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残酷疗法”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1986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电力的大规模使用带来了科技革命,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不过,人们还是更习惯于让这种能源来驱动机器,而不是直接作用于人。对于后者而言,或许仅有的例外是急救时的电击起搏。 但现实中,堂而皇之地对孩子实行电击是一直存在的事情,而且都是以医疗为名。在美国,就有人用这招来对付孩子的自闭症。 没有办法的办法 电击疗法,又称电痉挛疗法(ECT),或电休克疗法,是指医生借助电休克机等特殊仪器和设备,在短暂时间内,用微弱、适量的电流刺激患者脑部,从而引起患者脑神经内部发生综合作用,并达到局部治疗目的的一种特殊疗法。 治疗前医生会给患者使用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使其通电后不发生抽搐,减轻肌肉强直、颤动,避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时,医生通过电休克机,用微弱、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患者大腦,引起患者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 在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这种治疗方式被用于治疗儿童的自闭症,尤其是那些有严重自我伤害行为的自闭儿童。 据估计,十分之一左右的自闭症儿童会有自残行为,有的甚至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伤害,比如鼻骨破裂或视网膜脱落。为了治疗这类患者,有些医生会选择电击治疗。 在奥斯卡获奖影片《飞越疯人院》播出后,这种治疗方式变得声名狼藉,目前的使用量和40年前相比,已经低得多。不过对于18岁以下儿童来说,电击疗法的使用并没有减少太多,因为这被看作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治疗与偏见 17岁的约拿·卢茨从小就患有严重自闭症,他在尝试多种其他治疗效果不佳后选择了电击治疗,如今他已经治疗了6年,累计接受电击总量超过200多次。 之前约拿的父母安迪和艾米曾让孩子尝试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等传统治疗方法,但都没有让约拿停止伤害自己。于是,从11岁开始,在得到医生查尔斯·凯尔纳的安全保证后,约拿开始接受电击疗法。 凯尔纳对约拿的治疗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电极被绑在患者的腰间、腿上,和皮肤贴合。一旦患者被判断有严重不当的行为,工作人员会启动腰间的控制按钮,发起时长2秒、最高可达45.5毫安的电子脉冲,脉冲通过电极蔓延全身,约拿的身体开始动摇。 约拿的母亲艾米并没有因为孩子的身体在电击下晃动就惊慌失措,她清楚这是一种治疗方式。她说:“如果医生说,他们需要切开孩子的胸部来做救命的手术,那么你只能允许。” 约拿在治疗后一小时完全清醒过来。他和母亲走出医院,去找一个冰淇淋店买甜品,完全把接受电击当作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而置于脑后。 在凯尔纳教授看来,目前这种治疗方式遇到的最大问题并非疗效,而是偏见,因为不是每个母亲都会像艾米那样让孩子接受电痉挛治疗。他认为,克服流行文化中描绘的电痉挛治疗的消极形象,最佳方法是“向人们展示现代ECT真正积极的一面,并向患者展示其疗效”。 尚存争议 虽然凯尔纳教授认为偏见阻碍了电痉挛治疗的推广,但事实上问题要复杂得多。 在反对对儿童使用电击治疗的群体看来,电击疗法对于有自我伤害行为的儿童来说,其长期影响是未知的,比如,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不推荐18岁以下的自闭症患者使用该治疗方式。 电痉挛治疗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除广泛的伦理学问题外,医学问题也还没有全部解决。 记忆丧失是电痉挛治疗公认的副作用,而目前有争议的是记忆丧失的深度。支持电痉挛治疗的研究表明,治疗带来的失忆大多是短期的,记忆功能会很快恢复正常。但是反对者称,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患者患有严重的长期记忆丧失。 此外,电击治疗被称作“残酷疗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包含着一些道德风险。 2012年网络上就出现了一段美国实施电击治疗的罗滕贝格中心电击学生的视频。涉事少年名叫安德烈·麦克考林斯,当时正在该中心接受治疗。 视频中,麦克考林斯脸朝下被绑在床上,看护人员对他施行了电击,他大呼“救命”。据他本人讲,当天7小时里,他一共被电击了31次。 媒体认为“这种做法极不人道”,差不多每15分钟,孩子就要经历一次电击。 三天后,麦克考林斯的母亲发现儿子已出现紧张性精神病的症状,并最终被医生诊断为由电击引起的急性应激反应。于是,这位母亲将罗滕贝格中心告上法庭,此案当时引起广泛关注。 2016年4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发表书面声明,禁止将电击设备用于自残或攻击行为的治疗,因为这些设备对健康有“不合理的重大风险”,且造成的伤害无法根除。 FDA尚未宣布正式禁止电击疗法用于自闭症患者,对电击疗法的整体效果和风险评估被下放到了操作层面。
其他文献
不少家庭作坊式“小饭桌”不仅无经营许可证、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无从业人员健康证,也不登记、不备案、不缴税  家长没时间、学校没食堂、只能就近去“小饭桌”吃饭,这是时下不少城市小学生放学后的生活写照。  由于无证无照并且缺乏专门的管理办法,不少“小饭桌”处于监管盲区。谁来维护学生们的舌尖安全和营养所需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孩子们在一家“小饭桌”吃午餐  一些家长的无奈之选  “小学三
我们预期,中国企业会把“创新以削减成本”的模式持续下去  你发现了吗?中国本土的创新成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情侣骑着“摩拜单车”一起上班,地铁里有了鲜榨橙汁自动售货机,信用卡全面out,几乎所有支付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  但是,中国式创新已经“成型”,可以走向世界了吗?  目前,中国企业主要关注的还是下游的研发——这里的研发执行起来更快,可以形成大量外部的合作,同时主要关注的是市场。 
重复体检的局面,有些医疗机构乐见其成。  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加上跳槽者,需要入职体检的人数以千万计,一个人重復体检多花几百元,就能形成一个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庞大产业。重复检查,医疗机构坐收渔利,乐此不疲;而一份体检报告打天下,无异于自断财路,医疗机构自然不愿主动推进。  与此同时,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缺乏信任的背景下,“代检”灰色产业链“应运而生”。有些用人单位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歧视,暗地买通
“双打”工作开展以来,通过不断的行动及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工作机制  一年前,一位从事外经贸工作的资深人士在以中国为第二大贸易国的阿根廷调查时发现,当地人公认为“假冒伪劣商品集中地”的一个著名小商品城,几乎就是浙江人的天下。    “整个大卖场上千个摊位,通常都被整排承包,一个家族的人都在那里售假。一款奢侈品牌女士围巾,市场价折合5000多元人民币,高仿品卖400元人民币。”上述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与政府首脑,70余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130余个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媒体人士等各界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大计,为了进一步推进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凝聚共识和力量。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的伟大构想。3年多来,这一倡议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响应,其落实推进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一带
过度嗜睡、睡眠增多也属于睡眠障碍的范畴  人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都用在了睡眠上。然而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上班上学族都感到自己的睡眠时间变短、睡眠质量转差。早高峰的地铁,更是被困倦不堪、哈欠连天的面容塞得满满当当。  说起睡眠问题,很多人都以为仅是指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实际上,睡眠障碍除了失眠,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睡眠异常。  例如,有些人在入睡前会出现双下肢难以描述的不适,而这种
一些“个性专业”在蓬勃发展,但也有一些停止了办学  小龙虾又火了,这次是因为一所学校。坐落在湖北潜江的龙虾学院日前公开招生情况,有网友调侃说:“这个学校我能读到博士后!”近年来各地一些高校试水设置“个性专业”,热潮之下,现状却参差不齐。专家学者认为,创新设置高校专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但不能盲目“蹭热点”,“个性专业”的发展需包容审慎来看待。2017年6月10日,来自各地的烹饪高手齐聚湖北潜江,进行
一本专门为无法退还押金而准备的登记册,已经写满了好几页  共享单车再次陷入风口浪尖。近日知名共享单车品牌小蓝单车和酷骑单车因用户押金难退引起舆论关注。为何曾经的明星企业,转瞬之间就成了消费者的雷区?押金监管究竟难在哪?“押金难退”失信消费者  日前有网友爆出共享单车品牌小蓝单车宣布解散,并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本刊记者来到小蓝单车北京办公区,大厦物业前台表示,11月15日开始这里已经空无一人,
春节给亲朋好友送礼表心意是中国人的习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成为送老人和孩子过年礼物的常见选择。  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迅速,人们习惯于紧追最新款的产品。殊不知,老款的电子产品中也有“宝藏”。去寻觅一下,你家里有没有那些因为“情怀”而升值的老电子产品。  苹果电脑Apple-1, 17年升值45.3倍  沈翔(IT从业者、硬件发烧友)  2016年8月,美国拍卖网站Char
观众选择将时间交给博物馆,博物馆就要对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收获什么负责  有国外的博物馆学者在参观了中国的博物馆后,将某些博物馆形容为“脾气粗暴的老教师”,“仿佛在说:这是我高贵的收藏,特许你看一看。”    目前,国内许多博物馆内容过于专业化、设计习惯于殿堂化、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缺乏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仍以观看展览形式为主,影响了参观者的参与热情。这也引发了一个思考:该如何调动公众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