因为拍功夫片,我有很多机会和空间去设计和传达一些我对于武学的想法,也可以讲我把几十年对武术的综合运用都留在了银幕上。当然,大前提我还是一个电影人,首先还是要把电影拍好,不能为了传承而传承,所以不管是《一个人的武林》《冰封侠》还是《叶问》里的武术设计都是要从电影的视觉语言来做第一考虑,因为我并不是在拍教材或者拍纪录片,比如叶问是咏春拳的宗师,我的武术设计肯定不能太偏离,但观众也没有必要对着银幕去考究这个门派的一招一式是否准确,因为电影始终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Q:在生活中,您是一个严父还是慈父?对于儿女在教育方式上会不一样吗?
A:我在他们面前一定是慈父,因为我见他们的时间是比较少的,而我太太就要扮演比较严厉的角色,但其实我们俩都是很心软的人,比较有福气的是,这两个孩子都很乖,没有让我们太操心。在教育上我希望尽量平等,但男女确实是有差异的,我的两个孩子,女儿就真的很女孩儿,非常温柔和文静,喜欢画画,而儿子就刚好相反,调皮、好动、好喜欢武术,所以我们会针对他们不同的性格和爱好去调整沟通和教育的方式。
Q:我听说你给儿子找了老师传授他各种功夫,可你为什么不自己教呢?
A: 我让他学跆拳道、巴西柔术和泰拳,我并不是想要他接班,完全是他自己的爱好,很小的时候,我就看到他在我面前跟我练功用的木人桩对打,拳来腿往,有模有样。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负责教导洛杉矶警察,教的招式是既可以制服别人而又不伤害对方还能保护自己,我很欣赏这样的功夫,所以我也想我儿子可以跟他拜师学艺。为什么不自己教?因为现在我的时间不允许,再说他年纪还小,让其他人教,吸收的会更好,等他再大一些,我一定会亲自教他。
在甄子丹看来,拍照时的环境固然重要,但人才是主体,与其纠结背景如何,不如设计好情绪。拍电影也是如此,无论是做武术指导,做导演,还是做演员,他从来不会刻意去设计动作,而是设计人。人有七情六欲,他认为抓住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古代还是时装,情最重要,其他的只是形式,动作上也是有情的,如果那个动作是出自真情,观众也会看得投入。”
就像他在《一个人的武林》里为王宝强做武术指导,并没有从一招一式来做设计,“我需要先了解他的性格,他的情绪,他对每一件事的反应,从这个方向切入,想像这个人物在某个环境底下产生的情绪反应,招式自然就会衍生而出。当我设计了这个角色,动作就很自然变成一部分,这是我的理论,我从不会为了动作而动作。”
过去的这两周,他从伦敦到北京一路为《一个人的武林》做宣传,听到最多的反响是大家对王宝强从一个喜剧演员变身为功夫明星的高度认可,确实,戏里那个因着“既分高下、也决生死”的极端信念而化身成“功夫杀人王”的角色封于修,从设计部分就比他饰演的夏候武丰富和出彩得多,但这恰恰是甄子丹有意为之的成全。
接到这个剧本时,导演原先的想法是找他和成龙来演,他当时看中的就是封于修这个更有空间的角色,但因为成龙没有接演,他于是向导演极力推举了当时正与自己合作《冰封侠》的王宝强,并将更适合自己的封于修角色让给他来演,戏里所有的擒拿,好看的功夫也全都放在了他身上。
“我每拍一部电影都希望找到一个新的点来自我挑战,而拍这部戏从一开始对我最大的挑战性就是把王宝强塑造成一个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我觉得不管是对于观众、对于电影制作者,电影的最大魅力其实就是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意料中的事有什么好看?意想不到才好看嘛,所以现在看到他被观众认可,是我最开心也最有成就感的事。”
事实上,除了王宝强外,他在自己的戏里成就了很多人。当年拍《龙虎门》,大家都知道甄子丹的功夫里腿法最强劲,但恰恰这部戏里谢霆锋这个角色被设计成腿功很厉害的人。“我是做动作导演的,按道理我真的想不让谢霆锋出风头的话,我可以不需要他练腿,但这部戏里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出过一腿,我设计的时候把最好的腿功都放到了谢霆锋身上,然后出来大家都很惊讶 ‘哇,谢霆锋好厉害’,我也有很大的满足感。”
还有一年拍《杀破狼》,导演为吴京设计的角色是一个杀手,作为武术指导的甄子丹觉得要想让这个杀手在观众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必须要有一场有亮点的戏,但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本身已经超资,他就跑去跟制片、老板去求,甚至吵起来,“你必须让我拍,不然这个戏这一环就会很弱,最后要出来一点钱,制片说最多给你5天时间,你把它拍完,我跟他讲,你就给我一个小时就OK,我不需要大场面、豪华的搭景,我和吴京真功夫,两个人去打。我给他设计了一把小刀,从那场戏开始就把小刀的技术放在他身上,到今天为止,大家都记得这场戏。”
作为电影从业者,甄子丹一向坚持“戏比天大”,但这些年,有关他“戏霸”的传闻却不绝于耳,他基本都是置之不理的态度,很少去解释,被问及才说一句,“网络发展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说任何话,而且可以很不负责任,所以我老早就已经没有把那些新闻放到心上,最重要就是你踏踏实实做事,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个样子。”
无论多好吃也只是一顿饭而已
甄子丹11岁去美国接受教育,所以他的性格里其实已经有着很多西方人的特点:不谦虚、不伪饰、不转弯。“我有想法都会讲出来,我不怕得罪人。我做任何事的前提是,首先要让自己舒服。”
他的脾气硬是天生的,少年时期,以反叛闻名,在波士顿声名狼藉的暴力区“残酷之街”(meanstreet)横冲直撞,狂野难驯。他的身为知名武术家的母亲采取了一种迂回的方法令这匹小野马回头—将他送去北京,在著名的北京武术队接受为期两年的训练。“我自己也知道若我一直以当时的状态在美国生活下去的话,迟早会出事。”
这个怀抱着要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梦想的16岁少年便只身来到了北京,开始学习用粮票买米、用公共的卫生间……他当时在什刹海体校学习武术,两年难忘的老北京生活后,甄子丹离开了体校。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个勤奋的学生,又有着天赋和母亲从小的教导。也许自小有母亲给予的熏陶和武术功底,甄子丹对功夫的热爱一度痴迷。而他步上习武之路除了母亲的影响外,更大的激励来自于偶像李小龙,随着武术造诣的不断提高,李小龙的哲学对他也意味着更加深远的涵义。甄子丹一直在动作片里寻找一些世界流行的方向,不仅是作为武术家,还是拍电影,他都不断地在思考。
因为贪心,甄子丹所学甚杂,少林、武当;咏春拳、跆拳道、空手道、螳螂拳;甚至西方的自由搏击。他的腿功好是出了名了,融合了空手道、武术、包括黑人的钩踢的很多技术。状态最好的时候做过腾空5脚,但他坦承现在岁数大了已经不行了。
“迄今为止我练武多年,不过对武术本身我并没有很深入的进行真正的分析研究。基本上,我赞成李小龙的观点:作为人类,我们都只有两条胳臂两条腿,因此不大可能存在许多种风格迥异的搏击方法。但每种风格的功夫都有其独到之处。”
只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他却越来越体悟到,不仅在功夫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功夫之外,人的心灵中间,只有战胜、顺畅了自己,才能拥有出神入化的精湛功夫。这也就是西方人所说的Balance,身心平衡。
相比于早年的争强好胜和渴望跌宕起伏,甄子丹更满足于当下的心静如水,再回望过去,无论多辉煌的成就在他看也都不值一提,“就像是吃东西一样,你吃的时候,觉得好好吃,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但过后你再想起来,也就只是一顿饭而已。” 另一个经典的可能性
过去的这一年,甄子丹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新西兰拍摄《卧虎藏龙2》。制片方最初找到他时,他是拒绝的,因为他深知无论怎么拍也拍不过李安的经典,但之后制片方改变了创作方向。
“他把它变成了一部英语片,当你穿着古装抽出一把剑说,‘I will see you tomorrow’,很奇怪对吧?但偏偏我就是一个奇怪的人,陈可辛讲我经常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但搞艺术的不都是需要这种乱想吗?不能中规中矩。我觉得这个是我可以去尝试的,它可能永远都不会像李安那么经典,但你说有没有机会去创造另一个经典呢,我觉得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这部戏的制作班底包括摄影师和服装设计都是外国人,别人可能会担心会不会混搭出一个四不像的作品来,但甄子丹反而认为这是最有趣的地方,以外国人的审美去做中国的古装片,至少会做出新鲜的感觉来。“就像咱们看卡通片《花木兰》《功夫熊猫》,完全就是中国的背景,你不投入吗?有感觉莫名奇妙吗?没有,而且你还会感觉很投入。”
《卧虎藏龙2》拍摄耗费了三百天,他与家人聚少离多,太太曾经带儿女去新西兰探班十天,他回香港待了五日,就只得这半月的相聚时光,所以他会特别珍惜。“每次看到我的孩子,他们都和上一次见不一样,特别是女儿,每天都在变化。她今年十岁多,已经从小BABY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可能我几个月前跟她相处和讲话的那一套现在就已经用不上了,因为她懂得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成熟,变成我也要逼迫自己每天学习,才能够跟上她的进步。”
对甄子丹而言,如何讨太太欢心,逗儿女开心是他生活里最重要的事。虽然他演过太多硬邦邦的英雄角色,但与那些外表硬朗、内心冷酷、不解风情的银幕形象恰恰相反的是,私底下的他是一个温柔、细腻、十分懂得享受生活的男人。“我们一家都是享受型,我岳父家是开珠宝店的,所以我们对漂亮、华贵的东西都很喜爱。在香港工作的时候,我太太来看我,每天都要讨论今天晚上去哪里吃饭,明天晚上去哪里玩儿。每一年的节日我都不能忘记:情人节、生日、圣诞节、母亲节等等,都要给家人送礼物,哪怕人没到,花也要先到,然后礼物再到。”
甄子丹不会将金钱、名利、舒适的生活视之为理所应当的获得,但同时他亦希望工作是以自己开心为前提。作为武者,他并不指望自己可以以宗师之名被铭记,但作为电影人,他的愿望是可以留下传世的作品,为此,他将在这条路上继续跋涉着前行。
Q:你在学武之初有没有争天下第一的念头?
A:不要说练武,你做任何行业,都一定想要做到最好,但我现在的心态早就过了争第一的时期,因为以前的每个阶段,我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要达到一个我想要的高度,但是到了那个高度以后,你回头看,再往周边看,会发现那个所谓的高度只是相对的,有一句老话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相对宇宙而言,人类就是一粒小小的微尘,就算你达到一些成绩,那些成绩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可能就只是小小的一粒火光。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宏观的世界里,就不会再有天下第一的概念。
Q:我们都知道你学了很多门派甚至种类的功夫,有没有想过把它们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属于甄子丹的武学体系?
A:能不能成为一个门派是别人评价你,不是你自己说的,我相信我是达到这一点了,譬如你看我当演员、导演、动作指导,都会有甄子丹风格,其实我已经形成了。我没有收徒,也没有开武馆,但因为拍功夫片,我有很多机会和空间去设计和传达一些我对于武学的想法,也可以讲我把几十年对武术的综合运用都留在了银幕上。当然,大前提我还是一个电影人,首先还是要把电影拍好,不能为了传承而传承,所以不管是《一个人的武林》《冰封侠》还是《叶问》里的武术设计都是要从电影的视觉语言来做第一考虑,因为我并不是在拍教材或者拍纪录片,比如叶问是咏春拳的宗师,我的武术设计肯定不能太偏离,但观众也没有必要对着银幕去考究这个门派的一招一式是否准确,因为电影始终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Q:在生活中,您是一个严父还是慈父?对于儿女在教育方式上会不一样吗?
A:我在他们面前一定是慈父,因为我见他们的时间是比较少的,而我太太就要扮演比较严厉的角色,但其实我们俩都是很心软的人,比较有福气的是,这两个孩子都很乖,没有让我们太操心。在教育上我希望尽量平等,但男女确实是有差异的,我的两个孩子,女儿就真的很女孩儿,非常温柔和文静,喜欢画画,而儿子就刚好相反,调皮、好动、好喜欢武术,所以我们会针对他们不同的性格和爱好去调整沟通和教育的方式。
Q:我听说你给儿子找了老师传授他各种功夫,可你为什么不自己教呢?
A: 我让他学跆拳道、巴西柔术和泰拳,我并不是想要他接班,完全是他自己的爱好,很小的时候,我就看到他在我面前跟我练功用的木人桩对打,拳来腿往,有模有样。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负责教导洛杉矶警察,教的招式是既可以制服别人而又不伤害对方还能保护自己,我很欣赏这样的功夫,所以我也想我儿子可以跟他拜师学艺。为什么不自己教?因为现在我的时间不允许,再说他年纪还小,让其他人教,吸收的会更好,等他再大一些,我一定会亲自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