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抗治疗16例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di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抗治疗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抗TNFα单抗治疗的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抗TNFα单抗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前后糖皮质激素剂量、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16例血管白塞病患者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35.8±13.7)岁,病程(10.5±5.8)年。白塞病起病至出现血管病变(7.5±5.3)年,16例患者中动脉系统受累12例,表现为动脉瘤(9例)、动脉扩张(6例)、动脉狭窄(2例)和动脉闭塞(2例);静脉血栓7例,受累部位包括下肢静脉(6例)、下腔静脉(2例)和颅内静脉窦(2例);动静脉系统均有受累者2例。应用抗TNFα单抗前,16例患者经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40(7.5~90)mg/d联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中位治疗4(0~156)个月后疗效不佳。联合应用英夫利西单抗3~5 mg/kg或阿达木单抗40mg/次,平均疗程(17.1±6.5)个月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治疗后,泼尼松剂量[5(0~12.5)mg/d比40(7.5~90)mg/d,P<0.01]、ESR[(7.3±4.6)mm/1h比(33.5±26.7)mm/1h,P<0.01]、超敏CRP[1.9(0.2~11.4)mg/L比24.3(0.4~113.9)mg/L,P<0.0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应用阿达木单抗联合传统治疗12个月后出现肺部感染,停用阿达木单抗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例首次应用英夫利西单抗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之后换用阿达木单抗后无过敏反应发生。

结论

对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应用抗TNFα单抗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有效且耐受性好,有利于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术后并发症。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孕妇因常规产检就诊,停经22+4周行系统超声提示:胎儿左侧侧脑室宽约8.1 mm,右侧侧脑室宽约8.7 mm,透明隔腔显示不清;后多次复查彩超及胎儿头部磁共振均提示胎儿双侧侧脑室积水,内壁不光滑,室管膜下方高回声结节,不排除灰质异位。产后患儿头颅彩超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孕妇既往有不良孕产史(3年前因胎儿畸形行引产)。症状体征孕妇宫高、腹围接近孕周,无腹痛、无阴道流血、无发热等不适。产后新生
病史摘要病史摘要70岁女性糖尿病患者,因"左足破溃3 d"入院。2016年7月患者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双眼视网膜脱落,先后行双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症状体征体格检查:右眼无光感,左眼眼前30 cm可见指数,右瞳孔椭圆形,最大直径约3 mm,左瞳孔圆形,直径2.5 mm,光反应消失,右眼外斜位,内收稍受限。左足红肿、皮温高、颜色黑红,左足第一足趾足底可见4 cm×5 cm皮肤破溃,中心可见3 c
病史摘要患者,男,64岁,以"咽部异物感、吞咽梗阻感1个月"于2019年7月就诊外院,喉镜检查提示舌根不光滑肿物,局部取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建议进一步治疗。病程中无痰中血丝、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等表现。患者4年前曾在外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全身情况可,无心肺等重要脏器异常。症状体征电子喉镜见舌根偏左侧可见不光滑新生物,最大径约2 cm,累及左侧舌会厌襞,舌体运动正常。梨状窝、声门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该病的研究和诊治规范在我国落后于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近期由中国医师协会干燥综合征协作组制定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疗规范》,对我国pSS的进一步研究将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当前,全国正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虽然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治疗方面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冠肺炎患者中轻症患者占绝大多数,加快轻症患者治愈、减少轻症向重症发展是重要任务之一,建议采用心理治疗、内科治疗、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性手段治疗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血管内介入是脑血管病重要的治疗方法。做好规范细致的介入术前评估,对于保证介入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非急诊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缺乏统一的认识。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组织国内部分脑血管病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以期为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目的比较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各临床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中胃神经内分泌癌(NEC)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8例胃NEN按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ENETS)临床分型标准分为Ⅰ型、Ⅱ型、Ⅲ型,比较各型胃NEN的临床、胃镜及病理特征,分别采用Kaplan-Meier检验、Cox回归模型对其中108例病理分
患者为青年女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1个月余为首发症状就诊,查外周血三系均减低,其中血小板减低显著,查骨髓象无明显异常,外院送检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回报无明显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使用常规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效。本病常易误诊为急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淋巴瘤、淋巴结核,应注意鉴别。
骨骼肌萎缩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并影响其生存质量。目前认为,CKD骨骼肌萎缩的主要原因与促进蛋白质分解的信号通路被激活有关。CKD状态下,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组成的动态平衡共生系统遭到破坏,由此诱发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加快CKD进展,并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对引起蛋白质分解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减轻或改善CKD患者骨骼肌萎缩提供新的治疗策略。