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还是“次生罪”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qtq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揭示了人性恶的主题,许多评论者认为这种罪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即所谓的的“原罪”。本文主要从罪恶的体现与生成的深层原因加以探讨,阐明作品所展示的罪恶并非“原罪”,而是成人们在当今世界所作的丧失理智、丧失道德的行为影响下次生的罪恶。
  关键词:原罪 次生罪 《蝇王》 人性恶 人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威廉·戈尔丁虽然不算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但他的地位却非常独特。他的代表作《蝇王》(《Lord of the Flies》)一问世便引起了轰动,并吸引了诸多文学评论家的注意,作家也因此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于戈尔丁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以及在非理性的驱使下人类的野蛮、残暴,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性的黑暗”的主题,小说《蝇王》就是展示人性恶的杰作。
   《蝇王》的故事并不复杂:在未来的某次核战争中,一架载着一群6至12岁孩子的飞机被击中。飞机幸运地落在一个绿草如茵、花开似锦、野果飘香的热带荒岛上,岛上环境美好、气候温和宜人。这群男孩子初到岛上的那段时间里,身上还带有文明社会的习惯与印痕,他们试图依照成人社会的样子用理性和规章来管理自己。他们把在海边捡到的海螺用作集会号角,分成小组去采集食物、狩猎,用树枝建造住所,还点燃一堆烟火作为求救的信号。可是这样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由于没有文明社会的束缚,孩子们的理性社会很快便崩溃了。他们听凭自己的本能和喜好去打闹、争吵、打猎和寻求刺激,最后甚至互相残杀。孩子们像野人一样在脸上、身上涂满了泥彩和各种颜色,手中拿着削尖了的棍棒,以杀戳和狂欢为乐,为所欲为。在小说结尾,一群孩子在追杀一个叫拉尔夫的孩子的时候,一艘英国巡洋舰路过并救走了这些孩子,但大人们却永远也挽救不了孩子们失去的童真。
   一 人性恶的主题,次生的罪恶
   《蝇王》展示了人性恶的主题是不容质疑的。小说取名《蝇王》,“蝇王”来自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希伯莱语为Baalzebub。在《圣经》中,“Baal”是“万恶之首”的大魔鬼别西卜的别名;在英语中,“蝇王”是污秽之王,也是丑恶灵魂的同义,所以小说中的蝇王就是邪恶的象征。《圣经》中一再指出,“人之骄傲乃万恶之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似乎作品要表现的就是人的原罪。小说开始不久,流落在荒岛上的孩子们在报自己的名字的时候,杰克却报了他的姓氏:“为什么叫我杰克?我叫麦利杜”。这样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他的骄傲自大的性格。但是,如果单纯地把《蝇王》中的一切的罪恶理解为人的原罪是远远不够的。作家是在宣扬人类的原罪还是“次生之罪”呢?人性的邪恶是先天而就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小说的主题确实反映了人性的堕落,可是这种堕落与其说是与生俱来的,不如说是外部条件造成的,是“次生罪恶”。
   二 恶的体现与生成
   孩子们初到岛上时,在这个伊甸园中,我们开始是看不见任何“原罪”的迹象的——这里到处是鲜花野果(不是“禁果”)、飞禽走兽(不是猛兽),在这“人之初”的世界里,充满着民主与文明的痕迹,孩子们虽离开了成人世界却仍然表现出了理性、合作的精神,他们自发地开了一次全体会议,确立了“民主政治”的原则,制定了手握“海螺”(是拉尔夫捡到的)者才有发言权的规矩,并推选出镇定自若、相貌不凡(恰恰又手持“海螺”)的拉尔夫作大伙儿的“头”。在制定了原则和规范之后,孩子们开始了分工合作的实际行动:采野果,搭窝棚,燃火堆,打野猪。从故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群男孩子们起初到岛上的时候,人性的差异并不大,虽然有性格上的差异,但是绝对没有魔鬼。拉尔夫、西蒙、皮基(猪崽子)性格比较温和,杰克同样听从螺号的声音归队、接受民主选举、为自己的过错(使火灭了失去获救机会)道歉。所以应该承认,小说中的人物并非一开始就是恶的。那么,后来的罪恶又是怎样生成的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一群天真的孩子呢?
   1 杰克的“变恶”
   首先看杰克,杰克起初在岛上的时候,他带领唱诗班的孩子整齐地地行进、他勤劳勇敢,不怕怪兽,不说空话,待人宽厚;作为猎手,他尽心尽责,不辞辛劳。第三章开头几段对他的描写完全可以说是一副“劳动人民”的形象:“他在矮灌木丛林中,弓着身子,四肢着地,像狗似的”。杰克最初要猎手们把脸涂花是现实的实际需要,事实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捕猎措施,并非是文明的退化。
   再从杰克的“杀戮”看他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首次“杀戮”场面发生在拉尔夫、杰克、西蒙去探究岛上地形的路上,他们发现了一只小野猪,三个孩子冲上前去,杰克还拔出刀子挥舞起来。然而,由于天性的善良和怯懦,“杰克的手臂挥来挥去,刀刃闪亮,但没有刺下去,这一停顿使野猪跑掉了”,孩子们知道他是害怕看见流血,从中可以看出他身上明显的文明痕迹。
   可是,由于对权力的追求和对“蝇王”的恐惧改变了杰克——或者说就是物质上的诱惑、精神上的控制、权力的向往导致杰克的“变恶”。首先是初到岛上的时候,领导权落在了拉尔夫的身上,在合唱队做领头的杰克一定知道了权力的作用,所以他“恼羞成怒,脸红得连雀斑都显不出来了”。接着是在这个富庶的岛上生存并不艰难的孩子开始了为了“好玩”和“吃肉”而发狂,当然杰克更多是为软弱的拉尔夫拥有“权力”不满,最终他变成了充满了野性、无知、专断、独裁的“野人”,并且为达到个人目的无恶不作。
   他们追求的这些身外的东西其实就是物质社会的产物。杰克看到了“物质文明”在岛上的重要性,所以他紧紧抓住了“打猎”这个中心,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岛上社会的崩溃。通过这些孩子们在荒岛上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仿佛看到了20世纪西方世界的一个缩影。二战中,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罪恶势力趁势而起急剧膨胀,试图称霸整个欧洲世界。而西方所谓理想的民主和政体变得软弱无力,文明所带来的一切,为文明的武器所摧毁,战争的炮火将完整的生活空间肢解了。宗教不仅成了战争的牺牲品,而且同一宗教的信徒之间也发生战争,人性在残酷的现实中泯灭。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就连孩子也成了物的牺牲品,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最大的悲剧。
   2 拉尔夫的“渐恶”
   12岁的拉尔夫身体健壮结实,“嘴形和眼睛却流露出一种温厚的神色,表明他心地善良。”起初他因为有威信和正义感,理所当然地做了孩子们的首领,并规定了一些制度,还点起烟火作为向海上船只求援的信号,他的形象一直被看作是“善”的。但实际上,拉尔夫后来也在渐渐变“恶”。
   猪崽子与拉尔夫初识,出于信任把自己的绰号告诉了拉尔夫,并希望他不要让别人知道,而拉尔夫却故意当众揭穿,让猪崽子丢脸。如果说这个是“小恶”,那么对于西蒙的死,他的责任就不可推卸了,他甚至还参与了杀害西蒙的活动。更有甚者,“小家伙”在他眼里算不了数,活的不算,死了的也不能算。所以在获救时,海军军官问有无人员伤亡,他说只有两个,一个西蒙,一个猪崽子,由于他盲目指挥,造成大火失控烧死的那个“小家伙”是不算的。其“恶”渐深,可见一斑。在第十章“螺号和眼镜”中,杰克夜里来偷袭,拉尔夫以为是怪兽来了,竟“绝望地祈祷,但愿怪兽看上那些小家伙”,其“善”已荡然无存。
   小说描写拉尔夫拥有权力却非常脆弱,作为领袖,他表现出了民主政治及其领导人的弱点:软弱、妥协、欺软怕硬等。拉尔夫本人还在冲动之下“忘乎所以,抢过一把长矛,猛戳罗伯特”、参加了祭典狂舞,尽管他起初看到它时感到过害怕。此外,拉尔夫和猪崽子皮基都参加了杀害西蒙的暴行,更糟糕的是,他们俩都想通过否认参与此事来试图洗去自己手上已沾染的鲜血。所以拉尔夫的“渐恶”虽然没有杰克的明显,却是隐性存在的。
   3 罗杰和孩子们的“助恶”
   我们再看罗杰和其他的孩子们。其实,他们起初都是文明而守纪的。后来当那个“从天而降”的飞行员的尸体被孩子们误以为真正的怪物后,血腥和恐惧以及由此引发的野性让以拉尔夫和杰克为代表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孩子们纷纷背叛了拉尔夫,跟着杰克过起了野人的生活,最后发展到杀人取乐。从第五章结尾到第六章的整个事态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只能得到这样一个暗示:战争—尸体—怪物—人性的堕落。这一章是小说的中心,也是人性从光明变为黑暗的转折点。事实上,小说并非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离开文明”来揭示人性的黑暗。恰恰相反,西方文明的阴影自始至终在故事的背后游动着。这个“文明”的实质就是残酷的战争——不要忘记,整个故事的起因就是那场原子战争。
   罗杰杀死了猪崽子、孩子们几乎都参与杀死了西蒙。在“城堡岩”一章里,本来孩子们看见猪崽子死了,都吓呆了,可是当“杰克杀气腾腾把自己的长矛对准拉尔夫投过去”的时候,“那伙人都像头领那样尖叫着冲过来”。“一根长矛居高临下地向他投掷过来,那是罗杰的”。孩子们都准备参与杀拉尔夫的行动,后来确实都参与了追杀。罗杰和孩子们的天性本是善良的,是野蛮的环境和血腥的现实促使他们“助纣为虐”。
   三 成人世界的罪恶次生孩子们的“恶”
   那么,是怎样的环境和现实使杰克、拉尔夫、罗杰和孩子们变恶的呢?孩子们在最初都是善的,那是他们的天性,恶并不是从来就存在于孩子们的心中(即非原罪),而是存在于现实社会里。其实,小说描写飞机所留下的“创痕”、“伞兵的尸体”以及最后出现的军舰等,都自始至终提醒着读者:孩子们在岛上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模仿成人的世界而已!
   《蝇王》这部荒岛文学小说,表面上看,描写的是一群孩子之间的相互残杀,但事实上,荒岛到处都流露出成人社会的痕迹。可以说,荒岛是当时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孩子们的各种势力群体正是当时整个社会中不同势力群体的化身。再回头看,是什么使孩子们沦落到这座荒岛上呢?戈尔丁在《蝇王》序言中说,“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一群本应该是善良纯洁的孩子却经历了成人们制造的残酷野蛮的战争,经历了死亡和恐惧,失去了文明社会的保障,他们出于自我生存和保护,由善到恶的改变就毫不奇怪了。单纯善良的孩子们亲眼目睹成人世界里人类的战争、自相残杀、人性泯灭,逐渐对这样的罪恶麻木、甚至向往。即使最后拯救者——一个穿着漂亮军服的英国海军军官和一艘英国军舰来了,尽管他们看起来都整洁漂亮,但他们却是这场战争中的杀人武器。不同的是,孩子们在荒岛上以野蛮、原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杀戮和罪恶,在成人的世界是以所谓的“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
   所以,从孩子们“变恶”的过程来看,孩子们从当初的文明、理性变成罪恶、野蛮并非偶然,正是残酷野蛮的社会现实和原始的环境创造了他们的邪恶。他们在善良纯洁的年龄经历了战争、死亡、恐惧,出于自我的保护、物质上的诱惑、精神上的控制、权力的向往走向恶。戈尔丁说,他写《蝇王》的目的,是“要从人性的缺陷中寻找社会缺陷的根源”。戈尔丁所说的“社会缺陷”究竟指什么呢?《蝇王》的创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惨烈的血腥屠杀遗留下来的阴影还影响着人们。而《蝇王》出版之际,又正是东西方冷战最激烈的时期,全球化的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人类。信念遭到沉重打击的戈尔丁是想通过这些孩子们在荒岛上所发生的一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西方20世纪社会的缩影。小说中人性的堕落只是在外部条件产生变化之后才发生的,孩子们的恶不是“原罪”,是人类丧失理性、人性泯灭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恶造成了人性恶,而“人性恶”是有其社会根源的。当孩子们的世界变成了成年人世界的象征,特定的荒岛上的环境恰恰就是20世纪战乱四起,到处充满灾难、血腥与罪恶的欧洲世界的再现。
  
   参考文献:
   [1] 金丽:《圣经与西方文学》,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2] 威廉·戈尔丁,刘文莲改编:《〈历险故事集〉之〈蝇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黄雪莹,女,1974—,广西钦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工作单位: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鲁迅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文本里的绘画意象,他喜欢借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来表现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哲理思考。绘画意象使鲁迅的作品更富有直观性和视觉表现力。本文从绘画意象的角度对鲁迅作品进行了全新分析,通过雪意象、枣树意象、月亮意象以及夜色意象等分析说明:绘画意象为鲁迅文本拓展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世界,使其作品超越具体事实,创造一种超然变幻的美;昭示了绘画艺术对鲁迅文学创作、艺术思
期刊
摘要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喧哗与骚动》是其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福克纳使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复兴了古希腊文学以及基督教文学中的死亡美学,从而让整部作品充满了一种史诗般的悲壮。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躁动》 死亡美学 死亡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的作品,故事描述了一个中年男子和未成年少女的爱情故事,由于涉及题材敏感,作品1958年才得以出版。作者纳博科夫在上世纪70年代被誉为“当代小说之王”,其作品多样丰富,涵盖诗歌、剧本、小说、翻译、昆虫等领域。而《洛丽塔》的魅力在于,一个移民到美国的作家比很多美国本土作家更了解并创造了真实的美国社会和文化背景。本文突破对作品的道德评价,立足审美主义的角度
期刊
摘要 伊迪斯·华顿代表作《欢乐之家》中的主人公莉莉身上交织着对奢华生活的崇尚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的矛盾与斗争,她最终以个体牺牲换取自由与清白。莉莉的的悲惨结局是无法避免的,但她身上种种美好的品质以及她的坚持与倔强,使她悲剧般的人生平添了一抹挥之不去的鲜亮。  关键词:《欢乐之家》 自我毁灭 酒神精神 悲剧美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 劳伦斯的作品有两个基本主题:对工业文明的憎恶和对人本质的探索。本文通过分析《马贩子的女儿》中马贩子的女儿梅贝尔获得新生的两条途径,全面诠释了劳伦斯作品的两大主题。  关键词:D·H·劳伦斯 《马贩子的女儿》 新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20世纪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以其饱含激情的创作,严肃真诚地探讨了现代文明
期刊
摘要 《夏洛特的网》是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怀特以生动的语言、温暖人心的情节,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与友情的故事。本文希望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让读者能够更为深刻地领略到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关键词:E·B·怀特 小说 《夏洛特的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发表于1952年的童话书《夏洛特的网》,是个关于
期刊
摘要 《纳尼亚传奇》是英国著名作家和基督教神学家C·S·刘易斯的代表作,作品主要讲述了七个相关却又相互独立的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即四个孩子在神秘世界纳尼亚王国共同经历了离奇和梦幻的生命历程。《纳尼亚传奇》是英美家喻户晓的儿童读物,故事的主题宣扬的是真、善、美。但是在这种主题之下,作品中还流露出女性歧视、宗教偏见等阴暗的一面,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男权主义和作品深受宗教影响的一面,
期刊
摘要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沿袭了前期的创作风格,成功塑造了桑迪亚哥这一深入人心的“硬汉”形象,但同时又为其注入新的思想,即对美国达尔文式经济个人主义的重新思考。老人的出海、搏斗、迷惘以及归航诠释了个人主义回归社会的主题思想。海明威提倡更为理性的集体个人主义,这种观点体现了海明威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时代责任感。  关键词:经济个人主义 集体个人主义 回归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日本女作家角田光代的长篇力作《第八日的蝉》,围绕着一起“第三者”拐带婴儿的案件展开叙述。主人公母女三人身处不同境遇,又均深陷情感的困境。作者细腻地描画了作品事件的前因后果,揭示了现代社会家庭中女性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探究了充满矛盾的母性本质以及心灵创伤带给人们的无尽伤痛。  关键词:角田光代 《第八日的蝉》 母爱 给予 新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以其独特的繁复叙事方式表述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情节不断裂开的叙事模式中着力展开故事情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福克纳小说,概括了其叙事方式是“嵌入”,它使得过去、现在与将来一起出现,更加贴近真实,辅助了小说主题的表达,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福克纳小说 叙事模式 嵌入 审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威廉·福克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