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故乡传来消息,我的老师王育璜的90大寿,成为我们学子们的一次难得聚会。我的老师王育璜曾是安徽省无为中学的校长,据说他本想小范围地请几个住在当地的学生见见面,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只要是能赶去的弟子都前去给老师祝寿,其“盛况”甚至惊动了当地的电视台前来采访。
王育璜老师对我一生影响最大。记得我上小学时,他教数学,他总是把繁琐的算术讲得非常精彩。有一次语文老师病了,由王育璜代课,结果更受学生们欢迎。
1939年的春天,家乡遭遇日寇侵占,我上的小学停办,王老师转到芜湖附近的一所学校工作,同时介绍了我和其他两个学生前去就读。新学校收费较高,我家一时筹集不上住宿费用,父亲无奈之下决定让我暂时辍学。王老师怕我就此失学,代我向他的同事、校领导恳求,在教9币宿舍里为我支了一张床,使我避免了无处住宿的窘境。转学以后,我的成绩没有以前理想,王老师担心我们因为环境和成绩的落差而丧失自信,就利用假期给我们补课,他知道我家境贫寒,尽量不收费用。
他还特地给我讲了自己的求学故事。原来老师家中累代为师,曾祖王梓敬是清末权臣李鸿章的老师,祖父与李鸿章是师兄弟,关系很亲密。李鸿章在南京做两江总督的时候,曾将其祖父请去,意欲赠金许官为谢。没想到两者都被谢绝,唯说:“王家祖训是:不做官,不收馈赠,只是你的老师、我的父亲在北京去世,棺木无力运回祖籍安葬,这件事情你看著办吧。”李鸿章当即承诺,不久就将其曾祖的遗骨重仪相送,厚礼安葬。
王育璜老师从1934年到1937年就读于现代著名教育家邓季宣执掌的安徽省“省立四师”。邓季宣出身名门,上溯7代都是从事艺术与教育工作,他的先祖邓石如是清代著名维新派,其父邓绳侯是清代维新派成员之一,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他的亲侄和得意门生。王育璜年轻时候体质很差,经常生病,邓公知道后亲自介绍他去医院请名医诊断。当王育璜毕业的时候,邓公体察他经济困难,比一般毕业生多发了他20块现洋。后来王育璜才知道邓绳侯和其祖父多有交往,因为王育璜和邓公的师生关系,两家又恢复了交往。王育璜老师说,邓公还曾亲勉励他献身教育事业,并亲自题词:“一切操之在我,尽可能化阻力为助力,以‘廉’、‘正’、‘勤’三字为座右铭。”邓公的教导,他终生遵循。
少年的我躺在教工宿舍里,听着老师的故事,看着窗外的月光,暗暗下定决心,今生一定不会辜负老师这份如父如兄的情谊。
此后的40多年,战火纷飞,颠沛流离。我和老师偶有信息相闻,但是中断了鱼雁来往。我因为谨记老师的教导,也将教育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执教北京八十中。1991年,王育璜老师得了癌症,我闻讯立即主张把老师接到北京来治疗。老师赴京治疗的事情非常顺利,术后出院回乡疗养。有一次,老师来信说他的身体状态还好,只是怕冷,我深知南方冬季阴冷,买了一床鸭绒被寄去。没想到老师收到后,写来长信,满纸感激之情,让我深感惭愧。其实老师对我的牵挂和关怀更重,我曾无意中说过自己脑血管早期硬化,老师得知当地的茶叶能软化血管,每年新茶上市就给我寄来一大包,这一寄就是15年。事不大,个中情意却让我常思常味,久久于怀。
王育璜老师对我一生影响最大。记得我上小学时,他教数学,他总是把繁琐的算术讲得非常精彩。有一次语文老师病了,由王育璜代课,结果更受学生们欢迎。
1939年的春天,家乡遭遇日寇侵占,我上的小学停办,王老师转到芜湖附近的一所学校工作,同时介绍了我和其他两个学生前去就读。新学校收费较高,我家一时筹集不上住宿费用,父亲无奈之下决定让我暂时辍学。王老师怕我就此失学,代我向他的同事、校领导恳求,在教9币宿舍里为我支了一张床,使我避免了无处住宿的窘境。转学以后,我的成绩没有以前理想,王老师担心我们因为环境和成绩的落差而丧失自信,就利用假期给我们补课,他知道我家境贫寒,尽量不收费用。
他还特地给我讲了自己的求学故事。原来老师家中累代为师,曾祖王梓敬是清末权臣李鸿章的老师,祖父与李鸿章是师兄弟,关系很亲密。李鸿章在南京做两江总督的时候,曾将其祖父请去,意欲赠金许官为谢。没想到两者都被谢绝,唯说:“王家祖训是:不做官,不收馈赠,只是你的老师、我的父亲在北京去世,棺木无力运回祖籍安葬,这件事情你看著办吧。”李鸿章当即承诺,不久就将其曾祖的遗骨重仪相送,厚礼安葬。
王育璜老师从1934年到1937年就读于现代著名教育家邓季宣执掌的安徽省“省立四师”。邓季宣出身名门,上溯7代都是从事艺术与教育工作,他的先祖邓石如是清代著名维新派,其父邓绳侯是清代维新派成员之一,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他的亲侄和得意门生。王育璜年轻时候体质很差,经常生病,邓公知道后亲自介绍他去医院请名医诊断。当王育璜毕业的时候,邓公体察他经济困难,比一般毕业生多发了他20块现洋。后来王育璜才知道邓绳侯和其祖父多有交往,因为王育璜和邓公的师生关系,两家又恢复了交往。王育璜老师说,邓公还曾亲勉励他献身教育事业,并亲自题词:“一切操之在我,尽可能化阻力为助力,以‘廉’、‘正’、‘勤’三字为座右铭。”邓公的教导,他终生遵循。
少年的我躺在教工宿舍里,听着老师的故事,看着窗外的月光,暗暗下定决心,今生一定不会辜负老师这份如父如兄的情谊。
此后的40多年,战火纷飞,颠沛流离。我和老师偶有信息相闻,但是中断了鱼雁来往。我因为谨记老师的教导,也将教育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执教北京八十中。1991年,王育璜老师得了癌症,我闻讯立即主张把老师接到北京来治疗。老师赴京治疗的事情非常顺利,术后出院回乡疗养。有一次,老师来信说他的身体状态还好,只是怕冷,我深知南方冬季阴冷,买了一床鸭绒被寄去。没想到老师收到后,写来长信,满纸感激之情,让我深感惭愧。其实老师对我的牵挂和关怀更重,我曾无意中说过自己脑血管早期硬化,老师得知当地的茶叶能软化血管,每年新茶上市就给我寄来一大包,这一寄就是15年。事不大,个中情意却让我常思常味,久久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