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散点透视的空间艺术设计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散点透视 空间艺术设计 千里江山图 艺术作品空间化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从原来仅满足于物质需求逐步转化为精神需求的满足。对于公共空间的要求也不局限于其功能性,更注重空间的艺术性和氛围感。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师在设计公共空间时愈加注重艺术元素的融入。我国空间艺术设计理念与方法论深受西方设计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未能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1] 。而具有悠久历史、蕴含东方精神与智慧的中国传统绘画及其“散点透视”构图法则,正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图像化体现。公共空间是连接人工与自然环境、艺术与大众生活的桥梁。作为塑造公共空间的重要途径,空间艺术设计亦可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富有东方智慧的设计灵感。文章聚焦中国画“散点透视”原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将“散点透视”视角下的中国画进行空间转化,研究并探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散点透视”对空间艺术设计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散点透视”
  “透视”一词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提出“聚向焦点”理论,“聚向焦点”主要是指焦点透视,这被认为是透视法理论的起源。我国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墨经》中就已记载了类似西方焦点透视原理的小孔成像观察方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是西方透视学理论与中国画自身特点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为重要的构图法则[2] 。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根据观者视觉焦点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不断在脑海中构成周围环境的图像记忆,从而在画面上表现出对视觉图像排列组合的理解。
  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可以看出(如图1),画家将西方焦点透视理论中的近大远小特征与“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相结合,通过画面中画家视角的不断移动,从而产生多个视角及局部透视关系,并出现多个消失点,这种方法称之为“散点透视” [3] 。“散点透视”是处理画面空间的独特方法,其特点在于观者可以在具有层次变化的空间布局中,以自身的思想感受为基础并根据画家的游移线路,通过“移步换景”的方式不断地转换观赏角度和视点,从而体验到观赏过程的时间性和片段性,并感受其中的每一处景致皆“可望、可行、可游”。
  二、“散点透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
  (一)空间艺术设计
  “空间艺术设计”主要研究空间结构及空间内部关系,采用各种媒介手段在共有空间中营造一种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使受众能够从身心上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并与空间产生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某种艺术情感的流露与表达的目的。其中,物理空间是空间艺术设计的必备条件,而心理空间则是其最终目的[4] 。具体而言,“空间艺术设计”首先需要关注设计作品是否具有空间性和体量,即二维空间的尺度加之三维空间的深度。其次所营造的空间需表现一定的意境或氛围,即在设计作品中融入某种特定的艺术设计理念。最后还需关注空间与受众的交流性与互动性。创造者营造艺术空间的意义,就在于受众在空间中通过多感官体验从而对空间产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散点透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
  “散点透视”与空间逻辑密不可分,这种空间逻辑以人的观察视角与体验方式作为出发点,从而对空间中各要素进行适当处理,并统筹空间的总体状况与意境的表达,把受众引入作者事先营造的氛围之中[5] 。虽然受众对环境的感受源于不同方面,但在“散点透视”空间中却被一种无形中安排的线索牵引,使受众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掘更多的美学价值,在享受空间环境同时产生相应的知觉感受。
  空间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设计者具备这种空间逻辑,这与“散点透视”所蕴含的空间逻辑如出一辙。空间艺术设计,即受众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设计师设计的路线对空间环境进行解读,最终产生不同程度心理空间感受的全部过程[4] 。在整个过程中,空间环境、受众以及路线(空间-人-时间)这三个要素,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将静止的空间变为流动,时间的瞬间变为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观察,观察客观事物又离不开受众自身的情感。此时,受众通过移动并保持与环境的密切接触,并成为空间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散点透视”对当代空间艺术设计的启示
  分析“散点透视”对当代空间艺术设计的启示,可以从同时兼具空间元素和艺术氛围的世博会和世园会中找到强有力的依据和论证。两种博览会虽然类型不同,但其設计的主要手法基于空间艺术设计的语言和手段。这种手法不仅通过艺术构造空间氛围,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重视空间对人产生的作用。世博会和世园会的舞台是空间、艺术、设计和谐共存的平台与场所,其创作方式给空间艺术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生命力。
  (一)叙事空间设计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空间展示设计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以寻觅为主线,上承天人合一的中华哲学,下启和谐共生的美好理想,通过艺术装置营造空间与造型,利用多媒体影像及多维艺术综合手法表达设计理念,创造出层次丰富且恢弘大气的展示空间,以震撼心灵的视觉冲击力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丰厚底蕴和深刻内涵[4] 。以展馆中园林区空间设计为例,整个空间的故事线索和情节设置为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对话。具有象征意味的展区犹如设计师掀开一张画纸,将受众引入一幅辽阔的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空间设有画中白描效果的意向化太湖石和概念性九曲桥,还有通过声光电效果置于荧幕之上的亭、院、树等景观,设计师意在运用多种表达形式还原中国山水画中不同的“散点透视”视角,以赋予空间更多的流动性及灵活性,并运用重复的构成手法加之故事线的串联,将叙事空间连接成统一的整体,如图2。
  当代空间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规划空间路线和构筑空间的方式,即空间的传达形式和故事讲述,可依据叙述方式的不同将空间的叙事性分为正叙、倒叙、插叙等,以此构成空间的故事线[4] 。设计师根据设计好的故事线,将空间内部诸要素与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原理结合并依此分布,便形成了空间的动线。空间动线是故事线外的体现,而故事线则是空间动线的内在灵魂。两者表现形式虽有不同,其内在却是统一的。受众根据动线的顺序感受基于“散点透视”的艺术空间,由此完成了从动线到故事线的转换:故事线——(设计师的设计)——动线——(受众的解读)——故事线。   (二)空间氛围营造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的主题是“水——可持续发展”,在中国馆的内部空间艺术设计上,设计师结合水的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水的哲学演绎,将受众引入基于“散点透视”原理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中,通过传统绘画与现代空间的融合与碰撞,营造出一个艺术实体空间与透射心灵的虚体空间[6] 。按照起承转合的空间叙事结构,通过流畅且多变的游览路线引导受众的视点,使其在不同角度都能够观赏到意境深远的艺术空间。运用材料的软与硬结合灯光的实与虚,以此表达东方文化中“散点透视”的空间节奏感,使空间富有神秘的东方色彩,以唤起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与体验,如图3。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可以成为当代空间艺术设计借鉴之处,并与受众的观赏行为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受众通过在空间中的移动与体验,从而感受整体空间的意境与氛围[7] 。一方面,宏观上的整体空间关系决定受众对空间位置经营方式的认识。另一方面,具体微观部分的物体材料、构建形式、光影变化等因素会影响到受众的感知。诸多因素彼此串联从而对受众的感知与体验产生影响,这便是基于“散点透视”原理空间氛围营造的本质。
  (三)空间形态组织
  作为2019年北京世园会中国馆生态文化展区重要展陈之一的“祥和逸居”数字体验空间,将中国传统生态文明及从古人当中汲取的智慧融入空间设计中。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人文景观交融的方法,以及戏剧性的空间叙事手法为观众带来一场园艺视觉盛宴[8] 。为了更好地营造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氛围,创作团队以宋代刘松年的长卷画作《十八学士图》为载体,分析画中基于“散点透视”原理的叙事性空间,结合中式园林“移步异景”的艺术特点,以中国传统绘画中层次叠加、散点透视的运用作为空间形态的艺术依据,通过对画作当中的点、线、面元素进行拆分、重组、三维制作,并将中国画的通透、空灵、留白等美学特点融入对空间的构想中,最大程度还原画作的构图形态和空间意境。运用全息纱幕的影像方式将受众带入远近结合、虚实相生的国画空间,产生“人在画中游”的艺术美感,营造出身临其境且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沉浸感,如图4。
  空间艺术设计欲通过“散点透视”组织空间形态,则需要赋予空间新的功能与意义,在空间中呈现出有意义的流动美、有记忆的文化叙事,这便是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空间意识结构赋予当代空间艺术设计的重要启示。因此空间艺术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需侧重于建构动态且具有连续性的图说方式,注重对“流动之美”的创造。亦或者说,可以利用“散点透视”的观赏形式,并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第四维”的时间,从而组织有设计主题且符合当代人精神需求的空间形态。
  四、基于《千里江山图》的空间艺术设计
  (一)总述
  中国历代书画以“散点透视”所进行的创作多不胜举,其中尤以《千里江山图》为典范[9] 。画家笔下所描绘的景象由高远的峰巅到低缓的丘峦,从深远的幽谷到近处的岸边,使观者的视线通过“移步换景”、“人在画中游”形成自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流转,从而感悟空间节奏的律动[10] 。接下来将以“基于《千里江山图》的空间艺术设计”为例,探究“散点透视”在空间艺术设计中的实践及应用。首先以画面映射出的自然山水为出发点,结合自然发展的演化进程,推导出叙事空间故事线。其次围绕故事线截取原作中不同“散点透视”视角下的景致并提取、拆分、重组其元素,结合空间动线、观赏方式等要素进行空间氛围营造及形态组织。最后进行选材并对空间内部环境诸要素调整,完成空间艺术设计。
  (二)叙事空间故事线
  基于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注重立意以人为主,重视空间整体氛围传达给受众的感知与思考,故事线以自然发展的演化进程为主题,传达对在此进程中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谋求发展的警示,从而引发受众对于自然发展的演化与异化过程的思考。利用正叙的空间叙事手法将空间主题用时间节点串联,以“自然时代”为起点,受众依次进入“工业时代”及“商业时代”空间,最后到达“雾霾时代”空间。空间内容可以使受众联想到时间的变化、年代的变迁、自然的演变等,从而沉浸在一种虚构的真实中,体验到时空艺术的魅力并与空间产生共鸣。
  (三)空间氛围营造及形态组织
  结合《千里江山图》的山水意境与画中“散点透视”的视点及动线,从原作当中截取“平远”、“深远”、“高远”三种视点的画面分别对应“自然时代”、“工业时代”、“商业时代”这三个空间。“雾霾时代”空间将与《千里江山图》的全景式构图相结合,以多角度的“散点透视”视点构成空间。整个空间艺术设计手法意在将“散点透视”中的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形散神聚等美学观点表达出来。
  首先,将“散点透视”中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与山水画结合构成“自然时代”空间,因而提取原作中的自然元素:植被、湖泊、汀步和桥,从而营造一种动静结合的空间氛围。将桥元素抽象并形成一条廊道,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也起到框景的作用,如图5。其次,利用空间分层、界面遮挡等手法营造“工业时代”空间的层次感。提取原作中层叠的山脉及颜色,将其抽象为圆形景观空间。圆形具有良好的视觉中心作用,且弧形的参观动线为“人在画中游”创造了一种氛围,同时可以达到有藏有露并延续空间的错动关系的效果,如图6。
  再次,在通过空间各部分比例关系增强受众体验感的“商业时代”空间中,提取原作中山脉的位置点、高度及宽度,将其抽象为18个方柱体并将相应的颜色附着其上,如图7。柱体按照原作中的空间位置排布,从而产生节奏错落的美感和丰富的起伏变化,以此隐喻商业时代中的摩天大楼,如图8。最后,在“雾霾时代”空间中,将原作分為四段并对其中的山水景观进行“雾化处理”,抽象后的景观按照原作中空间位置依次排列,如图9。为了避免受众的游览动线单一冗长,将四段画作呈长方形排列形式植入空间,如图10。加入两个高度不同的环状坡道作为空间动线,受众可以通过“移步换景”的观看方式在坡道上从不同角度观赏空间,从而形成丰富与多维的感官体验。
  (四)空间局部及材料运用
  在“自然时代”空间中,阳光透过木质廊道与植物的缝隙,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时间段产生不同的斑驳阴影,加之水流声等元素使受众可以体验到回归自然的豁达,如图11。“工业时代” 空间通过部分其背景下所诞生的材料对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观进行人工模拟。如钢化玻璃“环状山”、不锈钢山石元素。透过它们折射出虚拟、模糊、零碎的景象,加之以沙为水的地面及自然植物的点缀,受众可以感受到“工业时代”下自然异化的空间氛围,如图12。由高低错落的电子屏和广告牌元素构成的立方柱组成“商业时代”空间,国画的抽象色彩流动于屏幕之上,受众可以感受到打破传统的自然山水“商业化表达”,如图13。在亚克力制成的“雾化千里江山”与木栈道穿插构成的“雾霾时代”空间中,受众可以通过材料的对比及空间氛围的感知,从而引发对过去与未来,以及时至今日自然发展的演化与异化过程的思考,如图14。
  (五)空间艺术设计结果
  基于《千里江山图》的艺术空间,通过线的长与短、点的聚与散、光的强与弱、色的冷与暖等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进行结合,在每个空间中以一定的比例构成各种节奏和韵律,并暗示出自然发展的演化进程。空间形式不仅仅是点、线、面、色、光的结合,而且运用了多种媒介如影音设备、数字技术等,营造出真实与虚幻并融的空间氛围,由此仿佛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中国画艺术隧道”,如图15。
  结论
  综上所述,“《千里江山图》的空间艺术设计”是一次基于中国画“散点透视”与空间艺术设计的探索,也是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创意结合。一方面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进行现代化重现,通过空间艺术设计带来时间与空间的沉浸体验,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无论是从“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还是其空间组织的探索,都给予空间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这种探索方式不仅为实现空间艺术设计与中国画的价值链接提供借鉴,更为后续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空间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关键词:服务设计 用户旅程方法 情感计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辅助心理救援机器人  引言  针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采取坚决有力的应对措施,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体现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能力的提高。但不可忽视,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救援工作仍面临心理障碍识别与监测困难、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不足、对大众应激反应心理疏导干预力度亟待加强等问题。随着具有识别、理解人类情感能力的人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 居住形态 居住消费模式 居住习俗 环境设计  引言  现代设计的宗旨是服务于社会与广大民众的,自城镇化政策引导以来,人口迁移与居住模式的实践多集中于城镇,众多设计关注亦在于城镇。城镇化的发展,使城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反过来也促使人口多涌于城市,形成了不逆的单向流线。随着年轻一代(老人的子女)向城市迁移,因不习惯城市生活环境和对乡土的留恋,现农村居住群体多为老人,致使农
提出将智能手势识别技术在景区导览系统上运用的研究,以解决目前景区导览装置上的媒介单一化、l导览系统缺乏独特性和精准性问题,给用户带来新的交互体验。分析了以ReaSense深度相机手势识别技术、YCbCr颜色空间肤色过滤值算法、空间三维环境点云等关键技术,结合景区数据信息为辅助工作设计导览系统,完成一套基于智能手势识别技术在景区导览系统上运用的设计方案。智能手势识别技术在景区导览系统上运用的导览系统
关键词:潮汐厕所 火车站 公共卫生间 以人为本 人性化设计  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火车站作为目前主要的交通枢纽和人流大量聚集地,其基础建设至关重要。公共卫生间作为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最基础设施,是反映城市水平及文化的镜子,也体现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的态度[1] 。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各类基本设计标准,尝试新方案,设计出真正“以人为本”的火车站公共卫生间。  一、火车站公共卫生
关键词:大数据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工业设计 人才培养  引言  产教融合是一种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高校与产业深度合作,实现各自优势资源共享,通过产学研来使学生提前参与到行业当中,进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关键结合点,学生紧贴市场产业需求、获取社会经验和提高产业所需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打破了高等教育的瓶颈,让学生在一个更
关键词:老年产品设计 BM-KANO模型 JACK虚拟仿真 舒适度 人机分析  引言  在老龄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关注身体日常保健和慢性病预防。置于社区公共空间的智能体检小屋,因其方便、便宜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基础的健康体检服务,并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虽然它可以提供多种便捷的服务功能,但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不合理的人机设计等问题降低了老年用户的满意度。而国内大
耐久性能是汽车结构轻量化的关键约束指标之一。文章以控制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疲劳分析理论,进行耐久设计和验证闭环研究。通过虚拟仿真方法设计带缺陷特征的控制臂,预测控制臂的寿命,再通过台架试验进行闭环对标验证。结果显示,虚拟仿真与台架试验失效的位置和寿命结果一致。闭环对标固化了分析方法,积累了快速对标经验,为后续基于耐久性能的轻量化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用户体验 智能健康管理 服务设计 生活方式 可视化工具  一、用户体验与服务设计  (一)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之前,期间和之后的总体感觉,包括情绪,信念,偏好,认知印象,身体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用户体验研究和分析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关键点落在用户的体验过程与体验感知上。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流程涉及了产品和服务,在应用实践上,我们会围绕面向数字创
关键词:智能公共终端 老年人 青年人 用户接受度差异 眼动实验  引言  认知能力是指人类大脑存储、加工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的构成、属性与它物的内在联系、发展的动力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1] ,认知研究有利于了解某用户群体对于特定工具的接受度。用户归属于不同年龄层而拥有其特殊的群体特征,如老年人各项生理、心理指标中的老龄化特征等,群体特征的存在让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工作时需要考虑用户在生理
关键词:工业设计 中德合作办学 教学模式改革 课堂反转 国际化视野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全球化、国际化进程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当我国实现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主流模式,为世界各地培养、输出了大量的国际高端人才。在此背景下,肇庆学院为了落实“省市共建”的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引入了德国应用型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合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