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以问题提问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应运而生。本文即是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提问教学,直观展示交流以及自主探索知识,学生集体总结三个角度,对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相对较高,这对思维认知能力相对较低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对此,初中数学老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导向教学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同时又能够加深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认为要做好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指的是初中数学老师在开展问题导向教学时,其并不是直接将数学知识转化成为问题进行提问,而是通过将提问问题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提出问题难度,而且还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进而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一课之前,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多少度吗?”学生:“零上30多度。”老师:“你们为什么要加上零上呢?”学生:“因为还有零下温度。”老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分别怎么表示?”学生:“零上就是直接数字加上温度符号,零下就是在数字加上符合之前还要加上一个‘减号’。”老师:“这个‘减号’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表示零下。”老师:“如果用正负表示的话呢?”学生:“表示负。”老师:“那表示正是不是也要加上‘加号’呢?”学生:“没有见到加号。”老师:“为什么没有见到‘加号’?”学生:“应该是省略了,毕竟一般大家很少用到负数。”老师:“没错,就是因为经常使用,所以省去了‘加号’,但是这不叫‘加号’,而叫做正号,而‘减号’也叫做负号。”
二、课堂提问教学,直观展示交流
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中心环节,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初中數学老师需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当初中数学老师开展课堂问题提问教学时,其需要提前做好问题的设计工作,保证所提出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随便提问,否则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方根”一课时,老师可以首先进行提问:“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一个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你们说一说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学生:“5厘米。”老师:“你们是怎么得出的这个结果?”学生:“正方形的面积就是一条边的平方,而25又正好是5的平方,所以就是5厘米。”老师:“没错。5的平方是25,也就是说25是5的平方,那么5又是25的什么呢?”学生:“平方根。”老师:“是的,那么问题来了,0的平方根是多少?”学生:“还是0。”老师:“那么负(-25)的平方根是多少?”学生:“不知道。”/“(-25)有平方根吗?”老师:“对呀,(-25)有平方根吗?”学生:“负数没有平方根。”
三、自主探索知识,学生集体总结
所谓自主探索知识,学生集体总结,指的是初中数学老师在开展数学知识教学时,其不再直接进行问题提问,而是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数学老师就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再加入一个未知数,学生二元一次方程,大家说一说,二元一次方程应该怎么求解呢?”学生:“二元一次方程应该有两个方程式,如果只有一个方程式的话应该无法求解。”老师:“是的,但是两个方程式又该怎么求解呢?”此时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并在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巡场监听,以了解学生们的探讨思路。在学生探讨结束之后,数学老师可以让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结果陈述,同时数学老师也要将其结论进行记录。在各小组陈述完毕之后,数学老师再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与划分,并带领学生共同探讨,进而挖掘出最终的正确计算方法,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其不仅需要数学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同时又要通过课堂提问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并且还要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自主探索知识,唯此才能保证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振贤.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0):174.
[2] 于霜.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32-533.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相对较高,这对思维认知能力相对较低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对此,初中数学老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导向教学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同时又能够加深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认为要做好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指的是初中数学老师在开展问题导向教学时,其并不是直接将数学知识转化成为问题进行提问,而是通过将提问问题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提出问题难度,而且还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进而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一课之前,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多少度吗?”学生:“零上30多度。”老师:“你们为什么要加上零上呢?”学生:“因为还有零下温度。”老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分别怎么表示?”学生:“零上就是直接数字加上温度符号,零下就是在数字加上符合之前还要加上一个‘减号’。”老师:“这个‘减号’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表示零下。”老师:“如果用正负表示的话呢?”学生:“表示负。”老师:“那表示正是不是也要加上‘加号’呢?”学生:“没有见到加号。”老师:“为什么没有见到‘加号’?”学生:“应该是省略了,毕竟一般大家很少用到负数。”老师:“没错,就是因为经常使用,所以省去了‘加号’,但是这不叫‘加号’,而叫做正号,而‘减号’也叫做负号。”
二、课堂提问教学,直观展示交流
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中心环节,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初中數学老师需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当初中数学老师开展课堂问题提问教学时,其需要提前做好问题的设计工作,保证所提出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随便提问,否则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方根”一课时,老师可以首先进行提问:“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一个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你们说一说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学生:“5厘米。”老师:“你们是怎么得出的这个结果?”学生:“正方形的面积就是一条边的平方,而25又正好是5的平方,所以就是5厘米。”老师:“没错。5的平方是25,也就是说25是5的平方,那么5又是25的什么呢?”学生:“平方根。”老师:“是的,那么问题来了,0的平方根是多少?”学生:“还是0。”老师:“那么负(-25)的平方根是多少?”学生:“不知道。”/“(-25)有平方根吗?”老师:“对呀,(-25)有平方根吗?”学生:“负数没有平方根。”
三、自主探索知识,学生集体总结
所谓自主探索知识,学生集体总结,指的是初中数学老师在开展数学知识教学时,其不再直接进行问题提问,而是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数学老师就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再加入一个未知数,学生二元一次方程,大家说一说,二元一次方程应该怎么求解呢?”学生:“二元一次方程应该有两个方程式,如果只有一个方程式的话应该无法求解。”老师:“是的,但是两个方程式又该怎么求解呢?”此时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并在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巡场监听,以了解学生们的探讨思路。在学生探讨结束之后,数学老师可以让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结果陈述,同时数学老师也要将其结论进行记录。在各小组陈述完毕之后,数学老师再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与划分,并带领学生共同探讨,进而挖掘出最终的正确计算方法,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其不仅需要数学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同时又要通过课堂提问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并且还要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自主探索知识,唯此才能保证初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振贤.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0):174.
[2] 于霜.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