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和本质特征。实践是社会的本质,教育本质上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德育要根治“假、大、空”的弊病,就必须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以“生活”为主线,积极实践学校“来源生活,依靠生活,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尊重生命个体,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特长,人人都享受尊重,人人都感受到爱,人人都体验成功;坚持“没有体验就没有教育”的德育思想,以人为本,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探索,积极变传统的“说教德育”为“实践德育”,注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内延伸到校外,强化全员参与,落实主体实践,享受成长快乐。
“实践德育”的目的观及价值诉求
生活,是实现人类共有文化和个体精神生命之间相融合的桥梁,它可以将各学科之间相互分离的状态有机地联结起来。最优秀的教育在于能够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最多的知识。作为生活与教育之间联结的桥梁是什么?生活·实践教育学认为是实践。
周洪宇先生认为,生活·实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个体全面发展,成为拥有健康心态、科学思维、积极行为与美好形象的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未来人。在生活·实践教育目的观的指引下,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实践德育要实现以下九大价值诉求: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通过实践型的德育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深感悟到:在学校里,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人人都享受一份爱,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诸如自信、勇气、努力学习、不怕困难等。积极主动的人对自己总是有一份责任感,认为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具有这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而实践型德育正是基于这种社会需求而做出的积极探索。
(三)追寻理想。爱因斯坦曾说过:“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学校德育活动就是要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的重要性,把“一个有价值的人”作为理想追求,引领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四)海纳百川的胸怀。俗话说,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这句话道出了宽广的胸怀和气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如果能把学生培养成有足够涵养、宽广胸怀的人,他们将可以在将来应付一切难题,坦然面对人生。
(五)发现自己的兴趣。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兴趣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实践型德育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活动,亲身参与、体验,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兴趣。
(六)做一个有人际魅力的人。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说明,人际关系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一个与人合作、合作共赢的社会。我们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做一个有人际魅力的现代人。
(七)團队合作的精神。我们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只有团队整体的成功才意味着个人的成功,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
(八)自省的能力。《论语·学而》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九)博爱的情怀。“爱满天下”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我们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净化学生的灵魂,提升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博爱的境界。
因此,生活·实践教育学所主张的实践德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人的生活是生活·实践教育学的根本视域。
“实践德育”的实施路径
我们如何去实现生活·实践教育学所提出的实践德育的九大价值诉求和关键能力呢?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通过下面一些德育实践方式:
(一)走:走入大自然,走向生活,构建有效的环境德育。走入自然,回归生活。生活·实践教育学把野外文化情景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学生的第二课堂,以回归自然、回归真实生活为宗旨,让孩子走出课堂,投身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通过走入大自然,拓展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学校通过“走”入生活,磨砺学生的毅力,为其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走入社区,体验生活。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积极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走进社区,体验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诸如成立环保小分队、爱心小分队、绿色天使小分队、爱家乡小分队、劳动实践小分队等,让学生调查社区环保现状,清理社区环境,慰问孤寡老人等,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扎实开展活动。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具体活动,诸如旁听法庭审理、参与交通执勤、参与社区宣传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实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走入工厂,感悟生活。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走进最先进的人类科技生产线,感悟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自豪感。我们认为学校应当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定期组织学生走入工厂,走入生产车间,让学生参观现代化流水线、观摩现代化管理、聆听企业管理层和一线工人的真实心语,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内心欲望,从而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二)赏:心灵对话,构建经典影视课程。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让秉承了人类优秀文化的电影电视,走入学生的课堂。例如,学校可以专门搜集一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整合百年影视事业的巅峰成果,让电影电视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传媒形式,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三)听:倾听名人专家报告。生活·实践教育学非常重视名人专家的人格的重要作用。学校每学期都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著名作家、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五四杰出青年等先进人物走进校园,与学生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实现灵魂升华。 (四)说:演说精彩,提升魅力。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把“说”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方式之一,搭建各种平台,鼓励学生大胆演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演说精彩,提升魅力。诸如创设升国旗的演说平台,主持、发言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开展各种主题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普通话比赛、朗诵比赛、歌唱比赛等。通过演說,让孩子们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心。
(五)读:诵读经典,幸福一生。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把建设“书香校园和书香班级”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抓手和德育工作的主线之一。学校要提供给孩子一定的时间与选择的内容,让孩子们沉浸在经典的书海里。例如,抄写阅读名言,讲名家故事,办阅读指导讲座,建设班级阅读墙,建设班级悦读小组,评选悦读明星,推选小组悦读领袖,评选优秀悦读领袖,等等。
(六)写:师生共写随笔,结伴成长。生活·实践教育学非常重视“写”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促进“师生共写随笔,结伴成长”。比如:每日一记,让日记成为学生的习惯,促进学生成长;师生共写随笔,结伴成长;每月一文,教师布置主题作文或情景作文,遴选优秀文章分享交流。再比如,每学期举办一次班级文化节,一次校级文化节。通过写,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引领学生自我反省。
(七)疏:走进心灵,引领成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生活·实践教育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成立课题开展研究,把关注学生心理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提高全体学生共性的心理品质,注重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良好的人格,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八)长:“长(chang)长(zhang)”结合,做最好的自己。
一是社团引领,发展特长。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开展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每一学年都有值得记忆的经历;诸如美术、古筝、跆拳道、拉丁舞、象棋、排球、羽毛球、铜管乐队、英语课本剧表演、数棋、舞蹈、学生读书俱乐部、民乐队、合唱队、话剧团等学生团队,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在每个学年,学校可以举行“节庆文化”活动,诸如读书节、英语节、童话节、校运会、庆祝元旦、庆祝六一等大型活动,以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推行“导生制”,生生共成长。生活·实践教育学积极推行“小先生制”,实行高年级的学生为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影响的“导生制”模式,具体做法包括: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结成学习互助组、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做学习讲座及成长讲座、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示范德育主题活动等,主要是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导学生,人人为师,人人为生。“导生制”的探索和成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育水平,提升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思想觉悟,创造出具有良好效果的德育成长途径。
(九)奖:激励文化,让学生体验成功。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在师生中营造一种“不断肯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激励文化。
营造班级文化场。学生在班级内甚至学校内的角色体验丰富,班级呈现出学生自主管理特色,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种种机会,班级因此而充满成长的气息。
建立“激励库”。通过成长墙、成果窗、成长档案袋、进步喜报、海报表扬等激励形式,建立每个学生的激励库,形成一种长效激励机制,让老师的表扬看得见,让学生优点卡的激励效果持久些,让学生感受得到自己和他人的成长。成长窗上展示的优点卡,给学生不断进取的信心。让学生生活在自己与他人的优点氛围中,不断学习,不断得到激励。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奖。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人人是可造之才,人人都具有无限潜能。因此,我们主张学校通过系列的、多元化的评比活动,评出各类明星,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聚焦点,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活动中收获不同的成功体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体验成功与快乐。
让家长会成为“加油站”。生活·实践教育学认为,家长会应该是孩子、家长和教师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应为家长提供有效信息,客观分析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评价,把家长会变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加油站。因此,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积极探索家长会的有效方式,变过去的“批评会”为“鼓励会”或“加油会”。让孩子在老师鼓励的氛围中,与家长、老师一起共商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让孩子与父母一起反思、共同总结,规划未来。
生活·实践教育学的实践德育模式,使学生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赢得力量。
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学校的一切工作,特别是学校的德育工作,都要为了人的幸福服务。生活·实践教育学德育实践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追求,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幸福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鄢志勇
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以“生活”为主线,积极实践学校“来源生活,依靠生活,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尊重生命个体,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特长,人人都享受尊重,人人都感受到爱,人人都体验成功;坚持“没有体验就没有教育”的德育思想,以人为本,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探索,积极变传统的“说教德育”为“实践德育”,注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内延伸到校外,强化全员参与,落实主体实践,享受成长快乐。
“实践德育”的目的观及价值诉求
生活,是实现人类共有文化和个体精神生命之间相融合的桥梁,它可以将各学科之间相互分离的状态有机地联结起来。最优秀的教育在于能够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最多的知识。作为生活与教育之间联结的桥梁是什么?生活·实践教育学认为是实践。
周洪宇先生认为,生活·实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个体全面发展,成为拥有健康心态、科学思维、积极行为与美好形象的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未来人。在生活·实践教育目的观的指引下,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实践德育要实现以下九大价值诉求: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通过实践型的德育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深感悟到:在学校里,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人人都享受一份爱,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诸如自信、勇气、努力学习、不怕困难等。积极主动的人对自己总是有一份责任感,认为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具有这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而实践型德育正是基于这种社会需求而做出的积极探索。
(三)追寻理想。爱因斯坦曾说过:“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学校德育活动就是要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的重要性,把“一个有价值的人”作为理想追求,引领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四)海纳百川的胸怀。俗话说,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这句话道出了宽广的胸怀和气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如果能把学生培养成有足够涵养、宽广胸怀的人,他们将可以在将来应付一切难题,坦然面对人生。
(五)发现自己的兴趣。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兴趣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实践型德育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活动,亲身参与、体验,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兴趣。
(六)做一个有人际魅力的人。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说明,人际关系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一个与人合作、合作共赢的社会。我们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做一个有人际魅力的现代人。
(七)團队合作的精神。我们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只有团队整体的成功才意味着个人的成功,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
(八)自省的能力。《论语·学而》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九)博爱的情怀。“爱满天下”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我们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净化学生的灵魂,提升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博爱的境界。
因此,生活·实践教育学所主张的实践德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人的生活是生活·实践教育学的根本视域。
“实践德育”的实施路径
我们如何去实现生活·实践教育学所提出的实践德育的九大价值诉求和关键能力呢?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通过下面一些德育实践方式:
(一)走:走入大自然,走向生活,构建有效的环境德育。走入自然,回归生活。生活·实践教育学把野外文化情景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学生的第二课堂,以回归自然、回归真实生活为宗旨,让孩子走出课堂,投身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通过走入大自然,拓展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学校通过“走”入生活,磨砺学生的毅力,为其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走入社区,体验生活。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积极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走进社区,体验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诸如成立环保小分队、爱心小分队、绿色天使小分队、爱家乡小分队、劳动实践小分队等,让学生调查社区环保现状,清理社区环境,慰问孤寡老人等,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扎实开展活动。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具体活动,诸如旁听法庭审理、参与交通执勤、参与社区宣传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实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走入工厂,感悟生活。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走进最先进的人类科技生产线,感悟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自豪感。我们认为学校应当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定期组织学生走入工厂,走入生产车间,让学生参观现代化流水线、观摩现代化管理、聆听企业管理层和一线工人的真实心语,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内心欲望,从而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二)赏:心灵对话,构建经典影视课程。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让秉承了人类优秀文化的电影电视,走入学生的课堂。例如,学校可以专门搜集一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整合百年影视事业的巅峰成果,让电影电视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传媒形式,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三)听:倾听名人专家报告。生活·实践教育学非常重视名人专家的人格的重要作用。学校每学期都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著名作家、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五四杰出青年等先进人物走进校园,与学生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实现灵魂升华。 (四)说:演说精彩,提升魅力。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把“说”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方式之一,搭建各种平台,鼓励学生大胆演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演说精彩,提升魅力。诸如创设升国旗的演说平台,主持、发言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开展各种主题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普通话比赛、朗诵比赛、歌唱比赛等。通过演說,让孩子们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心。
(五)读:诵读经典,幸福一生。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把建设“书香校园和书香班级”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抓手和德育工作的主线之一。学校要提供给孩子一定的时间与选择的内容,让孩子们沉浸在经典的书海里。例如,抄写阅读名言,讲名家故事,办阅读指导讲座,建设班级阅读墙,建设班级悦读小组,评选悦读明星,推选小组悦读领袖,评选优秀悦读领袖,等等。
(六)写:师生共写随笔,结伴成长。生活·实践教育学非常重视“写”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促进“师生共写随笔,结伴成长”。比如:每日一记,让日记成为学生的习惯,促进学生成长;师生共写随笔,结伴成长;每月一文,教师布置主题作文或情景作文,遴选优秀文章分享交流。再比如,每学期举办一次班级文化节,一次校级文化节。通过写,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引领学生自我反省。
(七)疏:走进心灵,引领成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生活·实践教育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成立课题开展研究,把关注学生心理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提高全体学生共性的心理品质,注重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良好的人格,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八)长:“长(chang)长(zhang)”结合,做最好的自己。
一是社团引领,发展特长。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开展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每一学年都有值得记忆的经历;诸如美术、古筝、跆拳道、拉丁舞、象棋、排球、羽毛球、铜管乐队、英语课本剧表演、数棋、舞蹈、学生读书俱乐部、民乐队、合唱队、话剧团等学生团队,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在每个学年,学校可以举行“节庆文化”活动,诸如读书节、英语节、童话节、校运会、庆祝元旦、庆祝六一等大型活动,以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推行“导生制”,生生共成长。生活·实践教育学积极推行“小先生制”,实行高年级的学生为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影响的“导生制”模式,具体做法包括: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结成学习互助组、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做学习讲座及成长讲座、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示范德育主题活动等,主要是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导学生,人人为师,人人为生。“导生制”的探索和成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育水平,提升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思想觉悟,创造出具有良好效果的德育成长途径。
(九)奖:激励文化,让学生体验成功。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在师生中营造一种“不断肯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激励文化。
营造班级文化场。学生在班级内甚至学校内的角色体验丰富,班级呈现出学生自主管理特色,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种种机会,班级因此而充满成长的气息。
建立“激励库”。通过成长墙、成果窗、成长档案袋、进步喜报、海报表扬等激励形式,建立每个学生的激励库,形成一种长效激励机制,让老师的表扬看得见,让学生优点卡的激励效果持久些,让学生感受得到自己和他人的成长。成长窗上展示的优点卡,给学生不断进取的信心。让学生生活在自己与他人的优点氛围中,不断学习,不断得到激励。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奖。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人人是可造之才,人人都具有无限潜能。因此,我们主张学校通过系列的、多元化的评比活动,评出各类明星,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聚焦点,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活动中收获不同的成功体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体验成功与快乐。
让家长会成为“加油站”。生活·实践教育学认为,家长会应该是孩子、家长和教师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应为家长提供有效信息,客观分析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评价,把家长会变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加油站。因此,生活·实践教育学主张积极探索家长会的有效方式,变过去的“批评会”为“鼓励会”或“加油会”。让孩子在老师鼓励的氛围中,与家长、老师一起共商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让孩子与父母一起反思、共同总结,规划未来。
生活·实践教育学的实践德育模式,使学生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赢得力量。
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学校的一切工作,特别是学校的德育工作,都要为了人的幸福服务。生活·实践教育学德育实践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追求,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幸福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