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解]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第一课时。这是一篇集印度地理和历史知识于一体的教材,也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地理知识。
[目标预设]
1.认识图例,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
2.简要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3.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印度,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设计理念]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二)指导体验,引导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三)活用教材,学以致用。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探知欲望
1.课前播放《印度风景宣传片》。
2.同学们,刚刚在课前欣赏了风光秀美的宣传片,你们知道这是在介绍哪个国家的风景吗?
3.公元629年,也就是唐朝,中国有一位僧人去那里取经,他是谁呢?他是唐僧,法号是玄奘。
4.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唐僧去西游,到印度逛逛。(出示课题)
(评析:印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印度文化。学生对印度比较陌生,郁老师在课前播放印度的宣传片,是为了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对课文的学习产生喜欢之情,进而愿学乐学,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学习读图——了解地理位置
1.识图例、画方向。
(1)玄奘当年去的是古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等。今天的印度在哪里?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对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呢?(地球仪、地图、电视、电脑、大人的口耳相授)
(2)老师在这儿有一张印度在亚洲的位置示意图。阅读地图需要看懂图例。(沙漠、首都、疆域)
看懂地图除了需要看图例,方向标也十分重要。我们来重温一下。
(课件出示坐标)
(评析:《跟着唐僧去西游》是一篇集印度地理和历史知识的教材,也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地理知识。《课程标准》中指出: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学习地理,学生应该学会一些基本知识:图例、方向标等。郁老师这样的设计就等于教给孩子一根学习的拐杖,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这些基础知识点一直起着基石的作用。)
2.看地图、找位置。
打开课本,看书57页右下角的地图,你能找到印度吗?
师:接着来点高要求的。(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在57页图中用笔描绘出印度的疆域轮廓。
圈出喜马拉雅山以及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东南)、印度洋。
交流,用投影儀。
注意,用上刚刚学的表示疆域的点横线。
画好了,我们发现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形状像(倒三角形)。
(2)在图上圈出三座海洋。
(3)谁来看着屏幕上的填空,介绍印度在哪里?课件出示填空。
3.我们已经初步知道了印度在亚洲的位置。下面,老师出3道题目来考考你们。
第一题:印度首都在哪里?
第二题:找一找它的邻国,它们的首都分别在哪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斯兰堡、达卡)
第三题: 2016年9月4号至5号,在美丽的杭州召开了G20峰會。印度总理莫迪也参加了此次峰会。在峰会之前,他在印度与英国威廉王子亲切会晤。如果莫迪总理从印度的孟买出发,乘船去杭州参加峰会,沿途会经过哪些海洋,帮忙找一找。出示地图。(阿拉伯海—印度洋—南海—东海)
(评析: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在了解了印度环境之后,郁老师设计了一个题目,从印度的孟买到中国杭州要经过哪些海域,目的是让学生对印度周边的海域有个整体的把握。郁老师引入印度总理莫迪参加G20峰会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联系生活实际,把新知识有机切入生活中,学生觉得很有意思。郁老师在上课时也像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课堂气氛很活跃。)
三、巩固读图,认识印度地形
1.刚才我们了解了印度在亚洲的位置,那么这是什么图呢?
2.出示:印度地形示意图及图例。要看懂地形图,肯定先要学会看图例。师讲解图例。
3.根据图例,说一说印度地形主要分为哪几种?
课件出示5个区域的图片及介绍:
山区——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倚天而立,它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形成了印度北部一道让人望而生畏的天然屏障。她东西绵延2450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千米。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出示图片。
沙漠——
印度北部是高山,西北部还有个全世界最小的沙漠——塔尔沙漠。当时,玄奘翻越雪山,穿越沙漠,绕了半个圈到达印度,我们来看看他在沙漠中艰难求生的情景。播放视频。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沙漠寸草不生,气候干燥。玄奘在沙漠中历经磨难,方才脱困前行!
(评析:这节课郁老师注重集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有效性于一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跟着唐僧去西游。学生看了视频之后,对玄奘去西方取经历经磨难深有体会,所以在说感受时有话可说,感动溢于言表。以故事形式再现印度地形丰富复杂,远比枯燥的讲解更让人记忆深刻。)
高原——
德干高原很少有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為主,呈现出一派热带草原的景观。四月到六月是印度的热季。我们这儿的温度最热时达到多少度?德干高原可高达49~50℃。出示图片。
平原——
印度是南北高,中间低,中间是恒河平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恒河平原。播放视频。
看一看。
恒河或者恒河平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师讲解: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海。印度正是有了恒河,生命得以延续,文化才得以传承。
读一读。让我们赞美一下恒河吧!(课件出示赞美恒河的小诗)
(评析:视频和文字生动地展现了恒河对印度文化的巨大影响,学生对恒河作为母亲河的知识要点通过了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透彻的了解。)
四、深入印度,感受文化历史
1.中国和印度、埃及、古巴比伦统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印度在公元前2000年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8世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现在我们来深入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
2.师:课前老师将全班分为了四大组,分别是:佛教组、建筑组、文学组以及舞蹈组。我们先来聊聊佛教。
(评析: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分组的活动方式符合孩子的心理及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获得良好的效果。随着这个环节的开始,学生的情绪明显活跃起来,很乐意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对印度的了解。)
佛教——
1.佛教就发源于印度。有谁知道佛教创始人是谁吗? 生答:释迦牟尼,就是如来佛祖。有请佛学组的同学们来给大家介绍介绍释迦牟尼。
2.学生介绍佛教盛行。
听了你们认真的介绍,老师也想来补充一下。(讲解唐僧对佛教的贡献。)
3.出示资料:玄奘对佛教事业的贡献。
(评析:课题是“跟着唐僧去西游”,所以在文中郁老师始终以唐僧为核心人物,作为整篇教案的串联,起到一脉相承的作用。历史有了人物的出现,才带有人间烟火的气息;地理因为有了人物的踪迹,才有了灵动与韵味。玄奘主要有三大贡献:促进了中国同古印度的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他写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他翻译的佛经中译本是研究古印度的重要文献。 通过这段资料,学生深切地认识到课题为什么要说跟着唐僧去西游了,因为他的贡献实在是卓越!)
建筑组——
1.学生介绍印度门、泰姬陵。
2.关于泰姬陵,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呢,大家想听吗?(播放录音)
3.小结:泰姬陵如此绚烂夺目,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泰姬陵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
文学组——
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就曾经称赞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泪”。
对于文学大家泰戈尔,你能吟誦他写过的诗吗?请文学组成员来交流。
2.学生交流。
3.老师最喜欢泰戈尔写过的两句诗,让我们一起读一下: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 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评析:郁老师在让学生读了这句话后,说了自己的想法:唐僧之所以在西行路上吃尽万般苦,依然不放弃,是因为他热爱这个世界,热爱佛学。老师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能热爱这个世界,心中有爱有目标,生活才有意义。一开始在听的时候觉得为什么选这句话呢?听了郁老师的一番话后,才发现这句话选得好选得妙,既结合课文,领悟人物精神;又说出了人生的哲理,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启迪。)
舞蹈组——
1.印度舞蹈堪称一绝。请舞蹈组的成员来交流印度舞蹈有什么独特之处。
2.我们来欣赏美妙的印度舞蹈吧。播放视频。
3.老师就带来了2张印度舞蹈的经典图。我们一起来学学她们的姿势。
(评析:这个环节最酣畅最热闹。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已经按捺不住了,有些孩子在学手势。到跟着图片学姿势这一环节,他们就放开了,部分孩子的动作惟妙惟肖呢!一节课动静结合,学生才学得带劲学得投入。)
五、诗意总结,做好后续铺垫
这节课,我们跟着唐僧去西游,只是解开了印度神秘面纱的一角。
让我们跟着唐僧继续西游吧,去探索印度独特的生活习俗,你会发现印度更美的文化和历史。
作者简介:
郁美娟,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副校长,全国教科研先进教师、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 先后发表了近三十篇文章, 一百多篇文章在各级竞赛中获奖,获江苏省第十一届“蓝天杯”小学思品教师课堂大赛一等奖。本课是江苏省“蓝天杯”优课送培走进镇江市谏壁中心小学中的展示课。
朱小敏,1969年12月生,教育硕士。1988年8月任教,现任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校长。工作中曾获如下荣誉: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姑苏教育领军人才、苏州市名校长。出版专著4部,参与编写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人民教育版《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主编校本课程9套27本。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生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获2013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评选特等奖、2014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第一课时。这是一篇集印度地理和历史知识于一体的教材,也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地理知识。
[目标预设]
1.认识图例,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
2.简要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3.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印度,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设计理念]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二)指导体验,引导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三)活用教材,学以致用。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探知欲望
1.课前播放《印度风景宣传片》。
2.同学们,刚刚在课前欣赏了风光秀美的宣传片,你们知道这是在介绍哪个国家的风景吗?
3.公元629年,也就是唐朝,中国有一位僧人去那里取经,他是谁呢?他是唐僧,法号是玄奘。
4.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唐僧去西游,到印度逛逛。(出示课题)
(评析:印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印度文化。学生对印度比较陌生,郁老师在课前播放印度的宣传片,是为了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对课文的学习产生喜欢之情,进而愿学乐学,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学习读图——了解地理位置
1.识图例、画方向。
(1)玄奘当年去的是古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等。今天的印度在哪里?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对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呢?(地球仪、地图、电视、电脑、大人的口耳相授)
(2)老师在这儿有一张印度在亚洲的位置示意图。阅读地图需要看懂图例。(沙漠、首都、疆域)
看懂地图除了需要看图例,方向标也十分重要。我们来重温一下。
(课件出示坐标)
(评析:《跟着唐僧去西游》是一篇集印度地理和历史知识的教材,也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地理知识。《课程标准》中指出: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学习地理,学生应该学会一些基本知识:图例、方向标等。郁老师这样的设计就等于教给孩子一根学习的拐杖,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这些基础知识点一直起着基石的作用。)
2.看地图、找位置。
打开课本,看书57页右下角的地图,你能找到印度吗?
师:接着来点高要求的。(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在57页图中用笔描绘出印度的疆域轮廓。
圈出喜马拉雅山以及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东南)、印度洋。
交流,用投影儀。
注意,用上刚刚学的表示疆域的点横线。
画好了,我们发现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形状像(倒三角形)。
(2)在图上圈出三座海洋。
(3)谁来看着屏幕上的填空,介绍印度在哪里?课件出示填空。
3.我们已经初步知道了印度在亚洲的位置。下面,老师出3道题目来考考你们。
第一题:印度首都在哪里?
第二题:找一找它的邻国,它们的首都分别在哪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斯兰堡、达卡)
第三题: 2016年9月4号至5号,在美丽的杭州召开了G20峰會。印度总理莫迪也参加了此次峰会。在峰会之前,他在印度与英国威廉王子亲切会晤。如果莫迪总理从印度的孟买出发,乘船去杭州参加峰会,沿途会经过哪些海洋,帮忙找一找。出示地图。(阿拉伯海—印度洋—南海—东海)
(评析: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在了解了印度环境之后,郁老师设计了一个题目,从印度的孟买到中国杭州要经过哪些海域,目的是让学生对印度周边的海域有个整体的把握。郁老师引入印度总理莫迪参加G20峰会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联系生活实际,把新知识有机切入生活中,学生觉得很有意思。郁老师在上课时也像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课堂气氛很活跃。)
三、巩固读图,认识印度地形
1.刚才我们了解了印度在亚洲的位置,那么这是什么图呢?
2.出示:印度地形示意图及图例。要看懂地形图,肯定先要学会看图例。师讲解图例。
3.根据图例,说一说印度地形主要分为哪几种?
课件出示5个区域的图片及介绍:
山区——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倚天而立,它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形成了印度北部一道让人望而生畏的天然屏障。她东西绵延2450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千米。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出示图片。
沙漠——
印度北部是高山,西北部还有个全世界最小的沙漠——塔尔沙漠。当时,玄奘翻越雪山,穿越沙漠,绕了半个圈到达印度,我们来看看他在沙漠中艰难求生的情景。播放视频。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沙漠寸草不生,气候干燥。玄奘在沙漠中历经磨难,方才脱困前行!
(评析:这节课郁老师注重集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有效性于一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跟着唐僧去西游。学生看了视频之后,对玄奘去西方取经历经磨难深有体会,所以在说感受时有话可说,感动溢于言表。以故事形式再现印度地形丰富复杂,远比枯燥的讲解更让人记忆深刻。)
高原——
德干高原很少有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為主,呈现出一派热带草原的景观。四月到六月是印度的热季。我们这儿的温度最热时达到多少度?德干高原可高达49~50℃。出示图片。
平原——
印度是南北高,中间低,中间是恒河平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恒河平原。播放视频。
看一看。
恒河或者恒河平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师讲解: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海。印度正是有了恒河,生命得以延续,文化才得以传承。
读一读。让我们赞美一下恒河吧!(课件出示赞美恒河的小诗)
(评析:视频和文字生动地展现了恒河对印度文化的巨大影响,学生对恒河作为母亲河的知识要点通过了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透彻的了解。)
四、深入印度,感受文化历史
1.中国和印度、埃及、古巴比伦统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印度在公元前2000年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8世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现在我们来深入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
2.师:课前老师将全班分为了四大组,分别是:佛教组、建筑组、文学组以及舞蹈组。我们先来聊聊佛教。
(评析: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分组的活动方式符合孩子的心理及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获得良好的效果。随着这个环节的开始,学生的情绪明显活跃起来,很乐意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对印度的了解。)
佛教——
1.佛教就发源于印度。有谁知道佛教创始人是谁吗? 生答:释迦牟尼,就是如来佛祖。有请佛学组的同学们来给大家介绍介绍释迦牟尼。
2.学生介绍佛教盛行。
听了你们认真的介绍,老师也想来补充一下。(讲解唐僧对佛教的贡献。)
3.出示资料:玄奘对佛教事业的贡献。
(评析:课题是“跟着唐僧去西游”,所以在文中郁老师始终以唐僧为核心人物,作为整篇教案的串联,起到一脉相承的作用。历史有了人物的出现,才带有人间烟火的气息;地理因为有了人物的踪迹,才有了灵动与韵味。玄奘主要有三大贡献:促进了中国同古印度的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他写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他翻译的佛经中译本是研究古印度的重要文献。 通过这段资料,学生深切地认识到课题为什么要说跟着唐僧去西游了,因为他的贡献实在是卓越!)
建筑组——
1.学生介绍印度门、泰姬陵。
2.关于泰姬陵,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呢,大家想听吗?(播放录音)
3.小结:泰姬陵如此绚烂夺目,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泰姬陵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
文学组——
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就曾经称赞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泪”。
对于文学大家泰戈尔,你能吟誦他写过的诗吗?请文学组成员来交流。
2.学生交流。
3.老师最喜欢泰戈尔写过的两句诗,让我们一起读一下: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 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评析:郁老师在让学生读了这句话后,说了自己的想法:唐僧之所以在西行路上吃尽万般苦,依然不放弃,是因为他热爱这个世界,热爱佛学。老师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能热爱这个世界,心中有爱有目标,生活才有意义。一开始在听的时候觉得为什么选这句话呢?听了郁老师的一番话后,才发现这句话选得好选得妙,既结合课文,领悟人物精神;又说出了人生的哲理,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启迪。)
舞蹈组——
1.印度舞蹈堪称一绝。请舞蹈组的成员来交流印度舞蹈有什么独特之处。
2.我们来欣赏美妙的印度舞蹈吧。播放视频。
3.老师就带来了2张印度舞蹈的经典图。我们一起来学学她们的姿势。
(评析:这个环节最酣畅最热闹。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已经按捺不住了,有些孩子在学手势。到跟着图片学姿势这一环节,他们就放开了,部分孩子的动作惟妙惟肖呢!一节课动静结合,学生才学得带劲学得投入。)
五、诗意总结,做好后续铺垫
这节课,我们跟着唐僧去西游,只是解开了印度神秘面纱的一角。
让我们跟着唐僧继续西游吧,去探索印度独特的生活习俗,你会发现印度更美的文化和历史。
作者简介:
郁美娟,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副校长,全国教科研先进教师、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 先后发表了近三十篇文章, 一百多篇文章在各级竞赛中获奖,获江苏省第十一届“蓝天杯”小学思品教师课堂大赛一等奖。本课是江苏省“蓝天杯”优课送培走进镇江市谏壁中心小学中的展示课。
朱小敏,1969年12月生,教育硕士。1988年8月任教,现任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校长。工作中曾获如下荣誉: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姑苏教育领军人才、苏州市名校长。出版专著4部,参与编写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人民教育版《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主编校本课程9套27本。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生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获2013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评选特等奖、2014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