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的阴影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世上人来人往,有些人可能一别就不会再见,只有大教堂永远屹立着,不,它们也是人的造物,也会像神和雕像一样慢慢死去,但对大教堂的阴影中脆弱的人类个体而言,那已经是不可企及的永恒
  在过去的一年里,艾丝美拉达曾经舞蹈的广场上,耸立起一座高大的观礼台,人们可以坐卧行走,观看经历了一次次大火和毁灭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巴黎圣母院。这是为了庆祝巴黎圣母院建成850周年,850年来,信徒、异教徒、市民、无证游民都聚集在这里,一如眼下熙熙攘攘的广场。钟楼依旧在高处定时震颤,但人们已经不再依靠大地的钟声来确定自己每日每夜的时辰,人们可以登上钟楼去寻找钟楼怪人夸西莫多的踪迹,但这一切都像大教堂时代本身一样,逝去了。可是,也许逝去的只是我们这些过客,始终耸立在大地上的是这些大教堂,这些无言的巨物。
  大概是雨果的小说太深入人心,或者是因为同名音乐剧太过优美,所有游客到了巴黎,除了走到哪里都能望见的埃菲尔铁塔,另一个必需朝拜或参观的地方就是巴黎圣母院。不过巴黎圣母院并非法国最大的大教堂,兰斯、博韦、亚眠和沙尔特尔是法国最大的四座教堂所在的城市,而大教堂曾是中世纪城市最大的荣光,保存着圣母衣衫的沙尔特尔大教堂曾经吸引了整个欧洲的信徒前来朝圣,历代法国国王往往是在兰斯大教堂加冕,这些昔日的光耀现在都有些暗淡了,可只要你亲身前往,大教堂依然震撼无比。我时常想起第一次去沙尔特尔时平原上突兀立起的大教堂,和大城市里不同,小城的大教堂更宏伟壮观,方圆百里之内没有比它更高的建筑,被尼采宣布死亡的上帝在这些地方仍然有石头一般的尊严。
  如此庞大的石建筑,今天都如此惊人,在中世纪乃至近代建造的时候,所费人力物力简直不可想象。有人说法国为了建大教堂挖的石方总量超过了大肆建造金字塔的埃及。此外,每座大教堂至少需要几十年时间修建,有时候会断断续续修建几百年,甚至一直都无法完成!比如眼下仍然没有完工的高迪大教堂!
  惊人的崇高需要数量惊人的金币,大教堂集中了主教郊区里平民、贵族、教士、王室的财力,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特别措施,比如莫奈画过的鲁昂大教堂,为了修建第二个塔,教士们不得不向市民们妥协,如果市民想在大斋戒期间吃黄油,必须交一笔特别税支持大教堂建设,最后建成的这座塔就也被人们称作“黄油塔”。这让人叹服双塔壮美之余,颇有些忍俊不禁。
  大教堂的名称来自拉丁语cathedra,这又源自古希腊语kathedra(座椅),这个座椅非同一般,是主教的座椅,代表着一个主教郊区最高的位置。所以大教堂就是给主教安放主教座的场所。当我们走进一座大教堂,在通向华美祭坛的中厅两侧,总能看到一个旋转的楼梯,楼梯上有一个面对中厅的圆台,这个不起眼的奇怪东西就是主教座。过去祭坛是上帝的所在,哪怕主教也只能主持祭仪,如果要布道发言,只能退下祭坛,登上这个属于凡人的主教座。但现在的布道都是在祭坛完成,主教座这个昔日最重要的立足点变成了无足轻重的所在,参观的人最多好奇一番,然后继续欣赏头顶的穹顶和四壁的花窗。
  但这也没有错,花窗多美啊,仿佛所有的光都以变形的方式梦幻一般降临,如果你到沙尔特尔大教堂的时候天气晴朗,日光充足,就能看到外墙上托着日晷的天使向你无言报时,也能看到著名的蓝色圣母花窗,大火中它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同时幸免于难的是圣母衣衫这件著名的圣物,全欧洲人都觉得这是个奇迹,大家合力捐款,大教堂很快又修缮一新。
  这世上人来人往,有些人可能一别就不会再见,只有大教堂永远屹立着,不,它们也是人的造物,也会像神和雕像一样慢慢死去,但对大教堂的阴影中脆弱的人类个体而言,那已经是不可企及的永恒。
其他文献
2014年1月,新西兰政府推出新政,允许所有在优质学校就读14周以上语言课程的留学生,每周可以兼职工作最多20小时。而就读新西兰研究型硕士或者博士课程的留学生可以自由工作,不受时间限制。据了解,在此之前,新西兰大部分地区要求学生修读12个月以上的课程,才能拿到工作许可。也就是说只有读本科或研究生的留学生,才有机会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而读语言课程的学生是没机会的。而就读博士以及研究型硕士的学生有每星期
期刊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麻省理工学院和东北大学的中国学生与学者联合会举办了今年的春晚,借马年的好意头,和在波士顿弘扬中国留学生文化,因此命名为“神马扬波”。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斯坦福大学春节联欢晚会,在该校历史最为悠久的纪念礼堂举行。今年的斯坦福春晚,除了传统的中国风以外,主办方还特地加入了国际元素。
期刊
2014年1月29日,中国农历腊月二十九,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发表贺词,为中国新年送上祝福。  卡梅伦代表英国表达了向中国进一步开放的意愿。他回顾了去年12月访华的愉快记忆,表示在英国的人们将通过中国庆典接触到具有丰富生动的中国文化。  在贺词中,卡梅伦特别向那些为英国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华人社区致敬,祝愿华侨华人欢度新年庆典,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马到成功。  贺词翻译全文:  我在此向所有庆祝中
期刊
在无数个清晨,胡博涵都会来到格拉斯哥火车站,跳上那列即将发出的火车,任由它带着自己去到苏格兰的某个边缘角落,然后在陌生的土地上漫无目的地游荡,观看。每遇见一个触动内心的场景,便用相机拍摄下来。  这种流浪式的生活,胡博涵持续了一年,最后他拍的这批耐人寻味的作品,成了他在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摄影系的毕业之作。  作品的构想是从一次课程作业开始的,当时老师让他们去拍“风景”这个题目,于是博涵就萌生了沿着一
期刊
据日本《产经新闻》2月12日报道,鉴于中日关系持续紧张,在中国短期、长期留学以及在日本国内学习中文的年轻人大幅减少。据了解,日本大学每年春季都会在上海和天津进行3周的短期研修,上午学习中文,下午参观工场以及和中国学生进行交流。该活动每年会有20到30名学生参加。而今春希望参加的学生竟不到4人,无法结成研修团。对此,日本拓殖大学国际学部教授藤村幸义表示,赴中留学生减少,会促进年轻人在国内生活的意向。
期刊
张密,曾用名张宓,我国意大利语教育界先驱,是最早将意大利文学大师卡尔维诺的著作引入中国的翻译家之一,曾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颁发的骑士勋章和爵士勋章。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意大利语教授、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务  随着马可波罗和图兰朵计划的日渐成熟,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正在急剧攀升,2005年,整个意大利不过500多名中国留学生,截至2013年底,这一项数字已刷新为1.5万,仅在2013年,便
期刊
于农历新年的期盼,这样的情感连结与认同让我们对新年有了多于在国内时的特殊情愫。  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遗憾,在伦敦居住18个月却从未能在这里度过一个典型留学生式的中国新年。感谢阅读周,让我可以在去年除夕飞回中国与家人团聚;而对于2012年抵达英国的同学们来说,不少人T4学生签证的到期时间正是中国农历除夕当日。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继续逗留在英国的打算,我们会在2013除夕前几日回到中国。  没能在伦
期刊
沈文裕,被音乐权威誉为“莫扎特第二”,11岁留学德国,18岁夺下闻名中外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的桂冠,成为第四个获得在卡耐基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的殊誉者  当得知沈文裕接受采访时,恰逢年末,其告知《留学生》记者因年底事务较多,没有太多空余时间,只能通过邮件回复。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他为生活奔走于二、三线城市忙碌的样子,免不了泛起酸楚感。  沈文裕,一位从小被视为“天才”的钢琴家,11岁留学德国,1
期刊
汽车驶入家乡时,高高挂的大红灯笼抓住了眼球,真漂亮。中国此时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可是去年此时,我还在谢菲尔德。一座二战中被轰炸后转型为以教育为主的城市。这里有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去年和朋友们一起平静又简单地迎接了中国农历新年蛇年的到来,大家一起做年夜饭并同步看春晚。  中国古语有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出国前除夕夜的年夜饭都是父母在张罗,自己根本不用过手。即使如此,一桌丰盛的大餐也会自然而然出
期刊
到伦敦以来,一直带着旅者的好奇心,时时刻刻去发现这个繁华大都市带给我的惊喜。在这里,伦敦的,是世界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到伦敦以来,一直带着旅者的好奇心,时时刻刻去发现这个繁华大都市带给我的惊喜。  大伦敦  我就读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可以说占据了伦敦中心城区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Strand和Waterloo两大校区于泰晤士河畔遥遥相望,每每十分钟步行过滑铁卢大桥,我还是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