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浅谈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绝不是孤立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和语言教育的统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而且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好题材。题材中包含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包含了人文观点、劳动观点、审美观点,以及客观公正观点的教育,但是就每篇课文而言又各有其个性。如何挖掘教材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素质教育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与文中人物共鸣,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素质
  
  小学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邱少云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集中表现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凭借这个材料,激发学生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的情感:首先让学生体会“忽然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身子包住了”的情景,把学生带到那种突如其来面临极为严峻考验的气氛之中,然后启发学生思考:邱少云在烈火中整整被燃烧了半个多钟头,为什么一动也没动?为什么没发出一声呻吟,没挪动一寸地方?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遵守潜伏纪律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上课时的纪律情况,认识到遵守纪律与搞好学习之间的联系:此时学生会把发自内心的话讲出来。例如:要向邱少云学习,热爱班集体,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这样,师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熏陶。
  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受到思想素质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学生自觉自愿为前提的,其教育的效力主要依赖形象本身的感染力:课文中的感染力就体现在与学生心灵所发生的共鸣程度或道德感化上:这正体现了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愉悦性。
  
  二、通过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劳动教育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是融化于作品形象之中的活生生的思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蕴含着劳动教育的因素,为此,教师就要遵循教材体系,从整体着眼,设计有关课文的教学过程,挖掘其中心;还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意义。例如:小学课文《养花》一课,就是一篇很好的教材。作者在生动描写自己养花乐趣的同时,无处不在强调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如文中所写:“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在此,教师若设疑:“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同学们思考,便会认识到:养花是要付出劳动的: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借此进行扩展训练:什么事情不经过劳动能做成?学生再次进行这一发散性思维训练,便会深刻领悟到:做任何事情,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有收获,否则,将一事无成。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劳动的种子,同时也向学生点明了办好每件事的途径。
  
  三、借助作者感情,激发学生爱国感情
  
  《白杨》一文是著名作家袁鹰的散文佳品,讲的是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旅客向自己的儿女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教育儿女,希望他们也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本文以物喻人,内容含蓄,意义深刻,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好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国情教育,进行情感熏陶,达到“句句悟其神”的最佳境界。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课文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结尾的一句话:“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进行思想教育,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高大的白杨树”暗指爸爸;“几棵小树”暗指孩子们;“顶着风沙”,说明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重重困难,在边疆茁壮成长。由此引发学生:我们的祖国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其变化的都是像文中的“爸爸”一样的无数个投身于祖国建设、献身于祖国边疆的劳动者。祖国未来的希望将由我们去实现。通过本课的教学,既达到了学习课文的目的,又使学生得到热爱祖国的情感陶冶,使其爱国思想逐步升华。
  此外,思想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阅读教学中思想素质教育也不是靠某一篇课文就可以完成的,它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放矢,点滴渗透,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逐步加深和提高,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美的东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人一种享受,文章亦如此。将美好的东西融入文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美育 求美 揣摩 意境    “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查普利茨卡娅语)。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选编内容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相当多的文章再现了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体现了艺术美。因此,我们必须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注重审美教育。另外,美育的基本
期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们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毫不例外,兴趣在英语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乏味变得趣味横生,教学质量必定会显著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笔者从事教育十多年,在这
期刊
我国是有悠久历史的诗国,古代诗歌是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宜紧紧把握古诗所具有的文化基础性,指导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知识,更应把握其思想教育性和艺术欣赏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古代文化奠定基础。    一、在推敲词语中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意境美和精神美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期刊
现在提倡给孩子们减负,不能布置太多作业,可是升学的压力不减,要做到真正减负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国家规定不布置固定作业。这要提高教学效果就不容易了。如何才能让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既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又能保持高质量的教学成绩呢?现在我把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首先,我们知道儿童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所以上课时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孩子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课上轻轻松松
期刊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在信息交流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也正处于健康高速发展的时期,因此,作为国际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尤其是英语的听说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过好语音关,获取最基本的沟通工具    标准优美的语音是人与人之间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历史潮流中,农村新课程推行举步维艰。怎样搞好农村新课程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当立足农村现实,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学校资源、社会生活资源。  关键词:土办法 新课程 资源开发    纵观当今教育,新课程改革已是如火如荼,社会学科也不例外。走进城镇中学社会课新课堂,你会发现:广大社会课教师早已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正在大胆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
期刊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寻求作文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阐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作文教学,对习作效果起到整体优化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作文 兴趣 观察    作文是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载体。当教师面对一本本摊开的作文,便似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这是由一个个跳动的字符组成的一曲“心语”奏鸣曲。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在引发兴趣、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上,多媒体
期刊
近年来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由过去的单一、基本的形式向综合性、标准化、高层次方向发展,在考查实验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了实验能力的考查。所以实验课的教学,应力求学生主动发现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使学生既适应高考又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  下面以《电阻的测量》为例体会实验课中探究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前器材准备: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阻箱、变阻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等。  二、提出问题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在作文教学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兴趣、阅读、技巧。  关键词:作文教学 培养兴趣 大量阅读 掌握技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多年来广大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不停地探索,不
期刊
音乐教学要从“情”入手,为学生创设情境。另外,设定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课的灵魂就是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聆听,唤起情感,引发想象与联想。老师引导学生沉浸到音乐主题中去,做到内心的感受与外部的行动和谐统一。下面我就音乐教学中的“情”艺术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体会:    一、设情激发兴趣    兴趣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只要孩子们对某个事物感兴趣,就能激发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