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桃城橡胶工业已成为衡水市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被评为“河北省最具成长性特色产业”,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衡水)工程橡胶制造产业基地”、“中国橡胶制品之乡”等。但是,随着橡胶产业的做大做强,一些制约因素也开始显现。
(一)家族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
桃城橡胶工业发展之初,是一些小作坊式的家庭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充分显示了其竞争优势:创业成本低、家族凝聚力强;创业者懂得技术、熟悉业务;注重自身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式管理模式越来越呈现其短板效应。
1.家族企业拒绝吸纳优秀人才。
家族企业拥有者为了控制企业,“肥水不流外人田”,决定了他们排斥“外人”进入领导层,更不会主动将核心领导层向“外人”转移。单纯的家族人才选拔,结果必定是人才匮乏,缺少创新力、缺失创造力,从而进入固步自封的地步。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难以进入家族企业,即使进入了家族企业,又由于家族关系建立起来的内部信任,自然也会对其他人产生不信任感,也很难与之融为一体。
家族式企业在创业初期,具有强大的优势:参与人员多,资金厚度高,人脉关系广;但进入成长后期,弊病就逐渐显现:管理意见不统一、利润分配不平均、发展方向不明确、用人制度任人唯亲等,导致家族式企业在中期发展较慢。此外,长期的家长式管理,形成了高层次管理者专权命令式的决策,无法调动外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很难留住优秀人才。
2.企业部门、人事安排缺乏科学性。
家族企业内部,常常缺乏明确的组织职能设计与分工。整个组织有时就像一个扩大了的家族,更多的是按照家族式的规则行事,缺乏科学的组织设置原则,常常出于家族内部人员关系考虑,因人设岗、任人唯亲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照顾家族成员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全局,很多家族企业的许多岗位职能差别不大,却不断重复设置,以致个人的权责利界定模糊。
(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阻碍产业持续发展。
质量是企业之生命,更是品牌之灵魂。首先,质量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核心,高质量积聚了企业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和团结一致的力量。其次,质量是开拓市场的法宝。随着产品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我区橡胶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1.从企业发展看产品质量。
桃城橡胶产业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少数不甘受穷而又头脑灵活的桃城人,悄悄搞起了代加工橡胶圈、橡胶垫等产品的业务,并且逐渐形成了几个重点村带动周边村发展的产业群雏形。七十年代是桃城橡胶产业大发展的时期。聪明的衡水人,只要看到机器上需用什么橡胶制品,就能制造出“模子”热压出产品,很快发展到几乎所有机器使用的橡胶制品,在这里都可以制作完成。
桃城橡胶发展的根基是农村,人们思想观念保守,缺少长期发展的眼光,生产设备更新慢,生产工艺落后等诸多问题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2.不当竞争影响产品质量。
桃城橡胶是由许多厂家构成的。规模较大的,像宝力、中铁建、黄河、丰泽等公司,经营时间长,积累了生产和管理经验,设备更新快,生产工艺先进。但是,更多的是分散经营的橡胶生产小厂,厂房简陋,设备落后,工艺简单,管理松散,质检不完善。
在市场上,小企业依仗成本低廉,采用降低产品质量、低报价与大企业开展竞争,这样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整个橡胶产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久而久之会对整个桃城橡胶产业造成恶劣影响。
3.缺乏权威质检部门监管。
工程橡胶产业作为我区支柱产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橡胶产业制造基地。国内工程橡胶产业中60%的新产品由我区率先研制并投放市场,全国同行业前10名我区就有6家,3家企业的橡胶支座产品被认定为河北省名牌产品,“衡水橡胶城”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橡胶集散基地。遗憾的是,衡水及周边地区没有一家“国家级别工程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由于检测监督距离远、时间长,从而引发由产品质量带来的争端,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
根据目前制约橡胶生产及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应采取措施,完善管理促进橡胶产业化发展。
(一)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大工程项目对产品生产及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本地企业正在逐步占领公路桥梁、铁路桥梁等大工程项目市场。政府应因势利导,鼓励企业将开发、生产、储备相结合,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二)加快企业转型,将家族式企业转型为股份制企业,从而加强企业管理,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组建产品报价合理机制,完善企业用人制度,减少职工的流动性。充分利用股份制企业管理的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三)培育专职企业经理。专职企业经理是专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的中坚人才。他的职责定位是以其良好的职业境界、道德修养、专业管理能力,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从而把企业不断向前推进。
(四)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政府要加快建立国家级质检中心,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发展环境。
2010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桃城橡胶工业已成为衡水市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被评为“河北省最具成长性特色产业”,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衡水)工程橡胶制造产业基地”、“中国橡胶制品之乡”等。但是,随着橡胶产业的做大做强,一些制约因素也开始显现。
(一)家族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
桃城橡胶工业发展之初,是一些小作坊式的家庭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充分显示了其竞争优势:创业成本低、家族凝聚力强;创业者懂得技术、熟悉业务;注重自身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式管理模式越来越呈现其短板效应。
1.家族企业拒绝吸纳优秀人才。
家族企业拥有者为了控制企业,“肥水不流外人田”,决定了他们排斥“外人”进入领导层,更不会主动将核心领导层向“外人”转移。单纯的家族人才选拔,结果必定是人才匮乏,缺少创新力、缺失创造力,从而进入固步自封的地步。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难以进入家族企业,即使进入了家族企业,又由于家族关系建立起来的内部信任,自然也会对其他人产生不信任感,也很难与之融为一体。
家族式企业在创业初期,具有强大的优势:参与人员多,资金厚度高,人脉关系广;但进入成长后期,弊病就逐渐显现:管理意见不统一、利润分配不平均、发展方向不明确、用人制度任人唯亲等,导致家族式企业在中期发展较慢。此外,长期的家长式管理,形成了高层次管理者专权命令式的决策,无法调动外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很难留住优秀人才。
2.企业部门、人事安排缺乏科学性。
家族企业内部,常常缺乏明确的组织职能设计与分工。整个组织有时就像一个扩大了的家族,更多的是按照家族式的规则行事,缺乏科学的组织设置原则,常常出于家族内部人员关系考虑,因人设岗、任人唯亲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照顾家族成员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全局,很多家族企业的许多岗位职能差别不大,却不断重复设置,以致个人的权责利界定模糊。
(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阻碍产业持续发展。
质量是企业之生命,更是品牌之灵魂。首先,质量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核心,高质量积聚了企业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和团结一致的力量。其次,质量是开拓市场的法宝。随着产品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我区橡胶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1.从企业发展看产品质量。
桃城橡胶产业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少数不甘受穷而又头脑灵活的桃城人,悄悄搞起了代加工橡胶圈、橡胶垫等产品的业务,并且逐渐形成了几个重点村带动周边村发展的产业群雏形。七十年代是桃城橡胶产业大发展的时期。聪明的衡水人,只要看到机器上需用什么橡胶制品,就能制造出“模子”热压出产品,很快发展到几乎所有机器使用的橡胶制品,在这里都可以制作完成。
桃城橡胶发展的根基是农村,人们思想观念保守,缺少长期发展的眼光,生产设备更新慢,生产工艺落后等诸多问题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2.不当竞争影响产品质量。
桃城橡胶是由许多厂家构成的。规模较大的,像宝力、中铁建、黄河、丰泽等公司,经营时间长,积累了生产和管理经验,设备更新快,生产工艺先进。但是,更多的是分散经营的橡胶生产小厂,厂房简陋,设备落后,工艺简单,管理松散,质检不完善。
在市场上,小企业依仗成本低廉,采用降低产品质量、低报价与大企业开展竞争,这样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整个橡胶产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久而久之会对整个桃城橡胶产业造成恶劣影响。
3.缺乏权威质检部门监管。
工程橡胶产业作为我区支柱产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橡胶产业制造基地。国内工程橡胶产业中60%的新产品由我区率先研制并投放市场,全国同行业前10名我区就有6家,3家企业的橡胶支座产品被认定为河北省名牌产品,“衡水橡胶城”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橡胶集散基地。遗憾的是,衡水及周边地区没有一家“国家级别工程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由于检测监督距离远、时间长,从而引发由产品质量带来的争端,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
根据目前制约橡胶生产及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应采取措施,完善管理促进橡胶产业化发展。
(一)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大工程项目对产品生产及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本地企业正在逐步占领公路桥梁、铁路桥梁等大工程项目市场。政府应因势利导,鼓励企业将开发、生产、储备相结合,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二)加快企业转型,将家族式企业转型为股份制企业,从而加强企业管理,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组建产品报价合理机制,完善企业用人制度,减少职工的流动性。充分利用股份制企业管理的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三)培育专职企业经理。专职企业经理是专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的中坚人才。他的职责定位是以其良好的职业境界、道德修养、专业管理能力,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从而把企业不断向前推进。
(四)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政府要加快建立国家级质检中心,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发展环境。
2010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