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7月,由徐晓、张海鹰根据亲身经历写作的《抗癌:第一时间的抉择》一书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徐晓,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编辑、记者、主持人;其丈夫张海鹰,曾为国家社保机构,国家医改小组、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研究人员,职业经理人,在北大、人大等多所高校授课。2012年3月,张海鹰被诊断为晚期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徐晓第一时间乐观、勇敢地直面癌症,并且坚守爱与性的愉悦,引领丈夫走过与癌症激战的岁月。她告诉读者:有生命就应该有爱……
等待和分别的时间太久,誓从“死神”手里夺夫
2012年3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先生海鹰在晚饭后散步。他说:“我怎么感觉走路时大腿根有些疼。”当医生宣布“淋巴瘤三期”的时候,那可怕的癌症重重地砸在了我们的头上!过往的一切历历在目……
1969年9月2日傍晚,处于阴山脚下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五连迎来了北京第二批知青。就在那天晚上,我看到了他——一个高高个子,相貌俊朗,满脸稚气的大男孩。三个月后,我和连队知青突然被通知到师部医院献血,原来是那个大男孩得了肠梗阻。经化验,我和他血型吻合,就这样,我的200毫升鲜血输给了当年的海鹰。1972年,连队里开始学演样板戏,我们经常在一起排练、演出。1974年秋,我考到山西的话剧团,开始互相通信。之后,海鹰上了大学,毕业后回到兵团,后又回到北京;而我,一直在山西,没有回京的机会,直到恢复高考,才回到阔别十年的北京,我俩的关系也才敢确定下来。接下来,他又等了我整整四年,直到我大学毕业。
从1969年秋在内蒙古沙漠里第一眼看到他,到1982年夏他骑车到北京东郊的广播学院接我,我们相识了13年!就在那个假期,我们领了结婚证。1986年,儿子漠子出生。我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又调到中国贸易促进会。海鹰事业也一路顺利,先进入国家机关后国务院研究机构,后又被国际大公司聘用,成了职业经理人。2001年2月,我带着正读初三的儿子前往加拿大留学和生活。直到2009年,漠子从艾伯塔大学毕业,我才和儿子一起回国。这漫长的时间,海鹰工作压力大,常忙得脚不着地,为癌症埋下了病根……
那天,拿着确诊通知,我手脚发软。我不能免俗地躲起来抽泣:风风雨雨30年,难道我们相伴的日子就要到此结束?我不能想象生活里没有他的情景!
那怎么办?我要从死神手里将海鹰抢回来,而且不能失败!一番思想挣扎后,我想通了:上帝是公平的,人活在世上,就有生病的概率。癌症风行多年,今天才轮到你,是你的造化。我一下清醒起来。
我对海鹰说:“联系的事情我去做,你自己抓紧时间休息,准备治疗。”等他睡下,我把要做的事迅速写在纸上:首先,我要成为淋巴瘤的专家,当个清醒的患者家属,达到能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的水平等……
从检查结果出来第一天起,我跑遍北京大小书店,购买了很多专业书籍,等晚上海鹰睡了之后再细细研读。我翻开通讯录,给多年的战友、亲朋打电话,发邮件。第二天,我们的战友就帮助挂上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专家号,那天中午,我们做了活检手术。
当时的PET-CT影像结果十分吓人——海鹰身体里的各处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瘤子,就像秋天满架子的葡萄,也像母鸡肚子里数也数不清的蛋。
三天后,我们办理了住院手续。3月31日,化疗第一疗程开始。我们选择的是R-CHOP方案。在所有有关淋巴瘤治疗的专业书籍中,都指出这种方案对海鹰的弥漫大B细胞的淋巴瘤效果最佳。
第一天,主要是静脉注射一种疗效好、伤害小的靶向药“美罗华”。就在美罗华输入海鹰血管后十分钟,他开始觉得头皮痒;紧接着,身上痒;全身开始发红,胳膊上泛起一片一片的红色丘疹。再看脸,正在一层层肿起来。同时,他情绪躁动,呼吸短促,心脏、血压的监视器也全部出现异常信号。我连忙喊来医生,一边心想:完了,再输下去可能会要命。慌乱中,主治医生杨大夫进来了,对护士说:“停止输液,先抗过敏,注射20毫升苯海拉明。”苯海拉明推进去了,十分钟后,大片红色丘疹像潮水一样开始退却。海鹰身体恢复了平静。半小时后,输液管上的卡扣再次打开……
一次大病一次转折,爱与愉悦却没有界限
接下来几天,进展还比较顺利。海鹰输液,我就陪在身边。为了逗他开心,我带来他最喜欢的相声和金庸的小说,减轻和分散他的痛苦。海鹰还找来笔记本电脑,做了一张Excel统计表,说要做个治疗笔记。
随着化疗深入,身体反应开始明显。第6天,海鹰感觉到非常疲乏。第15天,他开始脱发。我劝海鹰说:“到理发店剪短吧。”到了理发馆,理发师给他留了半厘米,但并没有阻止脱发的速度。我跟海鹰说:“谁都知道化疗一定掉头发,这没什么丢面子的,停止化疗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更好。”海鹰叹口气:“那就刮了吧。”我就用他的剃须刀帮他刮净。我说:“这发型更入流了,现在演艺界都时兴光头党。”我脸上笑着,心里清楚虚弱和脱发,让曾经光鲜的海鹰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
为了给海鹰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我主动屏蔽一切负面消息,给他讲的都是抗癌明星的成功例子,当他情绪低落时,我就带他去楼下门诊输液室。那里一排排的蓝色软椅上坐满了输液的患者,大约有上百人。他们默默地输液,有的闭目,有的看书,旁边没有家属的位置,每个患者都要自己观察输液的管子。而上百人里,无一例外都是癌症患者!每次把海鹰带到这里,他都内心坚强很多。
第一个疗程结束后,这天晚上,我们俩望着窗外不尽的车流,我说:“你家人有癌症基因,你妈妈、哥哥都是癌症患者,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他说:“这几年太累了,有时累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我说:“体力上的累不算,你承担的工作压力也大,操心、忧心、烦心,这可能是得病的根本。”海鹰沉思地点头。我接着说:“每个人的身体里大概都有一个耐受的极限,如果只是受了累,但是快乐,不会生病;就怕又累又烦心,加上熬夜晚睡。得病,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对,现在就改!”他说得很坚决,“马上睡!” 我想找到了病因,制止它,扭转它,这才是治疗的根本。从此,海鹰放下一切工作,跟以往的一切难事、琐事说拜拜。在接下来的康复历程中,我能感到他心如静水:一本金庸小说带他进入江湖游侠的潇洒;练习气功,他张开双臂,拥抱的是绿树、溪水和蓝天。第二次化疗的检查报告显示,海鹰满身的肿瘤都在大幅度缩小,最大的仅为1厘米(原来都在3厘米以上),甚至有两处“未见”!第三次,不断缩小,等到第四次化疗,检查报告显示,肿瘤没了,全部“未见”!当决定是否要进行第五次化疗时,我和海鹰反复商量决定:停止化疗,靠中医、食疗和锻炼,争取身体的逐渐恢复。
海鹰的肿瘤下去了,初战告捷,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看中医,练气功,恢复体力,不要让癌症复发。
就是在这段时间,当我不再为海鹰的生死焦心时,我感到我们俩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变得生分了,生分得不像夫妻,倒像是同事,尤其是我俩独处的时候。我虽然跟他睡在一张床上,但是一定衣着整齐;我不会当着他的面换衣服了,我会躲到其他房间换好出来;我上洗手间会拉上门,尽管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所有这些改变都因为我怕尴尬,怕在一个“陌生男人”面前失了身份。为什么?因为他变了。他不再有任何亲昵的动作、任何嬉笑的语言、任何调皮的表情,不再像我原先那个风趣幽默的男人,就像是个最普通不过的朋友,或像是个我长年服务的对象——他是食客,我是跑堂。他每天例行公事地告诉我:“我吃完了”、“我要睡了”、“我明天早起练功”。
我和海鹰是真正的恩爱夫妻。从十几岁时在沙漠中相识,到今天两鬓银丝,几十年相伴、相帮、相依,使我们相互感到对方的亲近,而一直以来无比和谐的性生活就更使我们彼此相爱,将对方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心田。年轻时,我只是独自猜想:性,可能只属于年轻人,或中年人,随着人老了,不能生育了,可能一切感觉也就消失了。然而,不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我知道性爱不会离开我们,我们彼此还是那么的需要。这正像加拿大《卑诗健康指南》一书里所说:“性的愉悦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几乎所有人都有能力找到终身的性愉悦。”然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找回丢失的爱!生命无穷的力量孕育其中
没有了性的愉悦,让我感到一丝丝的悲伤:我照顾你,不是因为我是你的保姆,是因为我是你的太太,既然是太太,你总要给我一个丈夫式的回应!但是,他没有,越是在没人的时候,他越是躲避我的目光……我们有太长时间没有行夫妻之礼,有太长时间忘记了夫妻相处的方式。可是,我不能要他,他还如此虚弱,而且,我不知今后还能不能要他,他还能不能行丈夫之事,是暂时不能,还是永远不能?还有,我想知道他现在的心理:他是知道自己不行了所以在躲避我,还是担心自己在虚弱的时候行了夫妻之礼就要复发,以致在克制自己?我还想知道真相:那是癌症造成的,还是化疗造成的?是所有癌症患者都有这个问题吗?这个状况能恢复吗?需要多长时间?
当我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只能自己上网去查。很遗憾,答案太少了,夹在一些药物说明里的只言片语说明不了什么,如:“此化疗药物可能会影响性的能力。”仅此而已。每每看着海鹰沉沉睡去,我会想:可能我俩之间的快乐时光就此别过,一去不返,在今后的生命长河里,我俩会像很多有隔膜的夫妻那样名存而实亡,心里不免暗自神伤;也有时想,海鹰作为男人,如果他感到自己真的失去了男人的能力,心里又会怎样地自卑,怎样地难过?
日子总得过,两人间那层窗户纸总得捅破。我不为自己,为了他,我也要说。一天夜里,我看海鹰醒了,我躺到他的枕头上,轻轻地搂住他,“你是不是觉得出了什么问题?”我问。海鹰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我俩从来都是这样心灵相通。他说:“我不知道它到哪里去了,好像丢了,我现在对那种事不感兴趣了,好像忘记了。”我说:“我不是现在想要你,我是想知道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想知道是病造成的,还是药造成的,它能不能好。你不要为此伤心。”海鹰说:“它只是丢了,暂时地丢了。我感觉它还会回来。等我身体好了,精神上彻底放松的时候,我想,它会回来。”
黑暗中,我们说着悄悄话,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也明白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我告诉他,我明白他的身体感觉,即便他给,我也不敢要,我想要的,只是他的拥抱,他要时常搂搂我,让我知道,我是他的太太,我跟他关系最近,以给我些一同战斗的力量。我们明白了彼此的心,我们就又像一个人一样……
时间过去几乎一年,海鹰在大自然中锻炼、吸氧,身体不断康复。就在2013年的大年初一夜,他要给我一个礼物——那天,我知道,他丢了的东西回来了,他好了!是的,这种好,不是完全健康人的好,他还缺少气力,但我万分珍惜,万分欢愉,我知道,随着他的锻炼,他会恢复成一个完全的健康人……
之后,我萌生了将我们抗癌经历写出来的冲动。海鹰很支持我的想法,后来,他也加入写作的行列。他写道:“我年轻时选中的太太,在数十年后,用她全部的真诚、全部的爱,甚至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心,为我织就了一张托住生命的大网,从而,我能够活转来,我能够看到明天的太阳!”我们将康复要诀系统地写在了这本书里:发现癌症后,第一时间如何选择医院更稳妥;化疗结束后,第一时间如何饮食、如何进补更恰当;康复阶段,关于运动量的把握有没有简单、实用的办法……2014年7月,这本凝聚着我们爱的心血的《抗癌:第一时间的抉择》,由鹭江出版社出版。我们告诉癌症患者:“抗癌第一时间,即康复第一时间。99%的癌症患者,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恐惧和盲目应对。我们能活,你也能。我们能爱,你也能!”
书中,我把“癌症与性”这个问题也坦诚地讲了出来:“对癌症的恐惧和焦虑可能会影响你的性生活;你给予或接受性快感的生理能力可能改变了;也可能发现自己失去了对性的兴趣。但是,你要知道:这些转变有些是不会持久的。即使有这些问题出现,也不一定要完全停止性爱,你和你的伴侣完全可以找到其他的方式……”我说这些难为情的事情,是想告诉癌友和他们的家属们,不要为一时失去了性能力着急,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只要彼此相互理解,仍可以有性的愉悦,因为它是我们爱的一部分,生命无穷的力量就孕育其中。最终,一切美好的日子都会回来!
(希望看到主人公更多照片,了解更多情况,请扫描本刊封面上的知音公众号二维码,关注成功后回复“徐晓”。)
编辑/王 茜
等待和分别的时间太久,誓从“死神”手里夺夫
2012年3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先生海鹰在晚饭后散步。他说:“我怎么感觉走路时大腿根有些疼。”当医生宣布“淋巴瘤三期”的时候,那可怕的癌症重重地砸在了我们的头上!过往的一切历历在目……
1969年9月2日傍晚,处于阴山脚下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五连迎来了北京第二批知青。就在那天晚上,我看到了他——一个高高个子,相貌俊朗,满脸稚气的大男孩。三个月后,我和连队知青突然被通知到师部医院献血,原来是那个大男孩得了肠梗阻。经化验,我和他血型吻合,就这样,我的200毫升鲜血输给了当年的海鹰。1972年,连队里开始学演样板戏,我们经常在一起排练、演出。1974年秋,我考到山西的话剧团,开始互相通信。之后,海鹰上了大学,毕业后回到兵团,后又回到北京;而我,一直在山西,没有回京的机会,直到恢复高考,才回到阔别十年的北京,我俩的关系也才敢确定下来。接下来,他又等了我整整四年,直到我大学毕业。
从1969年秋在内蒙古沙漠里第一眼看到他,到1982年夏他骑车到北京东郊的广播学院接我,我们相识了13年!就在那个假期,我们领了结婚证。1986年,儿子漠子出生。我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又调到中国贸易促进会。海鹰事业也一路顺利,先进入国家机关后国务院研究机构,后又被国际大公司聘用,成了职业经理人。2001年2月,我带着正读初三的儿子前往加拿大留学和生活。直到2009年,漠子从艾伯塔大学毕业,我才和儿子一起回国。这漫长的时间,海鹰工作压力大,常忙得脚不着地,为癌症埋下了病根……
那天,拿着确诊通知,我手脚发软。我不能免俗地躲起来抽泣:风风雨雨30年,难道我们相伴的日子就要到此结束?我不能想象生活里没有他的情景!
那怎么办?我要从死神手里将海鹰抢回来,而且不能失败!一番思想挣扎后,我想通了:上帝是公平的,人活在世上,就有生病的概率。癌症风行多年,今天才轮到你,是你的造化。我一下清醒起来。
我对海鹰说:“联系的事情我去做,你自己抓紧时间休息,准备治疗。”等他睡下,我把要做的事迅速写在纸上:首先,我要成为淋巴瘤的专家,当个清醒的患者家属,达到能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的水平等……
从检查结果出来第一天起,我跑遍北京大小书店,购买了很多专业书籍,等晚上海鹰睡了之后再细细研读。我翻开通讯录,给多年的战友、亲朋打电话,发邮件。第二天,我们的战友就帮助挂上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专家号,那天中午,我们做了活检手术。
当时的PET-CT影像结果十分吓人——海鹰身体里的各处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瘤子,就像秋天满架子的葡萄,也像母鸡肚子里数也数不清的蛋。
三天后,我们办理了住院手续。3月31日,化疗第一疗程开始。我们选择的是R-CHOP方案。在所有有关淋巴瘤治疗的专业书籍中,都指出这种方案对海鹰的弥漫大B细胞的淋巴瘤效果最佳。
第一天,主要是静脉注射一种疗效好、伤害小的靶向药“美罗华”。就在美罗华输入海鹰血管后十分钟,他开始觉得头皮痒;紧接着,身上痒;全身开始发红,胳膊上泛起一片一片的红色丘疹。再看脸,正在一层层肿起来。同时,他情绪躁动,呼吸短促,心脏、血压的监视器也全部出现异常信号。我连忙喊来医生,一边心想:完了,再输下去可能会要命。慌乱中,主治医生杨大夫进来了,对护士说:“停止输液,先抗过敏,注射20毫升苯海拉明。”苯海拉明推进去了,十分钟后,大片红色丘疹像潮水一样开始退却。海鹰身体恢复了平静。半小时后,输液管上的卡扣再次打开……
一次大病一次转折,爱与愉悦却没有界限
接下来几天,进展还比较顺利。海鹰输液,我就陪在身边。为了逗他开心,我带来他最喜欢的相声和金庸的小说,减轻和分散他的痛苦。海鹰还找来笔记本电脑,做了一张Excel统计表,说要做个治疗笔记。
随着化疗深入,身体反应开始明显。第6天,海鹰感觉到非常疲乏。第15天,他开始脱发。我劝海鹰说:“到理发店剪短吧。”到了理发馆,理发师给他留了半厘米,但并没有阻止脱发的速度。我跟海鹰说:“谁都知道化疗一定掉头发,这没什么丢面子的,停止化疗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更好。”海鹰叹口气:“那就刮了吧。”我就用他的剃须刀帮他刮净。我说:“这发型更入流了,现在演艺界都时兴光头党。”我脸上笑着,心里清楚虚弱和脱发,让曾经光鲜的海鹰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
为了给海鹰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我主动屏蔽一切负面消息,给他讲的都是抗癌明星的成功例子,当他情绪低落时,我就带他去楼下门诊输液室。那里一排排的蓝色软椅上坐满了输液的患者,大约有上百人。他们默默地输液,有的闭目,有的看书,旁边没有家属的位置,每个患者都要自己观察输液的管子。而上百人里,无一例外都是癌症患者!每次把海鹰带到这里,他都内心坚强很多。
第一个疗程结束后,这天晚上,我们俩望着窗外不尽的车流,我说:“你家人有癌症基因,你妈妈、哥哥都是癌症患者,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他说:“这几年太累了,有时累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我说:“体力上的累不算,你承担的工作压力也大,操心、忧心、烦心,这可能是得病的根本。”海鹰沉思地点头。我接着说:“每个人的身体里大概都有一个耐受的极限,如果只是受了累,但是快乐,不会生病;就怕又累又烦心,加上熬夜晚睡。得病,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对,现在就改!”他说得很坚决,“马上睡!” 我想找到了病因,制止它,扭转它,这才是治疗的根本。从此,海鹰放下一切工作,跟以往的一切难事、琐事说拜拜。在接下来的康复历程中,我能感到他心如静水:一本金庸小说带他进入江湖游侠的潇洒;练习气功,他张开双臂,拥抱的是绿树、溪水和蓝天。第二次化疗的检查报告显示,海鹰满身的肿瘤都在大幅度缩小,最大的仅为1厘米(原来都在3厘米以上),甚至有两处“未见”!第三次,不断缩小,等到第四次化疗,检查报告显示,肿瘤没了,全部“未见”!当决定是否要进行第五次化疗时,我和海鹰反复商量决定:停止化疗,靠中医、食疗和锻炼,争取身体的逐渐恢复。
海鹰的肿瘤下去了,初战告捷,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看中医,练气功,恢复体力,不要让癌症复发。
就是在这段时间,当我不再为海鹰的生死焦心时,我感到我们俩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变得生分了,生分得不像夫妻,倒像是同事,尤其是我俩独处的时候。我虽然跟他睡在一张床上,但是一定衣着整齐;我不会当着他的面换衣服了,我会躲到其他房间换好出来;我上洗手间会拉上门,尽管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所有这些改变都因为我怕尴尬,怕在一个“陌生男人”面前失了身份。为什么?因为他变了。他不再有任何亲昵的动作、任何嬉笑的语言、任何调皮的表情,不再像我原先那个风趣幽默的男人,就像是个最普通不过的朋友,或像是个我长年服务的对象——他是食客,我是跑堂。他每天例行公事地告诉我:“我吃完了”、“我要睡了”、“我明天早起练功”。
我和海鹰是真正的恩爱夫妻。从十几岁时在沙漠中相识,到今天两鬓银丝,几十年相伴、相帮、相依,使我们相互感到对方的亲近,而一直以来无比和谐的性生活就更使我们彼此相爱,将对方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心田。年轻时,我只是独自猜想:性,可能只属于年轻人,或中年人,随着人老了,不能生育了,可能一切感觉也就消失了。然而,不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我知道性爱不会离开我们,我们彼此还是那么的需要。这正像加拿大《卑诗健康指南》一书里所说:“性的愉悦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几乎所有人都有能力找到终身的性愉悦。”然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找回丢失的爱!生命无穷的力量孕育其中
没有了性的愉悦,让我感到一丝丝的悲伤:我照顾你,不是因为我是你的保姆,是因为我是你的太太,既然是太太,你总要给我一个丈夫式的回应!但是,他没有,越是在没人的时候,他越是躲避我的目光……我们有太长时间没有行夫妻之礼,有太长时间忘记了夫妻相处的方式。可是,我不能要他,他还如此虚弱,而且,我不知今后还能不能要他,他还能不能行丈夫之事,是暂时不能,还是永远不能?还有,我想知道他现在的心理:他是知道自己不行了所以在躲避我,还是担心自己在虚弱的时候行了夫妻之礼就要复发,以致在克制自己?我还想知道真相:那是癌症造成的,还是化疗造成的?是所有癌症患者都有这个问题吗?这个状况能恢复吗?需要多长时间?
当我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只能自己上网去查。很遗憾,答案太少了,夹在一些药物说明里的只言片语说明不了什么,如:“此化疗药物可能会影响性的能力。”仅此而已。每每看着海鹰沉沉睡去,我会想:可能我俩之间的快乐时光就此别过,一去不返,在今后的生命长河里,我俩会像很多有隔膜的夫妻那样名存而实亡,心里不免暗自神伤;也有时想,海鹰作为男人,如果他感到自己真的失去了男人的能力,心里又会怎样地自卑,怎样地难过?
日子总得过,两人间那层窗户纸总得捅破。我不为自己,为了他,我也要说。一天夜里,我看海鹰醒了,我躺到他的枕头上,轻轻地搂住他,“你是不是觉得出了什么问题?”我问。海鹰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我俩从来都是这样心灵相通。他说:“我不知道它到哪里去了,好像丢了,我现在对那种事不感兴趣了,好像忘记了。”我说:“我不是现在想要你,我是想知道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想知道是病造成的,还是药造成的,它能不能好。你不要为此伤心。”海鹰说:“它只是丢了,暂时地丢了。我感觉它还会回来。等我身体好了,精神上彻底放松的时候,我想,它会回来。”
黑暗中,我们说着悄悄话,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也明白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我告诉他,我明白他的身体感觉,即便他给,我也不敢要,我想要的,只是他的拥抱,他要时常搂搂我,让我知道,我是他的太太,我跟他关系最近,以给我些一同战斗的力量。我们明白了彼此的心,我们就又像一个人一样……
时间过去几乎一年,海鹰在大自然中锻炼、吸氧,身体不断康复。就在2013年的大年初一夜,他要给我一个礼物——那天,我知道,他丢了的东西回来了,他好了!是的,这种好,不是完全健康人的好,他还缺少气力,但我万分珍惜,万分欢愉,我知道,随着他的锻炼,他会恢复成一个完全的健康人……
之后,我萌生了将我们抗癌经历写出来的冲动。海鹰很支持我的想法,后来,他也加入写作的行列。他写道:“我年轻时选中的太太,在数十年后,用她全部的真诚、全部的爱,甚至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心,为我织就了一张托住生命的大网,从而,我能够活转来,我能够看到明天的太阳!”我们将康复要诀系统地写在了这本书里:发现癌症后,第一时间如何选择医院更稳妥;化疗结束后,第一时间如何饮食、如何进补更恰当;康复阶段,关于运动量的把握有没有简单、实用的办法……2014年7月,这本凝聚着我们爱的心血的《抗癌:第一时间的抉择》,由鹭江出版社出版。我们告诉癌症患者:“抗癌第一时间,即康复第一时间。99%的癌症患者,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无知、恐惧和盲目应对。我们能活,你也能。我们能爱,你也能!”
书中,我把“癌症与性”这个问题也坦诚地讲了出来:“对癌症的恐惧和焦虑可能会影响你的性生活;你给予或接受性快感的生理能力可能改变了;也可能发现自己失去了对性的兴趣。但是,你要知道:这些转变有些是不会持久的。即使有这些问题出现,也不一定要完全停止性爱,你和你的伴侣完全可以找到其他的方式……”我说这些难为情的事情,是想告诉癌友和他们的家属们,不要为一时失去了性能力着急,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只要彼此相互理解,仍可以有性的愉悦,因为它是我们爱的一部分,生命无穷的力量就孕育其中。最终,一切美好的日子都会回来!
(希望看到主人公更多照片,了解更多情况,请扫描本刊封面上的知音公众号二维码,关注成功后回复“徐晓”。)
编辑/王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