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成名作之一,总共花时十天就完成了这幅巨作。格尔尼卡事件对毕加索影响是巨大且无法估量的,他把全部的自己投入到创作艺术中,用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法西斯的愤怒和对同胞们的痛惜。而《阿图岛玉碎》是藤田嗣治战争画中比较出名的一幅油画,战争画在当时的日本是有很大争议的,因此,法西斯战败后,此画在日本本土有了很大的争议,这幅画被认为是对法西斯军部的献媚,是不被日本群众承认的一幅画作。本文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这两幅画对当代艺术和社会的贡献。
关键词:战争;格尔尼卡;阿图岛玉碎
从艺术的发现方面来看,所有艺术类型作品都需要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从艺术领域中创作的艺术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教育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区分了艺术与所有其他非艺术,也使得艺术美与自然美区分开来。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作品的产物,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更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艺术美注重教学形式,但并不脱离工作内容,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结合统一。台湾学者余光中说过:“上帝用六天造人,第七天休息,第八天造毕加索。”20世纪30年代,毕加索画出了《格尔尼卡》,这是他杰出代表作之一,一幅巨型油画,长7.76、高3.49米。这幅画主要及时揭露了二战期间法西斯纳粹对毕加索的祖国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的惨无人道的轰炸行为,这幅画在当时全世界引起了轰动。120世纪40年代,藤田嗣治受日本军政府邀请,作为从军画家前往被侵略国,为侵略战争服务,创作了《阿图岛玉碎》。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这两位画家都是画的二战期间关于战争的画作,顺应了当时的主流形式。从内容上来说,毕加索画的是受到伤害的百姓,画作透露出的悲凉控诉法西斯纳粹的残酷。而藤田嗣治画的是法西斯作战的场面,军人、坦克、满地的尸体。对于当时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他的行为无形中成为了法西斯纳粹的帮凶。在形式上,《格尔尼卡》具有独特的构图和色彩特征,而《阿图岛玉碎》具有独特的画面特点与写实特点。
从审美角度分析《格尔尼卡》
(一)《格尔尼卡》创作背景
在格尔尼卡事件之前,西班牙内战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反叛军弗朗哥在国内制造恐怖气氛,让西班牙百姓生活在白色恐怖中,拥护正义的毕加索在祖国内战开始的時候就坚决拥护共和政府,痛斥反叛军。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收到同盟弗朗哥的请求,使用飞机对格尔尼卡这个古老美丽的小镇和无辜老百姓进行轰炸,飞机在小镇上空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轰炸,下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呻吟声。这个消息传出来时,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震惊了,痛斥法西斯纳粹的恶劣行径。而还在巴黎的毕加索听到时不敢相信自己祖国同胞竟遭受到如此惨绝人道的伤害。为了抒发自己的愤怒,他拿起画笔开始了《格尔尼卡》的创作。
(二)《格尔尼卡》内容
这幅画有三个毕加索着重创作的主要角色,一个是靠近画面左边的疯狂的公牛,一匹嘶吼的马的形象,以及从燃烧的房屋里探出手打着灯笼的女士。主体以牛和马为中心。画面最中间是一匹嘶吼着却被炸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的马,已经找不到它的身体和四肢,左边靠上是一只愤怒的公牛,因为西班牙的主流文化是斗牛文化,因此这只公牛代表了西班牙共和政府和老百姓的愤怒。最前面是倒在地上死去的战士,他的头部与身体和四肢被明显肢解,也许被炮火炸飞,也许被敌人肢解。画中的右上角有一个女人伸着双臂和脖子从着火的房屋里跳出来,在这个女人下面,一个女人从房屋里惊慌失措半裸着跑出来,她可能是在睡梦中被惊醒。最右边的这个女人举着双手仰天哀嚎,她身体的一半已经被黑暗笼罩,透露出她的绝望和对活下去的渴望。在这个女人的左边,有一个把头探出窗外的女性,但是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已经完全看不到她的身体了,只剩下一个从窗户里伸出来的手,这只手里举着一个发光的灯,她张着嘴巴,想努力照亮前方的黑暗,却发现希望一片渺茫。这幅画的左边靠近中部是一个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痛哭。母亲痛哭张大的嘴巴与公牛吼叫的嘴巴相接近,体现出画面的痛苦与愤怒。 画面顶端偏中间有一个变形的太阳, 太阳形状像一只眼睛,眼珠是一个灯泡的形象,似乎在注视着眼前发生的惨无人道的一切,太阳就是战争的直接见证者。2
(三)《格尔尼卡》艺术形式
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格尔尼卡的艺术表现都值得我们学习。从构图上说,初看这幅画,会觉得画面杂乱无章、支离破碎。但仔细看,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与当时人们遭受轰炸时,四处奔逃、惊恐慌乱的状态相互呼应,以这种构图手法表现出作者在创作这幅画作时还原场景本身,让每一位观看者看到这幅画时都能感同身受,和作者一起为当时受到轰炸的无辜百姓感到痛心和愤怒。
从色彩上说,整幅画作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给人带来一种具有强烈的情绪冲击,沉郁、惨烈,好像被人掐住喉咙一样,而这种色调也烘托了恐怖的画面感,表现出各种痛苦和战争带来的伤害,也表达了创作者对发动这场战争法西斯纳粹的不满,主张了自己爱好和平的思想。3
从审美角度分析《阿图岛玉碎》
(一)《阿图岛玉碎》创作背景
近代日本兴起了一股战争画,而创作《阿图岛玉碎》的作者藤田嗣治是这段时期日本战争画的代表人物。藤田嗣治是法籍日裔画家,1933年藤田嗣治返回东京,由于家庭的军队背景,在1937年受到军部邀请,成为日本随军部队军事画家,身不由己地卷入战争的旋涡。藤田的《阿图岛玉碎》,主题为日美血战在阿图岛。在照片里,日本和美国士兵死得到处都是。据说很多人在照片前手拉手流泪,藤田无意美化战争,画中没有一个将领,他说“自己只为士兵而画”。而在战后,日本美术界开始追究战争画的责任,如《诺曼汗会战》(图2)、《阿图岛玉碎》(图3)等一系列描绘战争的巨幅作品使他饱受非议,日本画坛认为藤田拍马屁,服从军部阿臾,骂声不断。藤田嗣治成为众矢之的,受到了严厉批评。他对日本美术界深感失望,决意重返巴黎。1949年3月10日他再次回到法国,临行前留下“是日本抛弃了我,不是我抛弃了日本。”从此再也没有踏上日本的土地。香港苏富比现代亚洲艺术部主管张嘉珍曾表示:“这批画在日本战后就被完全否定,原本他为国家而画的作品,从正面变成极负面,当时日本对军国主义整个崩溃,所以日本人开始对他反感。日本政府投降后,这批画就扣在美军手上,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才交给日本的美术馆。” (二)《阿图岛玉碎》内容
这幅画背景是连绵起伏的荒寂的山脉,满幅画作都是横躺着的各种姿势的士兵尸体,整幅画作的画面感直击人心、残忍。这幅画只有士兵没有战将,是因为1943年阿图岛上,被孤立的日军防御部队2600人,面对4倍于自己兵力的美军登陆抵抗了半个月。在守卫队长山崎死于最后一次突击后,阿图岛战役结束。战后获知有27名重伤日本兵被美军俘获,他们是仅存的生还者,当时日本军方宣布“守卫部队以名誉为重,全员光荣玉碎”。美军目击者称:日本兵基本上没有携带像样的武器,大叫着冲了过来喊道“万岁冲锋”。
(三)《阿图岛玉碎》艺术形式
从内容和形式来看,《阿图岛玉碎》的表现力是极度写实和画面渲染的。藤田嗣治用自己独特的构图手法和表现力将一种战争的残酷和冷漠表现在画面当中,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实,更是反映了真实战场上的场景。
从构图上说,初看这幅画,会觉得画面惨烈心痛杂乱无章。但仔细看,士兵尸体山的动作各异,有被刀枪正在刺入胸膛的,有依然扛着枪前进的,有倒地的,这种构图手法表现出作者在创作这幅画作时还原场景本身,表现出这些士兵对上级的无条件服从,自杀式的尸山体现了日本军部的文化,为他们感到悲哀。
从色彩上说,整幅画作色彩以黑灰黄为主体,给人一种衰败、沉郁、惨烈的感觉,而这种色调也烘托出凄凉的画面感,表現出各种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生命的消逝。
《格尔尼卡》与《阿图岛玉碎》异同
(一)《格尔尼卡》与《阿图岛玉碎》相同点
《格尔尼卡》和《阿图岛玉碎》都创作于二战期间,都是油画,并且都结合了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毕加索和藤田嗣治也是挚友,毕加索曾参加过藤田嗣治的个人画展,两幅画作都表现出战争的残酷,都是画的西方战场。
(二)《格尔尼卡》与《阿图岛玉碎》不同点
①内容不同:《格尔尼卡》主要是画的无辜百姓受到纳粹的迫害的场面,《阿图岛玉碎》是画的法西斯士兵战败自杀的场面;
②立场不同:《格尔尼卡》代表了正义人士对纳粹的不满,《阿图岛玉碎》在日本战败后有很大的争议,一度让日本人不接受这幅画,认为是对法西斯的奉承;
③表现形式不同:《格尔尼卡》表现形式比较夸张,《阿图岛玉碎》表现形式是写实的。
总结
毕加索曾说:“我没有画战争,因为我不是摄影家,不去寻找题材。但无疑,我当时的画中是有战争的。”毕加索的画面中的确有战争,是他内心的烽火交战,是他个人同整个世界以及同统治这个世界的敌对力量之间的交战。画笔就是他战斗的武器,他用这个武器投入到揭露暴行的战斗之中。而藤田嗣治是随军画家,因此他大部分战争画都是战场上写实残酷的场面。通过以上这几个方面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艺术的表达手法反映了创作者想表达的内心,画作的广泛流传是让后世的人能通过画来了解历史以及直面战争的残酷。七十多年过去了,这两幅画作依然起着警示后人的作用,也让格尔尼卡和阿图岛玉碎的悲剧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在现代艺术和历史发展中,毕加索和藤田嗣治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黄斯奡,武汉纺织大学,学位:商学学士学位(目前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徐伟,伟大的先行者——毕加索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创造[J],大众文艺(理论),2009(04);
2.傅正,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分析[J],北方文学,2012,6;封加樑,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绘画比较——以毕加索与达利的油画艺术为例[J],新美术,2012,3301:P49—53;
3.潘力,东方的油画——藤田嗣治[J],美术观察,2013(01)。
关键词:战争;格尔尼卡;阿图岛玉碎
从艺术的发现方面来看,所有艺术类型作品都需要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从艺术领域中创作的艺术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教育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区分了艺术与所有其他非艺术,也使得艺术美与自然美区分开来。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作品的产物,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更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艺术美注重教学形式,但并不脱离工作内容,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结合统一。台湾学者余光中说过:“上帝用六天造人,第七天休息,第八天造毕加索。”20世纪30年代,毕加索画出了《格尔尼卡》,这是他杰出代表作之一,一幅巨型油画,长7.76、高3.49米。这幅画主要及时揭露了二战期间法西斯纳粹对毕加索的祖国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的惨无人道的轰炸行为,这幅画在当时全世界引起了轰动。120世纪40年代,藤田嗣治受日本军政府邀请,作为从军画家前往被侵略国,为侵略战争服务,创作了《阿图岛玉碎》。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这两位画家都是画的二战期间关于战争的画作,顺应了当时的主流形式。从内容上来说,毕加索画的是受到伤害的百姓,画作透露出的悲凉控诉法西斯纳粹的残酷。而藤田嗣治画的是法西斯作战的场面,军人、坦克、满地的尸体。对于当时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他的行为无形中成为了法西斯纳粹的帮凶。在形式上,《格尔尼卡》具有独特的构图和色彩特征,而《阿图岛玉碎》具有独特的画面特点与写实特点。
从审美角度分析《格尔尼卡》
(一)《格尔尼卡》创作背景
在格尔尼卡事件之前,西班牙内战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反叛军弗朗哥在国内制造恐怖气氛,让西班牙百姓生活在白色恐怖中,拥护正义的毕加索在祖国内战开始的時候就坚决拥护共和政府,痛斥反叛军。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收到同盟弗朗哥的请求,使用飞机对格尔尼卡这个古老美丽的小镇和无辜老百姓进行轰炸,飞机在小镇上空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轰炸,下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呻吟声。这个消息传出来时,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震惊了,痛斥法西斯纳粹的恶劣行径。而还在巴黎的毕加索听到时不敢相信自己祖国同胞竟遭受到如此惨绝人道的伤害。为了抒发自己的愤怒,他拿起画笔开始了《格尔尼卡》的创作。
(二)《格尔尼卡》内容
这幅画有三个毕加索着重创作的主要角色,一个是靠近画面左边的疯狂的公牛,一匹嘶吼的马的形象,以及从燃烧的房屋里探出手打着灯笼的女士。主体以牛和马为中心。画面最中间是一匹嘶吼着却被炸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的马,已经找不到它的身体和四肢,左边靠上是一只愤怒的公牛,因为西班牙的主流文化是斗牛文化,因此这只公牛代表了西班牙共和政府和老百姓的愤怒。最前面是倒在地上死去的战士,他的头部与身体和四肢被明显肢解,也许被炮火炸飞,也许被敌人肢解。画中的右上角有一个女人伸着双臂和脖子从着火的房屋里跳出来,在这个女人下面,一个女人从房屋里惊慌失措半裸着跑出来,她可能是在睡梦中被惊醒。最右边的这个女人举着双手仰天哀嚎,她身体的一半已经被黑暗笼罩,透露出她的绝望和对活下去的渴望。在这个女人的左边,有一个把头探出窗外的女性,但是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已经完全看不到她的身体了,只剩下一个从窗户里伸出来的手,这只手里举着一个发光的灯,她张着嘴巴,想努力照亮前方的黑暗,却发现希望一片渺茫。这幅画的左边靠近中部是一个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痛哭。母亲痛哭张大的嘴巴与公牛吼叫的嘴巴相接近,体现出画面的痛苦与愤怒。 画面顶端偏中间有一个变形的太阳, 太阳形状像一只眼睛,眼珠是一个灯泡的形象,似乎在注视着眼前发生的惨无人道的一切,太阳就是战争的直接见证者。2
(三)《格尔尼卡》艺术形式
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格尔尼卡的艺术表现都值得我们学习。从构图上说,初看这幅画,会觉得画面杂乱无章、支离破碎。但仔细看,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与当时人们遭受轰炸时,四处奔逃、惊恐慌乱的状态相互呼应,以这种构图手法表现出作者在创作这幅画作时还原场景本身,让每一位观看者看到这幅画时都能感同身受,和作者一起为当时受到轰炸的无辜百姓感到痛心和愤怒。
从色彩上说,整幅画作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给人带来一种具有强烈的情绪冲击,沉郁、惨烈,好像被人掐住喉咙一样,而这种色调也烘托了恐怖的画面感,表现出各种痛苦和战争带来的伤害,也表达了创作者对发动这场战争法西斯纳粹的不满,主张了自己爱好和平的思想。3
从审美角度分析《阿图岛玉碎》
(一)《阿图岛玉碎》创作背景
近代日本兴起了一股战争画,而创作《阿图岛玉碎》的作者藤田嗣治是这段时期日本战争画的代表人物。藤田嗣治是法籍日裔画家,1933年藤田嗣治返回东京,由于家庭的军队背景,在1937年受到军部邀请,成为日本随军部队军事画家,身不由己地卷入战争的旋涡。藤田的《阿图岛玉碎》,主题为日美血战在阿图岛。在照片里,日本和美国士兵死得到处都是。据说很多人在照片前手拉手流泪,藤田无意美化战争,画中没有一个将领,他说“自己只为士兵而画”。而在战后,日本美术界开始追究战争画的责任,如《诺曼汗会战》(图2)、《阿图岛玉碎》(图3)等一系列描绘战争的巨幅作品使他饱受非议,日本画坛认为藤田拍马屁,服从军部阿臾,骂声不断。藤田嗣治成为众矢之的,受到了严厉批评。他对日本美术界深感失望,决意重返巴黎。1949年3月10日他再次回到法国,临行前留下“是日本抛弃了我,不是我抛弃了日本。”从此再也没有踏上日本的土地。香港苏富比现代亚洲艺术部主管张嘉珍曾表示:“这批画在日本战后就被完全否定,原本他为国家而画的作品,从正面变成极负面,当时日本对军国主义整个崩溃,所以日本人开始对他反感。日本政府投降后,这批画就扣在美军手上,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才交给日本的美术馆。” (二)《阿图岛玉碎》内容
这幅画背景是连绵起伏的荒寂的山脉,满幅画作都是横躺着的各种姿势的士兵尸体,整幅画作的画面感直击人心、残忍。这幅画只有士兵没有战将,是因为1943年阿图岛上,被孤立的日军防御部队2600人,面对4倍于自己兵力的美军登陆抵抗了半个月。在守卫队长山崎死于最后一次突击后,阿图岛战役结束。战后获知有27名重伤日本兵被美军俘获,他们是仅存的生还者,当时日本军方宣布“守卫部队以名誉为重,全员光荣玉碎”。美军目击者称:日本兵基本上没有携带像样的武器,大叫着冲了过来喊道“万岁冲锋”。
(三)《阿图岛玉碎》艺术形式
从内容和形式来看,《阿图岛玉碎》的表现力是极度写实和画面渲染的。藤田嗣治用自己独特的构图手法和表现力将一种战争的残酷和冷漠表现在画面当中,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实,更是反映了真实战场上的场景。
从构图上说,初看这幅画,会觉得画面惨烈心痛杂乱无章。但仔细看,士兵尸体山的动作各异,有被刀枪正在刺入胸膛的,有依然扛着枪前进的,有倒地的,这种构图手法表现出作者在创作这幅画作时还原场景本身,表现出这些士兵对上级的无条件服从,自杀式的尸山体现了日本军部的文化,为他们感到悲哀。
从色彩上说,整幅画作色彩以黑灰黄为主体,给人一种衰败、沉郁、惨烈的感觉,而这种色调也烘托出凄凉的画面感,表現出各种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生命的消逝。
《格尔尼卡》与《阿图岛玉碎》异同
(一)《格尔尼卡》与《阿图岛玉碎》相同点
《格尔尼卡》和《阿图岛玉碎》都创作于二战期间,都是油画,并且都结合了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毕加索和藤田嗣治也是挚友,毕加索曾参加过藤田嗣治的个人画展,两幅画作都表现出战争的残酷,都是画的西方战场。
(二)《格尔尼卡》与《阿图岛玉碎》不同点
①内容不同:《格尔尼卡》主要是画的无辜百姓受到纳粹的迫害的场面,《阿图岛玉碎》是画的法西斯士兵战败自杀的场面;
②立场不同:《格尔尼卡》代表了正义人士对纳粹的不满,《阿图岛玉碎》在日本战败后有很大的争议,一度让日本人不接受这幅画,认为是对法西斯的奉承;
③表现形式不同:《格尔尼卡》表现形式比较夸张,《阿图岛玉碎》表现形式是写实的。
总结
毕加索曾说:“我没有画战争,因为我不是摄影家,不去寻找题材。但无疑,我当时的画中是有战争的。”毕加索的画面中的确有战争,是他内心的烽火交战,是他个人同整个世界以及同统治这个世界的敌对力量之间的交战。画笔就是他战斗的武器,他用这个武器投入到揭露暴行的战斗之中。而藤田嗣治是随军画家,因此他大部分战争画都是战场上写实残酷的场面。通过以上这几个方面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艺术的表达手法反映了创作者想表达的内心,画作的广泛流传是让后世的人能通过画来了解历史以及直面战争的残酷。七十多年过去了,这两幅画作依然起着警示后人的作用,也让格尔尼卡和阿图岛玉碎的悲剧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在现代艺术和历史发展中,毕加索和藤田嗣治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黄斯奡,武汉纺织大学,学位:商学学士学位(目前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徐伟,伟大的先行者——毕加索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创造[J],大众文艺(理论),2009(04);
2.傅正,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分析[J],北方文学,2012,6;封加樑,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绘画比较——以毕加索与达利的油画艺术为例[J],新美术,2012,3301:P49—53;
3.潘力,东方的油画——藤田嗣治[J],美术观察,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