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生本”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该理念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者开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由被动吸收和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和思考问题,不断调动个人的综合能力来完成不同的任务,重掌学习的主导权。鉴于此,本文笔者以小数学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旨在推动我国数学教学事业的长远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作用;教学方法
基于新时期的教育形势,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当关注他们的个体发展需求,以有效教学为目标,同时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革新和改良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接受数学学科,能够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信息,形成勤学、好学、乐学、会学的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数学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手段来辅助学生,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认知。
一、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
(一)引进趣味数学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进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其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融入游戏的氛围中,在娱乐的同时收获和了解数学知识。如,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将本班学生平常比较喜欢的游戏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经过加工之后将其变成课堂教学的一个具体环节,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游戏,有效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产生深刻的印象。通过开展课堂游戏,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更加积极地配合老师完成各种学习和探究任务,不断展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设置有效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老师可通过设置教学情境的方式来简化学生理解的过程,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从而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迅速掌握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同时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例如,数学老师可以借助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漫画图片、动画电影等,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了解不同的数学概念,对其产生形象的认知,进而意识到学习的趣味性,主动开放思维去消化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在教学情境中,数学老师不仅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喜好和主观感受,还把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多元、生动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教师也要适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凭借个人的基础和能力去探索各类知识,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由知识到实践的迁移应用。比如,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在课下花时间自主制作学习中需要的工具和模型,然后拿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运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完成学习探索、公式推导等,使其体验自主把握学习过程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到操场上、自然中去挖掘数学元素,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生活经历来编创数学题目、解答生活问题,展现出数学的实用性,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
二、设计分层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一)分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数学老师在做课前准备工作时,要依照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的不同,为其设置难度不同、层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掌握更多知识。比如,数学老师可以为学困生制定易于达成的目标、相对比较基础和简单的任务,为中等学生制定稍具难度的目标和任务,以启发他们的思维,最后为学优生设置难度较高、具有典型性的任务,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和探究能力。
(二)分层的课堂提问和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老师要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练习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与练习的成效来调整教学方案,通过补充、强调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课堂教学工作更加高效。与此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和练习的内容应当有难有易,需要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给予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收获学习成果的机会,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引导其不断提升自我,从整体上提高班级的数学学习成绩和质量。
(三)分层的评价方式与内容
小学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时,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在学习中凸显出来的优势,还应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其之前的学习表現,从全面、综合的角度来评价每一个学生,给出具有层次性的评价内容。此外,小学数学老师也可以在评价学生之前,让学生结合自己之前的表现来自我评价、同桌评价,阐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的启发、收获的知识,也可点明个人或对方心态的变化等,在反思和改进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引导其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结合当前的教学发展状况,小学数学老师还可以将合作学习模式引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进行学习与探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事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份导学案,然后在课堂上分发到小组内,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步骤分析各个知识点,共同协作完成对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与验证,从而得出最终的学习结论。通过合作,学生会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尽最大努力达成学习目标。
四、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发展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实施教学活动,为其创设一个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平台,促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高效地开展,帮助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徐媛珍.浅析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育,2018,01(02):00073—00074.
[2]李芸.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
[3]周超禄.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2019.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作用;教学方法
基于新时期的教育形势,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当关注他们的个体发展需求,以有效教学为目标,同时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革新和改良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接受数学学科,能够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信息,形成勤学、好学、乐学、会学的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数学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手段来辅助学生,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认知。
一、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
(一)引进趣味数学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进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其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融入游戏的氛围中,在娱乐的同时收获和了解数学知识。如,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将本班学生平常比较喜欢的游戏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经过加工之后将其变成课堂教学的一个具体环节,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游戏,有效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产生深刻的印象。通过开展课堂游戏,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更加积极地配合老师完成各种学习和探究任务,不断展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设置有效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老师可通过设置教学情境的方式来简化学生理解的过程,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从而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迅速掌握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同时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例如,数学老师可以借助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漫画图片、动画电影等,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了解不同的数学概念,对其产生形象的认知,进而意识到学习的趣味性,主动开放思维去消化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在教学情境中,数学老师不仅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喜好和主观感受,还把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多元、生动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教师也要适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凭借个人的基础和能力去探索各类知识,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由知识到实践的迁移应用。比如,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在课下花时间自主制作学习中需要的工具和模型,然后拿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运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完成学习探索、公式推导等,使其体验自主把握学习过程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到操场上、自然中去挖掘数学元素,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生活经历来编创数学题目、解答生活问题,展现出数学的实用性,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
二、设计分层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一)分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数学老师在做课前准备工作时,要依照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的不同,为其设置难度不同、层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掌握更多知识。比如,数学老师可以为学困生制定易于达成的目标、相对比较基础和简单的任务,为中等学生制定稍具难度的目标和任务,以启发他们的思维,最后为学优生设置难度较高、具有典型性的任务,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和探究能力。
(二)分层的课堂提问和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老师要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练习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与练习的成效来调整教学方案,通过补充、强调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课堂教学工作更加高效。与此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和练习的内容应当有难有易,需要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给予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收获学习成果的机会,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引导其不断提升自我,从整体上提高班级的数学学习成绩和质量。
(三)分层的评价方式与内容
小学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时,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在学习中凸显出来的优势,还应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其之前的学习表現,从全面、综合的角度来评价每一个学生,给出具有层次性的评价内容。此外,小学数学老师也可以在评价学生之前,让学生结合自己之前的表现来自我评价、同桌评价,阐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的启发、收获的知识,也可点明个人或对方心态的变化等,在反思和改进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引导其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结合当前的教学发展状况,小学数学老师还可以将合作学习模式引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进行学习与探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事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份导学案,然后在课堂上分发到小组内,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步骤分析各个知识点,共同协作完成对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与验证,从而得出最终的学习结论。通过合作,学生会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尽最大努力达成学习目标。
四、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发展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实施教学活动,为其创设一个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平台,促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高效地开展,帮助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徐媛珍.浅析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育,2018,01(02):00073—00074.
[2]李芸.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
[3]周超禄.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