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散点透视 空间艺术设计 千里江山图 艺术作品空间化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从原来仅满足于物质需求逐步转化为精神需求的满足。对于公共空间的要求也不局限于其功能性,更注重空间的艺术性和氛围感。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师在设计公共空间时愈加注重艺术元素的融入。我国空间艺术设计理念与方法论深受西方设计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未能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1] 。而具有悠久历史、蕴含东方精神与智慧的中国传统绘画及其“散点透视”构图法则,正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图像化体现。公共空间是连接人工与自然环境、艺术与大众生活的桥梁。作为塑造公共空间的重要途径,空间艺术设计亦可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富有东方智慧的设计灵感。文章聚焦中国画“散点透视”原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将“散点透视”视角下的中国画进行空间转化,研究并探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散点透视”对空间艺术设计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散点透视”
“透视”一词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提出“聚向焦点”理论,“聚向焦点”主要是指焦点透视,这被认为是透视法理论的起源。我国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墨经》中就已记载了类似西方焦点透视原理的小孔成像观察方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是西方透视学理论与中国画自身特点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为重要的构图法则[2] 。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根据观者视觉焦点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不断在脑海中构成周围环境的图像记忆,从而在画面上表现出对视觉图像排列组合的理解。
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可以看出(如图1),画家将西方焦点透视理论中的近大远小特征与“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相结合,通过画面中画家视角的不断移动,从而产生多个视角及局部透视关系,并出现多个消失点,这种方法称之为“散点透视” [3] 。“散点透视”是处理画面空间的独特方法,其特点在于观者可以在具有层次变化的空间布局中,以自身的思想感受为基础并根据画家的游移线路,通过“移步换景”的方式不断地转换观赏角度和视点,从而体验到观赏过程的时间性和片段性,并感受其中的每一处景致皆“可望、可行、可游”。
二、“散点透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
(一)空间艺术设计
“空间艺术设计”主要研究空间结构及空间内部关系,采用各种媒介手段在共有空间中营造一种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使受众能够从身心上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并与空间产生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某种艺术情感的流露与表达的目的。其中,物理空间是空间艺术设计的必备条件,而心理空间则是其最终目的[4] 。具体而言,“空间艺术设计”首先需要关注设计作品是否具有空间性和体量,即二维空间的尺度加之三维空间的深度。其次所营造的空间需表现一定的意境或氛围,即在设计作品中融入某种特定的艺术设计理念。最后还需关注空间与受众的交流性与互动性。创造者营造艺术空间的意义,就在于受众在空间中通过多感官体验从而对空间产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散点透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
“散点透视”与空间逻辑密不可分,这种空间逻辑以人的观察视角与体验方式作为出发点,从而对空间中各要素进行适当处理,并统筹空间的总体状况与意境的表达,把受众引入作者事先营造的氛围之中[5] 。虽然受众对环境的感受源于不同方面,但在“散点透视”空间中却被一种无形中安排的线索牵引,使受众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掘更多的美学价值,在享受空间环境同时产生相应的知觉感受。
空间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设计者具备这种空间逻辑,这与“散点透视”所蕴含的空间逻辑如出一辙。空间艺术设计,即受众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设计师设计的路线对空间环境进行解读,最终产生不同程度心理空间感受的全部过程[4] 。在整个过程中,空间环境、受众以及路线(空间-人-时间)这三个要素,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将静止的空间变为流动,时间的瞬间变为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观察,观察客观事物又离不开受众自身的情感。此时,受众通过移动并保持与环境的密切接触,并成为空间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散点透视”对当代空间艺术设计的启示
分析“散点透视”对当代空间艺术设计的启示,可以从同时兼具空间元素和艺术氛围的世博会和世园会中找到强有力的依据和论证。两种博览会虽然类型不同,但其設计的主要手法基于空间艺术设计的语言和手段。这种手法不仅通过艺术构造空间氛围,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重视空间对人产生的作用。世博会和世园会的舞台是空间、艺术、设计和谐共存的平台与场所,其创作方式给空间艺术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生命力。
(一)叙事空间设计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空间展示设计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以寻觅为主线,上承天人合一的中华哲学,下启和谐共生的美好理想,通过艺术装置营造空间与造型,利用多媒体影像及多维艺术综合手法表达设计理念,创造出层次丰富且恢弘大气的展示空间,以震撼心灵的视觉冲击力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丰厚底蕴和深刻内涵[4] 。以展馆中园林区空间设计为例,整个空间的故事线索和情节设置为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对话。具有象征意味的展区犹如设计师掀开一张画纸,将受众引入一幅辽阔的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空间设有画中白描效果的意向化太湖石和概念性九曲桥,还有通过声光电效果置于荧幕之上的亭、院、树等景观,设计师意在运用多种表达形式还原中国山水画中不同的“散点透视”视角,以赋予空间更多的流动性及灵活性,并运用重复的构成手法加之故事线的串联,将叙事空间连接成统一的整体,如图2。
当代空间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规划空间路线和构筑空间的方式,即空间的传达形式和故事讲述,可依据叙述方式的不同将空间的叙事性分为正叙、倒叙、插叙等,以此构成空间的故事线[4] 。设计师根据设计好的故事线,将空间内部诸要素与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原理结合并依此分布,便形成了空间的动线。空间动线是故事线外的体现,而故事线则是空间动线的内在灵魂。两者表现形式虽有不同,其内在却是统一的。受众根据动线的顺序感受基于“散点透视”的艺术空间,由此完成了从动线到故事线的转换:故事线——(设计师的设计)——动线——(受众的解读)——故事线。 (二)空间氛围营造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的主题是“水——可持续发展”,在中国馆的内部空间艺术设计上,设计师结合水的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水的哲学演绎,将受众引入基于“散点透视”原理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中,通过传统绘画与现代空间的融合与碰撞,营造出一个艺术实体空间与透射心灵的虚体空间[6] 。按照起承转合的空间叙事结构,通过流畅且多变的游览路线引导受众的视点,使其在不同角度都能够观赏到意境深远的艺术空间。运用材料的软与硬结合灯光的实与虚,以此表达东方文化中“散点透视”的空间节奏感,使空间富有神秘的东方色彩,以唤起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与体验,如图3。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可以成为当代空间艺术设计借鉴之处,并与受众的观赏行为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受众通过在空间中的移动与体验,从而感受整体空间的意境与氛围[7] 。一方面,宏观上的整体空间关系决定受众对空间位置经营方式的认识。另一方面,具体微观部分的物体材料、构建形式、光影变化等因素会影响到受众的感知。诸多因素彼此串联从而对受众的感知与体验产生影响,这便是基于“散点透视”原理空间氛围营造的本质。
(三)空间形态组织
作为2019年北京世园会中国馆生态文化展区重要展陈之一的“祥和逸居”数字体验空间,将中国传统生态文明及从古人当中汲取的智慧融入空间设计中。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人文景观交融的方法,以及戏剧性的空间叙事手法为观众带来一场园艺视觉盛宴[8] 。为了更好地营造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氛围,创作团队以宋代刘松年的长卷画作《十八学士图》为载体,分析画中基于“散点透视”原理的叙事性空间,结合中式园林“移步异景”的艺术特点,以中国传统绘画中层次叠加、散点透视的运用作为空间形态的艺术依据,通过对画作当中的点、线、面元素进行拆分、重组、三维制作,并将中国画的通透、空灵、留白等美学特点融入对空间的构想中,最大程度还原画作的构图形态和空间意境。运用全息纱幕的影像方式将受众带入远近结合、虚实相生的国画空间,产生“人在画中游”的艺术美感,营造出身临其境且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沉浸感,如图4。
空间艺术设计欲通过“散点透视”组织空间形态,则需要赋予空间新的功能与意义,在空间中呈现出有意义的流动美、有记忆的文化叙事,这便是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空间意识结构赋予当代空间艺术设计的重要启示。因此空间艺术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需侧重于建构动态且具有连续性的图说方式,注重对“流动之美”的创造。亦或者说,可以利用“散点透视”的观赏形式,并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第四维”的时间,从而组织有设计主题且符合当代人精神需求的空间形态。
四、基于《千里江山图》的空间艺术设计
(一)总述
中国历代书画以“散点透视”所进行的创作多不胜举,其中尤以《千里江山图》为典范[9] 。画家笔下所描绘的景象由高远的峰巅到低缓的丘峦,从深远的幽谷到近处的岸边,使观者的视线通过“移步换景”、“人在画中游”形成自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流转,从而感悟空间节奏的律动[10] 。接下来将以“基于《千里江山图》的空间艺术设计”为例,探究“散点透视”在空间艺术设计中的实践及应用。首先以画面映射出的自然山水为出发点,结合自然发展的演化进程,推导出叙事空间故事线。其次围绕故事线截取原作中不同“散点透视”视角下的景致并提取、拆分、重组其元素,结合空间动线、观赏方式等要素进行空间氛围营造及形态组织。最后进行选材并对空间内部环境诸要素调整,完成空间艺术设计。
(二)叙事空间故事线
基于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注重立意以人为主,重视空间整体氛围传达给受众的感知与思考,故事线以自然发展的演化进程为主题,传达对在此进程中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谋求发展的警示,从而引发受众对于自然发展的演化与异化过程的思考。利用正叙的空间叙事手法将空间主题用时间节点串联,以“自然时代”为起点,受众依次进入“工业时代”及“商业时代”空间,最后到达“雾霾时代”空间。空间内容可以使受众联想到时间的变化、年代的变迁、自然的演变等,从而沉浸在一种虚构的真实中,体验到时空艺术的魅力并与空间产生共鸣。
(三)空间氛围营造及形态组织
结合《千里江山图》的山水意境与画中“散点透视”的视点及动线,从原作当中截取“平远”、“深远”、“高远”三种视点的画面分别对应“自然时代”、“工业时代”、“商业时代”这三个空间。“雾霾时代”空间将与《千里江山图》的全景式构图相结合,以多角度的“散点透视”视点构成空间。整个空间艺术设计手法意在将“散点透视”中的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形散神聚等美学观点表达出来。
首先,将“散点透视”中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与山水画结合构成“自然时代”空间,因而提取原作中的自然元素:植被、湖泊、汀步和桥,从而营造一种动静结合的空间氛围。将桥元素抽象并形成一条廊道,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也起到框景的作用,如图5。其次,利用空间分层、界面遮挡等手法营造“工业时代”空间的层次感。提取原作中层叠的山脉及颜色,将其抽象为圆形景观空间。圆形具有良好的视觉中心作用,且弧形的参观动线为“人在画中游”创造了一种氛围,同时可以达到有藏有露并延续空间的错动关系的效果,如图6。
再次,在通过空间各部分比例关系增强受众体验感的“商业时代”空间中,提取原作中山脉的位置点、高度及宽度,将其抽象为18个方柱体并将相应的颜色附着其上,如图7。柱体按照原作中的空间位置排布,从而产生节奏错落的美感和丰富的起伏变化,以此隐喻商业时代中的摩天大楼,如图8。最后,在“雾霾时代”空间中,将原作分為四段并对其中的山水景观进行“雾化处理”,抽象后的景观按照原作中空间位置依次排列,如图9。为了避免受众的游览动线单一冗长,将四段画作呈长方形排列形式植入空间,如图10。加入两个高度不同的环状坡道作为空间动线,受众可以通过“移步换景”的观看方式在坡道上从不同角度观赏空间,从而形成丰富与多维的感官体验。
(四)空间局部及材料运用
在“自然时代”空间中,阳光透过木质廊道与植物的缝隙,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时间段产生不同的斑驳阴影,加之水流声等元素使受众可以体验到回归自然的豁达,如图11。“工业时代” 空间通过部分其背景下所诞生的材料对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观进行人工模拟。如钢化玻璃“环状山”、不锈钢山石元素。透过它们折射出虚拟、模糊、零碎的景象,加之以沙为水的地面及自然植物的点缀,受众可以感受到“工业时代”下自然异化的空间氛围,如图12。由高低错落的电子屏和广告牌元素构成的立方柱组成“商业时代”空间,国画的抽象色彩流动于屏幕之上,受众可以感受到打破传统的自然山水“商业化表达”,如图13。在亚克力制成的“雾化千里江山”与木栈道穿插构成的“雾霾时代”空间中,受众可以通过材料的对比及空间氛围的感知,从而引发对过去与未来,以及时至今日自然发展的演化与异化过程的思考,如图14。
(五)空间艺术设计结果
基于《千里江山图》的艺术空间,通过线的长与短、点的聚与散、光的强与弱、色的冷与暖等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进行结合,在每个空间中以一定的比例构成各种节奏和韵律,并暗示出自然发展的演化进程。空间形式不仅仅是点、线、面、色、光的结合,而且运用了多种媒介如影音设备、数字技术等,营造出真实与虚幻并融的空间氛围,由此仿佛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中国画艺术隧道”,如图15。
结论
综上所述,“《千里江山图》的空间艺术设计”是一次基于中国画“散点透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探索,也是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创意结合。一方面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进行现代化重现,通过空间艺术设计带来时间与空间的沉浸体验,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无论是从“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还是其空间组织的探索,都给予空间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这种探索方式不仅为实现空间艺术设计与中国画的价值链接提供借鉴,更为后续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空间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从原来仅满足于物质需求逐步转化为精神需求的满足。对于公共空间的要求也不局限于其功能性,更注重空间的艺术性和氛围感。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师在设计公共空间时愈加注重艺术元素的融入。我国空间艺术设计理念与方法论深受西方设计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未能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1] 。而具有悠久历史、蕴含东方精神与智慧的中国传统绘画及其“散点透视”构图法则,正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图像化体现。公共空间是连接人工与自然环境、艺术与大众生活的桥梁。作为塑造公共空间的重要途径,空间艺术设计亦可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富有东方智慧的设计灵感。文章聚焦中国画“散点透视”原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将“散点透视”视角下的中国画进行空间转化,研究并探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散点透视”对空间艺术设计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散点透视”
“透视”一词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提出“聚向焦点”理论,“聚向焦点”主要是指焦点透视,这被认为是透视法理论的起源。我国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墨经》中就已记载了类似西方焦点透视原理的小孔成像观察方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是西方透视学理论与中国画自身特点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为重要的构图法则[2] 。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根据观者视觉焦点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不断在脑海中构成周围环境的图像记忆,从而在画面上表现出对视觉图像排列组合的理解。
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可以看出(如图1),画家将西方焦点透视理论中的近大远小特征与“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相结合,通过画面中画家视角的不断移动,从而产生多个视角及局部透视关系,并出现多个消失点,这种方法称之为“散点透视” [3] 。“散点透视”是处理画面空间的独特方法,其特点在于观者可以在具有层次变化的空间布局中,以自身的思想感受为基础并根据画家的游移线路,通过“移步换景”的方式不断地转换观赏角度和视点,从而体验到观赏过程的时间性和片段性,并感受其中的每一处景致皆“可望、可行、可游”。
二、“散点透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
(一)空间艺术设计
“空间艺术设计”主要研究空间结构及空间内部关系,采用各种媒介手段在共有空间中营造一种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使受众能够从身心上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并与空间产生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某种艺术情感的流露与表达的目的。其中,物理空间是空间艺术设计的必备条件,而心理空间则是其最终目的[4] 。具体而言,“空间艺术设计”首先需要关注设计作品是否具有空间性和体量,即二维空间的尺度加之三维空间的深度。其次所营造的空间需表现一定的意境或氛围,即在设计作品中融入某种特定的艺术设计理念。最后还需关注空间与受众的交流性与互动性。创造者营造艺术空间的意义,就在于受众在空间中通过多感官体验从而对空间产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散点透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
“散点透视”与空间逻辑密不可分,这种空间逻辑以人的观察视角与体验方式作为出发点,从而对空间中各要素进行适当处理,并统筹空间的总体状况与意境的表达,把受众引入作者事先营造的氛围之中[5] 。虽然受众对环境的感受源于不同方面,但在“散点透视”空间中却被一种无形中安排的线索牵引,使受众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掘更多的美学价值,在享受空间环境同时产生相应的知觉感受。
空间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设计者具备这种空间逻辑,这与“散点透视”所蕴含的空间逻辑如出一辙。空间艺术设计,即受众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设计师设计的路线对空间环境进行解读,最终产生不同程度心理空间感受的全部过程[4] 。在整个过程中,空间环境、受众以及路线(空间-人-时间)这三个要素,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将静止的空间变为流动,时间的瞬间变为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观察,观察客观事物又离不开受众自身的情感。此时,受众通过移动并保持与环境的密切接触,并成为空间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散点透视”对当代空间艺术设计的启示
分析“散点透视”对当代空间艺术设计的启示,可以从同时兼具空间元素和艺术氛围的世博会和世园会中找到强有力的依据和论证。两种博览会虽然类型不同,但其設计的主要手法基于空间艺术设计的语言和手段。这种手法不仅通过艺术构造空间氛围,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重视空间对人产生的作用。世博会和世园会的舞台是空间、艺术、设计和谐共存的平台与场所,其创作方式给空间艺术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生命力。
(一)叙事空间设计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空间展示设计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以寻觅为主线,上承天人合一的中华哲学,下启和谐共生的美好理想,通过艺术装置营造空间与造型,利用多媒体影像及多维艺术综合手法表达设计理念,创造出层次丰富且恢弘大气的展示空间,以震撼心灵的视觉冲击力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丰厚底蕴和深刻内涵[4] 。以展馆中园林区空间设计为例,整个空间的故事线索和情节设置为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对话。具有象征意味的展区犹如设计师掀开一张画纸,将受众引入一幅辽阔的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空间设有画中白描效果的意向化太湖石和概念性九曲桥,还有通过声光电效果置于荧幕之上的亭、院、树等景观,设计师意在运用多种表达形式还原中国山水画中不同的“散点透视”视角,以赋予空间更多的流动性及灵活性,并运用重复的构成手法加之故事线的串联,将叙事空间连接成统一的整体,如图2。
当代空间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规划空间路线和构筑空间的方式,即空间的传达形式和故事讲述,可依据叙述方式的不同将空间的叙事性分为正叙、倒叙、插叙等,以此构成空间的故事线[4] 。设计师根据设计好的故事线,将空间内部诸要素与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原理结合并依此分布,便形成了空间的动线。空间动线是故事线外的体现,而故事线则是空间动线的内在灵魂。两者表现形式虽有不同,其内在却是统一的。受众根据动线的顺序感受基于“散点透视”的艺术空间,由此完成了从动线到故事线的转换:故事线——(设计师的设计)——动线——(受众的解读)——故事线。 (二)空间氛围营造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的主题是“水——可持续发展”,在中国馆的内部空间艺术设计上,设计师结合水的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水的哲学演绎,将受众引入基于“散点透视”原理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中,通过传统绘画与现代空间的融合与碰撞,营造出一个艺术实体空间与透射心灵的虚体空间[6] 。按照起承转合的空间叙事结构,通过流畅且多变的游览路线引导受众的视点,使其在不同角度都能够观赏到意境深远的艺术空间。运用材料的软与硬结合灯光的实与虚,以此表达东方文化中“散点透视”的空间节奏感,使空间富有神秘的东方色彩,以唤起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与体验,如图3。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可以成为当代空间艺术设计借鉴之处,并与受众的观赏行为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受众通过在空间中的移动与体验,从而感受整体空间的意境与氛围[7] 。一方面,宏观上的整体空间关系决定受众对空间位置经营方式的认识。另一方面,具体微观部分的物体材料、构建形式、光影变化等因素会影响到受众的感知。诸多因素彼此串联从而对受众的感知与体验产生影响,这便是基于“散点透视”原理空间氛围营造的本质。
(三)空间形态组织
作为2019年北京世园会中国馆生态文化展区重要展陈之一的“祥和逸居”数字体验空间,将中国传统生态文明及从古人当中汲取的智慧融入空间设计中。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人文景观交融的方法,以及戏剧性的空间叙事手法为观众带来一场园艺视觉盛宴[8] 。为了更好地营造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氛围,创作团队以宋代刘松年的长卷画作《十八学士图》为载体,分析画中基于“散点透视”原理的叙事性空间,结合中式园林“移步异景”的艺术特点,以中国传统绘画中层次叠加、散点透视的运用作为空间形态的艺术依据,通过对画作当中的点、线、面元素进行拆分、重组、三维制作,并将中国画的通透、空灵、留白等美学特点融入对空间的构想中,最大程度还原画作的构图形态和空间意境。运用全息纱幕的影像方式将受众带入远近结合、虚实相生的国画空间,产生“人在画中游”的艺术美感,营造出身临其境且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沉浸感,如图4。
空间艺术设计欲通过“散点透视”组织空间形态,则需要赋予空间新的功能与意义,在空间中呈现出有意义的流动美、有记忆的文化叙事,这便是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空间意识结构赋予当代空间艺术设计的重要启示。因此空间艺术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需侧重于建构动态且具有连续性的图说方式,注重对“流动之美”的创造。亦或者说,可以利用“散点透视”的观赏形式,并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第四维”的时间,从而组织有设计主题且符合当代人精神需求的空间形态。
四、基于《千里江山图》的空间艺术设计
(一)总述
中国历代书画以“散点透视”所进行的创作多不胜举,其中尤以《千里江山图》为典范[9] 。画家笔下所描绘的景象由高远的峰巅到低缓的丘峦,从深远的幽谷到近处的岸边,使观者的视线通过“移步换景”、“人在画中游”形成自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流转,从而感悟空间节奏的律动[10] 。接下来将以“基于《千里江山图》的空间艺术设计”为例,探究“散点透视”在空间艺术设计中的实践及应用。首先以画面映射出的自然山水为出发点,结合自然发展的演化进程,推导出叙事空间故事线。其次围绕故事线截取原作中不同“散点透视”视角下的景致并提取、拆分、重组其元素,结合空间动线、观赏方式等要素进行空间氛围营造及形态组织。最后进行选材并对空间内部环境诸要素调整,完成空间艺术设计。
(二)叙事空间故事线
基于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注重立意以人为主,重视空间整体氛围传达给受众的感知与思考,故事线以自然发展的演化进程为主题,传达对在此进程中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谋求发展的警示,从而引发受众对于自然发展的演化与异化过程的思考。利用正叙的空间叙事手法将空间主题用时间节点串联,以“自然时代”为起点,受众依次进入“工业时代”及“商业时代”空间,最后到达“雾霾时代”空间。空间内容可以使受众联想到时间的变化、年代的变迁、自然的演变等,从而沉浸在一种虚构的真实中,体验到时空艺术的魅力并与空间产生共鸣。
(三)空间氛围营造及形态组织
结合《千里江山图》的山水意境与画中“散点透视”的视点及动线,从原作当中截取“平远”、“深远”、“高远”三种视点的画面分别对应“自然时代”、“工业时代”、“商业时代”这三个空间。“雾霾时代”空间将与《千里江山图》的全景式构图相结合,以多角度的“散点透视”视点构成空间。整个空间艺术设计手法意在将“散点透视”中的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形散神聚等美学观点表达出来。
首先,将“散点透视”中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与山水画结合构成“自然时代”空间,因而提取原作中的自然元素:植被、湖泊、汀步和桥,从而营造一种动静结合的空间氛围。将桥元素抽象并形成一条廊道,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也起到框景的作用,如图5。其次,利用空间分层、界面遮挡等手法营造“工业时代”空间的层次感。提取原作中层叠的山脉及颜色,将其抽象为圆形景观空间。圆形具有良好的视觉中心作用,且弧形的参观动线为“人在画中游”创造了一种氛围,同时可以达到有藏有露并延续空间的错动关系的效果,如图6。
再次,在通过空间各部分比例关系增强受众体验感的“商业时代”空间中,提取原作中山脉的位置点、高度及宽度,将其抽象为18个方柱体并将相应的颜色附着其上,如图7。柱体按照原作中的空间位置排布,从而产生节奏错落的美感和丰富的起伏变化,以此隐喻商业时代中的摩天大楼,如图8。最后,在“雾霾时代”空间中,将原作分為四段并对其中的山水景观进行“雾化处理”,抽象后的景观按照原作中空间位置依次排列,如图9。为了避免受众的游览动线单一冗长,将四段画作呈长方形排列形式植入空间,如图10。加入两个高度不同的环状坡道作为空间动线,受众可以通过“移步换景”的观看方式在坡道上从不同角度观赏空间,从而形成丰富与多维的感官体验。
(四)空间局部及材料运用
在“自然时代”空间中,阳光透过木质廊道与植物的缝隙,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时间段产生不同的斑驳阴影,加之水流声等元素使受众可以体验到回归自然的豁达,如图11。“工业时代” 空间通过部分其背景下所诞生的材料对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观进行人工模拟。如钢化玻璃“环状山”、不锈钢山石元素。透过它们折射出虚拟、模糊、零碎的景象,加之以沙为水的地面及自然植物的点缀,受众可以感受到“工业时代”下自然异化的空间氛围,如图12。由高低错落的电子屏和广告牌元素构成的立方柱组成“商业时代”空间,国画的抽象色彩流动于屏幕之上,受众可以感受到打破传统的自然山水“商业化表达”,如图13。在亚克力制成的“雾化千里江山”与木栈道穿插构成的“雾霾时代”空间中,受众可以通过材料的对比及空间氛围的感知,从而引发对过去与未来,以及时至今日自然发展的演化与异化过程的思考,如图14。
(五)空间艺术设计结果
基于《千里江山图》的艺术空间,通过线的长与短、点的聚与散、光的强与弱、色的冷与暖等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进行结合,在每个空间中以一定的比例构成各种节奏和韵律,并暗示出自然发展的演化进程。空间形式不仅仅是点、线、面、色、光的结合,而且运用了多种媒介如影音设备、数字技术等,营造出真实与虚幻并融的空间氛围,由此仿佛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中国画艺术隧道”,如图15。
结论
综上所述,“《千里江山图》的空间艺术设计”是一次基于中国画“散点透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探索,也是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创意结合。一方面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进行现代化重现,通过空间艺术设计带来时间与空间的沉浸体验,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无论是从“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还是其空间组织的探索,都给予空间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这种探索方式不仅为实现空间艺术设计与中国画的价值链接提供借鉴,更为后续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空间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起到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