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牧区当今民族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小城镇建设与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小城镇现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求为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分散、地广人稀,难以有效发挥人口集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严重滞后和突出的二元经济特征,使大中城市不可能成为人口集聚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路。所以,小城镇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集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此外,通過发展小城镇,不仅可以促进人口的有效集聚,而且可以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所以,小城镇建设也是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2 内蒙古牧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
2.1 农村牧区乡镇经济发展缓慢
在全区100个5亿元产值的乡镇中多数是城郊型、工矿型,而大部分农牧区乡镇苏木的经济发展缓慢。传统型的生产方式,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低。尤其是林业镇面临转产困境,经济发展十分困难。
2.2 “做大做强”成唯一标准
“做大做强”意味着大的建设用地、大的人口规模,最重要的,是大量的财政拨款。所以,“做大做强”仿佛成了小城镇建设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了“大”,而忽略了“大不一定强,强不一定大”的道理。盲目的“做大”,带来的是土地的浪费和城市特性的丧失。
2.3 乡镇企业布局分散
以自然村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得不到改善,产品更新换代慢,质量低下,形不成规模效应,造成二产低效、三产发育不足的后果。布局过于分散的乡镇企业既降低了工业化对农牧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又影响了产业的集中度和升级。
2.4 地方文化消亡
文化资源在牧区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常被忽略。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地方民族特色、人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考虑,造成小城镇建设千篇一律,地方特色消失。
2.5 生态环境被破坏
企业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在小城镇建设中企业的建设占有重要的低位。但与此同时,由一些二类、三类工业排出的废物也对小城镇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污染。
2.6 公共设施低层次重复建设
有些地方政府,没有考虑现有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员能力就草草决定小城镇建设,致使最终导致资金严重匮乏, 资金的不足也导致好多小城镇建设中的公共设施呈现出低水平的重复状态。
3 问题对策探究
3.1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内蒙古牧区的特色在畜牧业,畜牧业具有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发展环境较宽松等优点。因此,凸显这一优势,使其成为强势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发展措施上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二是加强疫病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损失;三是开辟饲料资源,发展饲料工业,降低养殖成本;四是以新型工业化引领传统畜牧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发挥品牌效应。
3.2切合实际,确定牧区小城镇的合理规模
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各地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从我国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及发展水平处在不同的阶段,因而在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上切不可盲目照搬攀比,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求发展。
3.3因地制宜 ,凸显牧区小城镇的地方特色
内蒙古牧区小城镇多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在进行牧区小城镇规划时,要了解小城镇居民的人口构成及当地的生产、生活习惯,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将这些非物质因素落实在城市空间形态中。在城市景观的塑造上,也要充分考虑地方民族因素,凸显牧区小城镇的地方特色。
3.4 独辟蹊径,减少牧区小城镇建设副作用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所以,根据各地资源状况,发展特色小城镇是减少牧区小城镇的建设带来的副作用的有力手段,如以绿色生态资源为屏障的生态旅游型小城镇。大理和丽江就是发展的典型,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型小城镇,以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为特色的工艺型小城镇等。内蒙古牧区小城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涵盖森林、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民族民俗六大奇观。因此,应充分利用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成本低、就业率高的优势,配备生态、环保内涵,加快景区建设,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以旅游业带起一批精品小城镇。
3.5 集合力量,加大牧区小城镇建设力度
小城镇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问题是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牧区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和小城镇建设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着牧区地区小城镇的发展。解决牧区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投入问题应有新的思路和办法,应跳出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进行城镇建设的旧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至少可以采取这样三种模式:
3.5.1 政府投入启动模式
在民族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地区,在小城镇建设的起步阶段,光靠市场的自发力量,或者说,光靠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是很难启动小城镇建设的。尤其是作为小城镇建设主体工程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回报低(这些设施均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回收慢,如果全部依靠市场力量来进行建设的话,对于民族地区的单一市场主体(如个体工商户、单一的农户)来说,是无力从事的。因此,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政府的先期投入是启动和带来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途径。
3.5.2 市场融资建设模式
除了政府的投入启动外,充分发挥市场的融资和投资作用也应是牧区地区小城镇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通过市场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就是盘活城乡存量土地资源,“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商,滚动发展”。
3.5.3 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在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中,资金的筹集和投入渠道往往是多元化的。这些渠道包括:政府财政的一定投入和支持,通过盘活土地资源从市场筹集建设资、通过招商引进建设和开发资金、通过群众投工投劳替代和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筹集部分建设资金等。在牧区,也可以参考此种模式,在小城镇建设中引入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3.6 调整策略,加强牧区小城镇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在规划一个城镇的未来时,要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和老百姓的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支持规划,这在西方称为城镇管治。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我国不可能实行城镇管治。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应改变过去由规划师制定规划方案的弊病 ,实施由规划师、政府、社会各界、市民共同参与的公众规划。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参与规划的意识也是加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重要路径。
3.7 确定目标,完善牧区小城镇规划评价体系
牧区小城镇规划评价体系,要结合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指定。小城镇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必须一切从城乡协调发展和充分发挥小城镇作用出发 ,以小城镇人口发展和素质提高为核心 ,谋求小城镇经济发展与资源理利用、缩小城乡差异 ,并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
【参考文献】:
〖1〗耿 丹,侯津琪 . 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华商:7-8
〖2〗孙国伶,余应寿 .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 ,2008(16):114
〖3〗卢正惠. 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J〕.怨男财贸学院学报,2001(6)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牧区当今民族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小城镇建设与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小城镇现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求为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分散、地广人稀,难以有效发挥人口集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严重滞后和突出的二元经济特征,使大中城市不可能成为人口集聚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路。所以,小城镇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集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此外,通過发展小城镇,不仅可以促进人口的有效集聚,而且可以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所以,小城镇建设也是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2 内蒙古牧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
2.1 农村牧区乡镇经济发展缓慢
在全区100个5亿元产值的乡镇中多数是城郊型、工矿型,而大部分农牧区乡镇苏木的经济发展缓慢。传统型的生产方式,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低。尤其是林业镇面临转产困境,经济发展十分困难。
2.2 “做大做强”成唯一标准
“做大做强”意味着大的建设用地、大的人口规模,最重要的,是大量的财政拨款。所以,“做大做强”仿佛成了小城镇建设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了“大”,而忽略了“大不一定强,强不一定大”的道理。盲目的“做大”,带来的是土地的浪费和城市特性的丧失。
2.3 乡镇企业布局分散
以自然村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得不到改善,产品更新换代慢,质量低下,形不成规模效应,造成二产低效、三产发育不足的后果。布局过于分散的乡镇企业既降低了工业化对农牧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又影响了产业的集中度和升级。
2.4 地方文化消亡
文化资源在牧区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常被忽略。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地方民族特色、人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考虑,造成小城镇建设千篇一律,地方特色消失。
2.5 生态环境被破坏
企业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在小城镇建设中企业的建设占有重要的低位。但与此同时,由一些二类、三类工业排出的废物也对小城镇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污染。
2.6 公共设施低层次重复建设
有些地方政府,没有考虑现有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员能力就草草决定小城镇建设,致使最终导致资金严重匮乏, 资金的不足也导致好多小城镇建设中的公共设施呈现出低水平的重复状态。
3 问题对策探究
3.1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内蒙古牧区的特色在畜牧业,畜牧业具有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发展环境较宽松等优点。因此,凸显这一优势,使其成为强势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发展措施上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二是加强疫病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损失;三是开辟饲料资源,发展饲料工业,降低养殖成本;四是以新型工业化引领传统畜牧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发挥品牌效应。
3.2切合实际,确定牧区小城镇的合理规模
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各地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从我国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及发展水平处在不同的阶段,因而在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上切不可盲目照搬攀比,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求发展。
3.3因地制宜 ,凸显牧区小城镇的地方特色
内蒙古牧区小城镇多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在进行牧区小城镇规划时,要了解小城镇居民的人口构成及当地的生产、生活习惯,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将这些非物质因素落实在城市空间形态中。在城市景观的塑造上,也要充分考虑地方民族因素,凸显牧区小城镇的地方特色。
3.4 独辟蹊径,减少牧区小城镇建设副作用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所以,根据各地资源状况,发展特色小城镇是减少牧区小城镇的建设带来的副作用的有力手段,如以绿色生态资源为屏障的生态旅游型小城镇。大理和丽江就是发展的典型,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型小城镇,以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为特色的工艺型小城镇等。内蒙古牧区小城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涵盖森林、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民族民俗六大奇观。因此,应充分利用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成本低、就业率高的优势,配备生态、环保内涵,加快景区建设,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以旅游业带起一批精品小城镇。
3.5 集合力量,加大牧区小城镇建设力度
小城镇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问题是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牧区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和小城镇建设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着牧区地区小城镇的发展。解决牧区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投入问题应有新的思路和办法,应跳出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进行城镇建设的旧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至少可以采取这样三种模式:
3.5.1 政府投入启动模式
在民族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地区,在小城镇建设的起步阶段,光靠市场的自发力量,或者说,光靠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是很难启动小城镇建设的。尤其是作为小城镇建设主体工程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回报低(这些设施均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回收慢,如果全部依靠市场力量来进行建设的话,对于民族地区的单一市场主体(如个体工商户、单一的农户)来说,是无力从事的。因此,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政府的先期投入是启动和带来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途径。
3.5.2 市场融资建设模式
除了政府的投入启动外,充分发挥市场的融资和投资作用也应是牧区地区小城镇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通过市场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就是盘活城乡存量土地资源,“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商,滚动发展”。
3.5.3 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在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中,资金的筹集和投入渠道往往是多元化的。这些渠道包括:政府财政的一定投入和支持,通过盘活土地资源从市场筹集建设资、通过招商引进建设和开发资金、通过群众投工投劳替代和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筹集部分建设资金等。在牧区,也可以参考此种模式,在小城镇建设中引入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3.6 调整策略,加强牧区小城镇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在规划一个城镇的未来时,要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和老百姓的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支持规划,这在西方称为城镇管治。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我国不可能实行城镇管治。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应改变过去由规划师制定规划方案的弊病 ,实施由规划师、政府、社会各界、市民共同参与的公众规划。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参与规划的意识也是加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重要路径。
3.7 确定目标,完善牧区小城镇规划评价体系
牧区小城镇规划评价体系,要结合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指定。小城镇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必须一切从城乡协调发展和充分发挥小城镇作用出发 ,以小城镇人口发展和素质提高为核心 ,谋求小城镇经济发展与资源理利用、缩小城乡差异 ,并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
【参考文献】:
〖1〗耿 丹,侯津琪 . 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华商:7-8
〖2〗孙国伶,余应寿 .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 ,2008(16):114
〖3〗卢正惠. 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J〕.怨男财贸学院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