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美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55666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美术高考一年热似一年,再加上许多高校不断扩招,也就使得更多的学生及家长热衷于报考美术院校,家长是把孩子学习美术当成了一种升学的途径。当然,也有不少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而大力鼓励学生去学美术,于是很多中学都纷纷开设了美术班。各地美术统考的人数近几年由几千人增至几万人,学美术的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地上升着。目前全国招收本科美术生的院校不下500所,专科更是达到了1000多所。
  考生如此之多,其基本艺术素质却不是全都是令人满意的。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美术考生有一些从来没参观过美术馆或者博物馆,缺乏基本的艺术审美能力,更别说艺术鉴赏能力了,而在绘画技法方面也不懂想象和创作。这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怎能支持未来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呢?这些问题是这个社会的普遍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了。
  我们知道,各个时期的考试形式都带有其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是都为当时选拔及培养美术人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时至今日,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与开放以及目前美术院校的不断扩招和种种就业优势,学习美术更是被视为通往大学殿堂及光明未来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这一系列繁荣和光鲜的背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时代对美术院校的发展要求变了,社会对美术毕业生的知识需求也变了,同时大量扩招所带来的生源结构、生源数量、生源质量、专业结构等都变了,美术考试中原来没有的问题、困惑也出现了。面临如此多的变化,美术高考内容与形式却基本一成不变,仍然是一考定乾坤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以素描头像、色彩静物为主的考试内容。甚至有的院校形成了若干年固定不变的考试内容,使不少深谙此道的学生通过完全的死记硬背在短时间内达到了考试成功的目的。美术本是一门充满灵性与心灵感悟的学科,如今却变成了机械的背诵与摹写,实在是可悲可叹。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目前的高考制度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一、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
  现有的招生制度误导了考生对文化理论的轻视,在思想上极可悲地形成了文化课成绩跟不上可以到美术专业中去碰运气的社会共识,把美术专业视为文化课成绩落后学生的收容所。这让不少学生在高中时就学习松懈、心存侥幸,认为文化课没有学好还可以考美术专业,从而养成了懒惰浮躁的习性。而侥幸考上大学的很多学生就更是不把文化理论课当成一回事了,逃课成了家常便饭。不少艺术类学生甚至以文化课优异为耻,因为很多高校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意思就是文化课与专业课是成反比的,所以说文化好似乎就代表着你的专业不好,从而更加酿成了学生对文化理论课诸如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重要课程的不重视甚至厌弃。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也同样缺乏兴趣,对很多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师一知半解或闻所未闻。由此可见,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而且在这样一条越走越窄的艺术道路上将与世界越行越远。当然,最近两年我们也看到了少数学校的可喜变化,就是开始将文化成绩也纳入了高考录取的重要范围,不似以前“重专轻文”(如今年四川美术学院在招生时就明确表示在术科上线的情况下文化考试在500分以上的将按文化成绩的高低进行录取。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在录取时也强调文化与专业并重)。
  二、考试内容的固化与单一导致了对中国传统艺术及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漠视
  现在中国的高考美术招生考试方式主要承袭欧洲学院派体系的模式,着眼于造型、写实因素的考查,考试内容也主要是以静物、石膏、人像为主(即使有些创作类试题涉及到中国传统艺术,也是少之又少) ,考试内容固化而单一。这就导致了考生常年累月地练习几个石膏像和瓶罐蔬果的组合,而对产生在中国本土的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及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茫然不知。许多人不但不知中国各朝各代的艺术流派和代表人物,不知道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的区别,不知道“瘦金体”为何,甚至连毛笔也不会执。而有些对中国书画艺术有浓厚兴趣且有一定水平的青年却由于不会画石膏而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至于世界闻名的一些艺术形式及多元化发展趋势(,估计怕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是闻所未闻吧。
  三、对创造能力的湮没
  罗丹曾说:“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发现。”世间万物涵容着无限丰富的美但这需要我们目光敏锐、情感细腻并练就一双善于思维的眼睛去观察,才可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而目前的美术高考制度只鼓励考生在形体上作亦步亦趋的摹写和无休止的磨练,把艺术基础训练偏狭地降为匠人式庸碌的手艺。
  四、美术高考内容与学生所报专业的错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要,设计类专业越来越被普及和重视,设计类专业的学科分类也越来越细,如广告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设计等等。而美术高考基本局限在素描、色彩、速写等考试内容,笔者认为这些更偏重于绘画类。当然,作为设计专业,绘画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既然考生填报不同的艺术专业,是否也应该有不同的考试内容呢?考绘画类的以素描、色彩为主,考设计类的以设计基础为主,不要一根竿子打死一船人。例如有些选择设计专业的学生其本身设计基础不错,但由于在素描上的功夫稍逊一筹便名落孙山;而有些学生虽然素描色彩不错,但对设计一窍不通,只会匠人一般地摹绘石膏像。如此一来,我们所需要和培养的设计人才和绘画人才都会不尽人意,而考试内容与考生报考专业相错位的影响或许就不是短暂的了。
其他文献
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以及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和欣赏能力,通过美术的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对美的感觉付诸实际。高中美术作为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在高中学习的压力下备受“冷落”。新课标改革之后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美术学习可以让学生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好处的。如何发挥美术的学科优势是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我们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
期刊
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美学课程——音乐,正日益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初中生正是接触社会、渐渐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苦恼,如考试失败的阴影、学习竞争的激烈、升学的压力等。音乐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及职能的提高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比任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图像和声音相结合的原声电影能够使得学生受到情绪、态度、情景、图像以及声音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刺激,有效形成相对完整的语言认识。一部优秀的原声电影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展示这个民族中的文化,是这一国家在特定时代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最生动、最集中和最直观的反映。本文主要论述了原声电影资源的概念以及利用原声电影加强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等内容,
期刊
孩子们都喜欢音乐,因为音乐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怎样把美妙的音乐带入课堂中?怎样使音乐课堂充满趣味、灵活多变?原有的教学体制已经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堂的积极性,音乐课堂的中心,一直都是以老师为主,把音乐教育在固定的区域内禁锢着,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对音乐的热情。教育学家苏娜丹戴克曾经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教材纠正了旧教材那种过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以及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是提出了新的观点——“合理推理”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本文就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做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推理能力 培养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一直强调教学的严谨性,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 事实上,数
期刊
摘 要: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研究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艺术的涵盖十分丰富,我仅从挖掘教材中的人性美、营造扣人心弦的心境美、激发学生的创造美三方面来浅谈我在语文教学艺术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性美 心境美 创造美  一、从教材中挖掘蕴涵其中的人性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其内容的丰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世
期刊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为课堂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主动进取的精神,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体制下,我国增加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素质教育。本文就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素质教育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素质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学地理 环境 素质教育 教学 开展  一、我国环境素质教育的现状  根据对我国大部分学校进行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学的环境素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重视。在我国的教育中,
期刊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大容量、直观性强等优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本人根据自己近几年的经验谈一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导入实验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