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拥有漂泊不定、辗转不休的一生。他曾弃医从文,创作了若干小说与剧本。《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191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作品对人性的解剖发人深省。本文通过研究《月亮和六便士》中人性的复杂与人物形象背后作者的深意,探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联系与冲突、对自由的向往与自我的探寻。
【关键词】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人物;理想;自由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6-0009-02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拥有漂泊不定、辗转不休的一生。
他1874年生于巴黎,在英国长大,幼年时期由于身材矮小与口吃导致性格孤僻内向。1897年,本在伦敦学医的他弃医从文,为了创造出“使泰晤士河起火”的作品而创作若干小说与剧本。两战期间,毛姆辗转英美法中远东等各地,创作了无数作品,最终回到了法国。
《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191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抛弃原本富裕美满的生活、转而投向近乎疯狂的艺术创作中的故事。
这部作品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在文坛轰动一时,其中对人性的解剖更是发人深省。
本文通过研究《月亮和六便士》中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如对精神世界十分痴狂而放弃了原本的物质生活的思特里克兰德,善于交际却爱慕虚荣、看重物质上优越的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还有过于善良、全身心投入艺术与精神世界的施特略夫,分析人物形象背后的深意与人性的复杂性,试图走进书中人物的心灵,探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联系与冲突,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自我的探寻。
一、对现实的沉溺与理想的追寻
小说开篇,读者便跟随第一视角遇见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她优雅端庄、体贴温和,拥有一个看似完整而幸福的家,憧憬上流社会的她热衷于与文学界人士交友。而在一夜间骤然发现丈夫离弃家庭去往巴黎的事实后,她即使悲愤却也竭力维持举止得体。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恳求“我”帮她找到丈夫,而几年后她却已经改变了姓氏,自己一人撑起孩子的生活并且最终有了更好的归宿。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重视感情,也重视声誉和地位,她以自己的玲珑巧面收获了周围大多数人的赞赏与喜爱,但是对她而言,自己已经过着十分幸福充实的现实生活,这一聪慧贤淑爱慕虚荣的社会女性形象的另一面也是成功的“小市民”,是作者“贴近地面”较为朴素的写实。
思特里克兰德则是另一个“飘在云端”的极端。他毅然做出令人根本无法料想的事情,对推杯换盏、纸醉金迷的文学沙龙嗤之以鼻,优渥的物质生活、温馨的家庭氛围、体面的社会地位都禁锢着他的灵魂,使他痛苦不已,虽然他并非表现出厌恶,但创作欲却在心底蠢蠢欲动。
在他的心中,只有“画画”才能吸引他,是他赖以生存的事业。一个人去往巴黎学习,即使被劝说根本没有天赋,住着寒酸的小屋……这一切都没能令思特里克兰德停止作画。他愿意与勃朗什一起生活,夺走了他人的妻子,但只是为了让勃朗什当他的人体模特,思特里克兰德画完画像之后便抛弃了对方。他所做的一切看似残忍背弃道德、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却只为画画这一纯粹的目的。
爱情与女人给不了他慰藉,他的激情燃烧在他那充满欲望的外表之下的深沉内心之中,他只能靠色彩与笔触表达。但是他对自己的画作从来都不满意,似乎仅仅是在宣泄一腔澎湃热潮,他追求的是抽象的精神需要,是永无止境直至生命燃烧殆尽才能触碰一二的极致的艺术世界,那个只存在于他的理想之中的、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世界。
在他一生的长途跋涉不懈追求中,或许他没有体验到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那样的物质享受,但是他在不断追寻艺术的脚步,大概这就是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幸福。
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是一位与世隔绝的画家,从他身上可以看出许多在现实社会中碰壁的孤苦画家的影子,这也使得小说的故事情节十分真实。
同时,思特里克兰德又是与他人不同的,他不像米勒对田园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不像梵高那般用儿童似的浪漫色彩描绘孤独,而在思特里克兰德充满欲望的奇幻画作之下的是与他们别无二致地对艺术的热忱之心。
难道非要这般与世隔绝,才能到达艺术的高峰吗?小说中另一位画家施特略夫的形象给出了答案。他与思特里克兰德有些许相似,即使是在挚爱的妻子被思特里克兰德夺走并自杀之后,他也愿意将房子给思特里克兰德住,仅仅是因为对方的画作震撼了他,施特略夫认为“这位本性无法改变的小丑,对于美却有着真挚的爱和理解,正像他的灵魂也是诚实、真挚的一样。” ①
虽然两人似乎生活在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虽然思特里克兰德抛弃道德伦理、狼狈地在巴黎摸索畫技,而施特略夫却小有名气并老实而善良,但是他们有着对艺术相似的追求、对作画相似的痴迷。
现实中物质生活的富足或是贫穷对艺术追求产生的影响,远没有个人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活在美好却仿佛并不真实的虚幻中,用画笔描绘那遥不可及的、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二、对自由的向往与自我的探寻
当别人光顾着埋头捡拾地上散落的六便士时,却有人只是仰面欣赏着月光。月光皎洁柔和,正如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与美,遥不可望、触不可及。但那些世俗的物欲情缘,也恰如那六便士。
小说中“月亮”与“六便士”的矛盾冲突鲜明而深刻,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作者对于现代物质文明社会的怀疑,对自由的向往与对自我的追寻。
思特里克兰德的奇怪行径,在文明社会里被看作是异端,可在远离俗世的海岛中却是自然之举,被极度地包容着。 思特里克兰德拿起画笔后,他追求的既是艺术,也是自由。为此,他放弃了原先的家庭,放弃正常的生活,远赴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他正是在孤独中彷徨,在孤独中冲突,在孤独中生成,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与此相对的便是“我”站在第一视角的、同时代表大多数早已屈服于物质世界的人们的观点。从“对于这样一个人,想要诉诸他的良心也是毫无效果的” ②到“我很想知道他对自己一手制造的这出悲剧究竟抱什么态度”③,“我”自诩擅长解读人心,最终还是为思特里克兰德的杰作而感慨。
毛姆采用绅士般含蓄、平和的语气,尖锐透彻地抨击生活的桎梏对精神求索者的捆绑和压迫。
事实上,毛姆对生活的一贯要求就是自由,这包含着生活方式与文学创作的自由,包含着身外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
这也是为何思特里克兰德不断在路途中流转、探寻的原因,即他“希望在旅行的路途中体味别人无法理解的孤独,在流浪中感受自我和精神的自由。他希望在一种新的人生体验和新的生存境界中找寻到灵魂的安然停泊地。” ④
同时,思特里克兰德在路上不断播散眼前的迷雾,追逐自由实现自由时,自我意志也逐渐凸显出来。思特里克兰德辗转多地,自身状态也愈显自然、从容,兴致也愈发浓烈,他的生命也越来越贴近自身灵魂。之所以如此呈现,便是已尝过枷锁生活、熟稔世俗生活后。毅然追求自然、自在、自由的真实写照。作者的爱情经历并不顺利,多次恋爱体验,却未体会到汇报的快乐。当作者描绘思特里克兰德的故事时,仿佛在进行一次自我疗愈的过程,逐渐打破被禁锢的生活,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遵从己愿的快意人生。
三、结语
叔本华曾言:“人生是一种迷误,因为人是一种欲望的复合物,是很不容易满足的。”⑤如果人生时时刻刻流露出空虚之感,那么《月亮和六便士》中既有对现实的满足,亦有对理想的追寻,既有对空间、精神自由的向往,也有向内对自我的探寻,它建立了幻想,流露出追寻之时的痛苦,也赋予了实现价值的意义。
注释:
①(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
②(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③(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④(英)罗宾·毛姆著,薛相林、张敏生译:《忆毛姆》,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页。
⑤(德)叔本华著、金玲译:《爱与生的苦恼》,华龄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參考文献:
[1](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英)罗宾·毛姆.忆毛姆[M].薛相林,张敏生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3](德)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M].金玲译.北京:华龄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唐千越,江苏扬州人,扬州中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人物;理想;自由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6-0009-02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拥有漂泊不定、辗转不休的一生。
他1874年生于巴黎,在英国长大,幼年时期由于身材矮小与口吃导致性格孤僻内向。1897年,本在伦敦学医的他弃医从文,为了创造出“使泰晤士河起火”的作品而创作若干小说与剧本。两战期间,毛姆辗转英美法中远东等各地,创作了无数作品,最终回到了法国。
《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191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抛弃原本富裕美满的生活、转而投向近乎疯狂的艺术创作中的故事。
这部作品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在文坛轰动一时,其中对人性的解剖更是发人深省。
本文通过研究《月亮和六便士》中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如对精神世界十分痴狂而放弃了原本的物质生活的思特里克兰德,善于交际却爱慕虚荣、看重物质上优越的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还有过于善良、全身心投入艺术与精神世界的施特略夫,分析人物形象背后的深意与人性的复杂性,试图走进书中人物的心灵,探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联系与冲突,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自我的探寻。
一、对现实的沉溺与理想的追寻
小说开篇,读者便跟随第一视角遇见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她优雅端庄、体贴温和,拥有一个看似完整而幸福的家,憧憬上流社会的她热衷于与文学界人士交友。而在一夜间骤然发现丈夫离弃家庭去往巴黎的事实后,她即使悲愤却也竭力维持举止得体。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恳求“我”帮她找到丈夫,而几年后她却已经改变了姓氏,自己一人撑起孩子的生活并且最终有了更好的归宿。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重视感情,也重视声誉和地位,她以自己的玲珑巧面收获了周围大多数人的赞赏与喜爱,但是对她而言,自己已经过着十分幸福充实的现实生活,这一聪慧贤淑爱慕虚荣的社会女性形象的另一面也是成功的“小市民”,是作者“贴近地面”较为朴素的写实。
思特里克兰德则是另一个“飘在云端”的极端。他毅然做出令人根本无法料想的事情,对推杯换盏、纸醉金迷的文学沙龙嗤之以鼻,优渥的物质生活、温馨的家庭氛围、体面的社会地位都禁锢着他的灵魂,使他痛苦不已,虽然他并非表现出厌恶,但创作欲却在心底蠢蠢欲动。
在他的心中,只有“画画”才能吸引他,是他赖以生存的事业。一个人去往巴黎学习,即使被劝说根本没有天赋,住着寒酸的小屋……这一切都没能令思特里克兰德停止作画。他愿意与勃朗什一起生活,夺走了他人的妻子,但只是为了让勃朗什当他的人体模特,思特里克兰德画完画像之后便抛弃了对方。他所做的一切看似残忍背弃道德、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却只为画画这一纯粹的目的。
爱情与女人给不了他慰藉,他的激情燃烧在他那充满欲望的外表之下的深沉内心之中,他只能靠色彩与笔触表达。但是他对自己的画作从来都不满意,似乎仅仅是在宣泄一腔澎湃热潮,他追求的是抽象的精神需要,是永无止境直至生命燃烧殆尽才能触碰一二的极致的艺术世界,那个只存在于他的理想之中的、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世界。
在他一生的长途跋涉不懈追求中,或许他没有体验到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那样的物质享受,但是他在不断追寻艺术的脚步,大概这就是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幸福。
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是一位与世隔绝的画家,从他身上可以看出许多在现实社会中碰壁的孤苦画家的影子,这也使得小说的故事情节十分真实。
同时,思特里克兰德又是与他人不同的,他不像米勒对田园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不像梵高那般用儿童似的浪漫色彩描绘孤独,而在思特里克兰德充满欲望的奇幻画作之下的是与他们别无二致地对艺术的热忱之心。
难道非要这般与世隔绝,才能到达艺术的高峰吗?小说中另一位画家施特略夫的形象给出了答案。他与思特里克兰德有些许相似,即使是在挚爱的妻子被思特里克兰德夺走并自杀之后,他也愿意将房子给思特里克兰德住,仅仅是因为对方的画作震撼了他,施特略夫认为“这位本性无法改变的小丑,对于美却有着真挚的爱和理解,正像他的灵魂也是诚实、真挚的一样。” ①
虽然两人似乎生活在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虽然思特里克兰德抛弃道德伦理、狼狈地在巴黎摸索畫技,而施特略夫却小有名气并老实而善良,但是他们有着对艺术相似的追求、对作画相似的痴迷。
现实中物质生活的富足或是贫穷对艺术追求产生的影响,远没有个人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活在美好却仿佛并不真实的虚幻中,用画笔描绘那遥不可及的、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二、对自由的向往与自我的探寻
当别人光顾着埋头捡拾地上散落的六便士时,却有人只是仰面欣赏着月光。月光皎洁柔和,正如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与美,遥不可望、触不可及。但那些世俗的物欲情缘,也恰如那六便士。
小说中“月亮”与“六便士”的矛盾冲突鲜明而深刻,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作者对于现代物质文明社会的怀疑,对自由的向往与对自我的追寻。
思特里克兰德的奇怪行径,在文明社会里被看作是异端,可在远离俗世的海岛中却是自然之举,被极度地包容着。 思特里克兰德拿起画笔后,他追求的既是艺术,也是自由。为此,他放弃了原先的家庭,放弃正常的生活,远赴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他正是在孤独中彷徨,在孤独中冲突,在孤独中生成,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与此相对的便是“我”站在第一视角的、同时代表大多数早已屈服于物质世界的人们的观点。从“对于这样一个人,想要诉诸他的良心也是毫无效果的” ②到“我很想知道他对自己一手制造的这出悲剧究竟抱什么态度”③,“我”自诩擅长解读人心,最终还是为思特里克兰德的杰作而感慨。
毛姆采用绅士般含蓄、平和的语气,尖锐透彻地抨击生活的桎梏对精神求索者的捆绑和压迫。
事实上,毛姆对生活的一贯要求就是自由,这包含着生活方式与文学创作的自由,包含着身外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
这也是为何思特里克兰德不断在路途中流转、探寻的原因,即他“希望在旅行的路途中体味别人无法理解的孤独,在流浪中感受自我和精神的自由。他希望在一种新的人生体验和新的生存境界中找寻到灵魂的安然停泊地。” ④
同时,思特里克兰德在路上不断播散眼前的迷雾,追逐自由实现自由时,自我意志也逐渐凸显出来。思特里克兰德辗转多地,自身状态也愈显自然、从容,兴致也愈发浓烈,他的生命也越来越贴近自身灵魂。之所以如此呈现,便是已尝过枷锁生活、熟稔世俗生活后。毅然追求自然、自在、自由的真实写照。作者的爱情经历并不顺利,多次恋爱体验,却未体会到汇报的快乐。当作者描绘思特里克兰德的故事时,仿佛在进行一次自我疗愈的过程,逐渐打破被禁锢的生活,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遵从己愿的快意人生。
三、结语
叔本华曾言:“人生是一种迷误,因为人是一种欲望的复合物,是很不容易满足的。”⑤如果人生时时刻刻流露出空虚之感,那么《月亮和六便士》中既有对现实的满足,亦有对理想的追寻,既有对空间、精神自由的向往,也有向内对自我的探寻,它建立了幻想,流露出追寻之时的痛苦,也赋予了实现价值的意义。
注释:
①(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
②(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③(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④(英)罗宾·毛姆著,薛相林、张敏生译:《忆毛姆》,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页。
⑤(德)叔本华著、金玲译:《爱与生的苦恼》,华龄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參考文献:
[1](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英)罗宾·毛姆.忆毛姆[M].薛相林,张敏生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3](德)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M].金玲译.北京:华龄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唐千越,江苏扬州人,扬州中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